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新職場人的自信,都是哪來的?

2020-12-23 不打烊的娛情社

作為一個踩在95年出生的人,一開始也會臉不紅心不跳理所當然地稱自己是「95後」。

但是不知不覺,已經畢業工作快四年,也當上了面試官開始挑選「職場新人」時發覺:

已經不大好意思開口這麼說自己了。

望著成批成批98、99年甚至00年的年輕面孔來參見面試,形形色色的姿態和面貌,但幾乎無一不隱約透露著和年紀一樣旺盛的信心,和鬥志。

讓我不禁反問自己:

這些95後(真正意義上的)職場新人的自信,都是哪裡來的?

有的人是「網紅大v」,沒有太多相關工作也覺得自己「想做就沒問題」;

有的人是成績優異的學霸,儘管工作經歷較少,談起對行業和工作的理解也頭頭是道,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中;

還有的人感覺不是在找工作,是「皇帝選妃」,嚴格到動不動就把工作「打入冷宮」,卻好像根本不擔心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

......

當我把這個發現和朋友們提及時,他們因為沒有親眼目睹,或多或少有點兒無法理解我的感慨。

但是!終於!

《心動的offer》第二季開播了!

最新的面試篇裡把這些95後新職場人的「真實面目」全部揭開了。

而我也能更進一步地理解了他們「自信」背後的原因。

95後自信,在於他們「太想要成為一類人」。

詹秋怡一開始面對君合的四位大par面試官很緊張;

但是在問及公務員和律師的抉擇時,所有無措和忐忑消失的乾淨,非常堅定地表達自己對成為律師的嚮往。

哪怕家裡更希望自己擁有安穩的工作,哪怕自己也一直都是聽話的乖乖女。

可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想做的事情,就也能叛逆又堅決,勇敢又執著。

95後自信,在於對顏值和才華的雙重積累。

李晉曄英語口語有多流利,履歷有多優秀,多能證明他為成為一個律師付出的努力先不說。

單是他對面試官「顏值重要嗎」的這個回答,就足夠讓人印象深刻:

不謙虛的客套,不理所當然的驕矜。

承認自己顏值優勢的同時,又對顏值在不同工種上的重要程度做了分析,最後總結了自己對這份工作希望自己顏值起到的作用給予總結。

能讓好看和能力都同時被最大化地展現,這是自信持續需要的源動力。

95後自信,在於能夠面對自我的誠實。

相比讓人驚豔的各位面試者們,瞿澤林就要弱了很多。

留學海外,英語口語卻不過關;實習經歷,是地圖上選的離家最近的一家律所;興趣使然,先去「不顧正業」地鑽研行業前沿信息。

聽起來本該一塌塗地的面試,卻意外地因為他的坦誠和真實,讓面試官印象深刻。

雖然我硬實力不夠強,但是我也有自己擅長的軟實力:

能夠快速吸收和掌握外部世界的信息和行業熱點,讓它們都成為自己的儲備和積澱。

從而擁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包容的心態:

如果把自己的弱點也敞開給你,那麼我也就沒什麼輸不起的。

說不定,還能贏。

95後自信,在於「找到了自己的夢想」。

王驍應該是這些面試者裡的「王炸」選手。

斯坦福的金字招牌在身,實習經歷和背景優越。

但是就像面試官說的那樣,你很難在他身上看到一絲自信過度的傲慢。

整個人有條不紊,成熟自如,仿佛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當他談起自己想把國際法打造成「航母」捍衛國家尊嚴的「武器」時,咧開的笑容和閃閃發光的目光,讓人一下就明白了:

是夢想的確認,成就了這樣舒服又踏實的自信。

除此之外,95後新職場人們的自信,還在於家庭能足夠支持他們擁有選擇的底氣,在於他們更專注個人價值的實現,在於相比錢,他們更願意為了自己的愛好和夢想受苦受累......

這份自信,讓95後們在面對職場,多了一份勇氣和力量。

但是如何把自信變為自己真正的職場法寶,還需要自己去磨練和學習,沒有什麼捷徑。

不過《心動的offer》第二季裡加油團們的場外支持,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這就拿小本本記下了幾條:

1、自己的職業選擇要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至於父母,聽從別服從。

2、認真,是被信任的基礎。

3、總是「背水一戰」的人生不但讓自己辛苦,也讓別人辛苦。

4、不要放鬆警惕,你永遠不知道面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5、面試必須要能清楚展現你對問題的思考。

總之,不論是我這樣的95邊緣群眾,還是剛接觸職場殘酷的真·95後,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對於職場想要的解答。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解答中找到自信,然後在職場上所向披靡。

