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覺得孩子在說謊?給孩子多一點信任吧

2020-10-03 今託管

前段時間,南京一個14歲男孩因為爸爸要在自己房間裝監控而報警的事引發熱議。

男孩的爸爸氣憤地表示,因為男孩沉迷遊戲他才要裝監控的。當著民警的面,爸爸質問兒子:「我監控監視你什麼了?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可以監控你?」


或許孩子玩遊戲是不對,但是父母裝監控更是不對,父母因為工作忙不能照顧陪伴孩子,不是成為父母不信任孩子的理由。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人與人之間最高的信任,無過於言聽計從的信任。


父母跟孩子之間原本應該建立天然的信任關係,可是為什麼隨著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再信任孩子了呢?


信任是雙向的


知乎上有人問: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了?


有個高贊回答:「失去信任」。



當家長質疑孩子為什麼不跟我們溝通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信任是雙向的。孩子需要先被父母理解,才會信任父母。


「你是不是先惹事了?你不惹事別人怎麼會欺負你?」


「老師為什麼批評你,不說別人?」


「你平常要是行得正做得直,他怎麼會誣賴你?」


這類話我們經常聽到,這些質問很容易使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任。


孩子成長過程中,在最需要幫助,最需要信任支持的時候,父母卻沒有選擇相信孩子並給予幫助。


當孩子找父母傾訴的時候,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幫助與理解,而是父母不問事理的批判和責罵。於是,孩子不但閉上了嘴巴,也關上了耳朵。


所以,當很多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他們選擇不再相信父母。



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的《智齒》中,有這樣的一幕場景。


女孩梁新被同學合夥栽贓陷害,冤枉她偷同學錢包。老師把她帶去辦公室,她第一時間說:「我要給我父母打電話」。


聽到這話時,老師一愣,因為學生遇到這種事,最怕老師找家長告狀。


沒想到梁新居然主動提出通知父母。


這就來源於梁新對父母無條件的信任,父母就是自己堅固的後盾。


她知道,被人冤枉,遇上困難,第一時間就應該求助父母。


每個孩子都希望,無論自己是優秀還是平凡,父母都可以無條件的接納,信任自己。


親子之間,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孩子什麼,而是緊緊拉住父母與孩子之間,那條名叫「信任」的線。


美國心理學家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父母不相信孩子,就會事事包辦,把孩子養成巨嬰,孩子自然過不好自己的人生,越不相信孩子,孩子最後也過得越不好。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相信孩子的本性是向上的,相信孩子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給予孩子及時的鼓勵。


信任孩子,先學會放手


當孩子和小朋友有了衝突,父母衝上去替他解決;


當孩子想要自己吃飯或者做飯的時候,父母跟他說:「寶貝你還小呢,媽媽來幫你吧,等以後你長大了,再自己來」……


父母的這些做法,都是出於對孩子的不信任。父母不相信孩子有解決和小朋友之間衝突的能力,不相信孩子能夠自己吃飯,或者是做簡單飯菜的能力。


在這種「不被相信」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會越來越缺乏自信,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不相信自己能夠做這樣那樣的事情,在他們心中只有一句話「媽媽認為我不行,看來我是真的不行」。



因此,想要向孩子表現出信任,並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而是要付諸行動,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信任。


父母怎麼才能做到相信孩子呢?首先,父母要學會適當放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或完成某些事,而不是包辦一切,替孩子做決定和完成。


《正面管教》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


愛孩子主要體現在尊重、信任與教育孩子,讓孩子有獨立的想法與獨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保護、縱容孩子。


如果父母一味地保護孩子,為孩子把挫折和困難一一阻擋在外,孩子長大只會變成一事無成的巨嬰和一碰即碎的玻璃心。


之前網上有一個暖心視頻。


美國加州一個三歲的孩子,在為媽媽準備晚餐。


他推著比自己還高的購物車去超市買食材、採鮮花裝飾桌面,用微波爐煮麵條、倒飲料、擺放餐具……



每一步他都是獨立完成,哪怕中間遇到一些小困難。


第一次麵包沒有烤成功、果汁被弄灑了一地、自己還不小心摔了一跤...



但他也沒有一絲的委屈,懂事得讓人心疼。


在媽媽回到家的那刻,興奮的衝到門口給了媽媽一個擁抱,「我給你做飯了。」



看到這一幕,讓屏幕前我們暖心又感動。


而且看完這個視頻後,我們可以在一個年僅3歲的孩童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成年人都未必擁有的優秀品質:專注、堅持和樂觀。


顯然,這些品質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而是在一次次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逐漸內化形成的。


而這,跟孩子家庭的放手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安娜·昆德蘭說:「父母最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孩子獨立,放手讓孩子走。」


確實,養育孩子是一個需要逐漸放手的過程。因為孩子們終將要長大成人,要獨自面對社會。


父母的信任、陪伴與關愛,能讓孩子在自己的心中建造了一座橋,是一座讓心靈通往夢想的堅固的橋。


在孩子未來人生的關鍵時刻,也正是這座橋,讓孩子能夠克服困難,勇闖難關,無論多大的困難,絕不認輸!

