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希望孩子獨立 首先要成為其最信任的人

2020-09-17 北青網

微信公眾號提問

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以前都是爺爺奶奶照顧得多,我就發現孩子的獨立性不強,什麼都需要家長幫忙做,而且走到哪兒都離不開家長,依賴性也強,怎麼能幫助孩子變獨立一點呢?

專家觀點

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張豔榮老師: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孩子非常依賴爺爺奶奶,獨立性不強也說明一個問題,老人非常愛孩子,他們不在時,孩子就覺得自己失去依靠……另一方面因為孩子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所以把爺爺奶奶當成了重要的他人,如果父母想要去影響孩子,要先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要培養孩子獨立首先要恢復和孩子的關係,父母平常要多跟孩子溝通,與孩子多交流以增加感情投入。然後適當滿足孩子一些正常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把孩子的依賴性慢慢分離,提高孩子獨立的為人處事能力。最後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著眼孩子興趣點……只有這樣,孩子把我們當成重要的人,和我們關係和睦融洽,父母的教育才會起作用!

如何幫助孩子獨立?談到獨立,先要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獨立意識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以後,我們再談培養他們獨立精神和自立能力。

作為家長,首先要為孩子營造適合的成長環境。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疊衣服、自己整理房間等,讓孩子體驗到我做到了的成就感,這樣就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想要讓自己的孩子獨立,作為父母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當家長遇到難事的時候也需要獨立解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一定會有著潛移默化的教育。

第三,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說「你真善於思考」「你的辦法真棒」「你的堅持感動了我」等等,不要吝嗇讚美,要常把謝謝掛嘴邊。另外父母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消除負面經驗給孩子心靈留下的陰影。一步步引導孩子去獨立解決問題,家長不要完全放手,要循序漸進。

最後,要允許後果發生,但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並教孩子承擔後果。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有時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但也要讓孩子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負責任,學會在選擇之前深思熟慮。另外還要給孩子足夠的選擇空間。比如:買衣服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選擇看什麼書等等都讓他們自己做主,這樣就可以慢慢地學會自己獨立處理事情了。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話題徵集:在育兒的過程中,您有哪些困惑、迷茫?請您與我們聯繫,可在教育圓桌微信公眾號上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回復,並針對您的話題進行探討。)

