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科學的表揚孩子,否則會影響日後的思維模式,從而影響一生

2020-08-25 貧民奶爸

您回憶一下,每當孩子畫好了一幅畫,搭好了一座積木城堡,或是算對了一道數學題等後,您是不是都是這樣讚揚孩子的:畫的真漂亮!寶寶很有畫畫天賦。真棒!寶寶是個天才呀!不錯!寶寶真聰明……

每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後,這時通常父母會對孩子口頭表揚,這個表揚方式非常關鍵,您一定要字斟句酌的去說,如果經常用聰明,天才,天賦,出色,真棒,不錯等詞語去描述孩子任務後的狀態的話,那孩子以後就會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之中,那孩子以後會為了能夠繼續聽到自己聰明,繼續證明自己出色,所以會選擇更加容易不會失敗出錯的任務來進行,例如他會選擇最簡單的數學題去算,最好畫的題材去畫等,孩子會把每一項任務當作能夠證明自己有天賦,聰明的測試來對待,而非當作自我挑戰的目的去做。而美國心理學家德韋克則認為,要讓孩子從小埋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種子,這樣孩子才可以受益終生。

那什麼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一般固定型思維的孩子,普遍認為自己天生很聰明,且相信自己的個人能力是固定不變的,通常他們不喜歡挑戰難度,懼怕失敗。而且他們認為聰明的天才就應該永遠獲得成功一直不變。

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則認為一個人的智力是需要努力學習,並不是憑空獲得的,他們不怕挫折喜歡挑戰,越是遇到難題越覺得有意思,成功就意味著又拓展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固定思維的孩子每次舉手回答問題前是要先確定自己有把握答對才去舉手,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經常毫無顧忌的舉手,因為他們覺得即使打錯了,正好會有人來糾正自己的錯誤,可以幫助自己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在您與孩子接觸時發現,當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例如,玩滑板車,滑不好,摔跤了,就馬上不玩了,搭積木老是倒的時候就生氣的推開積木走開了,或者為了挽回面子,故意去找失敗的藉口,或是責怪他人?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

這就是兩種思維模式下的不同之處,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哪一種呢?或者說您作為父母又是哪一種呢?

最簡單的問題測試就是,當問到你覺得什麼時候很聰明的時候。

如果回答:1.在我沒有犯錯誤的時候。

2.在我完美的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

3.在我遇到對我來說很簡單,但別人看來很難的事情的時候。

如果有以上的類似答案的通常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

如果回答:1.在遇到難題後,通過我的努力把它完成的時候。

2.在我研究一件事情很長時間後,終於有了點起色的時候。

如果是這類答案的人,他們認為聰明並不是當下的完美,而是與長時間的學習有關,直面挑戰才可以取得進步,這就是有著成長型的思維方式。

我們再來問一個問題:你心中最理想愛人應該如何與你相處呢?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會說那人應該是:1.很崇拜自己所愛的人。

2.認為自己的愛人是最完美無缺的人。

3.永遠能把自己的愛人放在第一位。

成長型思維者則認為那人應該可以:1.能看到對方缺點並可以幫助改正。

2.能鞭策對方成為最優秀的人。

3. 能鼓勵對方去學習新事物,可以支持對方去冒險。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您也多半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思維模式的人了吧,您再細想您的愛人的思維模式又是如何呢?還有您孩子的現在和未來的遇到的老師又會是怎樣思維模式的老師呢?

舉個例子,一位俄羅斯著名舞蹈老師選擇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看誰能積極面對自己對他們的懲罰,就選誰做自己的學生,換句話說就是,她把那些從跳熟練動作中獲得樂趣的學生都去掉,而把那些從挑戰高難度動作中獲得樂趣的學生留下。

再舉個例子,當一位數學老師看到一個學生數學成績不好後,就認定那個學生很笨,腦子不好,就沒有必要培養他奧數了。同樣是兩位老師,數學老師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者,所以他也認定那個學生大腦已經固定了不會改變的。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老師都不認為一次考試就能測試出一個孩子是否聰明,更不能就此來斷定孩子長大以後又會是如何,沒有什麼考試能測出一個人的未來是怎樣的,即使是高考也不能,不是嗎?

