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學觀:談意識流的創作

2020-12-16 望鄉雜誌社

與後現代主義,浪漫主義相比,意識流更加放浪不羈,放飛自我的同時又能玩一把自由的癮。意識流代表作家是馬塞爾普魯斯特,他的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了意識流的代表作,還有伍爾夫,其代表作《到燈塔去》也可謂是轟動文壇,留名於世。那麼什麼又是意識流呢?

說白了,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創作作品,再通俗點講就是想到哪寫到哪,從不按規矩來。那什麼格式,什麼套路都弱爆了。我自己的思想該爆發了誰也擋不住,一副愛誰誰的模樣。不錯,這正是意識流最大的特點。筆者認為,一部偉大的藝術品,就應該是思想噴發時的產生物,是激情的直接表達,絕不容任何做作。誠然,如果沒有任何憑藉,是不可能將作品創作出來的,意識流做不到純粹的境界。不過,這已經是最大的限度了。在人類歷史上,稱得上是真正的人化時代,思想的時代。

意識流似乎不喜歡流於表面,更多的是愛好隱喻。這就是它的手段,毫無章法而又神經兮兮,使人們如酒醉一般,懷疑自己的存在,從而拷問自己,作為一個人,我是不是我?這個答案,意識流派的人沒給你明說,但在他們的作品裡處處在給你答案。它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誰讓人類的思想不斷的發展呢?況且偉大的思想總是熠熠生輝!

思想決定人的高度,所以意識流一經出現就佔領了所有派別的高地。理解它是有難度的,不像魔幻現實主義一樣,還有一定的趣味性。當我們讀懂了它,就會產生莫大的空虛感。這種空虛感來自精神的失落,是的,我們最好不要發現它的真相,怕我們都會迷失。