相關焦點

  • 簡談學堂 | 家長做到這三點,讓孩子成為獨立的人
    首先,家長要學會放手,給孩子鍛鍊的機會。遇到問題向父母求助是孩子本能的反應,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他們相信父母會有辦法解決。但這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即刻就幫孩子解決,這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最好時機。在孩子求助父母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相信孩子可以做好。在解決的過程中,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間接地幫助孩子。
  • 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家長要懂尊重法則,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家長要懂尊重法則,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很多家長在和親友閒聊時,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糗事講給親友聽,甚至會當著孩子面來討論孩子的事情,看著孩子發急的臉色內心卻非常愉悅。家長培養孩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生存。假如孩子連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沒有想法去追逐更遠的未來,那麼他們一輩子要依靠著別人生活,永遠無法獨立!
  • 要讓孩子既聽話又獨立,父母首先要做到以下8點
    最近聽說一個親戚在為人父母的路上,抱怨自己是個自相矛盾的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她希望他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但也擔心他長大後會太聽話,沒有意見,她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採取這一措施,使兒童既聽話又獨立。事實上,父母應該清楚他們希望孩子在什麼方面聽話。
  • 想要孩子既聽話,又獨立,家長首先要做到以下8點
    要是你想要孩子凡事都順從你,但又想他長大後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就真的有點強人所難了,要是只是想孩子遵守一些社會的基本規範,其他事情家長都給予他很大的自由空間,那就有足夠的條件去培養孩子有獨立思想和批判性思維。
  • 家長要不要監控娃的房間?小心極端的控制欲,毀了孩子對你的信任
    其實每一個家長無論對孩子管得是嚴也好,不嚴格也好,其實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家長這種做法,已經忘記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那麼父母為什麼會希望能夠對孩子進行這樣極度的掌握呢?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堅強的性格有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強化腦細胞活動,使智力活動呈現積極狀態,從而使人在學習工作中產生異乎尋常的高效率。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性格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他的成長不僅有身體和智力方面的,還有人格和人品方面的。父母應該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各方面的條件以及正確的引導,使其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孩子剛會走路,但還走不穩,孩子摔倒了便大哭,媽媽會說:「地真壞,打它。」
  •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面對世界的勇氣:保護孩子的信任,是教育的前提
    日本知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說:「信任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人與人之間最不能缺的就是信任了,信任是連接起兩人感情的紐帶。夫妻少了信任,家庭裡就會充滿猜忌和爭吵,夥伴缺了信任,一群人最後就會越走越遠成了散夥兄弟,親子失了信任,爸爸媽媽和孩子間就會永遠的樹立起一道牆,一道隔絕血脈親情的高牆。
  • 脾氣不好的孩子怎麼教育?首先家長要自我反思
    孩子脾氣火爆管不住很是頭疼,很多家長會「以暴制暴」,這會導致事情更加不好辦。那麼要怎麼解決呢?首先家長還是要先反思下自己,通常孩子會脾氣不好,大概率還是因為家長本身也是脾氣不好的那一類人。成年人是有不同的身份,會有不同的責任和壓力。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成為有主見的人?
    如何不讓孩子成為不迎合他人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孩子是自己有主見的人。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工作中,人際交往中,盡一切努力滿足別人的請求,遷就身邊的人,更甚者喪失自我麼?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獨立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倡導民主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多是具有自信、合作、樂觀的孩子。
  • 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不被信任的後果,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
    導讀: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不被信任的後果,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是不被信任的後果,家長的信任是孩子的底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讓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首先要學會「結構化思維」,很關鍵
    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比如說:看書……那個小孩子的自我介紹真的是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自我介紹,其實孩子具有這麼強的表達能力是因為孩子本身擁有比較強的"結構化思維",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厲害,那麼對孩子進行"結構化思維"的能力的培養必不可少。
  • 父母總覺得孩子在說謊?給孩子多一點信任吧
    ,但是父母裝監控更是不對,父母因為工作忙不能照顧陪伴孩子,不是成為父母不信任孩子的理由。老師把她帶去辦公室,她第一時間說:「我要給我父母打電話」。聽到這話時,老師一愣,因為學生遇到這種事,最怕老師找家長告狀。
  • 家長要多顧及孩子感受,跟孩子做朋友,孩子才會信任家長
    現代發展很快,原來的教育就是家長命令式,孩子要服從家長的一切。但是現在開始改變,孩子和傢伙在那個要互相教育。孩子也是家長的老師,家長還不轉變教育方法,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疏遠。但是小白和朋友關係有些疏遠,不像其他家長那樣親密,有很多小秘密都不和家長說。原來是朋友經常騙孩子,導致小白不信任朋友,關係自然變得疏遠。
  • 如何擺脫害怕心理,讓信任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孩子害怕成績不好會被父母罵,害怕把事搞砸。在害怕的驅使下,也許孩子可以把每件事做得很完美,但卻給孩子帶去很大的壓力,這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那麼,如何讓孩子擺脫害怕的心理?最好的方法是與孩子建立信任,讓信任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 育兒加油站 | 4個原則4個方法,引導孩子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給孩子思考的空間,並認真與孩子一起去探討答案。獨立思考也可以說是,「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大腦思考世界」。孩子們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需要適當地放手,給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面對困難挫折首先第一想到的不是依賴,任何解決方式都沒有捷徑,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才能一直走下去。
  • 孩子「非暴力不合作」?家長要反思,首先遠離「直升機模式」
    任何懲罰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個體的發展與提升,因此我們需要探尋其背後的問題,在這裡,家長首先要反思,孩子「非暴力不合作」,可能源於家長的「直升機模式」。讓孩子在心理上擁有一定的獨立空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都不希望大人對自己有過多的幹預,這其中有個人的惰性,也有家長幹預過度的問題,孩子們所需要的並不是物質上的的獨立,其實更多的是心理上獨立。
  • 要想孩子獨立有主見,家長必須注重「傾聽」,做到「手放開」
    這個時候的我們,即希望孩子能夠乖巧懂事,聽自己的話,又希望孩子能夠有獨當一面的本領。但是往往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乖巧懂事,聽自己話的孩子會變得依賴父母,沒有決策力。而有獨當一面本領的孩子則會變得特立獨行,很難受管教。
  • 孩子獨立能力差?家長常說這五句話,教他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但到了我們這一代養育孩子,育兒理念完全顛覆,各種專家的意見:教育孩子不能靠打,要給他無條件的愛。不知是不是為了彌補自己小時候受過的苦,很多人給孩子的不僅是無條件的愛,還是無原則的愛,於是養出了很多自理能力很差的小公主,小皇帝。但孩子終究要走出父母的羽翼,獨自面對競爭激勵的社會,不早點鍛鍊他們的獨立能力,無異於剪斷雄鷹的翅膀,將來卻要逼他們翱翔於天際。
  • 六月終於開學,希望家長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成為一個學習型家長,活出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家長,孩子自然會成為你的頭號粉絲。在孩子小時候,在你創造的環境中浸泡徹底,將來才不會在外界微微不同聲音影響下就動搖了初心。如何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創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和諧幸福的人,凡事多考慮自身原因,而不是手指向外指,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接受當下的狀態,同時不忘也不放棄追逐更好的機會,這本身就是一個積極樂觀的榜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