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孩子既聽話又獨立,父母首先要做到以下8點

2020-10-31 小孩子丿大道理

最近聽說一個親戚在為人父母的路上,抱怨自己是個自相矛盾的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她希望他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但也擔心他長大後會太聽話,沒有意見,她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採取這一措施,使兒童既聽話又獨立。

事實上,父母應該清楚他們希望孩子在什麼方面聽話。

父母希望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遵守你的要求,或者父母只是希望他們遵守一些基本準則,其它的事情對他沒做太多約束。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服從你,但你也希望他長大後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就真的很難了。

如果你只是想讓你的孩子遵守一些基本的社會規範,父母會給他很多其他的東西,大的自由空間,那麼就有足夠的條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在理清兩者的區別之後,我們來看看如何培養一個聽話、獨立的孩子。

控制你的情緒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要儘量控制好孩子的情緒。

如果他們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發脾氣或者說髒話,甚至威脅他們,孩子們就會把你從你身邊奪走。在學習了這些壞脾氣之後,將來,在學校和生活中,他也可能對人如此暴力,久而久之,他就會變成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雖然孩子做錯了什麼事,但他不必大喊大叫或咒罵來教育他,你可以試著用其他的方式表達你的觀點,這可能會讓他更容易接受。

不要「命令」你的孩子,讓你的孩子做點什麼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做某事,每次都要使用命令語言,沒有人會是幸福的。

當你想讓你的孩子幫忙時,你可以用更多禮貌的語言,這樣孩子就會有禮貌,其次,他會覺得自己已經能夠幫助別人了,成功完成後,他會有一種特殊的成就感。

明確什麼是孩子的事,什麼是家庭事務

想要孩子聽話,先分清楚,這是孩子自己的事。

例如,他不做家庭作業而導致責罵,我不喜歡吃東西,這會導致餓肚子,這些都是他的事,孩子們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變得自主,父母不必強迫他們遵守你的要求,你可以試著讓他犯錯誤。

讓他承擔沒有完成作業的懲罰,讓他在試圖遲到之後受到別人的懲罰,讓他知道如果他不吃東西就會挨餓的後果,父母也不用那麼擔心。

在他嘗到了不好的結果之後,他會有所醒悟,等著你日後提醒他,他知道該怎麼做,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家長一味制止,孩子不知道這些事情的後果,他們不會選擇「服從」,而是選擇挑戰你的底線。

如果這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是要求孩子完成的,那麼孩子的不服從並不意味著他不服從,父母應該反思你是否太專制了。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例如,家長同意孩子花多長時間完成家庭作業,如果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作業,額外的時間可以免費給孩子,讓他喜歡看課外書和打遊戲,看電視,家長可以跟著他,這樣可以讓他更有動力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如果家長不遵守承諾,等孩子完成作業,然後再給他布置更多的作業,那麼孩子就沒有動力做作業了,他只會把15分鐘內可以完成的內容推遲到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都是這樣做的,而且還在那裡還有很多試卷等著他,他一定失去了動力。

另外,當孩子在上學前非常沮喪時,家長一味地告訴孩子「快點,快點」,但效果不大。

相反,你會問孩子:「你想先刷牙還是穿衣服?」孩子提供選擇,兩種選擇的目標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這樣「督促」就更有效了。

運用博弈的方法

為了教和玩,每個孩子都喜歡玩,那麼我們可以把孩子「不聽話」的場景應用到遊戲中,用孩子最喜歡的玩偶來模擬和交換角色,讓娃娃成為孩子,孩子也會扮演家長的角色,這樣家長就可以更好地通過遊戲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可以欣賞母親的角色。

和你的孩子討論解決方案

如果你正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你的孩子反覆犯錯或不遵守規則,那麼家長可以花點時間冷靜下來,和孩子討論一下,孩子不想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他覺得做這件事讓他不舒服,還是母親的語氣讓他非常沮喪,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母親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知道。

當雙方都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後,他們可以一起討論一個折衷的解決方案,這不僅會讓孩子高興地完成,而且會讓事情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記住,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應該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也不應該說一些貶低孩子的話,因為這樣會破壞孩子的積極性。

