孩子內向窩囊,可能是因為「綠色天分」,父母不要一味的責罵

2020-10-13 育兒新理論

前段時間,我帶著孩子在遊樂場玩,看到看到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起了爭執,其中一個孩子低著頭不說話,但是也不退讓,另一個孩子佔了上風。

沒多一會,兩個孩子的媽媽過來了,看到兩個孩子的表現,都認為是那個低著頭的孩子的錯,作為成年人的理智,她們詢問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是低著頭不說話的那個孩子在喝奶茶,而另一個孩子也想喝,就搶他的奶茶。

明明是搶東西的孩子的錯,反而表現成是被搶東西的孩子的錯。那個低著頭不說話孩子的媽媽訓斥孩子:「你東西被搶了,又不是你的錯,幹嘛不和別人大聲的理論?搞的自己錯了一樣,真是窩囊。」

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是被家裡寵到了天上的主。怎麼會還有這樣的孩子?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的內向窩囊,將來孩子會沒有出息。其實孩子內向窩囊,可能是因為「綠色性格」。

那麼什麼是綠色性格呢?

樂嘉的《色彩心理學》上面,把人的性格分成了很多種的顏色。而綠色性格就是主張和平,不愛爭吵,比較內向,穩定,沉默的性格。

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性格,不要一味的責罵孩子,如上面的媽媽,訓斥孩子窩囊,這樣會很傷害孩子的心靈。有可能讓孩子變成兩個極端:一個是孩子變得自暴自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窩囊;一個是孩子變得自卑,沒有自信。

擁有這樣性格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爭執的時候,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也不想去和別人爭執。所以,在旁人看來就是比較窩囊。但是這樣的性格,如果父母加以培養,會讓孩子大放光彩的。

綠色性格的孩子善良,處事溫和

孩子要麼是好動的,要麼是好靜的,綠色性格的孩子就是好靜的,想像一個畫面:孩子拿著書,安安靜靜的看書,不受外界的打擾。另一個畫面:孩子拿著書,一會看看書,以後抬頭眼神東瞟西看的。你更喜歡哪一個畫面?孩子好靜,不喜歡爭執,其實也是善良,處事溫和的。

綠色性格的孩子大度,寬容

上面的故事中,孩子雖然在受欺負的時候,不爭執,但是也不會退讓,被別人搶了自己的東西,孩子不退讓,但是也不去爭執。試想一下,如果上面的孩子也非常的憤怒的爭吵,兩個孩子會不會打起來,會不會把小事情鬧成大事情呢?

總結: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性格,不要認為這樣沒有出息,強迫孩子改正。父母需要發現孩子性格的發光點,並且加以培養,這樣孩子也會給予父母同等的「回報」。

