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1種極品野菜,無根也無葉子,過去一撿半桶,如今200元1兩

2020-12-20 騰訊網

導讀:叫米卻不是米,無根無葉也不開花,過去一撿大半桶,如今200元1兩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野菜是農民充飢的食糧,有好多的野菜還被農民親切地稱為「救命糧」。當時農村的環境好,在山上、稻田裡、小河邊都有各種野菜。遇到糧食歉收的年份了,很多人都會去山裡找各種野菜來吃。其中在農田裡就有一種極品野菜,它叫米卻不是米,無根也無葉子,更不會開花結果,在80年代稻田裡很多,一撿就是小半桶,如今卻賣到了200元1兩,也就是2000元一斤。

南方的朋友們對於這種極品野菜應該都是相當熟悉的,因為以前稻田裡就有不少,它就是葛仙米。不少地方還稱它為天仙菜,珍珠菜,有的地方叫它田木耳。這是一種在我國食用歷史非常悠久的野菜了,從這些名字來看,古人對它的評價是相當高的。並且在古代的時候,它還長期是貢品,是供皇族們食用的。

葛仙米叫米卻不是米,並不是大家所想的穀類,它甚至不是植物,無根也沒有葉子,更不會開花結果。因為它是一種可食用的藍藻,為擬球狀念珠藻屬藍藻綱念珠藻科。之所以古人給它取名葛仙米,那是因為它的形狀長得很像米粒,尤其是在乾燥後顆粒是圓形的,煮熟了就像是超大粒的稻米,所以就得名「葛仙米」了。

葛仙米是一種高蛋白、高營養的物質,且味道鮮美,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代葛仙米一直都是一種昂貴的食材。在我國,葛仙米主要是分布在湖北省鶴崗的走馬鎮,這裡所產的葛仙米在世界上都是相當有名氣的。

葛仙米一般是附生在水稻田、淺水池沼、湖、溪的砂石間或者是陰溼的泥土上。並且它是成群生長的,一長就是一大片,漂浮在水中,看起來是墨綠色的似珍珠,顆粒圓潤,玲瓏剔透,可與珍珠媲美。一般直徑可以達到2釐米,而人工種植的葛仙米直徑更大,有些可以達到5CM。

在過去農田裡的葛仙米還是比較多的,很多人會在夏季的時候去水稻田裡撿拾,因為是成片的生長,往往一會兒就能撿到小半桶。但是現在卻很少見了,尤其是野生的更是難見蹤跡了,原因是葛仙米對生長環境很挑剔,而最怕的就是化肥和農藥了。所以現在葛仙米在市面上都是按兩來賣了,曬乾之後的能賣到2000元一斤,並且還是供不應求。因為不僅在國內需求大,在國外一樣很受歡迎。

很多人不理解,葛仙米不就是農田裡一種野菜嗎,至於這麼貴嗎?其實葛仙米價格貴,一方面是因為它的產量很低,是非常稀少的美味。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葛仙米年產量不足3噸,可見其稀少程度。另外一方面就是葛仙米的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食療價值。據《藥性考》記載:「(葛仙米)清神解熱,痰火能療,且久服延年」。

野生的葛仙米已經非常難見了,現在人工種植的 產量也很低。也是因為價格貴,一兩賣到200元左右,品質高的還要更貴,所以吃過葛仙米的並不多。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吃過這種極品野菜嗎?