多樣化的讚譽

很多家長只會在孩子完成一些事情後說「你真的很好」和「你真的很聽話」。對於這種徒勞的讚美,你可以嘗試多樣化的讚美,比如勤奮和努力,集中注意力和其他特定的詞語來描述你孩子當前的行為。

具體的表揚和反饋可以幫助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更好,哪些方面薄弱。

列一張單子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聽話,那是特定於某些事情的,比如幫家人洗碗、掃地、疊衣服、什麼時候完成作業、什麼時候睡覺等等。

家長可以列出這些具體的時間任務單和檢查表,加上日期,每次完成後讓孩子打勾或貼上一朵小紅花。

但是,這個清單不是家長單方面制定的,而是應該和孩子商量,制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任務清單,以鼓勵孩子積極完成。

當他完成後,家長可以給予一些鼓勵,當不成功時,父母不應該侮辱或斥責他們的孩子,他們可以從其他方面引導和鼓勵他們堅持下去,畢竟,良好的生活習慣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最後:

說了這麼多讓孩子「聽話」的妙招,你有沒有發現,這個過程集中在父母應該做什麼、你的行為上,而教育的方法是決定一個孩子能否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而這些服從不僅是服從,而且是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選擇,使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會讓他們長大成為「只聽媽媽話的巨嬰」。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既聽話,又獨立,家長首先要做到以下8點
    近日聽到一個親戚在育兒的路上,吐槽自己是一個矛盾體,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既想讓他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又擔心他日後長大過於順從,沒有主見,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拿捏這個分寸,才能讓孩子既聽話,又有主見。其實家長應該明確的是,自己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聽話,是想讓他們所有事情都服從你的要求,還只是想要他們遵守一些基本的規範,其他事情對他並沒有做過多的約束。
  • 做到以下做到三點,保證孩子乖乖聽話
    經常聽到家長和網友在抱怨,現在孩子太難教了,一點都不聽話,小時候就發愛脾氣,十來歲的孩子還不懂事,有些還跟父母慪氣,玩離家出走。還說以前我們做小孩的時候怎樣聽話,愛學習。試問以下,別人用落後的思想和觀念去要求你,你會接受嗎?
  • 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自身也要做到以下三點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謂是一生的。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自身也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千萬不能過度溺愛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與生俱來的,愛孩子可以,但如果過度溺愛孩子,只會讓這份愛變成害若是因為溺愛,主動為孩子掃清一切障礙,那麼就會使得孩子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被過度溺愛的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便再也無法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最終無法成長。
  • 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是如此,只不過鏡子裡的那個人變成了孩子,所以尊重是彼此的。想要獲得孩子的尊重,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建立健全孩子的個性自信和自尊,幫助孩子獨立,更自由、健康地成長。前不久,上海一11歲女孩的一份有關加強家長朋友圈健康「曬娃」家庭教育建議,引發網友關注。一時「曬娃需不需要徵得孩子的同意」成了熱議話題。
  • 父母說一句孩子頂一句?父母要懂"無條件養育",孩子更聽話
    >①孩子自我意識覺醒3-4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生並且覺醒,這意味著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的孩子經常和父母頂嘴,不一定是叛逆或者不聽話,他們只是單純地在模仿。比如模仿電視劇裡孩子頂撞大人,還擺出嘲諷大人的姿態的場景。如果孩子有這種情況,父母不妨細心觀察一下他們平時在看什麼電視或者動畫片,然後及時糾正。
  •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父母要做到這3點
    「要和姐姐換一下位置排到後面來嗎?你一個人知道怎麼點嗎?」,排在後面的一位女士問好心的問道。 「不用了,謝謝姐姐,我自己可以,而且我的手機裡面也有錢哦!」,小男孩堅持道。
  • 孩子不聽話的責任在大人?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有「城府」
    孩子在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都會變得「不聽話」,但是成長並不是一天完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可以說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教育出來的,如果父母言行不當,那麼受影響的一定是孩子。
  • 青春期孩子固執不聽話?李玫瑾: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點到為止
    李玫瑾教授表示:"在孩子即將成年的階段,父母教育他,第一,話要少。為什麼這麼說?我以前講過,'孩子6歲前,父母的話語是黃金;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語是垃圾',因為這時候你沒有什麼新的話可以說了。所以這時候,你要做的是'點到為止'。"
  • 要「贏了」孩子,又要贏得孩子的心,家長怎麼做到威而不怒?
    這句話說出了各位老父親老母親的心聲,不僅是學習問題,為了讓孩子能懂點事,家長們費盡心思著急上火卻還是收效甚微。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會發現,單靠吼已經很難讓孩子聽話了,那麼,究竟怎麼做才能威而不怒,真正贏得孩子的心?
