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毒的3句表揚,影響孩子的思維高度,很多孩子竟然從小聽到大

2020-08-28 育兒有故事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這話一點都不假!就有很多研究表明:經常受到肯定和誇獎的孩子會更加自信,內心陽光,面對困難也更從容。所以現在越來越盛行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這是好事,我們應該要感到欣慰。

可問題是誇獎和說話一樣,也是需要技巧的,而很多家長卻跳過這個「技巧」,喜歡簡單粗暴的亂誇獎。這些誇獎其實「有毒」,不僅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用多了反而影響孩子的思維高度。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說:「要誇獎、讚美孩子的努力、策略和選擇而非天賦,這決定著他一生的思維高度」


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生活中最常見的3句「毒誇獎」吧!

1、你真棒

這句誇獎絕對是「毒誇獎」的句子之首,幾乎所有家長都用過這句,尤其是在孩子比較幼小的時候。說實話,我以前沒怎麼去學習育兒書籍的時候也用過,但現在這句話已經在我嘴裡絕種了。

為什麼這句話的殺傷力最大呢?第一是這句話在我們生活中運用太多了,你隨處都可以聽到孩子被長輩或父母這麼誇獎。

第二是這句話太籠統了,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件事做的很好。而且聽多了,孩子要麼就是麻木不仁,慢慢喪失了進步的動力;要麼就變成「自戀娃」,做任何事都以求誇獎為目的;要麼就是覺得理所當然,如果哪天沒有收到誇獎反而「玻璃心」了。

2、你真聰明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率領團隊,對20所學校的400名學生進行了實驗,研究誇獎對孩子的影響。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了四輪測試。

第一輪任務很簡單,孩子們都完成了任務。他誇第一組的孩子 「你真聰明」。對第二組的孩子則是「你很努力,所以表現的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中,他給了孩子們兩種選擇,一種是比較簡單完成的任務,一種是較難完成的任務。結果發現第一組被誇聰明的孩子,90%都選擇簡單的任務,第二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較難的任務。

第三輪測試中,他給的任務非常困難,所有孩子都沒有完成。第一組的孩子總結失敗原因時表示:「是自己不夠聰明,所以很灰心」。第二組孩子總結失敗原因時表示:「是自己還不夠努力,所以要繼續努力。」

第四輪測試中,他給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很簡單。結果第一組被誇聰明的孩子整體成績下降20%,第二組被誇努力的孩子整體成績提高了30%。

德韋克事後解釋說:「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這種孩子容易形成「成長型思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這種孩子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維。」


所以如果我們長期誇孩子聰明,孩子就會真的覺得自己很聰明,而缺乏努力的上進心。當他發現隨著人生的成長,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大時,他往往就為了保持別人眼中對他「聰明」的看法,而避重就輕,遇到困難的事直接選擇逃避。時間一久,他就會從被人誇「聰明」的自信中,墮落到自己其實什麼都不行的「自卑」中。

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完成相反,他會覺得任何收穫和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所以會通過勤奮和歷練才促使自己變得更好。

3、你真漂亮

中國有句古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其實孩子長相如何主要取決於父母,是先天的,並不是孩子自身努力的結果,其實不值得誇讚。而且誇讚多了,很多孩子就會過早的注重外表,而忽略內在的提升。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來誇獎孩子呢?

1、誇獎孩子,父母一定要走心,誇得具體到位

為什麼那麼多父母喜歡誇獎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呢?其實就是這麼誇不需要多想,隨口而出的話,而且百搭。但明顯不走心,讓人覺得只是敷衍了事,為了誇獎而誇。

所以下次當你要誇獎孩子時,我們一定要多留心孩子到底是哪裡做得好,值得我們誇獎。如果孩子畫了一張好看的畫,我們可以仔細看看孩子的作品,誇孩子顏色運用不錯,或者線條很流暢,或者想像很豐富等。如果孩子想出來一個好主意,那我們就要誇孩子這個主意好在哪裡?幫助我們節省了多少麻煩等。

2、誇獎孩子,父母一定要實事求是,切忌過度讚美

在這裡套用一句經典的廣告詞:「誇獎雖好,但也不能過度哦」。物極必反,任何事情我們都要掌握一個度,秉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能過度的濫用誇獎,也不能誇大其詞的運用誇獎。

比如孩子明明做的一般般,但有些父母也故意誇大其詞地大加表揚一番,甚至連孩子簡單吃個飯,喝個水都要誇一句,這就做得太過了。

心理學博士海姆·G·吉諾特說:「稱讚,就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

3、一定要引導孩子注重事情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如果孩子的事情確實做得不錯,我們具體的誇獎過後,一定要和孩子交流一下孩子做這件事的過程。比如說:「孩子,你做得這麼好,到底是怎麼完成的?第一步怎麼做的?第二步又是怎麼做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傳達給孩子一個重要理念,我們更注重你完成任務的那個努力的過程,因為那包含了最可貴的堅持、上進。


寫在最後:

隨隨便便的誇獎孩子,並不能讓他們樹立自信,相反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判斷的能力,變得自戀、敏感、脆弱。只有具體的、實事求是的誇獎才會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成長學習型思維」,再慢慢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戰勝人生的困難和失敗。而且好的誇獎也同樣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讓孩子學會如何有效的去誇獎和讚美別人。

最後附上15個萬能誇獎句供參考!如果您覺得我這篇文章說得還有幾分道理的話,請幫忙點一個不要錢的「贊」並且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起風雨同行!感謝!

