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常見的8個誤區,新手媽媽必須糾正

2020-12-20 騰訊網

母乳餵養對寶寶有益」的觀念雖然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卻因為存在種種認識或做法上的誤區,導致不能堅持母乳餵養。今天我們來糾正這些常見誤區。

誤區1,母乳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

我們常常聽到說,母乳6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或者有些人會說寶寶一歲後就沒有營養了。其實母乳的營養一直在變化,寶寶初生、幾周、一歲甚至更大的時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時間,母乳也會發生變化。母乳是根據寶寶身體的需求產生的,寶寶的需求在變,母乳也在變。

寶寶在不同的發育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個月的時候,寶寶長得特別快,所以母乳裡的脂肪含量也特別高。這個時候如果把奶擠出來,可以看到奶水特別白、濃,這樣的奶營養特別豐富。

而寶寶1~3歲時,他的生長速度減慢,對營養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營養成分也沒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沒這麼濃了。媽媽大可放心,不同階段的母乳都是專門為寶寶該階段而配方生產的,裡面的成分最適合寶寶的生長,比起任何別的輔食,如蔬菜、水果、稀飯、肉,母乳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

當然了,寶寶半歲以後,開始吃輔食,身體上也有這個需求,所以寶寶在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加輔食。剛開始加的時候,不要加太多,因為寶寶一歲以內,奶還是主食。

誤區2 乳房不脹了,乳汁不夠了

三、四個月以後,有些媽媽發現乳房不脹了,就擔心是奶不夠,其實是媽媽的乳房跟寶寶達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軟的。媽媽剛生完寶寶時,她的產奶荷爾蒙會驟然增高,產奶量比寶寶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發漲,需要擠掉一些。

但擠的時候不要擠光,可以留一點,這樣媽媽的產奶量和寶寶的需求才會達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擠光,那產奶就會一直供大於求,因為媽媽的乳房會以為寶寶需要這麼多奶。如果奶太多,媽媽可以用捲心菜的葉子放在乳罩裡,或者喝薄荷茶來減少奶量。當媽媽和寶寶達到產奶供需的平衡時,乳房就不會脹了,會覺得比較舒適。除非寶寶多睡一小時,媽媽才會覺得有點脹。

誤區3 一定要一邊喝10~15分鐘,再換一邊

其實不需要,國際母乳會提倡的是:讓寶寶自己決定什麼時候不吃一邊,再換另一邊。當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著了,你可以試一下讓他吃吃第二邊,有的寶寶會吃,有的寶寶不需要吃了,不用強迫他。

有的媽媽乳房容量沒有別的媽媽大,寶寶吃一邊沒有吃飽,那就要吃兩邊,或者一邊要吃很長時間,這都沒有關係。而有的媽媽,她的寶寶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寶寶只要吃一邊就夠了。乳房容量、寶寶胃容量、成長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寶寶吃奶的方式不一樣。所以還是那句老話「看孩子,別看表」。寶寶會告訴我們,他什麼時候吃飽了,什麼時候還要吃。

誤區4 吃到後面乳房癟癟了,就沒有乳汁了

雖然到後面乳房癟癟了,但還會有噴乳反射,寶寶還是會吃到很多奶。因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環,所以乳房會一直產乳。後面雖然乳流量變慢了,但會一直產奶,而且現產的奶脂肪含量高,會很濃很白,寶寶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飽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誤區5 每次寶寶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擠出

這也是個誤區。越擠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會有些問題,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閉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沒有喝到後乳,寶寶就飽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綠色的,會有泡沫,會覺得脹氣;而且前乳比較稀,寶寶就會頻繁要求喝奶,這樣喝的次數越多,媽媽就擠得越多,擠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鼓勵媽媽自然一點,不用擠得太多,除非是太脹,就稍微擠一點,擠到乳房軟一點就可以了。

誤區6 上班了,乳汁的質量就變差了

奶還是同樣有營養的,只是精神壓力大的時候,會減少產奶量。但這一般都是一時的,因為壓力是會過去的,加上周末和寶寶呆在一起,產奶量就回升了。

如果確實是奶量少了,那媽媽就需要花幾天時間頻繁地擠下奶。不用擠太長時間,每1.5小時擠5分鐘。或周末除了頻繁地餵寶寶,每次餵完後再擠1分鐘。另外可以吃點藥催奶,效果也非常好。

誤區7 奶不夠要留著、存著

這是很大的誤區,奶是越擠越多的。其實不是個奶量,而是個產奶速度的問題。很多媽媽認為我的奶量就這麼多,其實是產奶的速度的問題:空的乳房產奶速度快,滿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頻繁排空乳房,產奶速度會快很多。

其實我們身體的各種液體都在經歷循環,比如你的口水有沒有感覺不夠的時候?很少,因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來產生的,吃東西的時候就產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樣的,寶寶吃的時候就產,不吃就不產,吃得多就產得多。所以媽媽要有信心產奶。

