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日頭條為例:進行用戶生命周期的分層運營

2020-12-2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運營中,通過對用戶的分層是實現產品精細化運營的必要條件。本文以今日頭條為例,結合相關數據指標進行用戶生命周期分層法,並具體進行不同層級用戶的運營策略的制定,從不同方面考慮運營策略的制定,並針對策略優先級進行思考分析,保證策略的可執行性。

一、產品分析

1.1 產品現狀

(數據來源:艾瑞數據、百度指數)

結合今日頭條的以上數據,可以發現:

  • 月獨立設備數量從2018年7月至今,增幅均在0-2%之間,產品進入處於成熟期;
  • 月活量超過2.5億,用戶日活躍時長76分鐘,流量數據龐大;
  • 男性比例63%,大於女性比例;
  • 產品使用人群相對年輕化;
  • 產品使用地域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1.2 產品核心價值

產品定位:通過智能算法個性化推薦你感興趣的信息,以用戶為中心,提供連接人與信息的服務。

產品核心價值:結合智能推薦算法,提供用戶感興趣的信息

1.3 用戶需求

作為一款資訊類的內容APP,今日頭條面向的用戶需求。

結合KANO模型進行用戶需求的分析:

  • 基本型需求:查看時事新聞、分享/下載/收藏/點讚、短視頻、小視頻、帳號管理;
  • 期望型需求:細分的行業資訊信息、問答、與其他用戶互動;
  • 魅力型需求:個性化智能推薦、微頭條-人人都是原創作者。

1.4 用戶畫像

(1)小A,22歲,在校大學生,平時有較多的空餘時間,關注熱點新聞/娛樂八卦,空餘時間喜歡在今日頭條了解時事,以及關注一些考研、專業的信息。

(2)小B,25歲,工作兩三年,工作比較忙,對於職業發展有一些迷茫,通過今日頭條了解一些職業發展的信息,同時在上下班的時候了解一些時事新聞或者刷刷搞笑視頻緩解壓力。

(3)小C,20歲,在三四線城市,工廠工人,平時下班沒事就上今日頭條看喜歡的小說、小視頻等,因為頭條總能給他推薦他喜歡的內容。

二、業務邏輯圖

頭條用戶主要分為:內容生產者(頭條號創作者),內容消費者。兩種類型的用戶的主要行為如下:

2.1 內容消費者主要行為

(1)資訊方面:看新聞、看視頻、看廣告

(2)社交方面:關注其他用戶,參與話題評論,互動聊天,提問問題等

(3)電商方面:通過電商引流連結,進行商品購買

2.2 內容生產者主要行為

(1)內容生產:優質內容的生產,吸引用戶點擊消費

(2)廣告引流:通過給其他品牌或者商品進行廣告推文,獲取廣告收入

(3)電商:通過頭條的店鋪功能出售商品,利用粉絲流量進行流量變現。

2.3 產品業務邏輯圖

可以發現,頭條的用戶大致分為:生產型用戶和消費型用戶,兩種用戶又可以拆分為各自更加精細的層級。本次分析中,限於篇幅,將針對用戶基礎龐大的消費型用戶進行分層制定和運營策略制定。

三、用戶生命周期的搭建

今日頭條作為一款流量類的APP,其產品具備以下特徵:

  • 業務需求多樣化,不同類型的用戶存在多種需求,產品需要滿足多數人的使用需求
  • 用戶之間的關聯性強,用戶可以關注其他用戶,點讚、評論、分享他人的內容,同時,頭條主頁還有一個「關注」頻道,加強了用戶之間的關聯性。

本次分析將通過相對簡化的產品用戶生命周期進行用戶分層,針對消費型用戶進行用戶的生命周期的分層運營。消費型用戶的價值體現在高頻次長時間訪問產品帶來的高流量,用戶直接付費的場景少,因此今日頭條的用戶價值處於下圖中的第四象限。

這裡將今日頭條對於用戶價值用戶價值需要關注到活躍留存指標拆解為:

3.1 基本數據指標

從基本數據指標上看,需要關注用戶對於產品基本的訪問時長、頻率數據,具體指標:

  • 用戶訪問頻率
  • 用戶平均在線時間
  • 用戶最近一次上線時間

3.2 關鍵行為標籤

今日頭條的核心價值:結合智能推薦算法,給用戶提供用戶感興趣的信息。關鍵行為指標將從功能、內容、社交上進行分析。

對於新用戶來說,進入產品時,由於缺少一些用戶的基本信息,因此為了讓用戶更快體驗到產品核心價值,需要讓用戶選擇喜好的信息類型,比如:「歷史」、「軍事」、「美妝」等。

