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過一篇文章,分享了關於小學生在家庭閱讀中,也要加強文言文閱讀的想法。
文中提到了兩本很經典的書,值得孩子在課外多讀。一是《世說新語》,二是《古文觀止》。
有些家長就留言給我,這《古文觀止》該選哪個版本呢?是不是直接選個大出版社的就可以了呢?
是的,這個問題問得真好,咱們買書千萬別想得太直接了,看到學校、老師、家長一推薦,看見促銷活動,就熱情高漲瘋狂囤書,結果家裡書一大堆,有時候是沒時間看,有時候發現不合適,最後沒有發揮出輸入的效果。
對於《古文觀止》這類書的選擇,我是這麼想的:
第一,《古文觀止》,這種經典中經典,值得咱們花時間、花力氣先去琢磨一個讀書方案。
有些家長會嫌麻煩,不就是一本大家都說好的書嗎?還要研究好讀書方案再買,要這樣的鑽研,那雙十一多買幾本書,還不得累死啊。
可是《古文觀止》真不是一般的課外書,我個人覺得,孩子能在這本書上精讀啃透,高考文言文部分,必奪高分。
《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在康熙年間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此書是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是為學生編的教材,也就是說,時間往前翻300年,孩子天天讀的語文教材,正是此書。
它的選文起自東周,下至明末,約222篇。選文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名家名篇,比如《左傳》、《史記》、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等。光是中學教材裡,就有近30篇必背古文選自此書。
書名「觀止」一詞,則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真是出道即巔峰。
有學者說,是中國最偉大的語文教材,是中國最優秀的人文教科書。
兩千多年的古代散文,人人皆贊的爆款精品,匯成一本精選,又做為教材廣為流傳了三百多年,影響深遠。
這樣提綱挈領的書,還不值得家長們在買之前,學之前,好好的磨一下砍柴的刀嗎?
第二,經典書中的類教科書、工具書的存在,務必先要有一本權威、嚴謹的版本,這是一個基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科書、工具書對孩子的知識體系是起著長期指導作用的,一定要權威和嚴謹。
比如《古文觀止》這種書,在文言文讀物裡,起到了類教科書的作用,用得好,能從小學一直用到高三,甚至成人後還可以經常讀,沒有一個好的基礎版本怎麼行?
在很多家長關於課外書出版社的選擇上,有這麼幾點比較一致的看法:
古籍類:首選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
辭典類:首選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
文學類:首選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社科哲學類:首選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
而在孩子文言文課外學習中,除了經典版本的《世說新語》和《古文觀止》外,還建議家長們去了解,去準備一套中國通史類讀物,和古代漢語常用字詞類的工具書,對於推動孩子對文言文的理解,很有促進。
第三,圍繞孩子的讀書目標、階段、進度、水平等特點,去一步步選擇輔助版本,注意調整,不必一次囤足買齊。
那麼,想學好《古文觀止》,直接買一本權威版,就夠了嗎?
我個人認為,這是不夠的。
沒錯,這就有點像圍繞著一套核心教材,還要去買合適的教輔書。
光有教材,沒有教輔書,家長不好備課和引導;
而教輔書太多,重複性高,耽誤時間和效率;
而教輔書太難或太容易,又影響孩子步步進階。
而《古文觀止》的版本相當多,相關輔導書也是不少。
該買哪些呢?
我的建議是請根據自家孩子情況來,試著一步步買,別盲目跟風,適合才是最好的。
比如說,
我家孩子剛上三年級,也才剛接觸、背誦小古文,理解和思辨都不強,但目前是培養古代漢語語感的好時候。
那麼我除了先囤了一本中華書局的權威正本之後,還找了一本兒童版的《古文觀止》節選(只選了20來篇),帶拼音、帶注釋、帶譯文,大字,薄薄一本,價格還很便宜,慢慢的先讀起來,孩子也沒有什麼壓力。
而那些從小文史基礎好的高年級孩子,或是進入初中的孩子,一來有了起步的基礎,二來直接面臨課內古文的壓力。
那麼可以直接先讀一些相關精選、選講(有的版本選了40篇);
或是按初中、高中的階段來劃分,一步步將所讀書目的廣度拓寬(要把全書掃一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學得輕鬆的孩子,如果想讀得更深一點,
還有一些版本除了帶注釋、帶譯文之外,還對作品背景、思想進行了重點精講,讓孩子對作品賞析更加到位。
至於有興趣的大孩子或成人,還可以去看看古典的繁體豎排版(港臺、海外地區仍在使用繁體字)。
所以說,咱們在買書之前,多做些功課,根據自家的情況,最好還能去書店現場翻一翻,選個現階段(或是下一階段)最合適的。
如果囤書而不讀,就有點可惜了。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