說到這裡,我要說的是現在我們已經人父母了,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父母是怎樣的,或許也不再可以能選擇我們的愛人和學校的老師,但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孩子思維模式,這樣他會受用終生的。研究表明在固定型模式成長起來的孩子當遇到挫折時會帶來很大的創傷,且無法自行克服,例如一個中學生中考考砸了,就會感到自己很失敗,沒有能力,於是就覺得自己學習就是在浪費時間,他們通常選擇輟學放棄,或是下次考試想著如何利用作弊來提高成績,而不會向成長型孩子遇到此問題後,更加努力學習,下次再接再厲。還有統計表明,擁有固定模式的人得抑鬱症的機率更大,且抑鬱的程度會更加的嚴重,還更容易自暴自棄。

其實我覺得自己就應該是一位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在我的影響下我的孩子也應該是,每次當他面對困難不是發脾氣就是退縮回去,自從學習了心理學之後才逐漸的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同時我也是為了讓自己刻骨銘心,所以我用了這種分享的方式讓自己記住它是多麼的重要,對於我們成人來說最大的障礙到不是否定了自己不優秀的面子問題,而是懼怕那種即使通過了很大的努力與付出之後還是會得到失敗是一樣的,就如同之前我認為只要我可以真誠的與大家分享我所學與所困惑,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反響一樣,其實這也只是完美的臆想罷了,事實證明目前自己只是空氣中看不到的塵埃罷了,所以我現在所堅持做的或許也算是在用行動在完成由固定型轉為成長型的一個過程積累吧。

好了話說回來改變自己困難,但改變人之初的孩子還是可以的,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但也有一些很早就變成了,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趕快行動起來,從糾正讚揚孩子的話語開始,以後再當我們要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表揚孩子做事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例如:很好,看來你很努力,你下了這麼大的辛苦,做成了是肯定的!寶寶真能堅持!寶寶真的很用功!寶寶真的很刻苦勤奮!等等。這樣孩子會把每一件事情都當作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並且會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攻克難題,主動迎接挑戰。

其實孩子變成固定型思維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問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孩子來說,受人認可,被人喜歡是很重要的,當一個孩子不確定自己是否被人重視或被喜愛時,固定型思維就滿足了他們。

根據精神學家研究表明,當兒童感到不安,不確定自己是否被父母認可時,就會產生焦慮情緒,他們會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感到孤獨與迷惘。因為他們只有幾歲而已,無法直接拒絕他們的父母說:我覺得我能管好自己的事。所以他們必須尋找一個方法來獲得安全感,贏得父母的寵愛。當孩子為了做到這一點時,就會想像出另一個自己,一個可以讓父母更喜歡,更寵愛,更優秀,更完美的自己。但通常這個最好的自己就是一個固定特質的自己,隨著時間的長大,他們會認為那個固定的,最優秀的自己就是真正的自己,在之後的歲月裡他們會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就是如此的好,規避一切讓自己看到自己不好的機會,來維護從小以來自己的完美自尊,這也就是很多孩子為何不願意聽到一句說自己不好話的原因所在。所以要讓孩子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

關於一句不恰當的表揚引起的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先簡單分享到這裡,等下一期我將分步驟的,具體且詳細的介紹如何真正改變孩子的思維模式。

我就是那個帶著兩個娃,留著小長辮的貧民級別的全職奶爸。請支持我吧,關注!點讚!轉發!讓您助力我成為網紅奶爸,也讓我的孩子為我感到驕傲一下吧,謝謝了!