相關焦點

  • 95後職場新人為什麼敢裸辭?因為人家表情包用的都和你不一樣!
    去年立的Flag還木有實現,新年就來了;明明昨天還是嬌豔欲滴的職場新人,沒想到職場萌新人設馬上就被一群熱騰騰的95後搶去了,哭唧唧,再也不能自稱寶寶了。回顧狗年,朋友圈裡95後的小朋友們,工作一個比一個換得勤。
  • 職場來了95後 難以適應現實的「硬著陸」
    「近半選擇不就業,整天想著當網紅」、「寧肯吃土創業,絕不委身打工」……在95後忙著吐槽入職焦慮的同時,就業江湖上也流傳著諸多95後的各種「傳說」。隨著95後紛紛踏入職場,他們與80後有什麼不一樣的就業觀、職場觀?「95後可以稱為有主見、不盲從的理想主義者,不會將就著尋找職位,但現實的『硬著陸』讓很多人難以適應。」
  • 面試官怒批應屆生:穿著吊帶你就來面試了?!95後進軍職場被吐槽
    >95後進軍職場 被瘋狂吐槽隨著大批90後,特別是95後進入職場,社會上對他們吐槽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的人連簡歷都不帶,直接跟面試官講,你可以在網上下載呀…對此,王小姐覺得非常詫異。同時,她也發現,不止這一批來面試的,公司裡的一些95後員工也將我行我素進行到底。
  • 百度貼吧發布《90、95後職場私密調查》
    為職場「新鮮人」的他們擁有著怎樣的職業觀?被外界貼上各種「自我」、「任性」等標籤的90後、95後,能適應嚴苛的職場環境麼?2015年12月,百度貼吧聯合智聯招聘發布大數據報告《90、95後職場私密調查》,以「角色篇」、「物質篇」、「文化篇」、「擇業篇」四個方向,全維度對90、95後的職場新人進行了深刻洞察,為外界揭秘90、95後的「職場價值觀」。官方數據顯示,目前百度貼吧90後用戶佔比已達六成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學生。
  • 職場上的三類人,你是哪一類
    今天,我們來聊聊「職場上的三類人,看看你是哪一類」。01識人在職場上,我們一定要學會識人。不僅要識別別人,還要識別自己。我們為什麼要識別其他人呢?不僅如此,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哪類人,才能更好的走向我們的目標。如果你不太知道自己是哪類人,你走到哪算哪。最後,可能就成為了自己不想成為的人。今天,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三類人。02激進派第一類人,叫激進派。
  • 習近平首次點評「95後」大學生 他都說了啥?
    習近平首次點評「95後」大學生 他都說了啥?後們將大學畢業,走入職場。而進入大學的人,幾乎已經全部是95後。目前社會上對95後有很多評價,負面的不少。習近平總書記對95後這一批人怎麼看?  去年12月7日,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對高校教育工作作了指導。當日,習近平首次點評95後大學生: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
  • 95後小夥離職前喝光老闆茅臺被抓,職場中的任性,只是無能的表現
    95後小夥劉某某高中畢業後就去服了兵役,退伍後給某科技公司經理郝某某當司機。工作不到半年時間,劉某某覺得給人當司機工作有點無聊,前途也很渺茫,對工作心生不滿 ,就打算辭職。 因為是經理的司機,劉某某知道經理喜歡收藏一些茅臺酒,反正都要離職了,他就想去嘗嘗經理收藏好酒的味道,走之前好好享受一下。
  • 《令人心動的offer》中助力95後解鎖職場生活的原來是它
    作為去年真人秀賽道上的黑馬,近日,《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正式上線,本季節目在延續第一季律政職場題材的基礎上,聚焦95後進入職場的真實狀態,再次還原真實的職場生存場景,更多元化地呈現95後萌新的職場群像。如果說第一季節目是每一個萌新在初入職場第一年的樣子,《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就完美展現了這些人步入職場後逐漸成熟與進步的經歷。
  • 95後職場生存利器 看惠普ENVY13助萌新乘風破浪
    近期的一部熱播綜藝可謂直擊年輕職場人的內心,它就是《令人心動的offer2》。該綜藝的受眾群體主要為95後年輕人,它深刻刨析了當代年輕人初入職場時所要承受的壓力,引發了無數職場萌新的共鳴。並且,通過節目我們也可以看出,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新人,除了要擁有出色的理論素養以及專業知識外,出色的「武器」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細心的小夥伴們可能都發現了,在該綜藝中出現的生產力工具正是惠普ENVY 13微邊框輕薄本,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款產品備受這些高材生的青睞呢?讓我們一起解讀一下吧。
  • 95後職場前夜,BOSS直聘想跟夠「敢」的你聊聊
