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德日的二戰史觀
俄羅斯
國家立法 高調紀念
201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法案,禁止「存心散播關於蘇聯二戰期間行動的虛假信息」。依據這一法案,否認納粹二戰罪行或扭曲蘇聯二戰角色的違法者將面臨最長5年監禁或50萬盧布罰款。
此舉確為有的放矢,但也有點「亡羊補牢」的味道。上世紀90年代初,在「自由和民主」的口號下,俄國內許多教科書對衛國戰爭那段本
德 國
誠實面對 理性反思
為了讓更多的人銘記歷史教訓,德國聯邦教育法明確規定,德國歷史教科書必須在內容上包含足夠篇幅的納粹時期歷史。此外,德國還通過了一系列法案,積極對納粹統治時期的戰爭受害者提供經濟賠償。
1994年,統一後的德國通過了《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規定禁止使用納粹標誌、口號及敬禮姿勢,禁止使用任何具有納
日 本
清算未盡 觀點分化
相比德國,日本對二戰的反思並不徹底。除了少數罪大惡極的戰犯外,當時日本政府中許多對戰爭負有責任的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大部分各級政府人員得以留職。甚至被定成甲級戰犯的岸信介,不但能夠獲釋,還當選為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等一些日本高層領導人不僅粉飾、美化日本的戰時行徑,還悍然參拜供有甲級戰犯
對於所有經歷過二戰的國家來說,70年前的那場戰爭,無疑影響甚至改變了這些國家的發展軌跡。70年來,各國對二戰有紀念、有反思,其不同做法,也折射出各國不同的二戰史觀。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