相關焦點

  • 要科學的表揚孩子,否則會影響日後的思維模式,從而影響一生
    寶寶真聰明……每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後,這時通常父母會對孩子口頭表揚,這個表揚方式非常關鍵,您一定要字斟句酌的去說,如果經常用聰明,天才,天賦,出色,真棒,不錯等詞語去描述孩子任務後的狀態的話,那孩子以後就會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之中,那孩子以後會為了能夠繼續聽到自己聰明,繼續證明自己出色,所以會選擇更加容易不會失敗出錯的任務來進行,例如他會選擇最簡單的數學題去算,最好畫的題材去畫等,孩子會把每一項任務當作能夠證明自己有天賦
  • 如何科學表揚孩子?改變固定型思維,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思維模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
  • 如何表揚孩子?改變孩子固定型思維模式,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方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亦或者您會和孩子有這樣的對話:你學得真快!
  • 父母表揚孩子,說這12句話最有效!
    下面,總結了12句表揚孩子的話,能有效地正向激勵孩子,請父母參考:1、 你很努力!表揚努力,不表揚天分。當孩子取得某方面的成就時,父母一定要通過表揚,讓孩子明白,是因為努力才獲得的成就,而非天資聰明。當孩子通過自己主動堅持,或者在父母鼓勵鞭策下堅持做完了一件事,一定要適時地表揚孩子不放棄的優秀品質。3、 有這種態度,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態度決定一切。當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態度端正,父母就應該及時表揚孩子,讓孩子知道態度的重要性。
  • 別傻傻的只會表揚孩子「你真棒」,這4種表揚方式,孩子更收益!
    但是,前倆天我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覺得她把她孩子誇出毛病來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誇孩子也錯了。「都說養孩子要多誇獎,少打擊,可我的女兒似乎被我誇出毛病來了。做完作業,你不誇句,『你真棒』,就悶悶不樂;整理完自己的房間你不誇句『你真棒』就會一直嚷嚷,『媽媽今天都沒表揚我,下次你自己給我收拾房間吧!』,我!我無語。」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不是她分內的事嗎?
  • 孩子也需要表揚,表揚要有正確的方法
    我是一名80後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每個人就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沒有人不希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賞,孩子也是如此。我們應該正確地表揚孩子,為孩子注入成長的動力,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激起她奮發高飛的勇氣。
  • 鼓勵孩子跟表揚孩子差別竟然這麼大!父母一定要知道
    常常有家長問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哪個是最重要最有效呢?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看完一本書,上完一節課,還是不知道怎麼養育孩子,那你至少要記住一個工具——鼓勵。說到這裡,很多家長就會說我一直都在「鼓勵」孩子啊,我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真能幹!」「你真是一個勇敢的男子漢!」這是鼓勵嗎?不,這是表揚。
  • 吹牛的孩子還在用你真棒?教授告訴你:像這樣表揚你的孩子
    一個人不能保持精神上的成長,片面、狹隘、堅持不懈的思維方式很容易發生。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被表揚,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喜歡表揚他們的孩子。有些家長在生活中表揚自己的孩子單一,例如,他們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表揚了自己的孩子說幾句「你做的真好」「你真棒」。他們不觀察孩子受到表揚時的反應,也不考慮表揚是否恰當。
  • 「你真棒」,是給孩子最毒的毒藥!斯坦福教授:請用以下5種語境表揚孩子
    ,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出息。不不管是表揚還是懲罰孩子,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從中獲得進步和成長。可是,在施教的過程中,父母的表揚和懲罰方式有時候會出現偏差,反而讓孩子受到不同程度地傷害。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免遭傷害,又能快速成長呢?
  • 害了很多孩子的「毒麵條」,很多家長尚未察覺,還在餵給孩子吃
    「毒麵條」,很多家長尚未察覺,仍在餵給孩子吃:天天是家裡的獨子,不管是天天的父母,還是家裡的老人,平時都非常寵愛天天。而天天的奶奶,沒有說什麼,只是更加大口地把面往嘴裡塞。而天天的奶奶在聽到孫子這樣說以後,也笑眯眯的回應說:「我就喜歡吃我大孫子剩下的!」周圍人聽後,無奈地搖了搖頭,便都不再說話了。
  • 從小不吃苦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遭受社會的「毒打」,別不當回事
