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扶貧先扶志
攜手奔小康
今天
【展扶貧成效】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踮起腳尖奔小康
——陽城縣蠶桑服務中心駐村工作隊扶貧紀實
陽城縣橫河鎮桑園村位於縣城西南,距縣城五十多公裡,距鎮政府八公裡,處於大山腹地,山高坡陡,交通閉塞,是典型的大山區,而且地無三畝平、田無三寸土,大部分農戶靠天飲水。村民更是形象地總結為「四無村」——山大無礦、坡陡無樹、河水無魚、手裡無錢。
桑園村由孤圪垛、三面場、杜甲三村於2017年合併而成,全村40.7平方公裡,耕地700餘畝,林地16000餘畝,現有農戶56戶,97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戶17人。
2016年,縣蠶桑服務中心對橫河鎮桑園村實施定點扶貧。
蠶桑中心主任張滿慶說
我們扶貧的思路就是要用資金固有的吸引力,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讓老百姓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甚至跳起來摘桃子。如果只是單純地給資金、給物資,個別困難群眾可能會有依賴思想。
思想脫貧 政策引領勁兒足
通過前期調研,召開座談會,借鑑貧困地區扶貧政策等措施,蠶桑中心經會議研究決定,並經縣扶貧辦批准,最終對全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補助政策:
01
新建桑園每畝補助1000元
02
蠶種每張補助45元
03
一次養蠶3張(含3張)以上的養蠶戶免費提供1棟價值1200元的小蠶共育棚
04
新建養蠶大棚(240㎡)每棟補助8000元
05
交售蠶繭在縣政府補助2元的基礎上每斤再補助2元
06
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畝以上,每畝補助500元
蠶桑中心駐村工作隊隊長
張學社說
要想得到扶貧資金,必須動起來,越勤勞獲得扶貧資金越多,扶勤不扶懶。
環境改善 安居安心新農村
根據村裡規劃,蠶桑中心充分利用上級扶貧專項資金和綠洲公司的大力支持,致力於村內環境整治和貧困戶增收致富。
完善基礎設施 加強環境整治
提升文化廣場功能
完成村委辦公樓改造工程
並配備相關辦公設施
修復村內毀損道路
並鋪墊紅沙500平米
治理河道70餘米
修建護坡150餘米
完成村內及
道路兩旁綠化200餘株
配置垃圾桶20餘個
完成了村裡網絡配套基礎工程
落實醫保政策 解決就醫就業難題
針對村裡貧困戶
就醫就業的實際困難
為7戶辦理了
雙籤約醫療救助服務
為8戶13人辦理了
低保政策兜底脫貧
為困難戶潘小興
提供村級衛生管護崗位
為崔興元提供了
村內「環衛清潔工」
公益性崗位
開展消費扶貧 助力增收致富
積極開展消費扶貧
為貧困戶銷售小米210斤
木耳10斤
蜂蜜60斤
總價值3860元
根據村內實際 發展特色產業
根據山區實際情況
積極籌措資金15000多元
幫助該村發展特色產業
其中
為貧困戶無償提供
雞、鴨、鵝各50隻
發展林下養殖
免費為村裡提供一臺微耕機
為村裡土蜂養殖區建設
提供扶持資金5500元
資助1000元
幫助該村修建
農副產品銷售坊8間
協助該村發展光伏發電
年創收20000多元
既解決了集體經濟破零問題
也可為貧困戶進行分紅
村民說
現在村裡環境好了,橫邵路通了,交通也方便,幹什麼也有獎勵,我們做起事來也有了盼頭,這些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產業發力 踮起腳尖奔富路
2017至2019年,蠶桑中心承擔蠶桑產業扶貧項目,2020年承擔蠶桑產業和中藥材產業扶貧項目。
+
蠶桑產業項目
+
中藥材產業扶貧項目
通過中藥材產業扶貧
惠及全縣6個鄉鎮17個村162戶
新栽中藥材459.54畝
下撥補助資金22.977萬元
中藥材收穫後
可帶動貧困戶收入100萬元
戶均增收6000餘元
2016年底原三面場村9戶貧困戶全部脫貧。2017年底,桑園村11戶貧困戶全部脫貧,生產生活得到保障,桑園村也成功退出貧困村行列。「精準扶貧是一項長期戰略,我們要持之以恆地抓下去。在輸血的同時更要讓他們造血,讓老百姓明白勤勞才能致富,只有這樣才能不負黨和政府精準扶貧的初衷。」蠶桑中心主任張滿慶說。
這是
中共晉城市委網信辦和晉城市扶貧辦
組織開展脫貧攻堅網上集中宣傳
在「晉城在線」「太行日報」等
主流媒體平臺
通過講扶貧故事
秀村播帶貨
展扶貧成效等專欄
講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
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
展示我市各地特優農產品
展現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
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弘揚脫貧攻堅精神
增添持續奮進動力
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END來源:陽城扶貧
原標題:《【展扶貧成效】踮起腳尖奔小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