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年前,編程還不是一項必備的基本技能,同時現如今,家長對少兒編程還抱有很多疑問。
我家的孩子學編程,該學什麼語言?
學了編程,我們的孩子就是程式設計師了嗎?
多大的孩子適合學編程?
孩子7歲開始學編程和17歲後再學,有什麼差別?
下面由酷叮貓小酷向你介紹一下相關方面知識
」
「少兒編程」一詞在國內出現的時間比較晚,百度指數顯示:2017年之前鮮有家長聽過,隨著人工智慧興起,人工智慧的概念開始遍布全球。
同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表示在初中、小學階段將逐步編程教育推廣開來,同時近幾年教育局也開始不斷推出少兒編程教育的鼓勵政策,家長才慢慢關注到少兒編程。
我們送孩子學少兒編程,並不是想讓孩子以後當程式設計師去敲代碼,我們的目的在於培養他們思考並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這個才是學習編程注重的核心。
其次,編程思維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一整套思維模式 這套思維模式主要分為四步 :分解、模式識別、抽象、算法。
①分解:將問題分解的思維
當孩子想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就是要把複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分別去解決。
②識別:系統性思維
識別,即單獨檢視,思考分解後的每一個小問題,搜尋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將分解後的問題匯聚起來,搭建一個系統,然後逐漸的向裡邊填入需求。
③抽象:把握重點,忽略細節
完成大概的框架的搭建之後,接下來需要注意幾個節點,忽略小細節,形成解決思路,這個步驟我們需要找出問題的核心,將很多沒必要的細節模糊化,刪除掉,減少浪費,拉高效率。
④算法:設計路徑,計算思維
如同邏輯思維,設計思維也是一樣,計算思維也是編程思維當中的一種,那麼什麼是計算思維?
假設今天家裡要來客人,我們做飯之前會考慮到客人是否有忌口,菜式,根據客人的人數和口味,來考慮今天做菜的材料,去哪買?買多少?材料要怎麼處理?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而計算思維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走出市場的時候,我們發現有食材忘記買,我們根據剛剛走的路線回憶,和尋找合適的商家購買我們的所需就是計算思維的「回推」
01
學習編程有哪些好處?
(1)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編程其實是與電腦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其中特別需要邏輯思維來完善全局,偶爾編程還需要你的孩子來打破常規思維,培養孩子的全腦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的洞察力和邏輯思維有相當大的幫助。
(2)培養孩子的細心耐心和專注力
程式語言可以說是最嚴謹的語言,但凡有一點差錯,哪怕一個符號漏寫都會導致你的失敗,所以這需要孩子
細心,耐心,專注力,說白了 學習編程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好方法
(3)增加實力迎接AI時代
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BAT已經開始大力發展AI技術,這也印證未來的趨勢,現在開始培育孩子的編程能力,以後讓孩子輕鬆走在AI時代前沿
02
編程也是一門語言
就像文章開頭說的一樣,很多人還認為編程是成人以後的事情,讓小孩子學編程是不現實的,但是在國外,少兒編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①在美國,編程已經進入幼兒園和中小學課堂
②在英國,編程是必修課
③在芬蘭,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編程
編程和英語一樣,也是語言的一種,啟蒙學習最好的時間是5到8歲,愛爾蘭國立大學的計算機學家保羅吉布森說過「5到11歲之間的孩子在學習算法和計算機表現了突出的潛質」。
大腦越年輕越容易接受語言,學編程和學英語一樣,7歲和17歲 效果天壤之別。
03
學編程的最佳時機
孩子在8歲前會很願意嘗試新事物,而在8到12歲容易與他人作比較,產生不安全感,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教育者的力量來讓他們保持興趣,也就是說 想讓孩子對編程感興趣 8歲左右就應該培養孩子編程方面的能力。
其實無論孩子將來是否成為程式設計師,他在編程過程中的到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思維能力,判斷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是當今社會特別需要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 思維導圖很多人工作會用,如果人們有編程思維的習慣,就會很好的將自己想法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來。
因此酷叮貓小酷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家長應該抱著給孩子將來多一種選擇的態度,讓孩子勇敢的嘗試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