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熊嶽鎮將庭院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一項舉措。隨著熊嶽鎮庭院經濟的發展,很多村民都利用閒置的庭院土地種起了苗木、葡萄,辦起了民宿,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麗幸福的鄉村,共同致富奔小康。
前不久,位於熊嶽鎮溫泉村的禹泉溫泉民宿開張了,老闆王永夫婦每天在自家的小院子裡招待客人、收拾衛生,忙的不亦樂乎。
熊嶽鎮溫泉村 村民 王永
我這都是老院子改造的,現在能營業的是十個房間,要是滿員的情況下一天能掙個300-500元。我們家的優越條件就是有地下溫泉水,靠著溫泉水去吸引四面八方的客戶。
整潔的房間、寬敞的溫泉泡池、嶄新的牆面,王永用半年時間將自家原本的老院子翻新、裝修成了嶄新的溫泉民宿,王永的身份也從農民變成了「小老闆」。
熊嶽鎮溫泉村 村民 王永
以前在家種葡萄,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幾萬元,維持生活可以。村上帶動,做這個農家院,我看這個事兒可行,有點兒發展前景。有政府支持,有信心把這事兒做好。
熊嶽鎮溫泉資源歷史悠久,其水溫高、礦物質豐富,一直以來備受全國各地遊客青睞。如何利用好這一自然資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溫泉村想到了依託溫泉資源發展庭院經濟,鼓勵村民利用好自家庭院建民宿、做旅遊。
熊嶽鎮溫泉村 第一書記 郝明芳
我們去興城、雙臺子考察,回來以後我們就引導幫助村民來做這個事兒,我們幫著大伙兒爭取一些政策,庭院設計、整體構造我們都進行了整體指導。原來我們村是3戶在做庭院經濟,現在已經有7戶在經營這個項目了。雖然疫情能有一些影響,但是整體效益還是不錯的。
近年來,熊嶽鎮始終將脫貧攻堅奔小康作為重中之重,除了通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採取科學規劃、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等措施,增加農民收入,熊嶽鎮還不斷探索庭院經濟發展模式,結合各村的產業特點、資源優勢,面向市場,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庭院經濟,讓群眾致富有門路。
又到了紅提葡萄豐收的季節,這兩天,郭屯村的牛蘭一家十分忙碌,裝箱、過秤、裝車,一串串飽滿剔透的葡萄承載著牛蘭一家的小康夢。
熊嶽鎮郭屯村 村民 牛蘭
我家一共三個大棚,一共能產20000多斤葡萄,能賣個10多萬,跟去年價格差不多,都不錯。
牛蘭告訴記者,做農業也講究與時俱進,在村兒裡的引導下,自家的庭院葡萄也經歷了「轉型升級」。
熊嶽鎮郭屯村 村民 牛蘭
以前是陸地葡萄,沒有保障,大棚葡萄能有點兒保障,不受天氣影響。我們也要跟著時代發展,村裡也支持號召大伙兒不斷改善品種,讓咱們建大棚,提供各種有利條件,幫著協調鄰裡關係,這對我們都很有幫助。
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除了溫泉民宿、大棚葡萄,熊嶽鎮還有很多村民在房前屋後培育、銷售苗木,通過大戶帶小戶的方式,不斷優化苗木質量,擴大銷售渠道,增加收入。
熊嶽鎮唐屯村 村民 唐立
原來家裡十畝地,一年銷售10多萬,不是特別好銷售。這兩年咱村上有一些大戶開始通過網絡銷售,我這回也跟著他們在網上賣,跟著他們學,他們再帶一帶我,這個銷路就打開了。賣的好我也敢幹了,今年又增加了20畝地,現在一畝地比原來賣的還多,我想明年幹好了再增加20畝地。
曾經不起眼的小小庭院,通過熊嶽人民的勤勞雙手,一舉成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成功實現了「逆襲」,「庭院經濟」也實打實的成了當地村民奔小康的「加速器」。
▌本條微信由鮁天下編輯製作
來源:鮁視新聞
製作:史策
營口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