相關焦點

  • 初春特有一種野菜,葉子像麵條,麥田裡最多,2元1斤搶著挖
    導讀:初春特有一種野菜,葉子像麵條,麥田裡最多,2元1斤搶著挖一到春天,很多人看到路邊鮮嫩的野菜都想挖點,但公路旁的野菜灰塵多,不太衛生,還是不要挖為好。其實很多農田裡也有野菜,遠離公路,沒有汙染,品質比較好。
  • 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不受重視,今80元1斤,人稱「天下第一珍」
    導讀: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不受重視,今80元1斤,人稱「天下第一珍」文/農夫也瘋狂野菜,在過去可能是不受人種植的食材,是因為沒得吃了,才不得已去吃的一種食物農村的60後、70後,小時候應該都有挖野菜的經歷。當時經常看到父母,帶著鐮刀,提著菜籃子去野外挖野菜,食用的方法也多樣,既能用來做菜吃,也能做湯、熬粥等。在以前,山裡面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菜,都是不值錢的「野貨」,誰想要就可以去挖。如今生活水平明顯挺高了,不用再像過去那樣挖野菜來充飢了。
  • 曾經當農田雜草,如今成高檔野菜,8元一斤,很多人來農村買
    雖然現在封村封路,可是本地小區域還是能夠自由來回的,特別是無疫情的縣區,縣城和農村還能互相往來。這幾天天氣晴朗,不少城裡人就專門驅車下農村買野菜。農民朋友一到晴天就往山裡跑,然後一批批挑去集市上賣,絕大多數客戶都是城裡人。
  • 酷似薄荷,能散發出麝香味,在河南是極品野菜,用來拌麵很美味
    不過我國地大物博,除了薺菜、蒲公英等幾種少數的野菜之外,大部分野菜僅在某些地區才有,且因為每個地區都有著獨特的飲食文化,使得一些野菜在某些地區受喜愛,在別的地區則不招人待見。最為明顯的就是魚腥草,在南方很多地區都有,但是僅四川和貴州一帶的人愛吃,其他地區碰都不願意碰它。
  • 過去的野菜 如今的佳蔬一一馬齒莧
    過去,人們把它視作雜草野菜,是餵豬的飼料。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卻對馬耳菜有了新的認識。過去的野菜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成了保健蔬菜。資料顯示,馬耳菜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馬耳菜特別耐旱耐曬,在炎熱的盛夏,在毒辣的太陽下都很難曬死它,即使把它連根鋤斷或拔下,三天五天也不會死去,一遇雨水便恢復元氣,迅速生長。
  • 農村1種長在地下野菜,酷似蠶蛹,曾經一挖幾十斤,如今20元1斤
    摘要:可生吃也能做鹹菜,曾經一挖就幾十斤,農村娃愛吃,如今20元1斤 文/農夫也瘋狂 春節剛剛過去不久,在這個春節期間估計不少人吃多了大魚大肉,反而對於農村的一些野菜、鹹菜更感興趣了。說句實在話,相比有大魚大肉這些過於油膩的食物,農村的鹹菜反而更下飯。
  • 農村這種野菜,人稱「葛蔞」,炒田螺的標配,如今一斤5塊錢
    冬至已經過去一天,東北地區的稻穀早就收割完畢,而我們華南地區的稻穀收割才剛剛開始,水稻田裡幾乎沒有了水,有的田裡已經乾涸,有水的地方還能看到少量的田螺,現在田裡的田螺越來越少了,以前不屑去撿的,現在都愛撿回家,收割的稻穀的時候順便撿進袋子裡,估計再過段時間,天氣漸漸冷後,田螺都要躲進泥土裡了
  • 南方1種野菜,北方人嫌它臭,鈣含量是牛奶3倍,出口日本20元1斤
    導讀:南方1種紫色野菜,常用它煮魚,北方人吃不慣,出口日本成高端菜筆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目前也是常年在農村生活,經常去到田間地頭,所以就能看到各種不同的植物,有些還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野菜。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南方地區十分常見的紫色野菜,常用它來煮魚吃,北方人卻嫌棄它有臭味不愛吃,可是鈣含量是高鈣牛奶的3倍,出口日本卻是高端菜,一斤要賣到20元。紫蘇,這是很多的南方朋友都相當熟悉的野菜了,去到菜市場,也常常能見到這種野菜。
  • 稻田裡像黑珍珠的野味,曾被人嫌棄不敢吃,如今成高端菜400元1斤
    摘要:稻田裡這種野味,蛋白質含量是獼猴桃23倍,收購價400元1斤,別錯過文/農夫也瘋狂這個時候農村的集市開始熱鬧起來了,有些農民也把自家的一些土特產拿到集市上售賣了,像蔬菜、水果這些實在是太常見了。還有一些農民製作的乾菜、鹹菜、手工品就是很搶手的。
  • 這種樹上長滿刺,人稱「釘子樹」,葉子賣20元1斤,但採摘困難
    ,很多農村的一些可以吃的野味野菜,都可以拿到市場上買了。一開始的話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些,可以食用的野味和野菜都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因為都是不熟悉的食物,後面很多嘗試過後都覺得好吃,在市場上這些野味和野菜就成了人們非常喜歡的美味了,關於這種刺楸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食,在農村刺楸是隨處可以見到的,這是一種野生植物,通常都是生長在山上或者路邊,以前在農村很多孩子上山,就是撿這種樹木掉落在地上乾枯的樹枝,帶回家可以當柴火燒,這種樹上長滿刺
  • 在國外是一大惡草,在我國卻成極品野菜,6元一斤常用作火鍋底料
    導讀:在國外是一大惡草,在我國卻成極品野菜,6元一斤常用作火鍋底料說到入侵物種,大多數人國家的人表現都是厭惡,畢竟很多入侵物種適應性和繁殖力都十分的強,會對本地物種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比較有名的就有小龍蝦、牛蛙、福壽螺
