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從我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對我自身的認識足夠證明這一點。理想主義的人看破凡塵,容易成為戰士,與現實對抗。然而,現實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它逃脫不了存在主義的束縛。作為意志表象的世界,如果沒有了存在的根基,我們探討上帝是否存在將變得毫無意義。任何哲學理論怎能平白無故的誕生?
但我恰恰是個理想主義者!
我願意用自己的意志控制我周圍的事物,並將之構想繪畫。我稱此為自由的天堂。這肉身如同是軀殼,它僅僅局限我於狹隘的空間,卻阻礙不了我的意志。人之所以為人,也就在於此。所以叔本華說,被意欲控制的人生是悲哀的。
然而,存在主義的沃土是深厚的,現實主義只是存在主義的虛化,有理想主義的成份。面對現實,與之抗爭並不愚蠢,反而是生命偉大的體現。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這是對現實抗爭的偉大宣言!因此,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思想的痛苦是揮之不去的。
理想主義者的痛苦是達不到自由的彼岸,從而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那徘徊不定,迷失在荒野之中最為痛苦。所以,不要嘲笑那有抑鬱疾病的,他們是星辰,宇宙的孤兒。那狂躁,那孤獨,那火熱,那冰冷,皆能毀掉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尼採自殺,海子臥軌。
對待事物的理想主義者總能歪曲它們的存在規律,當發現了它們的真相時,理想主義者最容易失去信仰。信仰是什麼?它是理想主義者的思想集合。
悲觀主義是理想主義的量變質不變之物。之所以悲觀,就是因為自己編織的世界頃刻間崩塌了。這可以說是理想主義者的謊言,但絕不是笑話。中國道家的學說很有意思,總是按照反著的來,所以悲觀主義是最理想的理想主義。
作為意志,它統治著人類思維的維度。所以理想主義能到達的地方始終有限,而存在則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