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村幹部發布14篇「扶貧日記」獲打賞萬餘元 這錢用來做這個…

2020-12-20 網信河北

昨天是立冬,太行深山區的易縣紫荊關鎮寒風料峭,一大清早,碾子溝村86歲的農民王玉剛興奮地背著大柴來到村委會廣場。原來村裡的扶貧工作組組長、「河北好人」王文坡通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獨家責任」連續刊發《扶貧駐村日記》獲得網友打賞近15000元,他用這筆錢不但給當地貧困村民買來棉衣,還帶來流動飯店要請村民吃頓熱飯,他發起的「寒冬深山送棉衣」活動吸引了北京市兄弟幫扶中心、保定「油條哥」劉洪安、廊坊、定州以及易縣當地的百餘名愛心人士。老人背來柴火就是供流動飯店做飯用的。

王文坡用打賞金為窮鄉親們擺大席。

深山貧困村民穿上了愛心棉衣

11月7日上午,碾子溝村廣場上,聚集了碾子溝和白家莊兩村所有的貧困戶、五保戶及2017年脫貧戶40戶。「河北好人」、駐碾子溝村第一書記王文坡用自己的網絡打賞金為他們買來了40件「戰地吉普」棉衣,並帶來流動飯店為鄉親們擺開大席請他們吃頓熱飯。

雖然太行深山區立冬寒風吹拂,但王文坡發起的活動吸引了北京市東城區兄弟幫扶中心、保定市愛心協會以及易縣分會、燕趙心連心愛心協會、廊坊霸州蒲公英愛心小分隊和當地愛心組織等8家愛心組織共百餘人,5名愛心醫生現場為貧困戶義診,大家為孤寡老人收拾衛生,像春天裡股股暖流溫暖著碾子溝和白家莊村民的心。

碾子溝村86歲的農民王玉剛無意中得知流動飯店需要燒火做飯用的木柴,老人早晨5:40起床把自己從山上砍下來的大柴打捆,每捆大柴重四五十斤,老人從近1公裡之外的家中頂著星星來來回回背了半個多小時,這讓很多愛心人士熱淚盈眶。碾子溝村五保戶閆來和閆雙穿著厚厚的新棉衣,眼眶中熱淚湧動,他們說:「今天,我們就是過節啊,過節我們也沒有這樣熱鬧過,這樣的扶貧工作隊扶到了我們心坎上啊!」

當天全國道德模範保定「油條哥」劉洪安和王文坡達成意向,共同推銷紫荊關鎮玉米糝、玉米面及香菇扶貧農產品,來自北京市的「中國好人」杜文龍的兄弟幫扶中心也與「獨家責任」達成了建立分會的協議,「京冀」聯手會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送來溫暖。

「獨家責任」閱讀量激增10倍

王文坡是保定清西陵保護區管委會的幹部,他曾在易縣縣委宣傳部擔任過新聞科科長並借調保定日報工作多年。從1997年起,他通過手中的筆呼籲正義公道,救助了不下60人,成為易縣行政幹部中一道不一樣的風景。今年七月份,他被評為助人為樂類「河北好人」。

有過做新聞的經歷,他想通過自媒體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今年四月份,他申請了個人公眾號「獨家責任」,短短6個月,網絡點擊量從300多人激增到現在的4500多人。

今年,王文坡在高村鄉南石婁村扶貧時,發現80多歲貧困戶陳才雙腿因靜脈曲張已經潰爛,他在「獨家責任」上刊發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陳才:我還想去放羊去奔好日子》。短短四個小時籌到善款7710元。第二天王文坡把易縣縣醫院外科醫生以及中醫院副院長周紅權請到老人家中,但因為老人已經80多歲,心肺功能也有問題,已經不適合手術,只能保守治療。現在這些資金全部用來給老人採購藥品,每購買一次,在「獨家責任」公眾號上發布一次。

為貧困老人送愛心棉衣。

《扶貧駐村日記》獲網友打賞超萬元

今年八月份,保定清西陵保護區管委會派他和許寧、張鵬來到紫荊關鎮碾子溝村扶貧下鄉,王文坡擔任駐碾子溝村第一書記,併兼任碾子溝和白家莊村扶貧小組長。他們通過走訪查看,了解到當地一些特殊的貧困戶,既沒有家室,還是聾啞人,包括兩村五保戶近四十戶。

