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月17日無錫訊 1月16日下午,無錫市濱湖區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會上聽取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一勤做法院工作報告。
2017年全年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5938件,同比上升4.4%。審結執結12436件,同比上升6.6%。成功打造了生態司法、團隊執行、人民調解等一批工作品牌,湧現出全省二等功、全市「十佳法官」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一、忠實履行審判職責 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彰顯新業績
刑事審判工作。審結刑事案件638件,判處罪犯981人。嚴厲打擊傳銷、金融詐騙、危害食藥品安全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24件。突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30件。審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4件,涉案金額高達2700萬元。強化人權司法保障,為24名被告人指定辯護人,對224名被告人適用非監禁刑。
民商事審判工作。審結民商事案件8453件,涉案標的39.2億元。審結醫療教育、人身損害、拆遷補償等案件1690件。審結婚姻家庭、贍養撫養、繼承糾紛案件233件。審結民間借貸糾紛1175件。召開房地產案件審判新聞發布會,傳遞司法導向,引導理性訴訟。審結金融糾紛案件344件。審結股權轉讓等公司治理糾紛110件。審結買賣、承攬等合同糾紛1223件。審結智慧財產權案件116件,創新適用「從業禁止令」打擊制銷假冒名牌商標犯罪。
行政審判工作。審結行政訴訟案件230件,審查非訴行政案件110件。妥善審理不動產登記、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等傳統案件,強化對公積金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新類型案件的審理。判決行政機關敗訴案件12件,敗訴率達6%。大力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出庭應訴率達70.2%。加強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推動行政機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轉變職能。
執行工作。積極爭取區委支持,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參與、各方配合、法院主辦」的綜合解決執行難工作格局。執結各類案件2832件,執結標的12.2億元。執行指揮中心實現指揮決策、財產查控、文書送達、案件管控高效集約化處理。將2536名「老賴」納入失信人員名單,對其予以信用懲戒,642人主動履行了債務。開展打擊拒執罪和反規避執行等專項行動,3起拒執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二、切實強化責任擔當 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謀求新作為
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審結涉機械重工、冶金建材、紡織化工等企業合同糾紛案件273件,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揮破產審判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功能,妥善審理12件公司解散、破產清算案。密切關注金融生態變化,指導金融機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保障重點項目建設。支持舊城改造和重點項目建設,切實抓好房屋土地徵收中申請強制執行的司法審查工作。協調解決涉房屋土地徵收類案件12件,保障建築路拓寬、港晶地塊舊城改建、梁溪區古運河改造等重點項目拆遷依法有序完成。依法實施強制搬遷工作,保障馬山湖底隧道、人魚小鎮等重點工程順利推進。
保障社會治理創新。紮實開展大走訪活動,了解解決基層群眾和企業關心的突出問題。連續6年開展「駐社法官工作室」惠民工程,對接社區矯正、平安創建,56件案件就地協調化解。加強涉訴矛盾預警和司法建議工作,引起相關單位重視整改。主動向媒體通報重大案件審理情況,6篇案例入選全市法院年度典型案例。探索推進律師參與涉訴信訪化解工作,初信初訪化解成功率達74.3%。
重視民生權益保護。與區公安局、人社局、衛生局、保險行業協會等部門開展定向對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構建與區房管局、基層社區和物業公司協同化解物業糾紛機制,引導物業規範服務。基層法庭強化與公安派出所的治安聯動,訴前參與化解矛盾激化案件15件。創新運用執法記錄儀等信息化手段輔助調解,對基層鄉土社會糾紛引入善良風俗促成調解。
保障美麗濱湖建設。舉辦「跨區環境司法與行政執法」座談會,探索建立跨區聯動平臺,健全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深入推進環保案件集中管轄和「三審合一」工作,審結環保案件41件。依法懲治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7件,通過放養魚苗等方式,彌補太湖水域生態損害。嚴厲打擊汙染環境、破壞生態刑事犯罪,審結非法處置工業廢水汙染環境犯罪案件。積極推進環境公益訴訟,依法受理涉國土資源、城建水利等領域的多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三、穩步推進司法改革 在釋放法院發展動力上取得新突破
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遴選48名員額法官組建審判團隊,實現類案專業化審理。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賦予主審法官充分的審判權和管理權,主審法官和合議庭直接定案率達99.6%。大力推行院庭長辦案,院庭長、審委會委員審執結案件4320件,佔全院結案總數的34.7%。完善員額法官獨立辦案、未入額助理審判員輔助辦案考評制度,績效獎勵分配向一線法官傾斜。
探索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行刑事案件繁簡分流,適用簡易程序開庭審理刑事案件388件,當庭宣判率達62%。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嚴格執行證據採納標準,力求庭前排除非法證據。保障辯護人各項訴訟權利,確保控辯意見發表在法庭,維護平等對抗的庭審構造。積極參與全市「庭審實質化大比武」活動,觀摩示範庭被評為優秀庭審。
推行民商事案件速裁機制建設。組建民商事案件速裁中心,權利義務關係清晰、爭議不大的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最大限度簡化送達、答辯、審理、裁判等訴訟流程,推行令狀式、格式化裁判文書,速裁中心成立3個月來,審結民商事案件430件。人民調解員訴前調解簡易案件746件,相關工作經驗在最高院「探索調解前置程序改革試點座談會」上作交流。
深化執行團隊辦案改革。深入推進以執行法官為指令核心,以法官助理、書記員、法警為信息交換中樞的流水化、交互式團隊執行方式。執行局全年結案數同比上升13.4%,有效緩解了人案矛盾,提升了執行工作質效,全省20餘家兄弟法院相繼來院學習團隊辦案經驗。
四、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在推進嚴格公正司法上實現新跨越
從嚴管理狠抓隊伍建設。繼續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幹警堅持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幹警底線思維和自律意識。定期開展司法巡查與審務督察,通報制度執行情況,構築規範化建設長效機制。
加強司法能力建設,開展以提升庭審駕馭能力、法律適用能力、裁判文書寫作能力等為內容的培訓、競賽7場。
優化保障改善基層基礎建設。在區委、人大和政府關心支持下,順利實施太湖法庭原址翻建工程。加強訴訟服務中心系統化和標準化建設,完善首問負責、引導分流等工作機制,訴訟服務更加集中高效。網上訴訟服務平臺全面運行,開設網際網路律師專用通道,全年提供各類訴訟服務6500餘次。
完善監督構筑陽光司法工程。做好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絡工作,70名代表、委員來院旁聽評議了6件案件, 區人大專題審議法院商事、執行工作。通過法院網站、微博微信、訴訟服務APP等平臺發布審判信息4800條,發布裁判文書7334篇,同步直播案件庭審2095件,獲評「全國優秀直播法院」。組織「法院開放日」活動,各界群眾有序參與到司法中,全年966人次參觀法院和旁聽庭審。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 101名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3049件,陪審率達98.7%。
無錫濱湖法院表示,2018年將緊緊圍繞大局司法,依法履行審判職能。緊緊圍繞民生司法,努力創新工作舉措。緊緊圍繞公正司法,紮實推進司法改革。緊緊圍繞規範司法,牢固樹立公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