  • 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我國有著十分的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野外,隨處可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熟悉野生植物的人來說,很多野生植物卻是寶貝,因為它們很多不僅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還能作為草藥來治病,可以說價值十分的高。
  • 這野菜葉子是紫色的,人稱「補血菜」,好吃又健康,你吃過嗎?
    在農村其實還有一些更加健康的食物,比如野菜。在小編老家就有一種非常好吃的野菜,這種野菜葉子是紫色的,人稱「補血菜」。 它在我們國家的地裡分布也是很廣闊的,南方的很多地方都難看到它,尤其是在兩廣地區,農村很多家庭院子裡都會種上幾顆補血菜。因為這種野菜不僅好吃,而且還可以補血。 小編家過去也種植了不少的補血菜,但是是後來由於要蓋房,家裡的空地被佔用了,雖然現在沒有了補血菜,但是依然清晰的記得它的模樣。
  • 農村一種「奶包」野菜,含鈣量超牛奶?兒時的零食,如今一斤98元
    文|農情萬家導讀:農村一種「奶包」野菜,含鈣量超牛奶?農娃的零嘴,一斤達98元!過去的農村和現在真是不一樣,幾十年前的孩子們,如今早已走出了農村,融入了車水馬龍的城市,而這一代人反而擁有了最珍貴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 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長得很有特點的野草,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它的一兩種作用。而由於有些野草的價值不低,以至於在如今還有很多農民朋友會專門種植它們,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並且還很受歡迎。下午筆者去村裡田邊散步的時候,就在一處水田裡,看到鄉親種植的一種特殊經濟作物,它就是「香蒲」。
  • 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6、7元一斤,包餃子是一絕
    導讀: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6、7元一斤,包餃子是一絕「尋菜於山野,求蔬於荒蕪。」吃野菜,一直是我國普通老百姓千百年來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不過吃野菜也隨著時代的不同,呈現出了不同的結果,最早的時候,是由於物質條件不夠豐富,需要靠野菜果腹充飢、補充體力,所以那個時候的野菜是救命菜。到如今,隨著人們對營養和食材的研究愈發深入,發現很多野菜中所富含的物質能給人體帶來非常有益的影響,因此野菜也慢慢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寵兒。
  • 農村極品野菜,常被拿來做掃帚,如今「入侵」日本,還成「網紅」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富裕了,因此一些過去受到農民朋友喜愛的野菜等也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雖然這些野菜現在依舊能夠見到,只是很少再被人拿來作為食材,不得不說真的是很可惜。不過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種野菜,卻很奇特!因為它以前不但作為野菜,很受農民朋友歡迎。同時它的營養價值養也很高,是一種極品野菜。
  • 南方1種野菜,鈣含量是牛奶3倍,北方人嫌棄,出口日本卻是高端菜
    前言:南方地區1種紫色野菜,常見它煮魚,東北人吃不慣,出入口日本成高檔菜小編是地地道道的村裡人,現階段也是長期在鄉村生活,常常去到田間,因此 就能見到各種各樣不一樣的綠色植物,一些還是營養成分很高的野菜。
  • 過去長在農田的一野草,南方人叫它「泥鰍菜」,現在成了高級野菜
    小編覺得這句話非常的對,就比如說國家的首都吧,起初它並不是一國的首都,只是一個城市而已,那個時候人們對它的關注度還不是特別的大,但是現在的話,它卻成為了很多人都想擁有一個家的地方,就是因為它是一國首都,地位比較高,熱度自然而然就起來了,除了城市的話,小編覺得很多的蔬菜也是可以用這樣的一個道理的。
  • 長在樹上的野菜,以前是窮人的「下飯菜」,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貨
    如今已是四月,在農村山上長滿了許多野菜,比如芥菜、蕨菜、地皮菜等等,但是有一種野菜可葷可素,享有「素中之葷」的美譽,聽筆者介紹到這裡,估計大家都能猜得出來,沒錯它就是木耳。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道美食,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消費者都喜歡天然無添加劑的食物,因此野菜也慢慢的被重視起來,這個木耳以前是「窮人」的下飯菜,如今成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木耳喜歡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當然也需要一定的陽光,有陽光的地方木耳長得比較水靈,半透明,這種木耳是極品,反之粗糙沒光澤的為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