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世界的文明古國,如今的中國高樓林立,大部分城市都煥然一新,整潔乾淨。但印度給人的感覺卻永遠都是充斥著髒亂差,再或者是負面的消息。然而如果你近年來去過印度旅行的話,那麼一定會對於這個國家有著刮目相看。
雖然不少城市看起來依然擁有著糟糕的環境,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印度貧富懸殊已經稍微有了改善,不少城市也開始逐漸的現代化,比如德裡和孟買,再比如說小馬比較喜歡的一座城市加爾各答,其多元的風情足夠讓你對其充滿著嚮往和驚喜。
印度的加爾各答,有著多元的族群和文化,還有其他印度城市所沒有的「唐人街」與「中國早餐」。那麼如何才能第一時間去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不妨跟著小馬的腳步一起來走走。
我預定的酒店在加爾各答的老城區,出酒店徒步穿越喧囂的街區,擁擠的鐵軌,飲食印式傳統的市井生活夾雜著些許破爛不堪的樓房,沒過幾分鐘就進入了當地的市場。
市場並沒有傳統印象中井然有序的貨架,大部分商販都是沿街兜售著瓜果蔬菜,布滿了長長的一條街,沒有電子秤出現在我的視線裡,相反這裡依然沿用著老式的秤砣式的公平秤,顯然一副印度式的生活百態場景圖映入我的眼帘,他們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了印度最底層老百姓的生活。
看起來他們並沒有因為糟糕的環境和貧窮的境遇而感到沮喪,相反從他們的面容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在享受著這種安逸的生活。
走過菜市場進入居民區,這樣的印度式市井生活會更加濃厚,當地人站在街邊,手捧著磚紅色的茶杯,前去打量和詢問,得知這是當地最有名的且消耗最多的一種飲品--奶茶。五毛錢就可以買上一杯,一邊喝茶一邊喝老闆閒聊一邊享受著冬日的暖陽,這或許就是加爾各答的奶茶社交圈。
這一奶茶社交或許就是因為曾經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飲食文化,顯然做了140年英屬印度的首都,加爾各答保留下來的絕非僅僅只有奶茶文化。
穿過居民區就進入了加爾各答的BBD,是這座城市保留英式建築最多的區域,走幾步就可以邂逅一座精緻的老式英式或者歐式建築,一路走一路逛,從老郵局到老車站,從總督府到老式的寫字樓等等,這些滿目滄桑的古建築無不向你展示了曾經加爾各答的繁華。
從BBD順著河邊走,你會驚奇地發現,這才是你印象中的印度印象,這裡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廢棄的火車站,火車站旁邊用各種建築材料拼湊而成的棚戶區一目了然,旁邊的垃圾堆成山,雜草叢生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少人蹲著和站著,整個地方散發出一種刺鼻的味道,看起來條件十分艱苦,這或許就是曾經在寶萊塢電影中見到的貧民窟。
遠處的列車緩慢駛來,鐵軌上玩耍的孩子紛紛迅速離開火車軌道,瞬間讓我有一點感到心痛,相對活下來,尊嚴和節操這骯髒不堪的地方似乎一文不值,然而終究會有多少人會擺脫這種世代貧苦的命運呢?究竟會有多少人會成為電影中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即便印度早就廢除了種姓制度。
帶著這種痛心的感覺,繼續沿著火車軌道旁的土路往前走就到了一個惡臭中帶著一股清香的地方,這裡就是成為我在印度旅行中最喜歡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胡格利河畔的鮮花市場。即便是臨近中午,這一依然一派喧囂的場面,站在豪拉大橋上俯瞰整個花市,人群川流不息,遠遠的還能聽到意思的叫賣聲,看起來十分的市井生活。
往橋下走,站在商鋪的中間,擁擠的人群讓我有點後怕但並不會討厭,因為他們即便不懂英語,但同樣會用微笑表示他們的歡迎。兩旁擺滿了各種鮮花,白的紅的藍的,而最耀眼的就是金黃色的金盞花,在印度人的信仰中用這種最神聖的金盞花去供奉神靈是最虔誠的,因此可以看到不少人一摞摞地拿著這些花。
穿過鮮花市場的棚戶區,就到了胡格利河畔,作為恆河的支流這裡依然是當地人崇拜的河流,同樣他們在這裡洗禮,同樣在這裡刷牙以及吃飯等等等等。相比瓦拉納西這裡顯然是少了一些商業化氣息,卻多了幾分原生態景致。
誠然,加爾各答並沒有泰姬陵,瓦拉納西那樣舉世聞名的網紅景點,也同樣和不少城市一樣古老、嶄新、乾淨骯髒、虔誠、坑蒙拐騙、安逸、艱辛等等一切關於印度印象在這裡都原原本本地展現在你的面前。但絲毫不會影響我對加爾各答的喜愛,這座需要慢慢回味的印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