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哪種更受歡迎?退休園長給出了答案

2020-11-15 木棉麻麻

文丨木棉媽媽

孩子跟媽媽的第一次別離,就是孩子上幼兒園,孩子世界裡不止有爸媽和親人,開始擁有自己的小夥伴。

孩子上幼兒園的場景幾乎是老母親在外面哭,孩子在裡面哭,老母親的哭泣主要是擔心孩子入園不適應,尤其是如果家裡小寶寶是那種話不多、偏內向的孩子。

這不,前同事田姐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田姐生寶寶跟大伯哥家的二胎對到一起了,乾脆婆婆哪個都不管了,於是,田姐就自己帶娃。

可能也是田姐性格的原因吧,她兒子話一向很少,尤其是在生人面前幾乎不說話。今年9月份入園,田姐把兒子送到幼兒園,連著哭了幾天。

那天看到她發朋友圈,於是我想找她聊一下,後來才了解到原來田姐主要是擔心兒子不適應,甚至都想到了兒子在幼兒園口渴,但是膽小不敢向老師要水的場景。還想到了,孩子吃不飽又不敢說話的場景。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那麼孩子偏內向,在幼兒園真會不受待見嗎?那些外向的孩子會更受歡迎嗎?

我想起在幼兒園當園長的姨姥,她在幼兒園工作了一輩子,她說:根本不存在內向的不受歡迎這個說法,相反,那些內向的孩子更容易一鳴驚人。

姨姥回憶起之前一個小男孩兒,也是性格偏內向,話比較少,有一次課間,大家都在玩兒,他在座位上寫寫畫畫,姨姥好奇他在做什麼,於是走過去,發現男孩兒在畫畫,而且畫得非常好。

要知道姨姥教學的那個年代,又在農村,孩子哪裡有什麼特長班、興趣班呀,在幼兒園不過是做遊戲、學學123,可這個男孩兒畫了一個孫悟空,而且畫得非常好,自此以後男孩兒就成了班裡的大名人,好幾個孩子纏著他讓他教畫畫。

我也想起我曾經帶過一屆學生,我們班有個小姑娘叫思濃,膚色偏黑,而且有一邊臉上有淺黑色胎記,有點像小孩子背上的蒙古斑

思濃是個很內向的孩子,話很少,也是後來轉過來的學生,可是我從來沒沒有因為這些而冷落她,反而是擔心她融不到集體中,總會把她叫到身邊說話,還會給她分派一些活,讓同學們看到:老師喜歡這個小姑娘。

其實大部分老師都是善良、正直的,不會因為孩子話少、不會討好老師就會冷漠對待的。

家長一味追求外向,是對孩子的傷害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裡面的費曼嗎?那個性格靦腆的小男孩兒,上了節目之後更受關注,有一次費曼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曬出內心的小秘密,直接爆出:我有社交恐懼症,這是我和貓星人的秘密。

在各種口才班、語言班盛行之後,很多父母都追求孩子外向才是好性格,如果孩子內向就很焦慮,怕孩子融不到集體當中。

其實這些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而且內向也不是什麼缺點,如果家長過分在意孩子性格內向,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讓孩子認為內向是不好的性格,是缺點。

面對偏內向、話少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呢?

  • 1、引導孩子說話

其實家長是擔心孩子受欺負,但家長一定不要強調這件事,尤其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說:我家孩子膽小,我家孩子內向,我家孩子話很少。這樣的話,說得越多,孩子就越認為自己是個有問題的孩子。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報導,母親總說孩子有問題,帶孩子看心理醫生,因為她覺得孩子性格有缺陷,後來專業心理醫生給出答案:其實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母親太焦慮。

所以,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的問題,當你總是認為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孩子自己也是這樣認為。

我小時候也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見了人話就很少,膽子很小,特別愛緊張,後來念高中,我們老師讓我們每次課前都做演講,按著學號來,一開始也很緊張,後來演講的次數多了就不緊張了,上大學時還進了學生會宣傳部。

所以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可以教孩子開口說話,不要責罵孩子沒出息,越是責罵,孩子越不敢開口,孩子一開始都會模仿媽媽的行為,如果媽媽落落大方,話比較多,孩子往往敢於說話。