對於老用戶來說,則是通過其點讚、收藏、分享或者評論的次數來反饋信息推送的準確性。

3.3 用戶生命周期的搭建

(1)各個階段用戶的描述

導入期用戶:用戶下載今日頭條,只是用來看近期熱點新聞、甚至搜索一些東西,沒有體驗到今日頭條的個性化推薦等核心價值。

成長期用戶:用戶通過選擇信息類型、完善相關用戶信息等,產品可以相對精準推送信息給用戶,用戶對於產品推送的信息接受度較高。

成熟期用戶:用戶習慣性關注產品內容信息,並且熱衷於在新聞等內容下進行收藏、評論、點讚等互動,經常關注喜歡的創作者信息。

休眠期用戶:用戶曾經是產品成熟用戶,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連續多天不登錄產品。需要通過召回機制進行召回。

流失期用戶:用戶不再使用產品。

(2)用戶具體的生命周期搭建

通過以上分析出來的指標和標籤,以及用戶描述,對於用戶生命周期進行拆解如下:

(PS:由於不具備具體的數據可以進行數據篩選,模型中的具體數字為虛擬值。)

四、消費型用戶的運營策略制定

結合用戶生命周期,針對消費型用戶進行運營策略制定。

從運營端角度看:

  • 我們希望用戶能夠保證運營數據指標的穩定,保證產品各項指標的正常達成
  • 我們還希望用戶能夠完成某些重要行為,進而轉化為更高價值的用戶

因此,對於運營策略的制定,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 希望用戶穩定、周期性操作的行為
  • 引導用戶完成可以提升其階層的重點行為

4.1 整體策略方向的制定

整體上考慮的是讓用戶讓用戶完成一些行為,以保證相關活躍、留存指標的穩定,同時讓用戶能夠觸發特定行為完成用戶階層的轉化。

整體策略的制定方向如下:

  • 讓用戶完成一次性關鍵行為
  • 希望用戶保持某種最低的貢獻
  • 讓用戶長期保持某一行為
  • 讓用戶完成身份、價值層級的進階
  • 讓用戶對於產品產生更高的情感認同

以上幾個方面包括了我們在本章節開頭提到的兩個策略的方向:用戶穩定、周期性的行為;用戶進階的行為。接下來,針對具體方面的行為舉例和目的如下圖:

對於今日頭條來說,對於導入期用戶需要引導其往成長期用戶發展,成長期用戶發展為成熟期用戶,而成熟期用戶則可以一方面通過會員機制、頭銜認證、定期推送興趣愛好的內容保證用戶留存,同時可以引導其使用微頭條發展為內容生產者。

整體策略方向制定如下:

4.2 具體運營策略的制定

整體策略方向確定後,針對每個層級用戶制定具體的運營策略

(1)導入期用戶

  • 為用戶設計相應的在線有獎活動,保持用戶能夠穩定留在產品中。
  • 引導用戶完成信息喜好類型、頻道或者創作者的選擇(進階行為)。

(2)成長期用戶

  • 定期push推送關注的人的新動態(文章、視頻等),同時結合大數據,為用戶顯示更多的相關喜好的內容。
  • 設計分享、評論有獎活動,引導用戶進行收藏、點讚、評論、分享等操作,進行更多的互動,讓用戶通過互動增加沉沒成本(進階行為)。

(3)成熟期用戶

  • 定期推送用戶喜好的信息內容;
  • 可以通過會員機制、積分機制,給與用戶身份認證,增加用戶與產品的情感;
  • 策劃活動,通過獎勵等方式吸引用戶進行微頭條創作,讓用戶向內容生產者進階(進階行為)。

(4)休眠期用戶、流失期用戶

  • 設計召回機制,通過一些用戶關注的內容、用戶好友動態等進行用戶喚醒,吸引用戶回到產品。

4.3 策略優先級的思考

分層模型以及策略制定後,需要進行策略優先級排序,結合ICE原則,策略的優先級具體需要考慮到:

這裡可以通過以上三個因素,進行評估模型的創建,決定策略的優先性:

  1. 策略的影響力,即運營策略的影響面寬度、影響效果大小,滿分10分,影響力越大分數越高。
  2. 策略的信心,即運營人員對於策略有效性的信心程度,滿分10分,越有信心分數越高。
  3. 策略的簡易性,即運營人員完成策略的難易度,滿分10分,越容易分數越高。

具體表格如下:

