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子弟打賞主播掏空家底,這錢要回來有多難?

2020-09-26 貴州長安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未成年網路遊戲消費問題增加。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這項意見,為未成年人網絡打賞退款相關事宜提供了法律維權依據。在此之後,未成年人維權情況究竟如何?孩子打賞花掉的錢,家長還要得回來嗎?


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的黃今(化名)16歲了。2020年6月,不到一個月時間裡,他通過微信、支付寶,一共給酷我音樂的主播打賞了69295元。他的家庭是貧困戶,父母雙文盲,家庭積蓄總共也就7萬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未成年網路遊戲消費問題增加。2020年第一季度,僅在江蘇一省,消保委系統受理的未成年人網遊類投訴就達到425件,比去年同期增加460%。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這項意見,為未成年人網絡打賞退款相關事宜提供了明確的法律維權依據。在此之後,未成年人維權情況究竟如何?打賞花掉的錢,還拿得回來嗎?


偷偷打賞的7萬

是打工半輩子的積蓄


「平臺帳號是小孩拿QQ註冊的,最近取錢我突然發現銀行卡餘額變少了,讓老闆幫忙查消費記錄才知道是兒子打賞主播、玩網路遊戲花光的。」47歲的黃雲高是黃今的父親,得知兒子花了6萬多元打賞主播後,好幾天沒吃下飯。他妻子此前從樹上掉下來摔斷了腰,落下終身殘疾。一家人每月只有兩三千元的收入,除去日常開銷所剩無幾。


黃雲高查詢了5月、6月的轉帳數據,發現孩子在酷我音樂聚星直播平臺上偷偷給主播充值了近7萬元,等級顯示為「公爵」。而這個等級,根據平臺規則,需要花5萬元買500萬平臺「金幣」才能獲得。在主播「廣東妙妙求扶貧」帳號下,他就刷了3.5萬元,一度排到榜首位置。


「充值消費過程中沒有實名認證,(上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黃雲高投訴說。


無獨有偶,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劉女士此前投訴稱,12歲的兒子用她的手機看短視頻平臺的直播, 4天內為5名短視頻平臺主播打賞了5萬多元,此外還在3個遊戲中充值了1.5萬元。「加起來6萬多元,這些錢是我們家一年的血汗錢。」劉女士說。劉女士12歲的兒子今年上初一,受疫情影響,學校採用網課教學,每天6點20分就要上在線早讀課。為了孩子上網課方便,她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使用。她提供的短視頻平臺直播間充值記錄顯示,從2月21日至24日,兒子給主播打賞多筆298元、518元、1598元,累計近5萬元。


「我問他為什麼給這名主播打賞這麼多錢,他說那個主播在直播間裡一直喊『頂住頂住!還有幾秒!快快快,刷刷刷』!」劉女士稱,「他可能覺得輸幾個密碼,錢就轉過去了,都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億,除了以往的演唱會直播、遊戲直播等,各類學習、消費、泛娛樂直播趨於常態。大部分的直播軟體均設置了打賞功能,用戶可在平臺花錢購買虛擬禮物,送給心儀的主播。


認證支付「開綠燈」

追償「紅燈」不斷


江西省張女士10歲的兒子在一款小遊戲中充值了3590元。事後,張女士希望把錢追回來。「他們說未成年人可以退款,但要上傳信息。但我提交資料已經花了一個多月。」張女士的兒子是在4月6日至10日充值的,到5月18日,遊戲公司同意退款70%。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意見》,為未成年人網絡充值、「打賞」形成的糾紛提供了明確解釋。其中提到「限制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未經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看到最高法規定說可以全額退款,我重新提起了申訴。」張女士對70%的退款結果並不滿意,但遊戲公司客服卻告訴她,已經談好的退款無法再次申請。


「我們要確定他在消費過程中是未成年充值,需要你們提供實質的證據。」酷我音樂的客服對黃雲高說,「我們不排除他無意中記住了父親的支付密碼,但是需要證據。」


「你讓我們怎麼去找證據?在農村哪來的監控?」黃雲高反問。


「你們可以通過任何合法的途徑去找律師,我們支持司法維權。」客服告訴他。但去哪裡起訴、如何起訴、如何找到律師,對這個貧困戶來說都有一定的門檻。


鬥魚直播副總裁鄧揚曾表示:「實際申訴過程中,未成年人身份的確認,是平臺是否進行退款處理中最重要的一環。一般情況下,如果能夠大概率證實這個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沒有非常強勢的反證證明你不是未成年人,我們可能會部分退款。」「未成年人打賞維權的關鍵問題在於證明打賞的人確實是未成年人而不是家長本人。畢竟,也存在家長打賞之後反悔卻以孩子的名義要求退款的可能性。」湖南省法學會衛生法研究會理事王之宇說,根據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家長至少需要提供兩種證據——一是證明打賞行為是由孩子獨立完成,二是上述付費未經監護人同意。