誤區8 寶寶睡覺不好,醒好幾次,是因為奶不夠

在早期,特別是前兩個月,寶寶頻繁吃,有幾個原因:

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這麼大,幾天後可能比桌球大一點,他的胃那麼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沒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

二是寶寶的成長速度非常快,前三四個月每周長170克左右,半歲內體重會翻倍,所以寶寶對奶的需求量會比較大;

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所以寶寶的輕睡眠比較多,沉睡眠比較少;另外加上寶寶在幫媽媽催奶,也會經常有吸奶的要求。

所以不用擔心奶不夠,媽媽只要按照寶寶的需求來做就可以了。第一個月,就享受和寶寶互相信賴的感覺。我們看到小狗小貓也是粘在媽媽身上,可以調整一下思維,寶寶這麼小沒幾天,不妨也讓他粘在媽媽胸上,媽媽不要穿乳罩,他聽到媽媽的呼吸心跳,會很有安全,也會睡得更好,等他醒來就直接吸奶。這樣很好很舒服,皮膚對皮膚的接觸也可以使媽媽奶產得更多。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有幾個常見的誤區,新手媽媽記得繞開走,自己也能少受罪
    圖文均無關母乳餵養誤區你中過幾個新手媽媽記得繞開走1、初乳很髒不能喝?不少人認為6個月後,身體中所分泌出來的母乳就沒有很大的營養價值了,而這其實是最大的誤區。其次,媽媽在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的時候,可能會被寶寶的牙齒給咬傷,最終因疼痛沒辦法堅持母乳餵養,這時需要注意及時處理傷口,以防乳腺炎的發生。
  •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 小心掉進這些誤區
    母乳是每一位新生兒能獲得的最天然、最珍貴、最理想的食物,是任何配方奶無法比擬的。但新手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讓媽媽們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哺乳。新手媽媽在餵母乳時容易產生哪些誤區?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帶您一起了解。
  • 母乳餵養常見10大誤區
    「母乳餵養對寶寶有益」的觀念雖然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卻因為存在種種認識或做法上的誤區,導致不能堅持母乳餵養。本期就要糾正這些常見誤區。誤區1 母乳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我們常常聽到說,母乳6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或者有些人會說寶寶一歲後就沒有營養了。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中一半以上是水,也如同水一樣重要,被稱為「生命之源」。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所無法替代的。
  • 避開母乳餵養的8個誤區,這篇轉給母乳媽媽
    母乳餵養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條件的話要餵到2周歲或更久。雖然母乳餵養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卻正經歷著各種誤區的引導。但一些複方感冒藥可能會影響母乳分泌,所以哺乳期媽媽要遵醫囑。感冒了,完全可以繼續母乳餵養,不過也要勤洗手、戴口罩。不亂吃藥,遵醫囑。
  •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  這是因為母乳含有最天然的營養成分。  母乳蛋白質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  最適合新生兒和早產兒的需要,  它能夠保證胺基酸完全代謝,  不至於積累過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據有關調查,在母乳餵養失敗的原因中,有不少新媽媽是因為自己或外界的因素對母乳餵養沒有信心,聽信別人的一些對母乳餵養的錯誤指導,而放棄母乳餵養。最近看到一位媽媽求助:她家二寶14個月了,她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可是身邊的人都在勸他斷奶,怎麼辦?看到這位媽媽的求助,我非常能理解他的心情,感同身受。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據調查,在母乳餵養失敗的原因中,有不少新媽媽是因為自己或外界的因素對母乳餵養沒有信心,聽信別人的一些對母乳餵養的錯誤指導,而放棄母乳餵養,這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事。最近看到一位媽媽求助:她家二寶14個月了,她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可是身邊的人都在勸他斷奶,怎麼辦?
  • 母乳餵養很重要也很辛苦,這九大誤區詳述給你聽,新手媽媽看過來
    今天談談關於母乳餵養的九個常見誤區,滿滿的乾貨知識,供大家參考誤區1、剖腹產後不能立刻哺乳剖腹產手術一般是寶寶先出手術室,再加大產婦的麻藥量,進行縫合後再推出來。打了麻藥,是否能立刻哺乳呢?但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要切記產後乳房還沒渡過泌乳二期,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產後24-48小時前, 並不要「大補」。這可能會導致母乳中脂肪含量增加,過多的奶水會淤滯於乳腺導管中。很多媽媽表示,堵奶、乳腺炎的痛,比生娃還可怕呢!
  • 提醒:這6個母乳餵養的誤區!新手媽媽們要注意,為了寶寶的健康
    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們,在餵養母乳的時候因為認識不全以及做法有誤,常常會導致在餵養母乳的時候產生很多的誤區,有的甚至不能堅持母乳餵養。這6個母乳餵養的誤區!新手媽媽們要注意1、初乳太少,添加奶粉有的新手媽媽們,產後有可能會出現初乳過少或者是沒有初乳,就會擔心寶寶餓著。就會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那麼其實,即使是一點點的母乳,對寶寶的健康也是好的,也可以給寶寶獲取高效的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外界的細菌感染。
  • 關於母乳餵養,這16個常見的哺乳誤區,媽媽要謹記!
    誤區6 :過於迷信」標準」不少媽媽看了很多育兒書,一旦發現寶寶的情況有些許不同,就心急如焚。其實,孩子的食量天生有別吃奶的速度也有快有慢,沒人有權規定孩子必須間隔多長時間才能哺乳。正確做法:順其自然,找到你和寶寶之間專屬的餵養節奏。