由於表格評論具備較大的主觀性,因此可以通過結合多人共同打分計算平均分,最終論證出策略的優先級。

五、結語

本文通過針對今日頭條,結合產品的用戶生命周期進行用戶分層,重點針對不同層級用戶通過運營的兩個角度分析需要用戶完成的相關行為、制定具體的策略,並且最後運用ICE原則,進行策略優先級的思考,保證策略的可落地性。用戶生命周期分層法適用與大多數產品中,對於其他產品同樣可以運用文章相關方法進行運營策略制定,達到運營的精細化。

 

作者:謝澤賢,專注於用戶運營。

本文由 @謝澤賢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拆解今日頭條的用戶生命周期
    一、今日頭條簡介1.今日頭條基於數據挖掘和個性化推送,最大化利用用戶碎片化時間,實現內容與用戶的精準連接,減少用戶篩選信息時間、方便用戶瀏覽閱讀。二、什麼是用戶生命周期用戶生命周期,簡單來說,就是用戶開始接觸產品到離開產品的過程。用戶生命周期可分為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這5個階段。
  • 超深度解析用戶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論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例...
    本文結構:全文分為兩大部分:用戶生命周期分析的前置條件、用戶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論明確用戶生命周期分析的兩個核心目標、四個抓手,同時建立基於用戶生命周期的數據分析體系如何對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和投資回報率(ROI)進行分解分五個時期詳解各自對應的運營目標和策略,以陸金所、壹錢包、借貸寶、360你財富等各大平臺為例
  • 萬字乾貨 | 不搭建用戶生命周期的產品都是耍流氓
    根據上圖,任意一款產品,以時間為參考維度,以用戶量或者收入水平等作為衡量標準,我們可以將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可以理解為:從產品設計到停止對這款產品的運營,整個周期為產品的生命周期。 怎樣判斷一款產品當前處於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呢?
  • APP運營:產品的四大生命周期分別要如何運營
    ,在APP的各個生命周期中,分別應該做好哪些運營工作。一.APP生命周期要對產品的生命周期進行精細化運營,需要先了解產品有哪些生命周期,產品分別有什麼特點。運營將種子用戶遇到的問題和建議反饋給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根據用戶的需求,對產品進行改進。
  • 如何利用金字塔模型做好用戶分層運營
    既然我們要根據用戶扮演的角色和發生的行為做用戶分層,就會產生一些疑問:用戶的角色類型這麼多,用戶的行為甚至無法預測,怎樣決定用什麼樣的形式進行用戶分層呢?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用金字塔模型分層,以我們常用的鬧鐘產品為例,我們不能因為用戶每天制定的鬧鐘多就認為他是最核心的用戶。使用金字塔模型的產品,通常在用戶之間需要具備相互影響的能力。金字塔模型看上去是所有分層模型中最簡單的一種,我好像可以根據對一款產品的了解,就可以畫出他們的模型。
  • 帶你讀懂用戶運營 | 用戶運營的8大技巧,你知道嗎?
    >用戶生命周期可形象的體現為一個用戶從了解產品、註冊帳戶、成為活躍用戶、再到減少訪問,最後流失的整個過程。用戶運營所需要做的就是延長用戶生命周期,讓用戶從了解產品階段快速過渡到活躍用戶階段,並持續保持用戶活躍度。針對已減少訪問次數、以及流失的用戶則需採取相應措施,召回並提高用戶活躍度。做好用戶生命周期管理,能夠讓單個用戶多次使用產品,提高用戶價值。
  • 生命周期不應該只有運營要懂,產品也要爛熟於心
    編輯導語:在一個產品中,在不同階段用戶的行為以及用戶的價值都是很重要的,我們需要去判斷用戶的類型,進行轉化;但是要用用戶可以接受的辦法,而不是強加給用戶,影響用戶體驗的方法;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生命周期的判斷以及做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實例解析:關於用戶分層下的設計探索
    在這種環境下,一方面是要擴展更多紅利渠道、進行圈層精準引流,另一方面,則是精細化運營思路,為核心流量建護城河,用最小的成本使用戶價值最大化。因此,不管是對新流量的精準引入,還是對現有流量的精細運營,最為關鍵的手段就是「用戶分層」。
  • 基於用戶行為的增長邏輯:觸動人心的運營策略
    到這裡,我們已經初步搭建起了用戶增長策略的基本框架: 根據轉化漏鬥梳理操作流程,進而識別關鍵觸點進行優化 根據任務層次梳理最小閉環,進而分層次、分階段設計運營策略 根據用戶生命周期進行用戶分層,進而針對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實施差異化的運營手段