相關焦點

  • 意識流和意識流文學
    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將「意識流」概念引入文學界,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
  • 《保齡球的意識流》:撇開王小波談他的「門下走狗」
    我們談論陸源的《保齡球的意識流》,也許並著王小波來討論更有意味,不過,成熟的巨人是能獨立行走的,所以這次,我們單獨測評《保齡球的意識流》。書名已經亮出這部書的底牌——意識流。脫去情節的外殼,整本書幾乎是意識流的過程,我們知道中國文學在「意識流」上已經立了幾座大山,陸源如何從這之間尋找出路?
  • 書法與「意識流」相融 演繹磅礴生命力量
    畢業之後,初出茅廬的楊識宏開始進行藝術創作,並且積極參加展覽活動,卻一直沒能得到市場的接受和認可,「在去美國之前,我在中國臺灣一共舉辦了6次個展,一張畫都沒有賣出去,但是我仍然堅持了下來。」 楊識宏說:「其實我一開始是想去巴黎,因為巴黎是我喜歡的『藝術之都』,但因為語言的關係,我只能選擇美國。巧合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世界藝術中心從巴黎轉移到了紐約,這讓我下定了決心。
  • 如何避免託福寫作中的意識流?
    寫作不宜意識流今天的託福寫作問題,想先從 stream of consciousness開始。這個 narrative mode 其實最早是由心理學家 William James 提出來的:… it is nothing joined; it flows.
  • 論會計文化的最高層次——會計哲學觀
    關於會計哲學觀的研討雖已不時地披見於報刊, 但一般都是就會計哲學觀論會計哲學觀, 至多為哲學觀點與會計工作或會計行為的融合, 鮮有將會計哲學觀作為會計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甚或將其作為會計文化的最高層次來加以研究的。本文擬就此作一芻探。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邊跑邊寫,村上春樹的另類創作哲學
    讀完《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後的感受就如荀子的這句話,村上春樹無論是堅持跑步,還是小說創作,都是堅持不懈地一直向前,才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村上春樹是日本後現代主義小說家,29歲開始創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另外被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如《挪威的森林》。
  • 創作談|高考促成的大象蕭何
    我笑著說,「我的適應能力差,哪裡也去不了啊。」「那你以後打算再做一些什麼呢?」我回答道,「把書教好,然後爭取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這是我的心裡話。把文稿變成鉛字是我的強烈願望,儘管我還不知道我能寫什麼。感謝高考複習備考工作給我帶來了靈感。
  • 我的哲學觀:談理想主義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從我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對我自身的認識足夠證明這一點。理想主義的人看破凡塵,容易成為戰士,與現實對抗。然而,現實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它逃脫不了存在主義的束縛。作為意志表象的世界,如果沒有了存在的根基,我們探討上帝是否存在將變得毫無意義。
  • 意識流佳作《梅雨之夕》,從「性心理」分析,內心獨白凸顯真實
    《梅雨之夕》是心理分析小說家施蟄存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難得的意識流佳作。故事主要講述了「我」在一天雨夜回家時偶遇一位酷似「我」初戀的少女,在她沒有雨具又無法找到人力車的情況下送她回家的事情。但實際上,對於意識流小說而言,情節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了。
  • 著名藝術家張繼鋼談創作:黃河對我來說是永恆的創作主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攝影 王鑫12月10日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擔任導演、山西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舞蹈史詩《黃河》在濟南山東省會大劇院演出,演出氣氛熱烈,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和叫好聲。《黃河》這種大題材、獨特的藝術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張繼鋼導演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談他對《黃河》這部作品的思考。2019年,從山西省歌舞劇院走出去的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導演,在闊別家鄉32年之後,回到母團帶領全體演員經過艱苦卓絕、精雕細琢並回歸舞蹈本體創作排練了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舞蹈史詩,這就是《黃河》。
  • 汪曾祺:談廢名
    萬壽宮丁丁響馮思純同志編出了他的父親廢名的小說選集,讓我寫一篇序,我同意了。我覺得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因為我曾經很喜歡廢名的小說,並且受過他的影響。但是我把廢名的小說反覆看了幾遍,就覺得力不從心,無從下筆,我對廢名的小說並沒有真的看懂。我說過一些有關廢名的話:廢名這個名字現在幾乎沒有人知道了。國內出版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沒有一本提到他。這實在是一個真正很有特點的作家。他在當時的讀者就不是很多,但是他的作品曾經對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青年作家,至少是北京的青年作家,產生過頗深的影響。
  • 晉江大神的意識流寫作|只要車速夠快,就.沒.在.怕.的
    下面這些意識流的寫作,你看懂了嗎?一.《殘疾後我僱了個保鏢》作者:_吾涯圓B現在有一點難受,可能是太久沒有動點P在圓內運動的原因。我給你提供動點Q1和Q2,求求你了,快點把圓變成x^2 y^2=3吧。《我真的不是他粉絲【娛樂圈】》作者:吟菲曲沈鶴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就像是在攝影,護鏡片被卸下,開關鍵將所有的功能被喚醒打開,他配合陸旭不斷調整自己的焦距和光圈,鏡頭被拉長,他們進門後沒有來得及開暖氣,但沈鶴周身無處不被熱浪裹挾,陸旭俯身向他,突然變成了操作攝影的攝影師,蓄勢待發。三.
  • 【每日十句】如何使用英語談論「意識流」問題?
    說真的,我對什麼是「意識流」還不是很明白。4.我聽我的文學老師是這麼說的,「意識流」 是一種敘事模式或方法,試圖描繪心靈內部紛至沓來的各種想法和感受。5. ---But why did he use the term 「 stream」? 老師為什麼要用「流」這個詞?  ---Well, Lily.
  • 韓喬生「大嘴SHOW體育」快手首播 意識流解說笑點不斷
    兩個多小時的「大嘴SHOW體育」直播中涵蓋八卦、體育、美食等話題元素,同張偉麗、一龍等嘉賓隨意閒談,盡顯「意識流解說」風範。直播間中,張偉麗再談擇偶標準、與喬安娜對打等話題,讓韓喬生的直播熱度一度衝至北京榜第二,兩個多小時的直播吸粉數萬。
  • 文學鑑賞:淺析《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創作技巧和敘事手法
    本文試圖從多角度敘述、意識流、象徵及隱喻等方面探討其創作技巧和敘事手段。在小說中,敘述者經常變換角度,時而是「我」,時而是「你」。比如「接著我想跟她們談些有意思的事,可那簡直辦不到。你幹什麼都得扯著她們的胳膊」 (塞林格,1999:52)、「你會覺得那麼孤獨、那麼沮喪。
  • 名家談寫作|鬱達夫:五六年來創作生活的回顧
    這是我和西洋小說發生關係以來的大概情形。在高等學校的神經病時代,說不定也因為讀俄國小說過多,致受了一點壞的影響。至於我的創作,在《沉淪》以前,的確沒有做過什麼可以記述的東西。若硬的要說出來,那麼我在去國之先,曾經做過一篇模仿《西湖佳話》的敘事詩。在高等學校時代,曾經做過一篇記一個留學生和一位日本少女的戀愛的故事。
  • 秋季詩歌「創作談」
    (一)提及「創作」,我是隻字不敢提,從媒介上和現實人告知稱呼,或者貫以美名:創作,但深感有愧。從事學習寫作真切而說只有八年,並且只是斷續而言,尤為記憶博文的是小學一次期末考試,我的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被班主任念讀,喜不自勝。不但因由此,更勝的是我後來知曉我和獲得過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的同班同學名列前三茅,咿呀學語,吱吱吾吾的我,像是「五十弦翻塞外聲」。我被人在文中提及是一名秀才,最多算是一名窮秀才,在外人看來有時是一副人們耳提面命、茶餘飯後的窮酸相。
  • 陸源:讓小說的語言有詩感,是我創作的目標
    近日,他的全新短篇小說集《大月亮及其他》由後浪出版,與上一本小說集《保齡球的意識流》有一脈相承的意味。在這本小說集中,陸源的敘述依然綿密,他旁徵博引,用絢爛繁雜的語言展現了一個個帶有奇幻色彩的時空故事。
  • 無以名狀的生活 | 阮夕清創作談
    無以名狀的生活 | 阮夕清創作談 2020-06-26 0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法國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文學鼻祖,普魯斯特這十句名言太精彩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十句名言,一起感受意識流文學先驅筆下文字的丰采。他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自幼多病,10歲的時候患有哮喘,一生受之困擾。由於家庭背景及自身喜好,馬塞爾·普魯斯特開始涉足上流社會,頻繁出入各種沙龍,結交不同領域的精英人才。從社交中結交新的朋友,同時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接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