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業務場景原因,用戶停留時間特別短,也造成用戶還沒給平臺創造價值就流失了;我們基於停車場景衍生了更多的停車功能,讓用戶停車變得更智慧;同時讓用戶對平臺產生粘性,讓用戶在平臺產生更大的價值,則需要延長用戶生命周期,提升單體用戶價值,因此結合用戶生命周期進行精細化運營。
二、什麼是用戶生命周期
用戶生命周期就是用戶從開始接觸產品到離開產品的整個過程,分別是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1. 定義用戶生命周期各階段
導入期:用戶獲取階段,將市場中的潛在用戶流量轉化為自家用戶。成長期:體驗了產品的相關服務或功能,體驗過Aha時刻。成熟期:使用產品的功能或服務較多,貢獻較多的活躍時長、廣告營收或付費等。休眠期:一段時間內未產生價值行為的成熟用戶。流失期:超過一段時間未登錄和訪問的用戶。導入期:獲客區,核心工作以拉新以及存進新用戶活躍。
成長期、成熟期:升值區,核心工作促進用戶活躍,付費/轉化,製造留存,分享邀請。
休眠期、流失期:留存區,核心工作做好用戶流失預警及安撫和召回。
三、用戶生命周期搭建
1.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xx智慧停車》業務邏輯
智慧停車業務邏輯
綜上分析,用戶使用產品的基本邏輯為:
用戶通過停車繳費關注公眾號。找車位解決用戶出行停車難問題。最後通過增值性功能「租車位」解決用戶停車難停車貴。
2. 找到影響用戶留存(付費)場景功能
從運營角度來看,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都屬於用戶付出的成本,包含時間成本、體力成本、精神成本等等,用戶付出的成本越高,代表對產品的黏性越強。
對於用戶來說,在付出成本的對等下也需要獲得感知價值,比如產品本身的價值——臨停繳費,比如附加服務價值——找車位,比如衍生價值——租車位等等;用戶的感知價值越強烈,也就越容易活躍和留存。
那麼,結合用戶的使用邏輯,停車是用戶付出的最大成本,「找車位」屬於用戶獲得的感知價值;而「租車位」的衍生價值,故判斷可能影響用戶活躍/留存的核心關鍵功能:找車位。
3. 定義各階段用戶行為
至此,《xx智慧停車》用戶生命周期模型也就搭建完成。
綜上分析可得:作為一款流量型工具產品,想要提高用戶活躍和留存,可以從停車繳費、停車產品以及功能使用引導這幾個方向出發,我們再來通過產品發生的一些激勵動作來輔證模型。
四、各個階段運營策略
1. 引入期
1)利用微信生態政策,公眾號粉絲<50萬的時候,掃碼支付默認關注公眾號;當粉絲量>50萬的時候,將支付二維碼更換為關注二維碼,用戶臨停繳費關注公眾號後再通過菜單按鈕繳費;建立各個地級市公眾號利用微信生態政策獲取用戶,最後通過uniID關聯識別唯一用戶。
2)對於關注了公眾號但很快取關的用戶,我們在用戶首次關注公眾號給用戶推送信息介紹相關的功能和品牌或我們向用戶推送停車券領取連結(我們在這裡做了一個A/Btest),測試哪種策略對留存更優。
2. 成長期
1)從用戶使用場景出發,通過激勵體系引導用戶「找車位」-停車-臨停繳費整個使用場景,體驗產品的功能,讓用戶有完整的產品價值體驗,以增加用戶對產品粘性促使用戶在產品的成長。
2)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交易筆數就會讓用戶形成心智從而對用戶產生留存(新用戶成長轉化);我們在用戶首次關注公眾號後推送領取停車券的連結讓用戶領取5張不等面額的停車券,同時我們也會通過實驗測試驗證停車券有效期對用戶的留存和成本控制支出達到最優。
3. 成熟期
這個階段主要圍繞著用戶價值提升展開,平臺收入通過用戶租車位交易產生佣金和用戶開通付費會員獲得增值性業務收益。
1)通過相關的活動吸引用戶體驗租車位解決用戶停車難停車貴問題;其次在瀏覽量高的頁面曝光「租車位」的功能入口轉化用戶;繳費完成通過微信信息推送告知用戶,同時通過會員積分體系提升用戶續費。
2)付費會員是平臺收入來源之一,通過相關頁面對付費會員權益進行曝光告知用戶,可以解決用戶在什麼場景下遇到什麼問題或者帶來直接的收益從而促進用戶轉化;同時,對付費會員進行策略運營以促進用戶續費,結合不同的用戶畫像行為數據分析發放不等面額的抵扣券以促進用戶續費或者轉化。
4. 休眠期和流失期
這個階段主要工作是為了延長用戶生命周期,要制定流失預警及相應的召回策略。
流失在用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發生,有在新用戶沒成長的時候流失了,有在成長期的時候流失,也有在成熟期的時候流失了,各個運營人的理想狀態是用戶能走完整個生命周期各個階段;要做流失預警及召回,則先要做好流失的定義。
1)流失定義:用戶在15天內已沒有通過公眾號菜單「臨停繳費」進行繳費,且也沒有使用「找車位」相關功能。
本文由@Ja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