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改蘭:脫貧入黨 勤勞致富奔小康

2020-12-22 駐馬店網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李志軍)泌陽縣高邑鎮黨莊村小李莊脫貧戶朱改蘭,現年53歲,六年前其丈夫患癌症病故,一個家庭失去了主要勞動力,朱改蘭不僅要還清丈夫看病的高額債務,還要承擔兒子上大學的巨額學費和生活費。

作為一個困難戶,一名女性同志,她沒有被困難壓倒,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知難而上,自我奮鬥。她通過政府小額貸款種植2萬袋香菇,自身發展產業實現年收入6萬餘元。與此同時,她每天早上還到附近種植戶那裡購買香菇,再到泌陽菜市場零售賣出。冒著酷暑,頂著嚴寒,不分黑夜和白天,但天道酬勤,靠著政府的借貸資金、產業培訓,2017年她實現了脫貧,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她的孩子靠著政府的教育補助順利完成了學業,現在在廣東一家企業就業,月薪1萬元左右。

憑藉國家扶貧政策的東風和她勤勞的雙手,朱改蘭實現了穩定脫貧,2018年她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用她的話說:「自己靠著黨的政策脫了貧,要懂得感恩黨的照顧,加入中國共產黨,更好的為全村服務。」2019年作為脫貧致富典型先進分子,被支部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2020年被支部吸納為預備黨員。

