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到,今天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先人進行掃墓,同時有很多人雖然無法返回家鄉為先人祭祖,也會在心裡進行悼念。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崇敬祖先的民族,而清明祭祖,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三國時期,這項祭拜先人的盛大活動,已經是禮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祭拜我們自己的先人,很多人還會選擇去人民英雄紀念碑去寄託哀思,因為這些墓碑上的名字,都是在抗戰中為國家和民族而犧牲的偉大先烈。而今天的清明節,還應該讓我們從心裡去悼念一個偉人,這個偉人,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周總理。
周總理是江蘇淮安人,從小就立下了很大的志向,當時才13歲的總理,在清王朝被推翻後,看到國家一副落後,百姓生活艱難的時候,就發出了一句會被後世銘記千古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總理說了這句話,還將這句話實實在在地用行動展示了出來,在建國之後,周總理還在為窮苦大眾不停地奮鬥。在這個期間,有一項非常大的遺憾,那就是周總理一生都沒有留下子女,這個讓後來的很多人都為之感到遺憾。
周總理之所以沒有孩子,也是常人不及周總理的一點,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在小產之後,身體受到損傷,因此無法再生育,但總理只是說沒有孩子那就沒有孩子吧,全中國的孩子,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孩子。而總理,他也確實是為後代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病逝之前的周總理,還不忘問周圍人的情況,同時還說要讓自己的遺體火化,然後將骨灰灑到祖國大地,不給國家添麻煩,這種偉大的精神,只有真正的偉人才會有的。離開我們的周總理,也沒有為自己設一個衣冠冢或者象徵性的墳墓。
今天這個祭奠先人的節日,我們不能夠忘記我們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偉大的總理,也許不需要到任何一個場所,但是在我們心中,值得為我們敬愛的總理,這位將全中國孩子當自己孩子的慈祥老人,這位為國家付出一切的人,做一個深深的悼念。
這盛世中華,已經如您所願,我們敬愛的總理!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讚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