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發布丨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葉雲漢:以學生發展為本 促進學生全面轉型

2020-09-09 麗水抽屜

葉雲漢,1990年浙江農技師專畢業分配至縉雲職業中專任教,先後擔任教研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2012年8月開始擔任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從教以來,先後獲得「浙江省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名師培養對象」、「浙江省『浙派』中職名校長」、「浙江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中學高級教師」、「高級電工考評員」等榮譽。

以先進理念引領學校發展

作為一名管理者,葉雲漢堅持以秉承兩山理論,以「有聲有色、有質有量、有為有位」為實踐原則,借核心素養培育為契機啟動「生態+」德育改革——耕讀立身、慈孝養德、紅色傳承、綠色生活。為實施打響第一炮。耕者有基,「耕讀立身」勢在必行。為了更好地引導師生進行時間管理,他首開先河提出了「六空六實」德育無縫管理模式,其中的「六空」指課外時間,即每日三餐後到上課前、夜自修後到次日早餐前以及雙休日時間;而「六實」是指學校師生,利用自己休息時間,在六空時間參與體驗式勞動教育,變空為實。

他主導並身體力行「六空六實」德育無縫管理模式,全力推動「生態+」德育改革,穩步推進「耕讀立身」。以「燒餅+」探索辦學方式,成立了「縉雲燒餅創業班」,構建起「燒餅+電商」「燒餅+旅遊」「燒餅+市場營銷」等的「1+x」專業集群體系……都成為學校前行的助推劑。以「縉雲燒餅班」探索具有鄉村屬性、鄉村特色、鄉村風格的「校村振興共同體」,更是成就了全省首個「鄉賢學校」。

促進學生全面轉型

作為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帶頭人,葉雲漢始終以學生發展為本,堅持促進學生全面轉型,為學生進入社會做好充分準備。葉雲漢告訴記者,立人至善,立業至精是他的教學理念,把立足地方,立足縉雲,把學校面向人人,為縉雲企業培養人才,更讓學校能夠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搖籃。而「農村中職—電大直通車」(校-企-校)人才培養模式出現的背後是葉雲漢對於學生怎樣進入社會,怎麼在社會更好發展的思考。

「校-企-校合作模式不是過去淺層次的合作,企業承擔著育人主體的作用,必須全程參與、深度參與,企業遴選的門檻不能低。」葉雲漢不斷地思考著,廢寢忘食,只為讓學生的夢想照進現實。葉雲漢帶著領導班子一次又一次走訪和考察縉雲當地大型企業,最終與浙江鼎立實業有限公司、浙江忠恆鎖業有限公司、浙江晨龍鋸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恆強針車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和麗水電大共同籤訂了第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配套「三證+」人才培養落地,學校還融入選擇性課程改革,使學生真正從「自然人向職業人」轉型,實現「專業——產業」互通共融,從而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為學生專業深造奠定基礎。該模式讓學校成為浙江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麗水市校企合作示範單位,並被市教育局推廣至全市中職學校。

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作為校長,葉雲漢一直認為職業學校的校長不是行政型的,而是業務型的。校長要引導把握大方向,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夠引領其他教師和學生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葉雲漢也是這麼做的,他注重教學研究,至今,他已主編出版了3本教材,承擔9項市級以上課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了5篇論文,主持申報了12項專利。

他還致力於做好老師,他認為:「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必須不斷提升自我,才是對學生的擔當。如果不堅持學習、與時俱進,就不算一個好老師」。因此,他在承擔繁重的授課任務和管理任務的同時,非常注重業務學習和知識更新。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都有他踏足學習的痕跡。

以「立人尚鼎」為校訓,以「鼎文化」為核心,葉雲漢還一直致力於做一個特色文化的推廣者,用自身的言行舉止,感染周圍的人,而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全體師生也正是在「鼎文化」的引領下走上了特色發展之路。近三年,學校學生在省部級職業技能大賽、文明風採大賽和創業創新大賽等比賽中獲獎228人次。

葉雲漢以他的真實情感和教育理想,澆灌著菁菁校園,始終站在教育這一塊精神高地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守望著那個不滅的夢,用他那一顆對教育事業的赤誠摯愛的心,譜寫著一曲華彩樂章。我們可以預見並相信,有葉雲漢帶領下的「職中人」勇於傾情奉獻、敬業愛崗,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燦爛!