相關焦點

  • 我家孩子總說謊,怎麼辦?先分清孩子「說謊」類型,再教育孩子
    最近碰到璐璐媽媽,我倆聊起孩子時,她一臉犯愁的對我說:「我家璐璐最近多了一個壞毛病,變得特別喜歡說謊。比如你問她,剛才你幹了什麼?她明明吃了一個棒棒糖,但她卻說,她什麼也沒做。她吃的時候我還笑了她,小心壞牙。怎麼一轉眼她就不承認了?」我說:「你別著急。
  • 13歲孩子說謊無法解決,父母應在培養孩子坦白上多下功夫
    13歲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父母應該怎麼教育?許多孩子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父母會發現孩子會有說謊的行為,比如:放學回家晚了就騙父母是學校老師要求補課,實際上孩子在網吧玩遊戲。偷拿了鄰居家的東西,卻騙父母是同學借給他玩的。打破了家裡的杯子,卻矢口否認。
  • 孩子說謊成癮,父母不敢打罵,如何教育孩子讓他變誠實
    當然這樣的小情況都會被父母看在眼裡,父母不會去過於計較,但是這也恰恰能夠說明孩子不想遭受父母的責罰時會出現說謊的情況。3.混淆虛實界限在孩子2~3歲的時候,由於孩子對這個世界認知不夠清楚,經常會把現實和幻想混淆,相信很多孩子都跟家長說過自己的虛擬朋友吧,孩子會在頭腦中幻想出一個朋友來和自己交流,孩子分不清現實與虛擬的界限,很多孩子在剛學會說話時總喜歡自言自語,他可以通過與腦海中幻想出來的角色進行交流
  • 多少父母活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樣子?其實孩子需要的是多一點信任
    ,當被問到,獲得父母的信任是否重要時,大家都覺得很重要,並覺得如果那樣自己或許會過得更好也更成功。他們又一次沉默了,並發出感嘆「就是自己當初過得不好,所以才想讓孩子過得更好!結果成這樣!」,「這或許是一種傳承吧!」。原來現在他們自己和當年的父母一樣,以同樣的方式要求孩子!
  • 我的孩子居然說謊,一定是變壞了!遇到孩子說謊你會怎麼做呢?
    1.戳破謊言並詢問孩子為何說謊2.說謊就是不對,先處罰孩子再說3.撒點小謊無傷大雅,長大自然就懂了4.對孩子很失望,覺得他變壞或做了壞事5.覺得沒把孩子教好,認為自己是失敗的教養者6.其它孩子說謊涉及很多複雜的原因,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理因素,當然也有外在的環境的因素,雖然我們可能大約知道孩子為什麼說謊,但總忍不住會生氣,那是因為孩子在我們的心中就是單純善良的小天使,所以心中自然無法接受『說謊』這個人格汙點。
  • 孩子為什麼說謊話?或許父母應該做好這幾點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突然學會說謊了,該怎麼辦呢?孩子說謊的原因是什麼呢?家長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所以,孩子3歲之前父母不要拆穿孩子的謊話,3-6歲父母要告訴孩子哪些謊話是不能說,要明白孩子是「有意說謊」還是「無意說謊」,然後加以引導。 但是,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他們的智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懂得了語言的用途,當孩子說謊時,父母就要引起重視了,對孩子說謊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引導。
  • 孩子說謊怎麼辦?
    雲朵老師:關於孩子做錯了事情不承認我們前面的問答有涉及,可以看一下:孩子做錯事不肯認錯,喜歡推卸責任怎麼辦?今天我們來說說孩子說謊的問題,孩子做任何的事情總是會有動機和原因的,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呢?
  • 孩子叛逆,總是說謊,父母很焦慮!孩子變化背後父母要反思什麼?
    父母成長營紀實「孩子什麼時候變的狡猾,喜歡說謊,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鬥智鬥勇,這樣的局面該怎麼打破呢?我們幾乎一點辦法都沒有,總是被孩子弄得暈頭轉向。」這是在父母成長營一位家長的真實的留言。那些被你經常批評和請家長的孩子是否變得對任何事情越來越「無動於衷」,為了逃避懲罰,他們是否開始「耍滑頭」,變得喜歡說謊,「這個本子丟了,那個練習冊忘帶了……」漸漸地,課本和作業是否成為了他們「日常司空見慣」的事物,而不像學齡前可以在大自然中逗留很久,而這些作業和知識成為了家長手中的「殺威棒」。
  • 終於弄清孩子為什麼說謊了,原來套路這麼多……
    在後臺,我總能看到這樣的留言:「孩子(經常/鎮定自若地)撒謊,我該怎麼辦?」真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到大家的焦慮。很多媽媽對於孩子說謊緊張到如臨大敵,擔心他們「學壞」了,長大後撒謊成性。因此常常一旦發現孩子說謊,就大動肝火地指責,甚至採取暴力嚴厲懲罰。大家還記得2015年的南京虐童案嗎?
  •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愛說謊?父母怎麼做可以杜絕
    孩子愛說謊如何教育?怎麼讓孩子不再說謊?1、說謊是因為孩子不信任你說謊根本原因是不想承擔責任,但為什麼不想承擔責任呢?因為只要孩子犯錯,父母都會用責備和懲罰的方式來處理,而到了大事上,他當然不想承擔責任了。
  • 睿智燈塔APP課程-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
    只要達到父母的要求,不讓他們難受,與他們期待已久的形象相符,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孩子3歲之前父母不要拆穿孩子的謊話,3-6歲父母要告訴孩子哪些謊話是不能說,要明白孩子是「有意說謊」還是「無意說謊」,然後加以引導。
  • 孩子說謊怎麼辦?大人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成為一個不說謊的人
