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叫米卻不是米,無根無葉也不開花,過去一撿大半桶,如今200元1兩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野菜是農民充飢的食糧,有好多的野菜還被農民親切地稱為「救命糧」。當時農村的環境好,在山上、稻田裡、小河邊都有各種野菜。遇到糧食歉收的年份了,很多人都會去山裡找各種野菜來吃。其中在農田裡就有一種極品野菜,它叫米卻不是米,無根也無葉子,更不會開花結果,在80年代稻田裡很多,一撿就是小半桶,如今卻賣到了200元1兩,也就是2000元一斤。
南方的朋友們對於這種極品野菜應該都是相當熟悉的,因為以前稻田裡就有不少,它就是葛仙米。不少地方還稱它為天仙菜,珍珠菜,有的地方叫它田木耳。這是一種在我國食用歷史非常悠久的野菜了,從這些名字來看,古人對它的評價是相當高的。並且在古代的時候,它還長期是貢品,是供皇族們食用的。
葛仙米叫米卻不是米,並不是大家所想的穀類,它甚至不是植物,無根也沒有葉子,更不會開花結果。因為它是一種可食用的藍藻,為擬球狀念珠藻屬藍藻綱念珠藻科。之所以古人給它取名葛仙米,那是因為它的形狀長得很像米粒,尤其是在乾燥後顆粒是圓形的,煮熟了就像是超大粒的稻米,所以就得名「葛仙米」了。
葛仙米是一種高蛋白、高營養的物質,且味道鮮美,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代葛仙米一直都是一種昂貴的食材。在我國,葛仙米主要是分布在湖北省鶴崗的走馬鎮,這裡所產的葛仙米在世界上都是相當有名氣的。
葛仙米一般是附生在水稻田、淺水池沼、湖、溪的砂石間或者是陰溼的泥土上。並且它是成群生長的,一長就是一大片,漂浮在水中,看起來是墨綠色的似珍珠,顆粒圓潤,玲瓏剔透,可與珍珠媲美。一般直徑可以達到2釐米,而人工種植的葛仙米直徑更大,有些可以達到5CM。
在過去農田裡的葛仙米還是比較多的,很多人會在夏季的時候去水稻田裡撿拾,因為是成片的生長,往往一會兒就能撿到小半桶。但是現在卻很少見了,尤其是野生的更是難見蹤跡了,原因是葛仙米對生長環境很挑剔,而最怕的就是化肥和農藥了。所以現在葛仙米在市面上都是按兩來賣了,曬乾之後的能賣到2000元一斤,並且還是供不應求。因為不僅在國內需求大,在國外一樣很受歡迎。
很多人不理解,葛仙米不就是農田裡一種野菜嗎,至於這麼貴嗎?其實葛仙米價格貴,一方面是因為它的產量很低,是非常稀少的美味。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葛仙米年產量不足3噸,可見其稀少程度。另外一方面就是葛仙米的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食療價值。據《藥性考》記載:「(葛仙米)清神解熱,痰火能療,且久服延年」。
野生的葛仙米已經非常難見了,現在人工種植的 產量也很低。也是因為價格貴,一兩賣到200元左右,品質高的還要更貴,所以吃過葛仙米的並不多。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吃過這種極品野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