朱改蘭用實際行動,用勤勞雙手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她將以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新啟點,繼續發展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示範帶動全村更多貧困戶發展產業,為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版權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駐馬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熊嶽鎮:庭院經濟促增收 帶動致富奔小康
    隨著熊嶽鎮庭院經濟的發展,很多村民都利用閒置的庭院土地種起了苗木、葡萄,辦起了民宿,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麗幸福的鄉村,共同致富奔小康。 如何利用好這一自然資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溫泉村想到了依託溫泉資源發展庭院經濟,鼓勵村民利用好自家庭院建民宿、做旅遊。
  • 夫妻開餐館 攜手奔小康
    夫妻開餐館 攜手奔小康新華網新疆頻道夫妻開餐館 攜手奔小康  勞動創造歷史,奮鬥譜寫輝煌。近年來,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經濟、文化、村容村貌等各方面快速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默默無聞、敢闖敢幹的勞動精英,他們在各行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展現了「勤勞致富」。尼勒克縣喀拉蘇鄉克什喀拉蘇村的迪娜·奴卡爾別克就是這些令人尊敬的勞動者之一,築起了克什喀拉蘇村的最美風景。
  • 我在廣東奔小康│「蒸籠姑娘」帶領村民致富奔康
    《我在廣東奔小康》 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 在這位「蒸籠姑娘」的帶領下,當地村民通過加入她成立的合作社,重新拾起竹編非遺技藝,靠著這項傳統技藝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黃瑞蘭:趕著牛兒奔小康
    她帶領一家人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越走越寬,越走越穩。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黃瑞蘭家在2013年被評為了貧困戶,老實巴交的兩口子耕種著20多畝地,主要靠種植藥材、玉米、洋芋、豌豆等農作物作為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癱瘓在床的婆婆,常年需要吃藥,還有兩個讀小學的孫子,然而家裡的重擔並沒有壓垮這個勤勞的女人,反倒讓她越挫越勇,在2014年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2020-11-2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特色養殖之路 增收致富奔小康
    伊寧市南岸新區二橋社區養殖戶侯峰,在創業中堅持走特色養殖之路,從事蛋雞養殖已達10年時間,如今他又不斷創新思路,引進市場前景好、效益高的蛋雞新品種養殖,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在小康路上闊步前進。  如今,侯峰的養殖場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養殖,1萬隻雞,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來管理就行了。
  • 祁陽:詩詞之鄉人文明 產業興旺奔小康
    正在油菜地裡幹活的合興村貧困戶鄧玉蓮一邊除草,一邊吟起了感謝詩:「新型農民蔣輝光,齊心協力辦農莊;瓜甜果優稻花香,耕出田園好風光;勤勞致富有門路,帶領我們奔小康。」大忠橋鎮黨委書記莊小敬介紹說,大忠橋鎮的農民,喜歡吟詩作賦、出口成詩。 2002年,二十幾位農民詩友倡導成立黃花詩協,每年出版一本《黃花詩詞》,至今已經出版18集,詩作1萬5千多首。
  • 蒲城:黃芩花飄香致富奔小康
    蒲城:黃芩花飄香 致富奔小康 7月,在渭北旱腰帶蒲城縣堯山南麓北麓,成片的黃芩花開正盛,花香四溢。「一串串藍色花朵,好看極了。開始還以為是薰衣草,停車仔細觀看才發現是黃芩。」
  • 【展扶貧成效】踮起腳尖奔小康​
    【展扶貧成效】踮起腳尖奔小康​ 2020-12-17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紅薯幹變身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軟黃金」
    小小紅薯幹變身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軟黃金」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21 10:25 【字體:大中小】
  • 唐河縣湖陽鎮許紀勇:拓展致富路 攜手奔小康
    唐河縣湖陽鎮許紀勇:拓展致富路 攜手奔小康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陳炳謙「許廠長是個大能人,辦廠有眼光,管理有方法,對上班員工非常關心、體貼,人性化管理,上班幹活就像在家裡一樣。這兩年,凡是在廠裡上班的,家裡日子都過得非常好,腰包鼓了,日子甜了,是許廠長幫俺們圓了家門口上班致富夢!」在唐河縣湖陽鎮張灣村南陽市綠爾康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員工們七嘴八舌誇起了他們的廠長許紀勇,紛紛點讚。車間裡,燈火通明,機聲隆隆。放眼望去,剪裁的、縫紉的、質檢的、封裝的……,成捆的原料到工人們手裡一會兒變成衣料片、一會兒變成防護服、一會兒進了包裝箱,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
  • 長治、呂梁技能培訓送到家,就業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技能培訓送到家就業致富奔小康就業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業之本,連續三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將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動、培訓百萬勞動者作為給老百姓辦的民生實事之一,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由此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養雞能手」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養雞能手」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2020-09-09 18: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廟壩鎮:感懷黨恩 和諧奮進奔小康
    廟壩鎮:感懷黨恩 和諧奮進奔小康 2020-05-19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勤勞致富為什麼不在被新一輩重視?古話都是有道理的!
    勤奮致富是從古至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幾個字,用到當今社會的話,那麼最富有的應該是幹農活的人民了。 不管務農種植的是什麼,最多也僅僅是維持一下家用,解決三餐的溫飽問題。若想要走上小康的社會,還需要另闢捷徑。
  • 她重回八零年代,變身豆腐西施,從此發財致富奔小康
    她重回八零年代,變身豆腐西施,從此發財致富奔小康空閒的時候,總是會看小說來打發無聊的時光,但是對於愛看小說的你來說,一定會遇到書荒的情況,小編又給大家四篇帶來高人氣的重生種田文!她重回八零年代,變身豆腐西施,從此發財致富奔小康,讓大家盡情閱讀。
  • 萬畝仙桃結碩果 果農致富奔小康
    仙桃產業成為該鎮脫貧攻堅和致富奔康的主導產業。走進蓬溪任隆鎮八角村,果園裡,果農摘桃、裝桃、運桃,一派豐收景象;桃園外,商客稱重、分類、裝載,忙得不亦樂乎。走進仙桃產業園,一個個新鮮誘人的仙桃掛滿枝頭,空氣中瀰漫著桃子特有的果香。桃樹下,種植戶黃金和妻子忙著採摘裝框,今年天氣晴好,他家桃子的產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優質桃子比例增多,市場上供不應求。
  • 勤勞致富的王生明——大通縣遜讓鄉遜布村脫貧戶王生明事跡
    為確保「脫貧列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鄉黨委、鄉政府和村兩委、扶貧工作組多次派人入戶,與王生明交流溝通,耐心解讀國家脫貧攻堅政策,認真分析市場走向,算經濟帳、長遠帳,逐步打消了他的顧慮,堅定了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 【勞模風採】王躍龍:帶著農民兄弟致富奔小康
    他敢為人先,是農民致富的領路人;他暖心幫扶,是貧困群眾的貼心人;他銳意進取,是鄉村振興的帶頭人。他就是孫吳縣哈屯現代玉米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黨支部書記王躍龍,先後榮獲黑河市勞動模範、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省級拔尖人才、2019年省「十大」扶貧致富帶頭人、國務院授予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等榮譽稱號和獎項,今年他又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
  • 閩寧鎮村民海國寶:勤勞致富再不能等、靠、要
    院落敞亮、飯菜飄香,政府給每戶移民分了54平方米住房,同時在一旁留出空地,讓他們靠雙手勤勞致富。閻夢婕攝 人民網銀川7月27日電(閻夢婕)7月19日一早,閩寧鎮的村民海國寶就開始起床收拾自家屋子,「18號晚上,閩寧鎮上的領導告訴我第二天上午家裡要來個領導慰問,讓我們準備一下,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我尋思著應該會是個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