    前言:每個孩子都是會犯錯的寶寶,包括說謊也是犯錯的一種形式,不過家長都會覺得如果孩子說謊的話。就算是學壞了,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在很多時候如果你的孩子說謊話,那麼一定是有原因的,這個時候你不能直接去批評他,不過你仍舊要教會他作一個不會說謊的好孩子,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找對一些方法了。怎樣讓孩子成為一個不說謊的好孩子呢?
  • 父母對孩子說謊壞處多 三類謊言千萬不能說
    說謊都是不好的,在教育孩子時,不光是注重孩子是否說謊,家長更是不能對孩子說謊。父母對孩子說謊的壞處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父母說謊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給孩子帶來一個不健康的教育環境。那麼父母對孩子說謊有哪些壞處呢?
  • 說謊的孩子就一定是壞孩子嗎?
    陶陶在白板上畫了幾次,可總覺得沒有畫「壁畫」過癮。終於,他找到機會了——那天舅舅舅媽帶著小表妹來做客,趁著大人們聊天的功夫,他領著表妹痛痛快快地發揮了一次,將主臥室內沒被家具擋住的白牆塗抹得色彩斑斕。然而,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很多父母都會遭遇孩子謊言的襲擊,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接下來其中的一些父母有可能雪上加霜,他們會漸漸發現:孩子越大,謊言會越來越多、說謊的本領越來越強、謊話也越多越高明。
  •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做了好事,沒有得到表揚就算了,還被媽媽不信任,女孩的心裡,該有多疼。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肯定。 自己搬了新家,是十多年來好不容易能有自己的房間,以為自己會開開心心的,沒想到被父母兜頭澆了一盆冷水。他的父母用不容置喙的口吻告訴他:孩子很崩潰,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還侵犯了隱私,他想反抗,卻被父母用家長的身份壓制著。
  • 孩子習慣性說謊怎麼辦?父母該分析原因,讓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
    因此下次考試照樣沒有考好的妞妞,又想了一個辦法來欺騙父母,這次妞妞的父母開始擔心起來了,因為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變得特別的愛撒謊。孩子為什麼會說謊?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的時候,父母嚴厲的批評孩子,在當時孩子會立刻變得很乖,也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可只要父母一轉身,孩子就會立刻忘記掉剛才父母是怎麼要求自己的,他們只會去思考下一次,要怎麼做才能逃避父母的責罵,這時孩子就會開始嘗試去撒謊。
  • 孩子永遠不會說謊,父母如果相信這句話,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有一點很受爭議,那就是孩子到底會不會說謊?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天性單純,根本就不可能學會成年人才有的爾虞我詐,當然也就不可能會說謊。童言無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其實,幾乎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會說謊,而且說謊的次數還不是一次兩次,甚至比成年人一年說謊的次數還要多。作為父母,當然不願意見到這樣的場景發生,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的謊言不斷。
  • 孩子喜歡說謊怎麼辦?父母別老是打罵,三招讓孩子更誠實
    二、面對說謊的孩子,父母有以下常見錯誤前幾天一名濟南槐蔭區一名10歲的孩子離家出走了。父母很是擔憂,生怕孩子會出危險。情急之下孩子的父親報警求助,最終在公交站將孩子找到。當天,孩子撒謊稱老師要求買複習資料,朝父母要100塊錢,但是父親和老師溝通後發現根本沒有這件事,於是父親大罵了孩子一通,孩子氣急之下離家出走了。
  • 孩子說謊是一件壞事嗎?家長學會感情投資,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還有就是孩子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獎賞,因為家長可能在孩子考試之前有暗示過孩子:你這次考試考好了,我就帶你去科技館,帶你去遊樂園等等。孩子會因為想要得到獎賞而說謊,更改試卷的分數。2、 不被同伴信任,沒有友情,也更容易自卑。沒有人會跟愛說謊、沒有責任心的人一起玩,會失去小夥伴的信任,覺得孩子不可靠,避而遠之。孩子也慢慢變得孤僻起來,不願意和人交流,包括父母。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父母用這三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行為
    好像記憶中都有,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會給自己說謊行為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善意的謊言」,大人們說的謊都是善意的,而小孩子說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同樣是謊言,但是性質卻完全不一樣。還記得你第一次說謊的情景嗎?當時的感受是如何的,內心像不像小鹿一樣亂撞,我們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