  • 2、鼓勵孩子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決定,並且支持孩子,當孩子自己做出來的決定並且取得了成功,家長一定要及時鼓勵孩子。

日常相處中也要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而不是總是打擊孩子。很多時候孩子膽小內向也是因為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的,比如父母總是打擊孩子,或者孩子犯錯後總是被打罵,這樣的孩子當然會膽小。

陳喬恩自爆童年經歷,很害怕媽媽,因為一點小事媽媽都會打一頓,罵一頓,這導致陳喬恩高中畢業就獨自闖蕩,在外面沒有錢住宿的時候,寧願借同學的錢也不會向媽媽求助。

在孩子的成長中,媽媽的作用很關鍵,如果你是溫和鼓勵的媽媽,就會養出自信的孩子,相反,如果你是打擊、挑剔的媽媽,就會養出自卑的孩子。

不管孩子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這些從來都不是老師喜不喜歡孩子的原因,家長也不必多分強調。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你家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呢?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內向和強勢的孩子,哪種更受歡迎?資深園長說了大實話
    文|秘籍君孩子上了幼兒園,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不合群,無法融入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就比如我閨蜜,她家女兒剛滿三歲,性格比較內向,平時跟小區裡的小朋友玩,都要大人牽著手才肯去。現在獨自在幼兒園,閨蜜真擔心她適應不了,甚至設想「她每天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偷偷哭」。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強勢和內向的孩子,在幼兒園哪個更招人喜歡?資深園長說出了實情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性格也就大不相同,強勢和內向,這兩種性格顯得都比較極端,不過多數家長認為內向的孩子有些吃虧,在幼兒園裡容易受欺負,而強勢的孩子更受歡迎,孩子們更喜歡和這樣的孩子玩兒,真是如此嗎?強勢和內向的孩子,在幼兒園哪個更招人喜歡?
  • 70%的成功人士都內向,別再逼孩子外向了
    「外向的孩子活潑陽光,內向的孩子靦腆自卑。」大概所有人都聽過類似的話。我們為什麼都希望孩子變得外向呢?外向的孩子善於交際,朋友成群,而內向的孩子總被認為是膽小自卑。相比之下,外向的人通常更會討親朋好友、老師領導的歡心,也更容易獲得較多的資源和機會。
  • 內向的女生和外向的女生,哪種更好追?答案在這裡
    今天就有網友留言問我說,到底是內向的女孩好追,還是外向的女孩好追呢?2,首先內向的女生生活圈子是很小的,平時除了工作的同事以外,也不會有太多的三朋四友了,平時也就是過著兩點一線的日子,接觸的男生也就更少了。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內向的人,父母之路的確可能更艱辛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但佔比不同。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內向的人,父母之路的確可能更艱辛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會比外向的人在父母之路上更辛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精力補充方式不一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一書裡這樣闡述內向和外向這兩種性格:不同人的興趣和關注指向不同,指向內部的叫內向,指向外部的叫外向。
  • 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差?答案與你想的不同,父母別急著貼標籤
    而他的兒子,也是公司出了名的優秀。從小就是年級第一,在小升初的時候,還因為在物理競賽中的突出表現被提前錄取。才十幾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做到處變不驚,在眾人面前發言絲毫不畏懼。這樣一個不苟言笑,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放到人群裡,都不一定能被辨別出來,可是這孩子就是比別人聰明,思考力強。
  • 在幼兒園中,內向的小孩和強勢的小孩子,哪種更歡迎?家長該知道
    很多孩子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始上幼兒園了,孩子第一次正式離開父母,家長肯定會有很多的擔憂,尤其是怕孩子和幼兒園當中的小夥伴相處不來,受到排擠。那麼說到和小朋友相處這件事情,家長擔心的點當然是孩子的性格了。,大多數家長還是認為內向的孩子在幼兒園更容易適應不了幼兒園,不合群。
  • 孩子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別亂給娃「貼標籤」,否則是在害他
    總結起來,家長就一個問題: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變得外向嗎?答案是:最好不要!也沒有必要!內向和外向都只是孩子的特點,而不是他們的缺點。在很多父母的潛意識裡,內向甚至代表著不擅言談、不擅交際,不受別人歡迎、容易受欺負。更可怕的是,一旦他們這樣看待孩子了,進而就會想盡辦法「幫」孩子「改正」這些缺點!
