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孩子有擔當,父母要做到這點,不要去一味責罵

2020-09-23 莎莎兒童睡前故事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兩個小朋友去河邊玩水,一年級的弟弟不慎落水。四年級的哥哥怕被父母責罵,不敢告訴他們,偷偷把弟弟留下來的拖鞋埋了起來。等到家人發現這個情況,再去打撈弟弟,已經為時已晚了。



看到這種新聞,家長們也應該反思,為什麼孩子犯錯會不敢和大人講?為什麼在大人的觀念裡,不犯錯的才是好孩子呢。其實,正確的應該是:知錯就改的才是好孩子。我們不允許孩子犯錯,一犯錯就重罰,使得孩子一犯錯就想著怎麼去隱瞞。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孩子只會成長為犯錯了只會逃避,沒有擔當的人。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一個無用之人嗎?



親子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遇到事情了,會勇於向你求救。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不會走上歪路,他什麼都告訴你,你就能防患於未然。我們要教孩子沒事不要惹事,有事不要怕事。事情要是發生了,就勇敢地去面對。如果是自己的錯,就要勇於去承擔。要養成孩子的這種態度,大人就不要動不動就打罵,讓孩子心生恐懼。



曾經在餐廳看到一個小女孩,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她立刻從椅子上站起來,想去拾起碎片,但因為手因為害怕一直抖,撿不起來。中國有句古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是中國的父母們不給孩子機會犯錯。我們能看到孩子在學步的時候,家長就在後面緊緊跟著,生怕孩子一下子摔倒。