相關焦點

  • 孩子弄丟東西,你還在一味地責罵孩子麼?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弄丟東西,你還在一味地責罵孩子麼?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別忽視孩子還小,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犯錯後,父母都是如何應對的呢?可能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責罵孩子吧,但是你知道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麼?
  • 孩子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大聲責罵!
    父母慢慢習慣了,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肢體肌肉和大腦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會出現許多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假如遇到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請不要大聲責罵,也許因為你的責罵,會使寶寶變得不聰明!所以,遇上陌生人就會有懼怕,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太內向,總是逼著孩子叫叔叔阿姨,這樣做是不對的。當孩子有這種認生的情況時,家長們要做的是好好引導他們,在平時或者經常帶他去見一些陌生人,但不要強迫他向所有人問好。嬰兒也是顏值控,他們有自己選擇的對象,慢慢就會學會如何向陌生人問好。
  • 孩子在父母的責罵中成長,性格上會出現哪些不正常的現象?
    多數家長都重視教育孩子這一問題,會給他們進行各種&34;教育,其目的就是讓孩子更加出色。但往往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出現對孩子進行責罵的現象。家長出現這一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較大,多數家長也知道這一問題,但往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 想孩子有擔當,父母要做到這點,不要去一味責罵
    四年級的哥哥怕被父母責罵,不敢告訴他們,偷偷把弟弟留下來的拖鞋埋了起來。等到家人發現這個情況,再去打撈弟弟,已經為時已晚了。為什麼在大人的觀念裡,不犯錯的才是好孩子呢。其實,正確的應該是:知錯就改的才是好孩子。我們不允許孩子犯錯,一犯錯就重罰,使得孩子一犯錯就想著怎麼去隱瞞。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孩子只會成長為犯錯了只會逃避,沒有擔當的人。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一個無用之人嗎?
  • 教育心理學:孩子性格內向?父母一定要注意這6點,非常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性格能夠活潑開朗、性格外向、討人喜愛。可往往有一些孩子不愛說話,或者不善於交際,大家稱這類孩子為內向型孩子。可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競爭,內向型的孩子似乎不那麼佔優勢。
  • 內向就是不自信?請不要再誤解孩子了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太內向,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成年人也經常聽到人們評價別人說:這個人啊,哪都好,就是有點內向,不愛說話。看的出來人們對於「內向」這件事真的執念很深,很多家長更是擔憂自己的下一代會不會因此受到困擾。
  • 孩子喜歡說謊怎麼辦?父母不要一味打罵,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但是當父母知道孩子說謊之後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不要一味打罵,而是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不要說謊。父母能夠採用的正確引導方式有四種: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為說謊精之後第一反應就是情緒上的失控,對孩子對自己都表示很生氣,因此他們就會為了讓孩子不在犯錯採用責罵的方式。
  • 孩子內向怎麼辦?逼孩子和調皮搗蛋的孩子玩?不,父母需要這樣做
    孩子性格就兩種,內向和外向。外向的孩子能說會道,一般都很受身邊人的喜愛,而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不敢跟人打招呼,甚至在公共場合需要服務人員服務時都不敢叫,默默等服務人員路過自己身邊,可能路過自己好幾次才鼓起勇氣叫住服務人員,如果服務人員一直不路過自己這裡,他能一直等。
  • 媽媽,請不要那麼大聲責罵我!
    只聽媽媽很生氣地大聲對孩子說:「再哭我就打死你,不要再哭了」。孩子估計很怕媽媽打她吧!慢慢地哭聲小了,隨著母女倆走遠,也沒有再聽到孩子的哭泣聲。自己生的孩子,怎麼捨得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呢!經常被訓斥責罵的孩子,性格會變得越來越內向,變得沉默,甚至不敢說話,怕說錯話會挨打。
  • 性格內向怎麼了?內向的人厲害著呢!不要總認為孩子內向就丟人
    聽到別人這樣說自己的孩子,相信多數父母心裡都怪不好受,會感覺很丟人。為什麼父母親會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內向型性格呢?心理學家認為,遺傳因素對內向型個性的形成有一定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更是會決定孩子的個性氣質是否將持續甚至加強。因此,我們要為內向的孩子提供與其相匹配的家庭教養環境,多鼓勵、引導他們勇敢地探索、發現,多提供他們正面積極的社交經驗,避免讓他們在未來出現可能的適應困難,並且儘可能激發他們自身內在潛力。
  • 孩子沉默寡言?父母了解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鼓勵孩子愛上表達
    怎樣讓內向的孩子表達自己?無論是話多還是話少的孩子,都各有優缺點。內向的孩子說得少做得多,但是如果不表達出來,人們往往不知道他的內心想法,造成很多誤會,影響人際關係等。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好好表達自己。
  • 孩子沉默寡言?父母了解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鼓勵孩子愛上表達
    02內向孩子也有潛在優勢並非沉默寡言的孩子,就沒有魅力可言。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裡,馬蒂蘭妮博士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了內向孩子的不少潛在優勢,比如注重細節、善於分析、有同理心、專注力強、具備高情商、值得信賴、堅持不懈等等。
  • 孩子有情緒不要一味地打罵,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情緒處理
    最近,《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式媽媽上了熱搜,是因為顧佳的這種能力:對兒子情緒的處理,受到了廣大網友的認可。顧佳陪同兒子去幼兒園面試,幼兒園工作人員問了一個「首都是哪裡?」的問題,顧佳兒子沒聽懂,情急之下還咬了面試人員。顧佳隨後衝進屋裡抱住兒子,同時看到幼兒園工作人員在兒子的面試表格上打了個大大的叉號。
  • 以下孩子小時候人人誇,長大會活得辛苦又窩囊,父母還懵然不知
    文|文兒很多人小時候,都被父母拿來跟「別人家孩子」做過對比,別人家孩子乖巧聽話,別人家孩子嘴甜,別人家孩子學習好,別人家孩子長得好看。「別人家的孩子」人人誇,而自己總會被對比的一無是處。那麼,人人誇的孩子從小就一定幸福嗎?長大就一定有出息嗎?
  • 孩子長大有沒有出息?和父母這3句話息息相關,越講孩子越窩囊
    掛了電話後,我也是感慨頗多,寫下此文來同大家說一說——孩子長大有沒有出息,其實跟家長說過的話有一些聯繫,可不要小瞧了,否則孩子會越來越窩囊。一:這三句話不要再說了吉米漫畫中寫到:"孩子寧願被仙人掌刺痛,也不會聽父母的冷嘲熱諷",父母的話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犀利的語言猶如一把刺刀,刺痛孩子弱小的心靈。
  • 家有內向孩子,父母應避開5個教養誤區
    不少家長也總念叨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太內向,該怎麼教育才好呢?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存在的理由,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性格是個連續體,內向和外向處於兩端,孩子有時候愛說話,有時候不愛說話,只是偏向不同,內向的人不是所有時刻都內向,可能只是大多數時間表現為內向罷了。
  • 別覺得內向的人窩囊,一旦厲害起來,就讓你受不了
    內向的人表面不善言辭,但是內心卻比一般的人要強大很多。所以千萬別覺得內向人窩囊,一旦厲害起來,就會讓你受不了。但是一旦你招惹了他們,而且到底是偏向於內向人的,那你就很難跟內向人解釋清楚了。因為這個時候內向之人會非常的認死理,這是他們所堅持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執著!二、憤怒---不留任何情面這就是內向人的真實一面,不出問題什麼事都沒有,一旦出了問題,就會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
  • 如果父母不想培養自卑的孩子,就請減少責罵,正確表揚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種下或自卑或暴躁或自高自大的種子,這顆種子將伴隨他一生,難以拔除。父母不想培養一個自卑的孩子,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即使父母自控能力非常好,也難免在氣頭上責罵甚至打罵孩子。
  • 幼兒園裡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哪種更受歡迎?退休園長給出了答案
    ,那些內向的孩子更容易一鳴驚人。在各種口才班、語言班盛行之後,很多父母都追求孩子外向才是好性格,如果孩子內向就很焦慮,怕孩子融不到集體當中。其實家長是擔心孩子受欺負,但家長一定不要強調這件事,尤其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說:我家孩子膽小,我家孩子內向,我家孩子話很少。
  • 孩子常常丟東西,父母別一味責怪,問題可能在你身上
    父母做的太多,孩子做的那麼少。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做?但是,現實中,有不少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做得多了。不管是出於心疼,還是寵溺,結果是孩子什麼都不會,依賴性強,東西照樣天天丟。不少父母苦口婆心,天天囑咐孩子記得收東西,記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