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黃芩花飄香 致富奔小康
7月,在渭北旱腰帶蒲城縣堯山南麓北麓,成片的黃芩花開正盛,花香四溢。
「一串串藍色花朵,好看極了。開始還以為是薰衣草,停車仔細觀看才發現是黃芩。」正在地裡賞花的旅客連博林高興地說。
「細唇羞澀曜藍光,纖蕊含情透馥香。疏影橫斜驚閬苑,燥溼清熱有根黃。」這是一首對黃芩花及黃芩藥性描述的詩句。蒲城縣橋陵鎮、堯山鎮,土地乾旱貧瘠,靠天吃飯。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景,一畝地也就打三四百斤小麥,秋玉米群眾基本上不種,為了增加群眾收入,後來當地引進了喜乾旱的中藥材黃芩。「黃芩是個懶莊稼,種一茬,長三年,一畝地種子肥料投資800多元,就不用管了。正常年景,每畝地可產鮮黃芩800多公斤,像今年雨水多、氣候好,每畝預計可產1000公斤以上,一畝地純收入6000多元錢。我們當地引進了一家中藥材企業,銷售也不愁。對老百姓來說,黃芩和金銀花一樣,都是增收的好產業。」蒲城縣農技推廣中心經濟作物站站長成文軍介紹道。
據了解,蒲城縣種植中藥材集中在堯山南麓與北麓的橋陵鎮、罕井鎮、堯山鎮三個鎮,主要以中藥材黃芩為主,有少量射乾等,共5萬餘畝,每年可以為當地群眾帶來上億元收入。(蒲城臺記者程軍濤、姚蒙)
【來源:渭南聲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