  • 基於用戶行為的增長邏輯:觸動人心的運營策略03
    到這裡,我們已經初步搭建起了用戶增長策略的基本框架:根據轉化漏鬥梳理操作流程,進而識別關鍵觸點進行優化根據任務層次梳理最小閉環,進而分層次、分階段設計運營策略根據用戶生命周期進行用戶分層,進而針對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實施差異化的運營手段二、18字訣:為什麼要分析用戶行為
  • 如何計算用戶生命周期天數?
    與之相關的是留存率,留存率和生命周期不一樣,單獨談論留存率沒有意義,前面要加上一個時間定義,才能確認數值,如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月度留存率,季度留存率,年度留存率等。最近也查閱了一些資料,也向一些行內人士進行了請教,目前用戶生命周期天數被用到最多的通常為網際網路行業,會對用戶對網站/遊戲/app/論壇的留存進行天數計算。
  • 拆解某智慧停車的用戶生命周期
    由於業務場景原因,用戶停留時間特別短,也造成用戶還沒給平臺創造價值就流失了;我們基於停車場景衍生了更多的停車功能,讓用戶停車變得更智慧;同時讓用戶對平臺產生粘性,讓用戶在平臺產生更大的價值,則需要延長用戶生命周期,提升單體用戶價值,因此結合用戶生命周期進行精細化運營。
  • 自媒體乾貨之今日頭條運營指南
    今天談談今日頭條自媒體即頭條號的運營,我想從兩部分講起--頭條文章和微頭條。1、頭條文章發布文章的功能一直伴隨著頭條號的成長,文章的創作也是今日頭條向海量用戶智能推薦文章的基礎,文章寫好了確實能得到官方的一筆廣告分紅或者補貼,那麼我們這些頭條號作者該怎麼做才能提高文章質量與熱度呢?
  • 增長思維,8個用戶生命周期
    運營者為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分享內容定位於:新媒體運營、裂變方案、增長黑客、私域流量沉澱以及轉化、小程序運營方案、小程序裂變運營案例、社群運營、文案策劃、市場營銷、全鏈路營銷、生活感悟等,每日一篇網際網路運營模式文章,很高興你能來~
  • 今日頭條發布自媒體報告激勵創作者!
    以今日頭條為例,該平臺的細分垂類超過100個,且小眾內容表現突出。2018年-2019年頭條號垂釣領域創作者從2000+人增長至30000+人,發布作品超46萬篇,總閱讀量超31億。 以微信公眾號為例,截至2020年初,創作者數量已超過2000萬。而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的銀髮和下沉市場,創作者的數量也在穩步增長,並湧現出一批優質的頭部創作者。 在頭條號粉絲積累超1021萬的@張召忠 今年68歲,退休後才開始做新媒體,卻收穫眾多年輕用戶。
  • 入門級運營名詞解釋:產品生命周期!
    作為因填坑而存在的運營同學,思路容易受制於單個工作模塊,做了幾年運營工作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本文將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分析,讓運營同學對產品的生老病死的過程,有一個全局的認知,這樣在做本職工作時候,就能清楚的知道到自己的工作在整個系統中所產生的價值和未來自己成長的方向了。
  • TutorABC出席2018GMTIC:用創新技術服務用戶全生命周期
    對於以TutorABC為代表的在線教育企業,相同預算下,如何更有效地獲取新客戶、運營存量客戶面臨著越來越殘酷的挑戰。一方面,要不斷迎合消費者的移動生活路徑;另一方面,還要與越來越多的其他行業進行流量競爭,自有流量池的運營也立于越發重要的位置。
  • 今日頭條:AI助力用戶推薦 (上)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抖音,均是在AI的賦能下發展的如魚得水。那麼,今日頭條的精準推薦是基於AI的哪些技術?又是如何實踐的呢?本文筆者將推理出今日頭條的底層AI技術力量和對AI的具體應用,共分上下兩篇以饗讀者。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為什麼叫「今日頭條」,拆分出去的問答為什麼叫「悟空問答」,汽車欄目為什麼改成「懂車帝」,據說都是測試後的結果:選擇的用戶更多。今日頭條的系統能夠做到,每天有上百個 A/B Test 同時在線運轉。二、Go Big or Go Home豆瓣早期做移動產品時,將原有 PC 的功能進行分割為多個 App。
  • 今日頭條是什麼?今日頭條怎麼做?
    詳細解釋各個自媒體自媒體平臺的運營規則及玩法。今天具體講解四大自媒體平臺之一——頭條號。首先我們打開瀏覽器:輸入 今日頭條,點擊:搜索然後進入,可看到如下圖片:由圖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平臺可以根據每個用戶的興趣、位置等多個維度進行個性化推薦,推薦內容不僅包括狹義上的新聞,還包括科技、娛樂、汽車、財經『、遊戲、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