  • 想讓你的孩子好好聽話嗎?試試做到這7點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父母應該如何看待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凡事都有兩面性。孩子不聽話的行為也具有兩面性。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一方面對孩子不聽話行為中的消極因素,堅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其「不聽話」行為中的積極因素,不要強制孩子,扼殺孩子的個性。
  • 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都是被「會溝通的父母」培養出來的
    導讀: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都是被「會溝通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都是被「會溝通的父母」培養出來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聽話懂事?很多父母錯了!要鼓勵孩子勇敢說「不」!
    一個好朋友曾經跟我吐槽:「所有人都要我懂事聽話,從小父母就教我獨立勇敢,最後我活成了一位所向無敵的女金剛。但是現在他們反而說我太強勢了,你說我怎麼辦?」 「聽話、懂事」估計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兩個字。
  • 家長希望孩子獨立 首先要成為其最信任的人
    孩子非常依賴爺爺奶奶,獨立性不強也說明一個問題,老人非常愛孩子,他們不在時,孩子就覺得自己失去依靠……另一方面因為孩子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所以把爺爺奶奶當成了重要的他人,如果父母想要去影響孩子,要先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要培養孩子獨立首先要恢復和孩子的關係,父母平常要多跟孩子溝通,與孩子多交流以增加感情投入。
  • 孩子不聽話,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聽話呢?做好以下四點
    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不同,發育快,智商高,作為父母,要是沒有一點真本事,還真的很難讓孩子聽話。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是什麼原因呢?為何都把父母的話語當成了耳旁風?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聽話呢?要做到如下幾點:1.有讓孩子信服的能力有家長說,孩子不聽話,拉過來打一頓就老實了
  • 如何培養既「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
    其實,怎樣培養既「聽話」又「有主見」的孩子?這句話是有毛病的。因為,這句話的邏輯是「我們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仿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我們能「要」出來的,這顯然是不成立的。想讓孩子「聽話」,我們的著力點其實是做一個「我的話孩子願意聽」的父母。怎麼做呢?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性格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在很多家長覺得以前自己吃過的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經歷一遍;便事事親力親為,殊不知,這樣不僅讓孩子養成依賴的性格,而且還會累壞自己。所以有時候要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 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
    導讀: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樹立父母權威,讓孩子更聽話,這4點建議要記牢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家長說什麼可能都還能遵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上了學之後,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很多時候父母的話就是一陣風,根本不入耳。這樣家長只能更加重複自己的話,不停地嘮叨試圖引起孩子的注意,用顯而易見的事實來說教。可是越這樣做孩子聽話的時候越少,樹立權威靠的並非是說個不停,而是要儘可能地使用簡短而有力的話語來對孩子實施教育手段。
  • 我家孩子不聽話,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聽話呢?做好以下四點
    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不同,發育快,智商高,作為父母,要是沒有一點真本事,還真的很難讓孩子聽話。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是什麼原因呢?為何都把父母的話語當成了耳旁風?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聽話呢?要做到如下幾點:1.樹立家長該有的威信所謂威信,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達成的一種默契,一種積極、肯定的互動關係。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怕我那就是威信,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是父母說不,孩子就不敢再行動。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不懂這3點:聰明父母一定會「聽」孩子的話
    很多父母都喜歡聽話的孩子,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十字路口的重大選擇,他們都要求孩子要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他們認為,孩子永遠都不懂事,而自己比孩子見多識廣、考慮周全。因此在父母的眼裡,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讓人更省心、有前途,會被大家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