從入村第三天起,王文坡開始寫扶貧駐村日記,把在山村走訪中了解到的鄉親們的麻煩和困難記錄其中,並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裡刊發。隨著一篇篇鮮活動人的駐村日記出爐,公眾號的影響越來越大,天南海北的網友打賞越來越多,這些打賞金從1元到200元不等,最多的一篇駐村日記贏得打賞金2136元。網友「真心英雄蘇少華」看完這些催人淚下的駐村日記後留言:「大愛無聲,大道無形!文坡兄弟無聲的淚水是與貧困群眾心與心的交流!是融入貧困群眾真誠的表現!好兄弟們堅持住、加油幹,扶貧路上有你有我有他!」

「網友們看重的不是我的文筆,而是對深山區貧困鄉親們的關切,這筆錢怎麼處置更合適呢?」 自第三期起,王文坡在公眾號中刊發聲明:全部打賞資金用於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口。他請來律師專門監督這筆錢的去向,有的朋友通過他的私人微信轉給他錢,他都一一退回。請大家通過網絡打賞的渠道發過來,因為這樣可以直觀看到這些錢的數量。截止到11月7日,王文坡的《扶貧駐村日記》收到打賞資金14694.66元,加上朋友捐助的2600元資金,共計17294.66元。

10月22日,碾子溝村五保戶閆山家失火房屋被燒毀,王文坡通過第十三期駐村日記《閆山,這個冬天你不會冷》為閆山籌到救助款11000多元,保定愛心協會易縣分會為閆山籌集善款5750元。

五保戶閆山家房屋失火被燒毀受到各方關

在政府扶貧、民間慈善和山鄉之間搭建平臺

近年來,經過井噴式發展後,一些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等自媒體因粗放式管理、投機性運營逐漸暴露出許多問題。虛假造謠、內容低俗、「洗稿」抄襲等亂象,不僅「毀」人不倦,對自媒體自身發展也造成消極影響。針對自媒體出現的問題,2018年7月,國家版權局、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聯合啟動「劍網2018」專項行動,其中包括對自媒體摘編整合、歪曲篡改、抄襲剽竊等侵權現象進行重點治理,媒體也加大了對自媒體亂象的監督。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滑曉軍認為,王文坡通過個人的微信公眾號把黨的扶貧工作和新時期網絡傳播方式有機結合,在貧困山鄉、政府扶貧工作和民間愛心力量之間搭建了溝通平臺,促進了三者之間良性互動,呈現了新時代的特點。個人公眾號等自媒體的管理運營者,也需要把自己看成媒體人,同樣有責任與義務奉獻自己的力量,肩負社會的擔當。進入新時代,在探討應對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多元化社會思潮等挑戰,自媒體人需要具有紮實的政策理論功底、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價值取向、卓越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擔當時代重任的綜合素質,王文坡的微信公眾號」獨家責任」給自媒體人帶了個好頭。

(來源:燕趙晚報)

