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要求俄歸還二戰搶走的藝術品 普京:不能還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德國要求俄歸還二戰搶走的藝術品 普京:不能還

圖為二戰時被蘇軍帶走的「巴爾金上尉收藏」中的金器。 柴野攝

  德國和俄羅斯關於歸還文物的糾葛自二戰已降從未停息,兩國雖然一直在進行談判,但一直無結果。近來,德俄首腦在此問題上再生齟齬。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根據國際法,俄應歸還從德國搶走的藝術品;而俄總統普京則認為,「蘇聯士兵為這些寶貝付出了鮮血的代價」,不能歸還。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不久前,默克爾前往俄羅斯參加聖彼得堡經濟論壇會,之後擬與普京一道出席《歐洲的青銅時代:無邊界歐洲》展覽並致開幕詞。當俄方得知默克爾打算在致辭中談及歸還二戰期間蘇聯從德國搶奪的藝術品這一話題時,提出取消致辭;默克爾則堅持不致辭就拒絕出席並提前回國。經過默克爾和普京的直接對話,雙方最終聯袂出席了展覽開幕式並致辭。

  《歐洲的青銅時代:無邊界歐洲》展是德俄兩國文物工作者合作的產物。展品中有600件藝術品是二戰結束後蘇聯從德國運往莫斯科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埃伯斯瓦爾德金泊。這批金器產於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屬中歐青銅器晚期作品,二戰前一直存放在柏林皇家博物館。德國認為,展覽本身就體現了德俄兩國對解決這一問題的誠意,因此默克爾打算在講話中讚揚這一行動,同時藉機表明德國對戰利品的態度。而普京的理解卻截然相反。他認為:「德俄兩國的科學家之所以能促成這次展覽是因為他們沒有將文物捲入政治,這才是正確的方法。對普通公民而言,文物在哪裡展出都無所謂。」默克爾在講話中強調,這次展出的展品應該重新回到德國;而普京則強調,應停止討論「戰利藝術品」的話題,雙方應停止相互提出歸還藝術品的要求。

  歸還被掠奪文物是德俄之間的老話題了,雙方長期爭執不休。據德國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的信息,蘇聯紅軍在二戰結束時從德國掠走了無數文物及藝術品,包括100多萬件藝術品、350萬冊書籍和3公裡長的檔案櫃。俄方卻表示,俄羅斯由於納粹德國侵略而失去的藝術品比德國多得多。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掠奪了大量佔領區的文物。蘇聯有427個博物館和4000個圖書館遭到德軍破壞,逾110萬冊圖書及印刷品被銷毀,還有大量國寶不知去向,例如聖彼得堡卡特琳娜皇宮著名的「琥珀屋」。

  在兩國政治關係較好的1992年,時任德國總理科爾和時任俄總統葉爾欽曾達成協議,雙方歸還所有非法獲得的文物。2002年德國收到了俄方歸還的奧德河法蘭克福瑪莉教堂的彩畫玻璃,德國也把佛羅倫斯鑲嵌畫,即「琥珀屋」的部分文物交給俄羅斯。普京執政後曾宣布,俄羅斯將歸還蘇聯紅軍戰利品委員會在二戰結束時從德國各圖書館運走的6萬份德國報紙,它們是1845年到二戰爆發百年間德國在國內外出版的報紙,是研究歷史的珍貴史料。俄方還承諾,歸還蘇軍從納粹德國運回的360多件德國文物,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巴爾金上尉收藏」和一個德國貴族家族的銀器。

  但大多數俄羅斯人卻認為,納粹德國發動的那場戰爭讓蘇聯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失,這些藝術品是德國對其曾經犯下罪行的理所當然的賠償。在民眾和杜馬的壓力下,俄羅斯早在幾年前通過一項法律,將二戰中沒收的藝術品、書籍和檔案歸為俄國家財產。與此同時,俄要求歸還二戰期間德軍從俄境內掠走藝術品的呼聲也開始高漲。然而,德國各大博物館並沒有收藏多少俄羅斯的文物。儘管當時納粹從俄羅斯掠走了許多文物,但不少文物已輾轉到了私人收藏家手中,更多的則被佔領軍、特別是美國人拿走了。

  此間專家認為,儘管國際法有相關規定,但是國際上有良知的自願返還非法文化財產行動還不多見,再加上國際法還有「條約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對公約生效前發生的非法掠奪文化財產的行為進行追究無法可依,在國際上索回被掠奪的文化產品還有相當大的難度(記者 柴野)

  連結

  「琥珀屋」:俄羅斯的頂級國寶,它由六噸重的琥珀雕刻和義大利大理石鑲嵌畫組成,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1716年送給沙皇彼得大帝的禮物,二戰期間被納粹分子從俄羅斯偷走,從此下落不明。這次歸還俄羅斯的鑲嵌畫是德國警方1997年發現的。