    01父母把孩子保護得太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看熱搜的時候,發現對於現在的大部分90後來說,他們總是喜歡自稱寶寶。在這個00後都不想自稱寶寶,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成熟的時代,90後老阿姨竟然開始喜歡讓別人叫自己寶寶。
  • 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的表揚,而敷衍的表揚,只會讓孩子適得其反
    父母敷衍的表揚,是摧毀孩子自信的根源,有效表揚才能讓孩子自信。孩子需要表揚,能夠從表揚中獲得自信,這已經是大多數家長都達成共識的一項教育方向。因此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時刻對孩子進行表揚,不分場合,不分時間。殊不知,不恰當的表揚反而會摧毀孩子的自信,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
  • 過度的表揚和讚美是誤導孩子
    很多人喜歡崇洋媚外,覺得老外的一切東西都是好的,老外放個屁也是香的。雖然西方世界是比我們先進點,也最多不過是最近二三百年才領先我們的。我們中華文明曾經領先世界幾千年,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也不少,應該好好挖掘,好的東西要傳承,要推廣,不應盲目模仿外國的東西。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我國一點都不落後,歷史上出現過孔子、孟子等很多大教育家。
  • 別再誇獎孩子聰明有天賦了,心理學家說表揚有技巧,做對事半功倍
    現代流行賞識教育,用表揚和鼓勵來激勵孩子,於是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真棒!」「你真聰明」「你是個小天才」等等。表揚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表揚也有技巧,錯誤的表揚不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有妨礙孩子的心身發展。
  • 當你想表揚孩子,說這15句話最有效
    成長型思維非常可貴,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也更強。為了避免自己按捺不住地表揚孩子聰明,美國小學老師根據這個準則制訂了一個專門的「話術清單「,平時遇到孩子們表現優異,忍不住想誇「你真聰明」的時候,就在這 15 句話裡挑一句來替換掉!
  • 很多時候孩子跟你分享自己的成果,並不是想聽到千篇一律的表揚
    隔壁老趙家的孩子拼了好久的拼圖,卻只得到一句你真棒。孩子很委屈地說,你們不要老是誇我棒,我一個人拼了很久的。由此可見,孩子並不是一直都喜歡聽大人說你真棒,表揚的詞語翻來覆去就這麼幾個,聽得多了自然聽著就沒有什麼感覺了。如果此時,對孩子說一句你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媽媽都有看到。你就會發現,孩子會變得更加高興,自己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沒有白費。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3句「口頭禪」經常掛嘴邊
    人們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是不免有些唏噓,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養大,本以為晚年能夠享福,沒想到卻過得十分悽慘。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並非一蹴而成,也不是因為一件事就不贍養父母,反而是從小就有徵兆。長大後不孝順父母的孩子,3句「口頭禪」經常掛嘴邊,家長要重視,聽到後趕緊教育孩子1)是我的,不給你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發展,佔有欲會越來越強,這是正常現象,不過佔有欲也分程度,如果孩子只是不給小朋友分享也就算了,慢慢引導就好。
  • 培養孩子信心需要讚賞,而盲目表揚,會讓孩子愈加偏離自己的期望
    曹女士的父親是個老師,從小就非常嚴厲,不管女兒成績多麼優秀,父親也總是一臉挑剔,甚至還會指責曹女士考試根本就沒有努力。這樣的童年經歷,導致曹女士一直都很自卑。自從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曹女士就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因此從小孩子不管做任何事情,曹女士毫不吝惜自己的表揚。
  • 孩子的語言能力影響思維能力,孩子從小學習家鄉話有這3個好處
    ,再加上普通話和後來學習的英語,可以說珍珍從小就掌握了四種語言能力。俞敏洪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1、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家鄉話裡不同的語音、不同的語調可以鍛鍊到孩子舌頭的靈巧能力,語言的轉化能力,再加上普通話和英語的組合,三種語言的自然切換能力對孩子來說這並不是困難的。而當孩子掌握了這基本的三種語言後,對孩子頭腦的思維的靈敏性以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都是很好的鍛鍊。
  • 表揚也是技術活!如何正確的表揚孩子?
    美國著名網絡學堂可汗學院的創辦人,薩爾曼·可汗近日稱:「我永遠不會讚揚我兒子聰明。」他說「我不會讚揚我兒子他已經擅長的東西,而是讚揚他面對難題的時候能夠不屈不撓。我向他強調,當你在掙扎的時候,你的大腦在成長。」他認為不恰當的表揚,表揚兒童的「聰明」,會扼殺兒童的「成長心態」這個說法,和美國表揚泛濫的文化有些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