相關焦點

  • 14歲孩子瘋狂打賞女主播 不到兩月花光16萬餘元
    14歲孩子瘋狂打賞「觸手TV」女主播,不到兩個月花光16萬餘元  父母在服裝廠打工,一天縫上千條牛仔褲,十年攢下的血汗錢就這麼沒了  觸手TV:  你對未成年人的門檻在哪裡    「大乃敵」的粉絲有5.1萬,在貢獻榜裡,居榜首的叫「獨寵大乃敵」,籤名「人帥話少」,就是現實裡這個14歲的男孩子。  不到兩個月  打賞110筆共計16萬元多  男孩7月26日打賞第一筆。
  • 打賞主播後,5萬餘元被騙
    今年7月份,南召縣一名9歲小女孩妞妞使用媽媽手機觀看某短視頻直播平臺時,多次向某主播打賞。 自稱「網絡警察」,伎倆來了 一天晚上,妞妞再次瀏覽某主播視頻時收到了私信:「我是X省網絡警察,你私自盜取你母親支付寶錢款打賞主播的行為已經違法。如果你不想被追究,請按照我的要求來做。」
  • 13歲女孩打賞抖音主播,43天花掉7.4萬餘元!刷爆全家積蓄……
    溫清淑大吃一驚,裡面可是家裡的全部積蓄有7.4萬餘元啊,怎麼不見了?在大女兒和女婿的幫助下,最終溫清淑查出了錢的去處:二女兒向梅(化名)向多個遊戲平臺、直播平臺充值消費,43天裡花光7.4萬餘元。11月14日,向梅消費金額最多的抖音平臺回覆:如確屬監護人不同意,平臺方可退款。事件:43天花掉7.4萬餘元是一家人的全部積蓄溫清淑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已結婚,兩個小女兒仍在讀書。2018年,大女兒買了新手機,將舊手機拿給溫清淑用。
  • 先進事跡材料範文:扶貧個人事跡材料5篇
    【篇一】遠離了烽火連天的歲月,也談不上家書抵萬金。但這封氣象扶貧幹部的家書仍然很有份量。「爸爸不是醫生,也不是軍人,但爸爸此刻就是一名戰士,這個村爸爸工作了3年,這個村就是爸爸的戰場!我會和村裡的叔叔阿姨一道,戰勝病毒,保護村子。」
  • 妻子要求主播返還丈夫打賞的16萬餘元 法院:駁回訴訟請求
    封面新聞記者 姚箬君網絡直播的興起,讓網絡直播打賞走進人們的視野。成年人用夫妻共有財產打賞,其配偶可以向主播及平臺公司追回嗎?9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法院獲悉,近日,法院審理了一起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件。丈夫在直播平臺充值19萬餘元,其中打賞一個主播16萬餘元,妻子向法院主張平臺公司和主播退回款項,經審理,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
  • 692篇 「扶貧日記」 記錄天大學子的奮鬥青春!
    這就是28歲天大人的扶貧故事 過去兩年多,28歲的駱胤成一直在雲貴高原的大山深處,陪著小涼山上的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一起,與貧困作別。兩年間,他用 692 篇扶貧日記記錄了小涼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定格了老百姓擺脫困頓生活後的張張笑臉,字裡行間也標記著大國脫貧路上一個個「駱胤成們」的小奮鬥。 在廣闊天地中找尋「出路」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 692篇「扶貧日記」背後的故事:幫孩子看到大山外面的世界
    兩年間,他用692篇扶貧日記記錄了小涼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定格了老百姓擺脫困頓生活後的張張笑臉,字裡行間也標記著大國脫貧路上一個個「駱胤成們」的小奮鬥。過去兩年多,28歲的駱胤成一直在雲貴高原的大山深處,陪著小涼山上的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鄉親一起,與貧困作別。
  • 12歲男孩花光父母5年積蓄、9歲女童2個月打賞14萬……問題在哪?
    記者從視頻中看到,來自金華市的夏女士近日發現,銀行卡裡的8萬多元突然「蒸發」。經過詢問,夏女士兒子吐出實情——1萬多元打賞了快手主播,另有6萬多元買了王者榮耀的皮膚。無獨有偶,在義烏工作的沈師傅上月也發現卡裡少了近6萬塊錢。沈師傅的妻子稱,這錢是夫婦倆12歲的兒子「看現場直播、CC直播、玩什麼遊戲」花掉的。
  • 22篇扶貧「入戶日記」裡看泰安泰山區脫貧攻堅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1日訊 「今天到了五裡井村李大爺家,他兒子一直有精神殘疾,不過吃藥維持效果不錯,大爺說上個月去醫院給兒子拿了8瓶藥,都報銷完才花了24.5元。這讓我想起了同事說起的黃家莊患尿毒症張大姐,她以前每次透析要花100多元,現在只花10.5元,以前入戶愁眉不展,如今見面笑逐顏開。」近日,泰安市泰山區扶貧辦工作人員王紅在朋友圈裡記下這樣一段「入戶日記」。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裡,她一共寫下22篇這樣的「日記」,記錄下的不僅是入戶所見所聞,更是一名名脫貧群眾的真實感受。
  • 偷回打賞給主播的錢怎麼就被判刑了呢?