  「巴爾金上尉收藏」:1945年,一批珍藏在不萊梅藝術博物館的文物被轉移到位於布蘭登堡的一座古堡中。蘇軍攻入此地後,在地下室裡意外地發現了這批寶藏。蘇軍上尉軍官巴爾金入武前曾是知名的文物修復專家,他一下子辨認出這批名畫的價值。於是他用自己身邊一切值錢的物件,如口琴、皮靴、大衣等,從那些私藏了文物、卻不知道價值的士兵那裡換回了倫勃朗、梵谷、魯本斯等大師的作品。在他的努力下,這批文物才得以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不是流落民間。他後來將其全部捐贈給了莫斯科建築博物館,「巴爾金上尉的收藏」由此而得名。(柴野文)

相關焦點

  • 德國要求俄羅斯歸還文物望對話 俄前文化部長:毫無意義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任潔】俄羅斯《消息報》12月20日報導稱,德國駐俄大使館向該報表示,希望俄羅斯歸還二戰後從德國境內運出的文物。俄羅斯總統國際文化合作特使、俄羅斯前文化部長米哈伊爾什維德科伊對此表示,俄方不打算在兩國政治對話正常化之前討論這個問題。
  • 安倍要求俄歸還"北方領土" 欲和普京畫上休止符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來自日本共同社)海外網2月7日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7日出席了在東京舉行的「要求歸還北方領土全國大會」,就日俄間的和平條約締結談判表示:「戰爭結束已72年,但還沒有和平條約,這是異常狀態。
  • 美聯社:德國向波蘭交還二戰搶走名畫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據美聯社柏林3月31日電,曾被納粹搶走、作為阿道夫·希特勒的「元首博物館」藏品的一幅18世紀油畫周一被交還給波蘭。德國希望此舉能重新啟動兩國之間的棘手會談。柏林想從波蘭手中收回大量珍貴的歷史文件。
  • 普京怒斥篡改二戰史,狠批前波蘭駐德大使"混蛋"
    波蘭一直是北約各國中的反俄先鋒,普京的表態在波蘭引發強烈反彈。俄《觀點報》稱,普京24日在俄國防部擴大部務會議上表示,不允許其他國家篡改歷史。他援引檔案資料稱,希特勒1938年對波蘭外交部長和時任波蘭駐德國大使利普斯基表示,計劃將猶太人送到非洲,「送到殖民地去消滅掉」。
  • 俄羅斯為何同意向日本歸還北方四島?
    所以,從法理上來看,日本要求歸還北方四島沒有理由。但是,由於日本進入近代史特別是成為世界列強之後,是一個只能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主。二戰結束日本雖然是戰敗國,卻沒有像德國那樣遭到國家分裂,和領土被割讓十多萬平方公裡的清算,而日本則迅速與周邊鄰國爭搶島嶼主權。
  • 俄德日的二戰史觀
    原標題:俄德日的二戰史觀 俄羅斯   國家立法 高調紀念   201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法案,禁止「存心散播關於蘇聯二戰期間行動的虛假信息」。依據這一法案,否認納粹二戰罪行或扭曲蘇聯二戰角色的違法者將面臨最長5年監禁或50萬盧布罰款。   此舉確為有的放矢,但也有點「亡羊補牢」的味道。上世紀90年代初,在「自由和民主」的口號下,俄國內許多教科書對衛國戰爭那段本
  • 普京果然說到做到,主動歸還佔領我國領土,比44個釣魚島還大
    雖說之後新中國成立了,但當時國內的發展情況並不是很好,從經濟到軍事方面都處於落後狀態,即便想要收回領土,但其他國家看我國國力比較差,所以並沒有真心想著要將領土歸還。不過在後期,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強大了,但我國卻沒有仗著實力強大去欺辱其他國家,一直以和平外交為主去其他國家交涉關於領土的事件,最終很多國家都將領土歸還給了我國,包括俄羅斯。
  • 普京罵誰是豬?
    據報導,普京在24日的俄國防部擴大部務會議上,對1934年至1939年任波蘭駐德大使的約瑟夫·利普斯基狠批一通。在海叔看來,利普斯基當年就是納粹德國的幫兇,且在與虎謀皮的過程中,讓自己的祖國波蘭成為虎口之食。因此,普京對他的狠批,很正確。那麼,為何普京要在此時於國防部會議上狠批利普斯基呢?
  • 芬蘭律師發起行動要求俄歸還領土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據俄羅斯新聞網報導,芬蘭可能向俄羅斯提出返還二戰後得到的卡累利阿領土的要求,一些芬蘭公民正準備藉助社會組織的支持,通過法律手段,向俄政府提出爭議領土內房地產所有權要求。  3年前,一名黑客侵入時任芬蘭總理利波寧的私人電子信箱,冒名給俄總統普京發了一封籤名電子郵件,提出芬蘭準備要求俄羅斯返還卡累利阿領土,因為大部分芬蘭人要求返還當年被蘇聯搶佔的領土。這封郵件複印後在媒體和外交機構廣為傳播,一時間芬蘭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的報導甚囂塵上。事實上,入侵芬蘭總理電子信箱的這位黑客原來很誠實,在信的正文下邊隔了很遠的角落時註明這只是個玩笑。
  • 美德法英要求俄解釋「中毒」事件 普京召集會議討論俄英關係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美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15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俄羅斯就該國前特工在英國「中毒」事件作出解釋。當天,俄總統普京召集俄聯邦安全會議,對英國近期對俄政策表示極度關切。
  • 試析俄芬關係中的卡累利阿問題