相關焦點

  • 如何科學表揚孩子?改變固定型思維,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思維模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
  • 如何表揚孩子?改變孩子固定型思維模式,改寫孩子一生成長方式
    當我們發現孩子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後,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部分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直到童年後期才會成為真正的固定型者的。所以想改變他們,我們父母還來得及。或許您會聽到孩子回家會說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有的同學很聰明,老師會喜歡,有的同學就很笨,腦子不好使,真不想和這樣的孩子玩。亦或者您會和孩子有這樣的對話:你學得真快!
  • 孩子經常提問怎麼辦?家長要合理應對,否則會影響孩子思維方式
    孩子懶於思考如果在孩子向父母提問的時候,父母總是會第一時間告訴他們答案,那麼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孩子的思維出現了惰性。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向父母尋求幫助,而不是自己先動腦思考。如果父母經常嘲笑他們,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內心受到傷害,甚至會影響到自尊心,最終不願意再向父母提問題,同時也不願意和父母親以及其他人交流,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影響很大,甚至會影響到他們一生的社交關係。
  • 來自原生家庭的哪種讚揚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樣「浮誇」的原生家庭裡,孩子在洋洋得意中漸漸地因為過度表揚而越是膽怯、越怕丟面兒、越不敢去探索與冒險,有朝一日一旦失敗遭受了挫折,那麼,這個家庭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太糟糕、太差勁,這樣的孩子雖然表面優秀但卻脆弱到不堪一擊。所以,原生家庭的讚揚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讚揚才是正確的呢?
  • 優秀的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重要他人,這三個角色影響孩子的一生
    「重要他人」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意思是在一個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起過巨大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作用的人物角色。一個人的性格、思維和反應模式,由於「重要他人」的影響,而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古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重要他人是什麼樣的人,會影響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孩子一生的3個重要他人,父母一定要重視。
  • 家庭教育的分歧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這種失去理智的行為,往往會對孩子將來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比如孩子冷漠、暴躁、好鬥、缺乏同情心等。孩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對事物的是與非難於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常常在無意識中把父母作為模仿的對象,負面的影響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錯誤的導向。並且因分歧產生的爭吵將削弱對孩子的注意力,因為爭吵的重點很容易從孩子身上轉移到夫妻間的互不相讓。這不僅會使孩子對父母感到失望,還會破壞父母在孩子心目的形象,降低父母的威信。其結果是導致孩子煩躁、自責、抑鬱。
  • 睡前要給孩子講故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押韻的打油詩、順口的兒歌、與孩子談話等,都有利於對兒童早期詞彙量的擴大和溝通技巧的培養。而事實也是這樣,美國社會學家在上世紀80年代做過一項普查,他們發現,中上層階級家的孩子和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3歲時詞彙量居然相差了一半。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這些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經常會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而這樣的不斷的語言重複和刺激,促進了孩子的大腦發育,最終導致孩子領先。
  • 《終身成長》:正確鼓勵,他會心懷感激,錯誤否定,會影響他一生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有項研究非常具有代表性:專家們給幾百名青春期的學生出了10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的智商測試題,他們的起點都是一樣的,當他們完成後,會對他們進行表揚。其中,按照能力屬性對一部分學生表揚時會說:「哇,你做對了8道題。這個成績非常棒,你在這方面非常聰明!」而對於另一部分學生,會對他們付出的努力進行表揚:「哇,你做對了8道題。
  • 孩子教育中,這幾個「不要」一定要改,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教育十分關鍵,但有的話家長千萬不要說,否則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如果你總對孩子說以下的話,那就趕緊改正吧。有時候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呀,殊不知簡單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心理會有很大的影響,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