「基於消費者相對遊戲、直播平臺而言的弱勢地位,個人建議應由遊戲、直播公司承擔證明打賞者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舉證責任,即舉證責任倒置。」王之宇說,「這既是公司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與其頗豐的收益相匹配。這一舉措更能倒逼相關公司落實平臺登錄實名制,提升對未成年人的辨別能力」。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直播打賞調查報告》指出,針對9款手機遊戲的調查發現,3款在「遊客模式」下即可充值,9款遊戲均可通過其他帳號登錄,實名認證流於形式,且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流程複雜,僅兩款遊戲退款成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海俊認為,最高法《意見》的出臺,意味著相關工作已邁出了積極一步。但從長遠來看,還需要想辦法通過嚴格審核用戶身份、控制登錄時長、限制未成年人打賞等手段,從根源上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和盲目打賞問題。


解決問題不能光靠「法律法規」

家長也有責任


河南省鄭州市的小宇被家長發現往遊戲中充錢,向父母作出保證後,6月1日當天又充進去600多元。「爸媽雖然嘴上很生氣,但並沒有針對弟弟怎麼樣,媽媽還說為了不耽誤他寫作業,讓我先去申訴把錢要回來。」小宇的姐姐說。


王之宇指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家長應當履行好作為監護人的引導與教育責任,幫助其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健康的消費習慣,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


「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問題上,企業不能含糊。但技術畢竟只是手段,不能徹底解決未成年人遊戲沉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認為,家庭關係、家庭教養模式等因素對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影響很大。


孫宏豔指出,家長應該對孩子接觸網絡持開放態度,建立良好的溝通,儘早做好消費教育和理財教育,同時也應該反思自己如何管理好錢財。


已有一些平臺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區分未成年人用戶。不過,直播行業人士李鵬(化名)認為,這種方法其實對成年用戶來說「並不友好」,多一道支付確認環節,降低了這部分人的消費意願,「成年人不消費了,這對平臺的營收來說是個難題」。