信息來源:記者 盧陳怡

監製:陳紫陽

編審:陳魁 羅鵬飛

編輯:杜昭瑩

來源:縉雲發布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縉雲發布丨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潘珣:致力鄉村 助領美育
    基於「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理念,構建微前置、微驅動、微延展三大教學要略,在達成改進高中美術鑑賞教學的同時,也為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整體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她因此在省市縣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作美術鑑賞主題的論壇與講座20多次。2014年獲浙江省高中美術優質課評比一等獎。近幾年相繼開設市級以上的公開課16節,不斷創新踐行自己的教學與思考。
  • 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潘珣:致力鄉村 助領美育
    基於「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理念,構建微前置、微驅動、微延展三大教學要略,在達成改進高中美術鑑賞教學的同時,也為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整體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她因此在省市縣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作美術鑑賞主題的論壇與講座20多次。2014年獲浙江省高中美術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 浙江省「春蠶獎」「綠葉獎」!路橋有4人受到表彰
    浙江省召開了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最美教師發布會會議頒發了2020年浙江省「春蠶獎」「綠葉獎」「浙江省特教園丁先鋒獎」等獎項,並發布了第四屆最美教師名單。路橋有3人獲得2020年浙江省「春蠶獎」▼江輝台州市路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金清二中校區
  • 縉雲:兩學子在工業機器人賽項中勇奪全國第一名
    學校購置了25臺近200萬元的設備供學生練習,每周課餘訓練2至3次。先人一步的教學為倆人獲獎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這次參賽,在麗水市只有我們學校有設備,加上我們一年多來的教學,獲獎也就不意外了。」這和校長葉雲漢對前瞻性教學方向的敏銳把握是分不開的。作為一所職業教育學校,必然要牢牢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踩準時代的鼓點,培養「雙高四強」的鄉土人才,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當今社會,人工智慧快速發展,『雲、大、物、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推進,給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發展升級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高的挑戰。
  • 縉雲發布丨王加堯:他用行動,點亮大山孩子們的未來
    他就是麗水市農村教師特殊貢獻獎的獲得者——王加堯。31年前,師範畢業的王加堯,獨自踏上去往木慄鄉外前村小的徵途。山路崎嶇,並不好走;資源缺乏,更是舉步維艱,但他堅持了下來。如今,大洋學校初中部加上小學部一共有學生948人,有老師68人,他用他的行動,點亮了大洋山區孩子們的未來。
  • 縉雲一教師喜獲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提名獎
    縉雲新聞網訊 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選樹活動由浙江省教育工會、浙江教育報刊總社、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聯合主辦。經各市、各高校推薦、組委會辦公室審核、專家評審和組委會審定,從174名正式候選對象中選樹出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10名、提名獎20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浙江省第四屆「最美教師」提名獎獲得者朱偉森老師的心路歷程——「用心書寫每一個教育故事」!
  • 他們榮獲2020年浙江省「春蠶獎」「綠葉獎」
    近日,省人民教育基金會公布了2020年浙江省「春蠶獎」(300人)和「綠葉獎」(108人)名單。其中,廿裡鎮中心小學胡小林、衢江區第一初中韓俊獲省「春蠶獎」,區財政局傅紅慶獲省「綠葉獎」。由於深知教師綜合素養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她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胡小林的帶領下,學校教師以生為重、以校為榮、腳踏實地、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蔚然成風。
  • 以學生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在接受採訪時,石亞軍表示,學生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體,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凸顯出來,著力構建「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環境」五育人的工作體系,按照學生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成才的需要,來配置大學的教育資源,優化教學元素,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更為優良的教學環境和有效的教育平臺。
  • 2020年浙江省「春蠶獎」「綠葉獎」等獎項名單公布
    會議頒發了2020年浙江省「春蠶獎」「綠葉獎」「浙江省特教園丁先鋒獎」等獎項,並發布第四屆最美教師名單。今年哪些老師獲得了這些獎項?一起來看看吧↓↓↓浙江省「春蠶獎」獲獎名單杭州市(49人)吳一青 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 張 帆 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張燕琴 杭州文匯學校