  • 母乳餵養VS奶瓶餵養,新手媽媽必看的8個餵養問題
    如上所述,新手媽媽學會科學餵養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觀察寶寶釋放出來的飢餓信號。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餓了?1.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要想讓嗷嗷待哺的小祖宗們「吃得舒暢」、長得「倍兒棒」,新手媽媽有奶水、有足夠的奶水是基礎保障。那麼,新手麻麻要怎麼做,才能儘早開奶?儘量獲得足夠的奶水呢?
  • 母乳餵養常見5大誤區 你中了幾個?抓緊糾正過來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但是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很多的寶媽都做錯了,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母乳餵養常見的誤區。 1、習慣躺著餵奶 我們要知道,寶寶的胃是水平的,如果我們躺著餵奶就導致奶水不容易進入到寶寶的胃,就容易導致寶寶吐奶了。
  • 跳出這幾大誤區——助力新手媽媽堅持母乳餵養
    8月1日-8月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34;。由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定製的&34;明確指出,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但是母乳怎麼喂?配方奶粉能不能取代母乳?工作後怎麼堅持母乳餵養?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媽媽們會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就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誤區,可能導致母乳餵養的失敗或不能堅持。
  • 母乳餵養的6大誤區,新手爸媽不要踩
    那麼,為何藍冰還這麼堅持母乳餵養呢?母乳餵養中又有什麼樣的誤區需要我們的新手爸媽規避的呢?其實,像藍冰這樣的新手媽媽還有很多,下面跟著我們西瓜視頻的育嬰達人一起來了解母乳餵養。很多人都知道母乳餵養的好處,但是,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有很多新手爸媽存在很多的誤區,來自美中宜和婦兒醫院的兒科主任李瑛做客西瓜視頻,下面就跟著視頻一起來學習如何規避這些誤區。
  • 科學餵養: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褚主任解釋,母乳最適合嬰兒的胃腸道,有利於各種營養物質的良好吸收和利用,而且很少引起便秘、腹瀉等不適。●餵養母乳也要講究科學而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新手媽媽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褚主任表示,這名寶媽的煩惱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3個月之內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胃比較小。從母乳餵養指南來看,要按需哺乳,也就是媽媽有需求即奶漲的時候,可以餵奶,寶寶餓了想吃奶的時候要餵奶,也因此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當然也不能寶寶一哭,馬上就餵奶,這樣媽媽和寶寶都得不到好的休息。」褚英建議,一般建議至少間隔一個小時才餵奶,如果長時間不餵新生寶寶,寶寶可能會有低血糖。
  • 科學餵養 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這些是母乳代用品難以替代的寶貴物質。「母乳可以促進新生兒的胃腸道發育。」褚主任解釋,母乳最適合嬰兒的胃腸道,有利於各種營養物質的良好吸收和利用,而且很少引起便秘、腹瀉等不適。●餵養母乳也要講究科學而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新手媽媽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
  • 母乳餵養常見的7大誤區,最後一點,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做錯了!
    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嬰兒食物。任何奶源食物都是無法替代的。如果可以母乳餵養,那麼肯定要堅持母乳餵養。不管能堅持多久,看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但是正常母乳餵養最少堅持到4個月或者是6個月再添加輔食是最好的。但是如果願意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們,可以餵養到1周歲左右。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母乳餵養的時間是2周歲。很多女性因為生活等各種原因可能堅持不到那麼長時間,能堅持多久,看各自情況和寶寶情況,也不要道德綁架。
  •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專家: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越好
    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越好南報網訊 (記者 顧小萍)2018年8月1-7日是第27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活動主題是「母乳餵養,生命之源」。今天(8月1日),來自省內多家醫院婦產科、兒科、母乳餵養專家在義診現場糾正新手媽媽們哺乳誤區時指出,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越好,吃到寶寶自然離乳是最好的。
  •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黃金72小時,這些「誤操作」不要有
    8月1號到7號,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一直被看作是母親的本能,但想要&34;,其實並不簡單,特別是產後72小時內,如何讓寶寶吃好第一口奶,成為新手媽媽們的第一個難題,今天我們就來關心一下這個問題,看看有哪些誤區,導致母乳餵養不成功!  喝湯不能下奶!喝過頭還會&34;  南京市民朱女士的寶寶,還有一個月就要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