  • 你還在給孩子貼標籤嗎?兩種思維模式,教你正確的表揚和批評孩子
    「你就會亂扔東西,下次再扔我要打屁股了。」「寫作業這麼磨蹭,打遊戲你怎麼不磨蹭呢。」殊不知父母的言行,無形中塑造了孩子的思維模式,而不同思維模式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失敗時,他們會努力尋求解決辦法,去實現想要的結果。了解了這兩種思維模式的區別後,想必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但他們教育孩子時的行為,往往又將孩子推向了固定型思維模式。想一想,你是否用過類似下面的的話語批評自己的孩子:「你不要哭了啊,爸爸不喜歡愛哭的孩子。」
  • 有時我們一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永遠也可能不知道,有的時候自己的一句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歡上了桌球,所有的人都因她自身的條件不看好她,但是他父親卻堅持對她說:「你很優秀,真的」這個女孩就是桌球國手鄧亞萍。
  • 當孩子要錢時,家長不要說這3句話,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讀隨著現在家庭條件越來越好,家長會滿足孩子各種各樣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在上學的孩子,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虧」到,會給他們定額的零花錢,不過,孩子對錢的概念比較模糊,會花沒,這種時候便會再次找家長來索取,如果家長沒有處理好,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金錢觀,嚴重的情況還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 被這兩種思維模式影響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直到我讀了《終身成長》這本書,我才後知後覺,原來從小到大,我的身邊充斥著很多固定型思維,就像是我的這位朋友,被那句你真優秀一直影響著,從而迷失了方向。當然這本書中還提到了另外一種思維,是和固定型思維完全相反的思維,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模式對於努力偏向關於消極,更看重天賦帶/聰明給自己的光環。遇到挫折喜歡找藉口。
  • 被這種兩種思維模式影響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直到我讀了《終身成長》這本書,我才後知後覺,原來從小到大,我的身邊充斥著很多固定型思維,就像是我的這位朋友,被那句你真優秀一直影響著,從而迷失了方向。當然這本書中還提到了另外一種思維,是和固定型思維完全相反的思維,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模式對於努力偏向關於消極,更看重天賦帶/聰明給自己的光環。遇到挫折喜歡找藉口。
  • 寫字潦草影響孩子一生!
    首先,要多方面找到影響孩子寫字的因素從根本原因入手1、性格方面的影響書寫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成的,這與孩子本身的性格息息相關,一些研究表明:性格天性活潑開朗的孩子寫字會放鬆,不太注重漢字的一筆一畫,而性格乖巧的孩子字跡清秀
  • 最毒的3句表揚,影響孩子的思維高度,很多孩子竟然從小聽到大
    這些誇獎其實「有毒」,不僅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用多了反而影響孩子的思維高度。、讚美孩子的努力、策略和選擇而非天賦,這決定著他一生的思維高度」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生活中最常見的3句「毒誇獎」吧!結果第一組被誇聰明的孩子整體成績下降20%,第二組被誇努力的孩子整體成績提高了30%。德韋克事後解釋說:「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這種孩子容易形成「成長型思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家長的消費觀念,會影響你的孩子,不要忽視了孩子的思維培養
    前言:很多家長都知道教育孩子要培養孩子的三觀,要讓孩子懂得人生觀,消費觀和價值觀,我們培養孩子的三觀中一定要告訴孩子價值觀,這重要性,其中父母的消費觀念會影響到孩子自身,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的思維培養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其中家長的消費觀念會影響到你的孩子,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馬虎,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 孩子從小和誰一起睡,會影響一生?事實並非如此,影響並不大
    ,是很多父母的困擾,尤其是那些白天要上班的父母。01闢謠:孩子和老人睡會影響健康‍很多文章都會強調孩子和老人睡會影響健康,無非就是兩點原因:老人需要氧氣更多,會搶走孩子的氧氣;老人呼出來的病菌,容易被孩子吸收
  • 風靡美國孩子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具備成長性思維
    比如同班的孩子面對同一道數學題,有一種思維是竭盡全力解出題目,就算不會也要盡力克服,並追求做到最好;另一種思維是不想嘗試解題,因為太難了老師沒教過。這種思維模式就是目前風靡美國學校的成長性思維,這個概念由著名心理學教授CarolDweck提出。她秉持擁有成長性思維的孩子,認為「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 不懂這8張思維導圖的父母,會影響孩子一生
    而芒格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多元思維模型】,據他估計,他的多元思維模型大概有100種,讓他受用一生!其實,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正是思維方式。它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思維的差異是與生俱來的嗎?顯然不是。但為什麼同階段的孩子,中國孩子普遍缺乏清晰的創新和邏輯思維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