  • 堅持勞動技術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年來,我校始終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堅持因地制宜,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堅持教育為「三農」服務。把勞動技術教育和學校勞動實踐基地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從學生和地方雙重實際出發,挖掘資源,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土氣息,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的勞動技術教育特色,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浙江縉雲精準幫扶農村小規模學校 村校選課難 職校送課來
    近日,浙江省縉雲縣唐市小學收到了該縣職業中專送來的大禮包——用於校園科技館建設的80套總價值一萬多元的電子教學設備。 唐市小學地處縉雲縣東北角,現有6個教學班、75名學生、14名教職工。作為一所典型的農村小規模學校,該校缺少師資和硬體,在開設拓展性課程中遇到了難題。校長梅宇翔告訴記者,前幾年學校只開了5門拓展性課程,且都是傳統項目,比如棋類、桌球、畫畫等。
  • 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我們的學校教育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開設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全」教育理論,同時也是我國目前實行的全民教育的具體體現。 1、全員發展。我們的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目的就是使學生得到全員發展。
  • 促進青年學生全面發展
    「《誠信故事》是每周主題班會活動的內容之一,學生通過讀誠信故事,談閱讀體會,講身邊誠信事例,將誠信內化於心,外顯於行。」該校德育負責人賀光輝介紹道。 除了校本課程,該校還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於抓住時機,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特別是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二是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求正在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亟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三是深化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
  • ...故事丨西安職業技術學院:著力深入發展產教融合 聚焦學生全面發展
    初心的故事丨西安職業技術學院:著力深入發展產教融合 聚焦學生全面發展 2019-11-06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教研轉型促進教育現代化
    教研員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更加突出以能力服人、以能力聚人。教研員們要依靠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來實現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目標。第四,服務為本。服務是教研工作的基本職責之一,對於教研員來說,首先要了解基層學校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需要,有針對性地確定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標,以優質精準的服務來促進區域教育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
  • 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原標題: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020年10月22日,「西安好課堂」之第11屆「師大錦園之秋」綜合實踐課程觀摩研討活動暨西安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陝師大錦園小學成功舉行
  • 縉雲:聯合督查 保障助學資金真正惠及貧困學生
    督查組在學校隨機抽選受資助學生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2月16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陳洋貝 杜益傑) 近日,縉雲縣紀委、縣監委第三派駐紀檢監察組會同縣教育局首先,聯合督查組前往學校對照資助學生名單隨機抽選學生,通過老師介紹等了解該學生家庭狀況。然後,在教室外探望學生,詢問家庭和本人的基本情況。最後,督查組在老師的幫助下聯繫學生家長,到家中觀察生活狀況。  根據今年4月省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出臺的《浙江省學生資助對象認定辦法》,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段以至到研究生段,每項困難生資助項目的資助對象包括低保等特殊群體和突發情況致貧等其他群體。
  • 素質教育——促進新時代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如何突破現有的發展瓶頸,攻克科學難關,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鄧小平同志以及黨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實現新時代對於教育有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促進新時代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研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11月30日訊(通訊員 溫欣 李秀霞 黃鎮湧 文/圖)為增強學生國防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樸素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1月27日,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黨支部組織六年段少先隊員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紅領巾淨化靈魂 強健體魄」研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