  • 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區別到底有多大?幼兒園老師:這2點一眼看出
    導讀: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區別到底有多大?幼兒園老師:這2點一眼看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區別到底有多大?幼兒園老師:這2點一眼看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逼著孩子變外向,內向的孩子未來可能更成功
    朋友家的女兒小凡五歲了,雖然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但是因為性格內向,所以在班裡幾乎沒什麼朋友。為此朋友沒少犯愁,為了讓小凡變得外向開朗,她特意給小凡報了口才班和表演課,可半年下來,小凡還是見人就躲,很少主動去結交朋友。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嗎?家長需要知道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性格本身是沒有優缺點色彩的,正如性別一樣,男性女性沒有優缺點一說。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個性氣質不同,主要是在於獲得能量和釋放能量的方式不同。外向的孩子喜歡熱鬧,喜歡融入環境,在人群中獲得快樂。
  • 在幼兒園中,內向的孩子和強勢的孩子,哪種會更受歡迎?
    新學期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信不少家長都很擔心孩子入園後的生活,覺得孩子可能沒辦法很好地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甚至會受到排擠。最近就有家長反映這樣一個問題,說孩子比較內向,太膽小了不敢主動和他人交流、互動,沒辦法融入集體,家長想知道怎麼樣才能改變孩子的性格,讓孩子成為一個主動一點的人。
  • 「假外向」真的很痛苦!家長們,不要再逼內向的孩子外向了
    如果孩子是一個內向的孩子,那麼家長肯定是要犯愁了。會擔心孩子長大後無法融入這個社會,很容易被孤立……於是就總想辦法讓孩子變得外向。讓孩子參與集體活動,讓孩子在公共場合表演……但是其實很多家長從來都沒有正確的認識內向這個性格,就一味地讓孩子變得外向
  • 孩子內向不懂社交從小被欺負,長大更吃虧,家長這樣做孩子更外向
    孩子內向,不喜歡說話,怎麼辦?關於孩子內向這個話題有無數的家長向我諮詢孩子的性格問題,媽媽總是因為孩子的內向感到特別焦慮、苦惱,卻又無能為力。外向的孩子熱情、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總是更受周圍人的偏袒,被更多目光澆灌,得到更多的青睞與垂愛。相反內向的孩子就會被貼上膽小、自卑、沒禮貌的標籤。
  • 這才是內向、靦腆的真實原因,別逼著孩子「外向」!
    具體表現為:在幼兒園裡,從不會主動去和其他小朋友爭搶;明明已經知道答案,卻要確認一下別人的眼神才肯下定結論;有時候更喜歡看著別人玩;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勵,而不是打擊,因為他們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自我蓄能。做孩子的堅強後盾,給孩子安全感和安全感。
  • 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對外向者的獎勵
    首先從現實角度講,大家普遍認為內向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活得更艱難,更辛苦——對於這種感受,作為一個資深內向者,我舉雙手雙腳贊成,真是替我說出了心裡話。正因為如此艱難,所以內向的人急迫的想找到一條改變的路——應該如何把內向的個性徹底剷除,站到外向者的隊伍裡去?
  • 孩子性格「內向」不是壞事,家長不必逼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的性格,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開朗外放的性格。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更好交到朋友,如果自己家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就會愁眉苦臉,想著怎麼樣能把孩子變成善於交際的外向的人。難道所有孩子都要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有部追蹤拍攝了長達十多年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的答案不是這樣的。
  • 外向性格比內向性格更受歡迎?我們對它有多大誤解
    影響性格的三大因素生物遺傳科學家能夠通過剛剛四個月大的嬰兒預測這孩子將來是內向性格還是外向性格。內向嬰兒的神經系統對於強光,噪聲,氣味的刺激更加敏感,這是構成性格拼圖的第一塊。而人不可能只生活在窄小的家庭裡,會和社會接觸,也就會對性格發展產生影響。我們人類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家長的引導,文化教育都對塑造我們的性格產生影響。個人意識的探尋內向和外向的性格可以影響我們,但不能決定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