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碩博銜接培養打造醫學研究領軍人才,溫醫大基礎醫學專業今年招收...

2020-12-17 騰訊網

基礎醫學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石,是培養醫學人才的最重要的基礎。基礎醫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在疫情下更是被高度重視,李蘭娟院士曾表示,「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核心在基礎。基礎醫學的科技創新為國家應對重大健康和公共衛生問題提供應急研發能力的支撐和關鍵核心技術儲備。」

如今,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基礎醫學專業是教育部列入拔尖學生培養計劃,成為一項事關中國健康衛生事業根基的學科。今年,基礎醫學專業入選首批「強基計劃」試點專業,並有8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布局基礎醫學。

今年,溫州醫科大學首次招收25名基礎醫學專業的本科生。

(專業代碼:100101K)

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擁有一級博士點和碩士點。作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學校將實施「基礎醫學卓越計劃2.0」,打造本碩博銜接培養,全方位的基礎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專業以培養未來科學家和醫學教育家為目標,依託卓越中心,病毒研究所,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和教學中心,依託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和附屬眼視光醫院等實力雄厚的醫院的臨床資源,依託合作的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奧地利格拉茲大學等國外名校,實行小班化、國際化、個性化、導師制培養模式,培養具有遠大理想、創新思維、國際視野、領導潛能的醫學研究領軍人才。

今天,車車君帶你走進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專業,了解專業辦學特色。

1

優質的教學資源 先進的科研平臺

現擁有2個實驗教學中心和人體科學館,其中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能實驗教學中心為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人體科學館為省科普教育基地。醫學機能學教學團隊為浙江省教學團隊。

學科優勢

基礎醫學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8年獲批本科專業和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基礎醫學學科為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學科和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

業優勢

2

大咖雲集 實力雄厚

現有專任教師和專職研究人員共105人,正高級職稱22人、副高級職稱3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5人。博士生導師10人。擁有國家級、省部級各類人才20餘人,外籍專家2人。醫學機能學教學團隊為浙江省教學團隊。

3

「三化一制」+本碩博銜接培養

學制:五年

學位:醫學學士

培養特色

學院擁有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為本-碩-博5+5銜接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符合推免生條件者,可直接進入碩士研究生培養,碩士第三學年可進入碩博連讀研究生培養。採取「教學與科研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的培養模式。基礎醫學專業學制5年,符合條件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培養過程實行「三化一制」:小班化、國際化、個性化、導師制。

小班化

基礎醫學課程採取獨立設班教學,採用現代醫學與信息化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拓寬學科基礎,強化科學研究訓練,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研究的學術潛力。

國際化

加強學生對外交流、互換學習,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依託學校與國外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建立的合作關係,假期到國內外生命科學領域實驗室開展短期課題研究、參加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夏令營、學術會議。探索與國外高校開展「4+4」本博聯合培養模式。

個性化

根據基礎醫學專業特點,結合學生自身興趣和專長,商定個人學業規劃,選擇研究方向和導師。

導師制

推行「導師制」學生管理。入學第一年即設立導師,以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培養專業興趣等。第二學年開始,雙向選擇 「教學+科研導師」「基礎+臨床導師」。每位導師負責指導1-2名學生,以強化科研基本功訓練和科學素質的培養。

4

打造優秀人才 成就卓越未來

本專業為我校重點建設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科研人員;醫院、科研機構科研人員、生物醫藥公司研發人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基礎醫學專業,助你圓醫學科學家、教師之夢!

基礎醫學,為你打開科學的大門!

