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第三場發布
添動力催奮進 促健康奔小康
文章來源:紅河日報
發布日期:2020/07/22 08:34
瀏覽次數:
7月21日上午,紅河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第三場發布。自全面打響精準脫貧攻堅戰以來,州教育體育局、州科技局、州衛生健康委、州醫療保障局、州民政局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關於扶貧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積極做好全州教育扶貧、科技扶貧、健康扶貧及社會兜底保障工作,堅持扶智扶志,進一步激發廣大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解決好因病致貧等問題,確保全州各族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教育是百年大計,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紅河州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和「發展教育脫貧一批」重點任務,使得全州義務教育辦學的軟硬體得到明顯改善,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全面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全部得到資助,適齡學生無一輟學,家庭經濟困難的從小學到大學各階段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職教園區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職業教育學位不足的問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紅河州依靠科技人才實施技術扶貧,培育創新主體突出示範帶動。組織動員廣大科技人員深入貧困縣、貧困村,幫助提高產業科技水平;面向貧困地區推廣260餘項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在全州貧困地區培育了6個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87家優質種業基地、121家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156個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立96個農業科技示範基地。以新主體、新機制帶動貧困農戶脫貧。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實施健康扶貧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抓手之一。自2015年以來,紅河州健康扶貧、醫保扶貧工作始終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參保繳費有資助、待遇支付有傾斜、基本保障有邊界、管理服務更高效、就醫結算更便捷」的扶貧工作思路,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四重保障線」,織密了貧困人口醫療保障網,進一步提升了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圓滿完成了「病有所醫,醫有所保」的民生答卷。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5年來,州民政局積極履行「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職責,以農村低保兜底為主要內容,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專項救助等社會救助制度為補充,更好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兜住兜牢脫貧攻堅底線。截至今年7月,全州共有10.24萬戶17.41萬人享受農村低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3萬戶11.21萬人。2015年以來,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381347.94萬元;特困供養資金34312.88萬元;臨時救助資金36829.24萬元;孤兒、困難兒童生活費17556.78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20045萬元。合計支出兜底保障資金49億元,有力保障我州40多萬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