動手做帶來的知覺是記憶的一種,家長們要鼓勵孩子去多做,從做的事當中去學習經驗。不要讓孩子養成出錯就是大難臨頭,寧死也不承認,把錯誤推給別人的心態。父母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好他的品德以及做人做事的態度,成為一個勇於擔當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弄丟東西,你還在一味地責罵孩子麼?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弄丟東西,你還在一味地責罵孩子麼?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別忽視孩子還小,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犯錯後,父母都是如何應對的呢?可能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責罵孩子吧,但是你知道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麼?
  • 孩子內向窩囊,可能是因為「綠色天分」,父母不要一味的責罵
    前段時間,我帶著孩子在遊樂場玩,看到看到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起了爭執,其中一個孩子低著頭不說話,但是也不退讓,另一個孩子佔了上風。沒多一會,兩個孩子的媽媽過來了,看到兩個孩子的表現,都認為是那個低著頭的孩子的錯,作為成年人的理智,她們詢問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是低著頭不說話的那個孩子在喝奶茶,而另一個孩子也想喝,就搶他的奶茶。
  • 心理學: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都做到這三點,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都做到了這三點:一、面對孩子的提問及時回復自己的需求與建議如對方能及時的回答,內心就會感到的被尊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建議與需求能得到他人的回覆,孩子亦是如此。倘若經常性的批評孩子,孩子就會承認自己是這麼的無能,會導致自卑的心理,適當的批評孩子可以說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不對的地方加以改進。有些家長就有一種愛攀比的心理。拿自己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對比,比學習成績,比他人的學習效率比你高……。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越比較越是責罵孩子,一味的否定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還會產生叛逆的現象。
  • 孩子喜歡說謊怎麼辦?父母不要一味打罵,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有些父母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說謊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為了不去上課還編各種各樣藉口從而欺騙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父母也很苦惱,明明孩子小時候很乖巧的,為什麼長大之後就變得很愛說謊了。
  • 孩子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大聲責罵!
    父母慢慢習慣了,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肢體肌肉和大腦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會出現許多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假如遇到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請不要大聲責罵,也許因為你的責罵,會使寶寶變得不聰明!所以,遇上陌生人就會有懼怕,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太內向,總是逼著孩子叫叔叔阿姨,這樣做是不對的。當孩子有這種認生的情況時,家長們要做的是好好引導他們,在平時或者經常帶他去見一些陌生人,但不要強迫他向所有人問好。嬰兒也是顏值控,他們有自己選擇的對象,慢慢就會學會如何向陌生人問好。
  • 孩子在父母的責罵中成長,性格上會出現哪些不正常的現象?
    父母總是對孩子進行責罵,這一現象就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塊&34;。孩子長期受到父母的責罵,情緒也會變得非常低落,心理出現問題。孩子的心理一旦出現問題,做各種事情都變得相當低沉。這樣心理一旦養成,對孩子的將來影響是很嚴重的。
  • 常責罵孩子,會讓孩子長不高!想要寶寶長高,父母要做到這3點
    早在多年前,英國就做過一項研究,為了確定家庭衝突對兒童在7歲前生長緩慢是否有影響,研究人員對6574名1958家庭環境為什麼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呢?如果孩子經常受到父母責罵,便會產生負面情緒,表現為精神壓抑、食慾下降。長時間的低落情緒,會對下丘腦產生影響,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進而影響孩子身高增長。
  • 家長要想陪孩子寫作業不生氣,通過改變2點認知就能做到
    光是這一點,就耗費了家長不少耐心。此外,孩子們不光拖延,寫作業時也磨磨蹭蹭的,要麼寫一會就說累了,要麼就時不時藉口說想上廁所,秒變&34;。看到孩子敷衍的學習態度,家長的脾氣通常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孩子不認真聽指導的時候,真讓家長火冒三丈。
  • 李玫瑾:要想孩子成大器,只需做到「兩不管三不慣」,父母很省心
    雖然是一個大學的教授,但是專業是一個犯罪心理學,這和孩子難道有什麼很大的關係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面對這個問題,她給出了答案,因為犯罪心理的是來自於人早期的心裡,想要知道真正犯罪的原因,很多時候要從小的心態找起。看到這裡,大家也明白了。
  • 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自身也要做到以下三點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謂是一生的。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自身也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二: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展露壞習慣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的學習從模仿父母開始,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展露出壞習慣,孩子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已經將壞習慣學去。這種壞習慣一旦成型,也就很難去改變。
  • 想讓孩子獨立又有擔當,父母要懂得示弱
    這不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見的問題嗎。很多大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現在的孩子想法比之前自己的想法多太多了。這個問題有將近300萬的瀏覽量,就可以看出如何與孩子和平的相處,是所有父母的難題。最關鍵的是,父母要學會示弱。
  • 要讓孩子既聽話又獨立,父母首先要做到以下8點
    父母希望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遵守你的要求,或者父母只是希望他們遵守一些基本準則,其它的事情對他沒做太多約束。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服從你,但你也希望他長大後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就真的很難了。如果你只是想讓你的孩子遵守一些基本的社會規範,父母會給他很多其他的東西,大的自由空間,那麼就有足夠的條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 如果父母不想培養自卑的孩子,就請減少責罵,正確表揚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種下或自卑或暴躁或自高自大的種子,這顆種子將伴隨他一生,難以拔除。父母不想培養一個自卑的孩子,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即使父母自控能力非常好,也難免在氣頭上責罵甚至打罵孩子。
  •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做好這2點,孩子將來更有擔當
    前幾天,孩子學校裡的一個男孩子放學後沒有回家,晚上十一點多家長焦急地在群裡找孩子,家長們聽到後也很焦急,紛紛發動自己的力量幫忙尋找。幸好差不多12點的時候,這個孩子自己回家了, 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 原來這個男孩子是跑到其他班同學的家裡去玩了,十一點多才肯回家。有家長說,這孩子也太沒責任心了,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行為會給父母和家庭帶來怎樣的後果。
  • 一味地指責,給孩子的未必是家長所要的
    ,今天江蘭老師就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個熱點,父母的指責對孩子有用嗎?身為孩子的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給予指責是教育中的一部分,我們通過指責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時,沒有任何父母能視而不見,大部分家長都會採用各式指責方式,其中最常見的是責罵,因為我們企圖用這個方式警告孩子,家長的態度越激動表示孩子的錯誤越嚴重。但是,江蘭老師想提醒各位家長,一味地指責甚至是責罵,效果未必是我們想要的。
  • 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家長記住「三不慣」,教育孩子沒煩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說明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家長青睞寵溺的孩子,孩子學不好,甚至長大後沒有出息,這是希望越越來越失望寫照。大多數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寬嚴相濟」,很少有父母盲目地順從孩子的要求,雖然孩子們一些自由是對的,但也看好哪些方面。
  • 做到五點,就可以讓孩子有擔當,負責任!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能夠擁有責任心呢?首先,要讓孩子自信、自愛。孩子是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專屬品,父母不能試著去控制孩子。父母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不能事事替孩子做決定,從上幼兒園,到興趣愛好輔導班,交朋友,選文理科,上大學選專業,再到就業結婚生子,父母全部包辦代替,讓孩子失去選擇權,也失去了自信。從小就感覺自己是父母的傀儡,這樣的孩子自然沒有責任心。所以從小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才能變得自信起來,覺得自己行,就有了擔當,有了責任感。
  • 面對孩子的情緒,如何做到溫和而堅定,這是體現父母智慧的時候!
    這兩點同時做到當然不簡單,它並不局限在育兒技巧裡,而在於父母自身的修為與智慧。我曾經見到一些媽,自認為足夠溫和堅定了,可孩子似乎還是不買帳,到底什麼地方出錯了呢?有些家長把堅定當成了不知變通的一味堅持,常常不知不覺地把自己與孩子置於對立的模式中,既破壞了親子關係又無法說服孩子。
  • 孩子添亂怎麼辦?父母別急著責罵,用「南風效應」更有幫助
    往往是孩子醒來的時候父母已經去上班了,孩子睡著之後父母才踏進房門。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導致孩子與父母都沒有過多的交流,孩子也沒有得到父母過多的關愛,導致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因此他們往往會想要通過表現自己來引起父母的注意,讓父母能夠多花點時間在自己身上。
  • 孩子愛頂嘴,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有用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不要一味責罵犯錯,是個人就會犯錯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當大人犯了什麼錯誤的時候,總是可以很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就好像根本沒有犯錯一樣。而同樣的錯誤放到小孩子身上,大人就會對孩子一頓批評責罵,更甚至還會動手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