相關焦點

  • 招辦面對面 | 溫醫大新增眼視光醫學新醫科班、生物醫學工程新工科...
    我校積極貫徹新時代本科教育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急需人才和高水平醫學國際化辦學,推進浙江省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和溫醫大高水平醫科大學建設目標,2020年招生計劃穩中有升、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01招生計劃  2020年我校總招生計劃數3391人,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人數比上年增加70人。經校內專業計劃數調整優化,醫學類專業計劃增加了88人。
  • 高考看專業:清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未來醫學領軍人才!
    醫學實驗班所設專業是臨床醫學,2009年招收首屆學生,學制8年,學生完成學業後將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Medical Doctor,M.D.)。時代對「醫學人才」有了重新的定義:是在臨床診療中運用科學的思維發現新問題,用科學的頭腦和方法解決攻克疑難雜症的創新人才。清華大學醫學院承載了這樣的歷史使命,開創「醫學實驗班」,醫學實驗班的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即為我國培養醫學創新人才——醫師科學家。
  • 溫醫大與阿爾伯塔大學成立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機構
    該聯合學院是目前我國醫學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層次最全面的機構,包括了醫學本科、碩士和博士項目,也是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溫州醫科大學是如何獲得這所世界百強名校青睞的?聯合學院又要如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醫學人才?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溫醫大阿爾伯塔學院院長李校堃。
  • 溫醫大眼視光專業連續3年位列第一
    溫醫大眼視光專業連續3年位列第一 2019/07/18 00:05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3463
  • 【專業解讀】基礎醫學:開設院士創新班 培養拔尖專業人才
    >理科學 制:五年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培養目標:具有全面的綜合素質、紮實的基礎醫學知識、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大的發展潛能,在高等醫學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醫藥衛生領域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拔尖專業人才。
  • 【專業解讀】醫學實驗技術:形成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
    招生科類:理科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培養目標:具備現代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實驗技能和科研思維,能夠在醫療單位、醫學科研、檢驗檢疫、醫藥相關企業等部門從事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和研究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 南京醫科大學首招9年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畢業既可上崗!
    南京醫科大學今年首開臨床醫學(九年本碩博一貫制)專業,達到培養要求的畢業生除學位證書外,還獲有醫師資格證書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等共「六證」,畢業便可直接「持證上崗」。從南京醫科大學獲悉,這一臨床醫學九年本碩博連續培養專業今年將在江蘇省招收30人,成立「天元班」,該班將採用精英小班教學模式,每個學生將擁有基礎、臨床雙導師,且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完成臨床實踐教學、臨床研究和規培。
  • 培養「4+4」醫學頂級人才
    ■高校直通車2019本報訊(聶銘靜 記者 楊文軼)「學校臨床醫學專業從今年起面向全球高水平大學招收多學科背景的本科畢業生,學生經過4年培養將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 ...生物醫學工程新工科班、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放射醫學...
    我校積極貫徹新時代本科教育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急需人才和高水平醫學國際化辦學,推進浙江省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和溫醫大高水平醫科大學建設目標,2020年招生計劃穩中有升、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01招生計劃  2020年我校總招生計劃數3391人,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人數比上年增加70人。經校內專業計劃數調整優化,醫學類專業計劃增加了88人。
  • 【專業解讀】臨床醫學:開展「5+3」本碩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醫學學科發展的領航人
    年開辦,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首批卓越醫師培養改革試點,今年起實施「5+3」本碩連讀一體化培養模式改革,學生達到培養要求後畢業,可獲得四個證書:即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
  • 「專業解讀」基礎醫學:開設院士創新班 培養拔尖專業人才
    >培養目標:具有全面的綜合素質、紮實的基礎醫學知識、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大的發展潛能,在高等醫學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醫藥衛生領域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拔尖專業人才。、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
  • 峰會主會場溫州醫科大學:地方醫學高校異軍突起的成功樣板
    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溫醫大針對社會對兒科醫療、精神健康、全科醫生的人才需求缺口,推進「兒科振興」計劃,培養高質量兒科人才。與上市企業康寧醫院合作辦學,建設了浙江省內高校第一個精神醫學專業。開創「國標、省統、縣管、鄉用」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的「溫州模式」,受邀在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 「專業解讀」醫學實驗技術:形成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
    >招生科類:理科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培養目標:具備現代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實驗技能和科研思維,能夠在醫療單位、醫學科研、檢驗檢疫、醫藥相關企業等部門從事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和研究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 溫醫大等8所高校聯手打造海西醫學聯盟
    溫州網訊 9月20日上午,海西醫學聯盟成立儀式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廈門大學、廈門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麗水學院、贛南醫學院、汕頭大學等8所高等院校組成,溫醫大牽頭組織。
  • 創新發展全科醫學培養新模式 溫醫大仁濟學院再出新招數
    浙江在線杭州9月28日訊(通訊員 劉瑜)在今年召開的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親切點讚溫醫大仁濟學院全科醫生培養的「溫醫模式」。近日,溫醫大仁濟學院全科醫學培養又出新招數:開學第一周邀請了來自西澳大學同時兼聘仁濟學院客座教授的GEOFF RILEY教授和PETER MAGUIRE教授為全科醫學方向專業師生開展系列教學培訓活動。
  • 瞭望|培養卓越醫學人才,建成高水平醫科院校路在何方?——專訪南方...
    這是1951年始建於齊齊哈爾的軍隊院校,後數遷校址,經長沙,入廣州,六變隸屬,七易校名,於2004年整體由軍隊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成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一所醫學院校,也是全國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入圍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 浙江大學強基計劃專業介紹:基礎醫學
    培養:厚實基礎+卓越創新  ●本博銜接培養:納入竺可楨學院,實施特別培養,本博銜接畢業後直接獲得博士學位,加快成長為服務國家需求的優秀人才。  ●硬核課程體系:厚基礎、重交叉、融人文。夯實數理基礎,修讀竺可楨學院榮譽課程,加強特色課程和前沿交叉課程(腦與腦機融合、人工智慧、醫療大數據、生物物理學等)。
  • 南開大學今年招生有變化政策向醫學人才培養傾斜
    今年該校著眼未來型人才培養,持續深化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改革,推出「3-10-3」大類招培方案,將全校87個普通類型本科專業整合為16個大類(專業),包括3個高水平重點試驗班、10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類)和3個高水平醫學類專業。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南開大學2020年高考招生政策出爐。
  • 上海中醫藥大學2015年招收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攻讀醫學科學(中醫...
    上海中醫藥大學2015年招收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攻讀醫學科學(中醫學)學位碩博連讀研究生章程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具有從事中醫學科學研究能力與創新思維的跨學科、複合型高層次中醫專業人才。  二、擬招生人數:5名。
  • 浙江樹人大學成立醫學院 臨床醫學專業首批招收100人 鄭樹森院士...
    據了解,臨床醫學專業是樹蘭國際醫學院設置的首個重點專業,2019年經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國招生,今年首招100人。這個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養、溝通合作、臨床診療和人文精神,系統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宜在醫療衛生機構、醫學研究機構、疾病防控部門等從事醫療、研究、預防、健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人才。  此外,還舉行了「樹蘭獎學金」設立儀式,鄭樹森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向樹人大學捐贈自己主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