    本該敢拼敢衝的「初生牛犢」職場新人們,受大環境的影響,談offer時也只能弱弱地試探問價。不過好在,BOSS直聘最近專門為職場新人們的「敢」,做了一波操作。007細品了下,還真有些看頭。看看這面試的排場,甚至讓人有跳水的衝動,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排隊領搖滾樂手的籤名。主舞臺脫口秀同樣精彩,Boss開放麥,隨你主動cue。反客為主提問老闆的機會來了,想製造出「一見鍾情的浪漫」?那還遲疑什麼?麥給你,工作給你,整個Livehouse都給你!
  • 「95後」職場人離職率高 第一份工作平均維持7個月
    據《勞動報》報導,去年7月起,第一批「95後」本科畢業生已踏入職場。近期,已有多個研究報告同時顯示,「95後」職場人離職率高,第一份工作平均維持7個月。在他們眼中,穩定、前途不是選擇工作的首要因素,興趣愛好才是重中之重。
  • 「畢業第一年,好想辭職」丨95後職場生存報告
    我們採訪了3位工作了1年左右的職場新人,看看稚嫩後浪職場生死的三重門。同學很了解小劉的專業能力,直接給他打包票,小劉來之後做哪個項目都跟總監聊好了。還問他現在住哪,要幫小劉找公司附近的房子。 公司本來是彈性工作時間,10點到11點來都可以。道理自己都懂,但是完全不敢晚來,下班也等人走差不多了才敢走。
  • 明知故問 | 90後、95後們討厭什麼樣的上司?
    我畢業就進入了獵頭行業,很幸運的是所在的團隊和leader都很年輕,90後、95後都有,這個團隊一直都很人員穩定、戰鬥力超強。那我上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要避免成為90後、95後討厭的上司,在前瞻經濟學人看來,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就應該減少和避免出現以下幾種行為:1、高高在上「獨權式」統治,認為自己什麼都對此前,獵聘曾發布《2018年90後職場人洞察報告》,在關於「喜歡什麼樣的管理風格」這一調研中,「師長型」在90-94年生人的選擇佔比中排名第一,達46.32%;「朋友型」在95後的選擇佔比中排名第一
  • 95後還沒找到工作,就開始為「35歲失業」慌了
    「35歲以上的職場人去哪了?」,這個問題又雙叒叕被搬了出來,引發了新一輪的集體焦慮。起因是某帖子爆料,某網際網路大廠的HR在大學招聘時宣傳公司平均年齡低、工作氛圍年輕陽光,結果被學生反問:「那你們公司年齡大的都去哪了?」
  • 【MBA職場】20個提高職場自信的方法!
    【MBA中國網訊】所有職場成功人士都具備一個鮮明的共同特徵——自信。提高職場自信不是一瞬間的事,它需要一定步驟的培養,下面就為大家介紹20個提高職場自信的方法。
  • 畫餅忽悠不了95後
    02更現實在95後佔據50%平臺用戶的知乎上,關於建築設計行業的問題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有:設計院、房地產、待遇、加班、出路、現狀、跳槽、勸退、轉行。似乎年輕人都處於一種職場之路何去何從的焦慮之中。在成都某民營設計公司工作了半年的徐浩,對於同事們下班後「假忙」的加班行為,從心底裡反感。呂平則認為,企業應提高效率,避免蠻幹和無效加班;富有彈性的工作節奏,才能讓員工保持良好的輸出狀態。在95後的職場觀裡,不談薪水、不談發展的老闆都是「耍流氓」。土木工程專業的周啟,畢業後留在三線城市的綜合設計院裡做結構設計。
  • 封面有「數」|小豬佩奇這麼"社會「誰給的自信?也許和95後的消費力...
    想想90後小時候還看過的《四驅兄弟》,《七龍珠》,只有懷舊的時候才會提起了吧;想想青春期看過的《灌籃高手》,按年齡算流川楓和櫻木花道都快成油膩大叔了吧。陪伴第一批90後長大的動畫人物,都慢慢退出了熒幕,它們遠去了,時不時被懷舊的情緒提起,但是陪95後長大的動畫人物,卻混成了「社會人」。
  • 95後太作妖?《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成職場「照妖鏡」
    這一季《令人心動的offer》主打95後職場新人類的主題,節目中的實習生會有過錯、冒失、傲慢,不過這也正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青春就是在碰撞中成長起來的。《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延續了同樣的模式,8位法學院學生在四位律所律師的帶教考核下,經歷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爭奪兩個最終轉正offer的故事。
  • 95後興趣報告:揭秘95後的最愛
    在職業選擇中,62%的95後把「符合個人興趣」列在第一位,而95前則認為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福利待遇」和「較大上升空間」,有趣的是,近1/4的95後直言不諱地表示「輕鬆簡單的工作內容」很重要,而且最好與專業對口,95前明顯對職場的看法更加客觀,輕鬆和專業對口都不那麼重要,反倒是工作地點離家近高出95後7個百分點。
  • 超職教育:35歲的職場人都去哪了?人生的天花板,不在年齡
    「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了?」與其問他們去哪了,不如先思考一下:問問題的人是誰?不是35歲以後的人,而是一群95後甚至00後,這群初入職場的新人,非常好奇一個問題——我在公司怎麼看不到35歲以上的人了?他們都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