「一方面,監護人要切實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護義務,不能將自己應有的監管責任,推給企業和社會。」廣東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子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另一方面,各平臺要嚴格執行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範自身的經營行為。對於未成年人網絡充值和打賞問題,司法部門除作出原則性的司法解釋外,應儘快推出更加具體的證據認定細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寒門子弟打賞主播掏空家底 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維權難
    來源:中國青年報  寒門子弟打賞主播掏空家底  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維權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未成年網路遊戲消費問題增加。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這項意見,為未成年人網絡打賞退款相關事宜提供了法律維權依據。
  • 寒門子弟打賞主播掏空家底
    這項意見,為未成年人網絡打賞退款相關事宜提供了法律維權依據。在此之後,未成年人維權情況究竟如何?孩子打賞花掉的錢,家長還要得回來嗎?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的黃今(化名)16歲了。2020年6月,不到一個月時間裡,他通過微信、支付寶,一共給酷我音樂的主播打賞了69295元。他的家庭是貧困戶,父母雙文盲,家庭積蓄總共也就7萬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未成年網路遊戲消費問題增加。
  • 一時衝動打賞主播的錢,後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隨著網絡直播的持續火熱,巨額打賞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的人為了討心儀主播歡心花費幾十萬充值、打賞,甚至不惜賣房賣車,但在衝動消費後,當事人往往後悔莫及,想要追回巨額打賞,那麼打賞給主播的錢,到底能不能要回來呢?
  • 丈夫給網絡女主播巨額打賞,妻子可以要回來嗎?
    不料,丈夫甲卻迷上了網絡直播,喜歡上了電腦裡美麗溫柔的女主播。為了能多與迷戀的女主播聊天,甲不斷給女主播充值、點讚、送禮,購買很多服務,還瞞著妻子偷偷與女主播見面。短短半年時間,甲就把家中20餘萬元積蓄全部花光。妻子知道後非常生氣,迫切想知道丈夫打賞給女主播的錢還能要回來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
  • 13歲孩子打賞主播的錢,為何難要回?打官司,看似豐滿,實際骨感
    如果你有一個13歲的孩子,碰巧她痴迷於看直播,然後用你的錢打賞主播。打賞了多少呢?5萬元。你會怎麼辦?和主播或者平臺協商嗎?效果不會太好。起訴嗎?可以,但是你知道過程會有多難嗎?首先,你要確定是起訴平臺,還是起訴主播,還是一起起訴。平臺和主播之間是有分成比例的,所以,最好放在一起起訴。其次,誰來起訴?家長還是孩子?
  • 兩個相反的判例告訴你:什麼情況下打賞網絡主播的錢可以要回來?
    「喜歡的朋友們點右上角的關注」「雙擊666」「感謝老鐵送的遊艇」……網絡主播已經成為我們現今生活中的一項重要生活內容。很多人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不忘大方地向主播刷禮物來表達自己對主播的喜愛。那麼,到底這些打賞的錢能否要回來呢?我們看一看兩個相反的判例:案例一:不能!張三飛就是這樣一個「不幸者」。
  • 9歲男孩刷抖音,3小時打賞主播5萬多元,錢能要回來嗎?
    期間,孩子接連被「第五人格*友」「張**第五人格(王者**)寵愛我女神」兩位主播引誘打賞。由於知道母親的手機支付密碼,孩子覺得好玩,就順手支付了,沒想到主播回應得很快,說「謝謝、很開心」之類的,後來就越要越多,總共打賞了5萬3千元。
  • 丈夫打賞美女主播90萬元,妻子能否要回?丈夫能否反悔?
    八戒沒見過,就打開來,裡面原來是嫦娥姐姐在做網絡主播。這下可把八戒高興壞了,天天都守著手機在那裡等著嫦娥姐姐出現,而看到嫦娥姐姐的曼妙舞姿後,八戒更是心生愛意,瞞著自己老婆高秀蘭,偷偷地通過手機轉帳向嫦娥姐姐一共打賞了90萬元。高秀蘭因為上班遠,就琢磨買一輛白馬牌汽車,結果八戒不同意。高小姐心裡納悶,自己家裡餘錢多的是,平日裡丈夫很是大方的,為何會阻止買車呢?
  • 偷回打賞給主播的錢怎麼就被判刑了呢?
    現在網絡直播正當火,最近卻有一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發生在女網友陳某身上,不僅損失20多萬元的「打賞金」,還涉及網絡直播的盜竊案中。陳某付出金錢和感情後,發現自己最終不僅人財兩空,還將面臨法律的懲罰。陳某為何這麼還要受到懲罰?下面跟著法律快車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古代成為進士有多難,中舉對於寒門子弟意味著什麼?
    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人才的選拔。不管這些人才選拔方式有哪些弊端,客觀的說,這些方式為我國貢獻了一批又一批的古代先賢。話不多說,咱們言歸正傳,說一說科舉的等級劃分。人才也是要經歷重重磨難和考核的,當然人才也是分初級人才,中級人才、牛級人才,大牛級人才的。科舉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通常情況下要打通前三關,才有機會去面對終極大boss。