    現在網絡直播正當火,最近卻有一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發生在女網友陳某身上,不僅損失20多萬元的「打賞金」,還涉及網絡直播的盜竊案中。陳某付出金錢和感情後,發現自己最終不僅人財兩空,還將面臨法律的懲罰。陳某為何這麼還要受到懲罰?下面跟著法律快車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寒門子弟打賞主播掏空家底,這錢要回來有多難?
    47歲的黃雲高是黃今的父親,得知兒子花了6萬多元打賞主播後,好幾天沒吃下飯。他妻子此前從樹上掉下來摔斷了腰,落下終身殘疾。一家人每月只有兩三千元的收入,除去日常開銷所剩無幾。而這個等級,根據平臺規則,需要花5萬元買500萬平臺「金幣」才能獲得。在主播「廣東妙妙求扶貧」帳號下,他就刷了3.5萬元,一度排到榜首位置。「充值消費過程中沒有實名認證,(上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黃雲高投訴說。
  • 「熊孩子」打賞主播49萬餘元 瀋陽警方幫助追回
    錢都流向一個帳戶法庫縣五臺子派出所副所長徐奇明接待李先生夫婦後,立即開展工作。通過查詢銀行卡的銀行流水和手機支付系統帳單,發現李先生銀行卡中的錢都轉入了同一個銀行帳戶,而這個銀行帳戶正是李先生15歲的女兒小葉(化名)正在使用的帳戶。
  • 從扶貧日記裡,感受來自脫貧攻堅火線的「硝煙味」
    以上是對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一書中日記內容的摘選,該書由桃江縣商務局駐桃花江鎮大華村幫扶工作隊長朱明星撰寫。4月19日,國務院扶貧辦官方公眾號推介了朱明星所著的《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稱該書「所見所聞,感觸頗深,特別是作者朱明星和他的隊友『駐村駐心,扶貧扶志』的駐村幫扶理念,引人思考,更給人啟迪。」
  • 甕安縣駐村幹部任芮函:用真誠贏群眾認可
    縣投資促進局派駐江界河鎮銅鑼村駐村幹部任芮函就是其中一位,他用紮實的作風和淳樸的氣質不僅彰顯了駐村幹部的魅力風採,更為群眾帶來如春風沐面的關懷與溫暖。 這段時間,銅鑼村的街上格外熱鬧,村裡的老年舞蹈隊正在緊張的排練,準備到縣裡面參加舞蹈大賽。她們的老師就是任芮函聯繫的,能到縣裡面參加比賽,任芮函更是功不可沒。銅鑼村的老年舞蹈隊,是「80後」任芮函帶給這個偏遠村寨的精神食糧。
  • 河北廣播電視臺:寫滿真情實意的扶貧答卷
    記者深入山野村莊、農家院落,在與貧困戶、村幹部、幫扶幹部等傾心交流中,挖掘一個個帶著泥土芬芳的鮮活脫貧故事,為河北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希望的田野》聯合河北交通廣播「992大家幫」和MCN網紅,開啟媒體助力行動,推廣「樣板村」的特色產業和農產品,並為行唐縣殘疾人雙創園定製了「我在村裡有塊地」公益扶貧項目,通過愛心認領,扶助殘疾人家庭穩定實現家庭年收入3000元以上。
  • 「我的扶貧故事」3年4本民情日記10本會議記錄|務川自治縣石朝鄉杉...
    駐村3年多來,我走訪了了全村7個村民組511戶,走訪最多的每戶達50餘次,最少的也是兩次以上。我月平均駐村22天,先後做民情日記4本,會議記錄10本,撰寫請示報告、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心得體會、經驗交流、信息簡報等各種文字材料130餘篇20多萬字,參與或組織召開群眾會開展政策宣講培訓50餘場次。
  • 【關注民法典】未成年人充值打賞,能要回來嗎
    萬一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錢,還能要回來嗎?案例一9歲男孩買遊戲裝備1月花掉13萬元。據8月17日人民日報微博報導稱:近日,安徽六安,潘女士9歲的兒子小珂,上三年級,因迷上手機遊戲,背著潘女士購買遊戲裝備,在短短1個月時間內,居然花掉13萬餘元。
  • 「扶貧日記」說的扶貧真心話:感受酸甜,認識偉大
    近來由於工作原因,有幸讀到幾位扶貧幹部的「扶貧日記」。一篇篇看下來,或淚眼婆娑,或歡欣鼓舞,或擊掌讚嘆……從這些日記裡,我仿佛看到了成千上萬扶貧幹部,白天奔走在扶貧一線,夜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面對靜謐的山村,心潮澎湃,把所思、所感、所悟、所惑記錄下來。用一位扶貧幹部的話來說——「為青春而記,為父老而寫,為盛世而歌」。
  • 南召9歲女童打賞主播後收神秘私信 被騙5萬餘元
    今年7月份,南召縣一名9歲小女孩妞妞使用媽媽手機觀看某短視頻直播平臺時,多次向某主播打賞。自稱「網絡警察」,伎倆來了一天晚上,妞妞再次瀏覽某主播視頻時收到了私信:「我是X省網絡警察,你私自盜取你母親支付寶錢款打賞主播的行為已經違法。如果你不想被追究,請按照我的要求來做。」
  • 自媒體大號剽竊武漢女生手記,標原創要打賞用他人苦難換真金白銀
    按照作者在他這篇文章裡面開頭寫的,「第一次不加入任何自己的插圖,也不寫下任何立場與觀點。只想用單純的文字來記錄下一場疫情對於普通家庭的變故。」事實上,的確沒有他自己的插圖,90%的內容均為別人日記中的動態截圖,別人記錄疫情對家庭的變故,成了作者的原創,打上了原裝的標籤,還在文章的最後附上了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