    近年,芬蘭國內卡累利阿問題再度重提,出現了要求俄羅斯將卡累利阿歸還給芬蘭的聲音。卡累利阿問題對俄芬關係未來走向有著重要影響。但從俄芬兩國的態度來看,卡累利阿問題依舊會維持現狀。梁英超,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作者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俄羅斯與芬蘭在歷史上頗有淵源。芬蘭人自東斯拉夫人開始在俄羅斯平原上分布開來之時起就是他們的鄰居。
  • 日媒:普京送安倍「妖刀」不懷好意 或分裂日美同盟
    俄日首腦會談伊勢桑名展出的三把村正刀。(圖/桑名市政府)海外網9月18日電 在7日於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俄日首腦會談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相贈送了禮物。安倍贈送的是嘉納治五郎的書法「精力善用」,而普京贈送給安倍的禮物是日本村正短刀。此舉曾引發俄日網友的熱議,他們紛紛揣測背後的意圖。不過,日媒分析稱,這或許是為了達到「分裂日美同盟」的目的,不懷好意。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在9月7日舉行的俄日首腦會談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贈了禮物。
  • 普京驚訝俄國內食品價格上漲 不能出現蘇聯那種情況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9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及該國最大網際網路門戶網站Mail.Ru刊發報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對食糖、葵花油、麵包和麵粉價格上漲表示驚訝,並稱「不能用疫情大流行來為食品價格上漲辯護。」報導稱,普京在當天在有關經濟問題的會議上表示:「基本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不能用疫情來解釋。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日本首相向普京放話,不會把島嶼爭端留到下一代?俄回應真霸氣
    原來,在上任首相之前就以「鷹派」著稱的菅義偉,對普京總統說:「日本不會把北方四島問題和日俄領土爭端留到下一代,希望在這一代,在自己手中就解決好北方四島問題」。這事就麻煩了,普京並沒有表示要歸還日本島嶼,俄羅斯也肯定不會同意歸還島嶼,菅義偉又何來底氣說要在這一代人手裡解決掉日俄領土爭端呢?
  • 日媒:普京送安倍"妖刀"不懷好意 或分裂日美同盟
    摘要:在7日於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俄日首腦會談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相贈送了禮物。日媒分析稱,這或許是為了達到「分裂日美同盟」的目的,不懷好意。
  • 一個節日映射俄心態:俄改9月3日為二戰結束日 或與中國一起閱兵
    在這一背景下,重提二戰結束日,就是為了喚醒民眾戰勝日本的記憶,提醒日本正視二戰結果。因為根據二戰末期美、蘇、英公布的《雅爾達宣言》,蘇聯才佔領了南千島群島。此後,梅德韋傑夫又多次視察南千島群島,宣示主權。時任俄總統梅德韋傑夫視察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飛抵俄羅斯,肩負討要領土重任,普京態度強硬
    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搭乘政府專機飛抵俄羅斯遠東符拉迪沃斯託克,並將於9月5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會晤。據日本媒體報導,安倍晉三除了出席9月4日至6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外,與硬漢總統普京的會談則是重中之重。
  • 德國海軍博物館收藏著德國二戰期間的秘密武器
    德國海軍博物館門口在博物館門口就看到了一架戰鬥機模型,在博物館前方陳列著。德國軍事發展在二戰之前一直是世界頂尖的。因為德國有發達的工業以及冶煉技術,讓德國有資本能夠擁有大規模的海上軍事力量。二戰結束以後,德國戰敗,大部分的軍事技術以及軍事人才被美國和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搶走。同時德國作為戰敗國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被美,法,英,俄等國所佔領瓜分。
  • 普京回應指責:《慕尼黑協定》逼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10日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舉行會談。俄方曾邀請默克爾參加9日舉行的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但默克爾並未出席,因此這次訪問被視為一種「補救」措施。在之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普京認為由於英、法、德、意率先籤署了《慕尼黑協定》,蘇聯才被迫籤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改善自身的戰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