  • 孩子打賞主播的錢款能要回嗎?聽聽網警蜀黍怎麼說
    有的「小機靈鬼」甚至弄到了父母的帳號密碼,用父母的血汗錢打賞自己喜歡的主播。看到被刷光的帳戶,後知後覺的父母「五雷轟頂」,打罵孩子一場後,還得想辦法把錢要回來啊!很多家長都想知道,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能退回嗎?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解讀解讀。
  • 【關注民法典】未成年人充值打賞,能要回來嗎
    孩子之前曾想給抖音主播刷禮物,為此她總是有種隱隱擔憂:如果孩子上網課時玩手機,拿她手機網絡支付怎麼辦?萬一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錢,還能要回來嗎?案例一9歲男孩買遊戲裝備1月花掉13萬元。潘女士稱,錢是用來還房貸的,家庭比較困難,孩子是未成年人,希望遊戲平臺能把錢退回來。案例二「熊孩子」刷爺爺2萬元打賞主播。據8月14日澎湃新聞報導稱:近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的任女士來到依安縣公安局中心派出所報警稱:其父親的銀行卡一直放在家裡,裡面2萬多元的存款卻不見了,懷疑被別人盜刷了。
  • 男子打賞主播980萬,但是公司說錢是我的,男子:有錢真好
    直播就是赤裸裸的看錢的時候,如果打賞主播錢不夠的話,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沒有錢,然後就不會讓人重視,甚至很多人貶低你,那如果打賞很多的話,就會讓人覺得很是個金主,甚至會有主播直接來接觸你,還有的主播會想著讓你開心為了錢。
  • 國企寒門子弟升遷有多難,難於上青天!我的1%逆襲之路!
    ——這應該就是國企內99%的寒門子弟的職場人生! 儘管身處基層,儘管每日揮汗如雨,但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一名寒門屌絲,再苦再累也無法摧毀我那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在最熱的天領著一群臨時工在樓頂做防水工程,只因領導的一句「天越熱,粘結的效果越好」;別人都是8點上班,5點下班,我是6點上班,7點下班,因為領導說「承包商不看著他的話,就會偷工減料」。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
  • 沒錢給四歲女兒交學費 卻借高利貸打賞女主播
    合肥市民孫浩(化名)是一個4歲女孩的父親,過去的三個月,他迷上了在YY直播平臺給女主播打賞,除了揮霍掉家中7萬元積蓄外,還向合肥3家貸款公司借了5萬元高利貸,繼續給女主播們打賞。女兒的奶粉沒再買過,討債人的身影卻出現在家門口。  迷上女主播打賞玩曖昧  28歲的孫浩家住省城蒙城北路一小區,有一個4歲女兒。
  • 湖北男子「打賞女主播13萬」後討要被駁回,打賞屬于贈與不退回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開始做主播?當然是因為直播能賺錢,而且還很容易賺大錢,只要讓直播間中的土豪高興了,遊艇跑車隨便刷,而自己只需要說幾句好聽的話就可以了。當然,給主播刷遊艇跑車的不一定都是有錢人,他們中也許還有正在讀小學的小孩,偷偷拿著爸媽的血汗錢來打賞主播,但是這些打賞如果被父母小孩的父母發現了,還有可能被追回來,但是如果是一個成年人打賞的錢呢?還能追回來嗎?
  • 寒門子弟,憑什麼考公務員?
    寒門子弟,憑什麼考公務員?先說答案:因為公務員是寒門子弟逃離農村、紮根大城市、擺脫貧困、跨越階層的最好職業。我不談大道理,只談寒門子弟在大城市紮根必然面臨的兩個現實問題及解決辦法:一是買房;二是結婚。前提是,要擺脫「意識上貧困」。不要總覺得身上沒現金就抱怨,沒賺到30萬就不敢買100萬的房子,欠銀行一點錢就睡不著覺,這是農村孩子的通病。我舉的兩個例子,如果意識上不擺脫貧困,就很難實現。比如現在,無論哪個大城市,收入與房價比,都是小巫見大巫。所以,要改變「等賺夠了錢再去買房,再去消費,再去享受生活」的理念。
  • 「為寒門子弟著想」的真相:分數至上,真對寒門子弟更有利?
    「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按考試分數錄取,才能讓無家庭背景的寒門子弟享有公平的競爭機會。」「超級中學給了不發達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命運上升的通道,沒有超級中學,農村孩子怎麼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城市孩子競爭?」「對鄉村孩子進行素質教育,這是何不食肉糜,他們有城市孩子的條件嗎?他們只有加班加點的學習,才能有機會考過城市學生,把握自己的命運。」
  • 「拍案驚奇」打賞女主播人財兩空,遭遇假警察血本無歸
    蕪湖市鳩江區湯溝鎮的陳某最近真是遇到了煩心事,在網上相戀兩年的女主播張某突然間和自己分手了,兩年打賞的近十萬餘元也要不回來,於是他想到了報警討要打賞金,但是沒想到前腳剛報警,後腳又被張某的另一位「男友」冒充警察詐騙了。
  • 離婚後發現前夫婚內「打賞」女主播21.5萬元,這筆錢能否「要回」?
    離婚後發現前夫婚內「打賞」女主播21.5萬元,這筆錢能否「要回」?吳先生承認自己在婚內通過某平臺充值「打賞」主播林小姐4.5萬元,除此之外還私下轉帳給林小姐17萬元,吳先生出具一紙承諾書,載明了自己自願將21.5萬元全部歸還給前妻張女士,並願意配合張女士找到主播林小姐要回上述款項。然而,吳先生沒有歸還上述款項,主播林小姐也「失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