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全科醫學培養新模式 溫醫大仁濟學院再出新招數

2020-12-13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9月28日訊(通訊員 劉瑜)在今年召開的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親切點讚溫醫大仁濟學院全科醫生培養的「溫醫模式」。近日,溫醫大仁濟學院全科醫學培養又出新招數:開學第一周邀請了來自西澳大學同時兼聘仁濟學院客座教授的GEOFF RILEY教授和PETER MAGUIRE教授為全科醫學方向專業師生開展系列教學培訓活動。

  洋專家現身說教,重塑「準全科醫生」職業夢想

  為讓「準全科醫生」對專業學習有一個初步而清晰的認識,對自己有更明確的專業規劃,GEOFF RILEY教授為來自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學方向)的500多名新生開展主題為中澳全科醫學的發展與現狀的專業講座。GEOFF RILEY教授通過具體化的事例,給學生深入淺出的介紹了世界及中國全科醫學發展的軌跡、西方國家全科醫生的具體工作及運行模式、未來高質量的全科醫生培養的方式。

  國外專業領域權威專家的講座讓全科醫學生跳出既有認知,多了解國際全科醫生的培養模式,重塑:「未來的醫學必定是屬於在座的未來全科醫生」的自信。

  來自2017級全科醫學方向的葉同學感嘆:第一堂課就是國際知名大學的權威教授來講全科醫學是什麼、國外的全科醫生是怎麼樣的,既激動也備受鼓舞,報考前對這個專業的理解也就是在社區衛生院看看簡單的發燒、感冒的醫生,今天的講座為我未來的專業學習提供了一個全新思路。

  「全科醫學系列工作坊」,專業師資體驗不同教學模式

  期間,GEOFF RILEY教授為來自全省31所社區實踐基地的30餘位帶教師資帶來「全科醫學精神疾病的識別與管理」的工作坊。而PETER MAGUIRE教授則為臨床技能課程師資帶來「澳洲全科醫學中的程序化技能」的工作坊。兩場工作坊都很好的融合了理論講授、情景模擬、視頻教學、案例討論及總結等多種教學方式,其中PETER MAGUIRE教授還通過現場操作演示的方式給專業老師帶來澳洲的標準化技能操作體驗。

  來自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陳老師說道,「雖然中國和澳洲的國情不同,但是很多教學理念、方式和標準都是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鑑的。」

  溫醫大仁濟學院中澳合作全科醫學工作坊從2017年7月份首期《全科醫患溝通學》開辦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三場,這個工作坊將以長期不定期舉辦的形式作為學院全科醫學專業品牌特色進行建設,旨在為學院全科醫學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乃至全浙江省全科醫生職業能力提升服務。

  全科醫學培訓研討,為校地共建指標體系獻策

  溫醫大仁濟學院與溫州市衛計局、溫州市甌海區第三人民醫院共同邀請PETER MAGUIRE教授參與全科醫生規培後5年培訓體系構建的制定與指導諮詢,分別組織了兩場研討會。PETER MAGUIRE教授通過介紹澳洲皇家全科醫學協會對澳洲全科醫生培訓要求、評價指標體系,為我市的全科醫生培訓體系獻計獻策。

  據悉,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是教育部、衛生部授予的卓越全科醫生培養試點單位,於2010年在浙江省率先開展本科層次全科醫生政府訂單式定向培養工作,目前學校有2414名學生在校就讀,是全國最大規模的訂單式基層全科醫生培養群體。近年,專業特色建設領域注重與國際該領域的知名院校合作共建,其中如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莫納什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除了引進專業帶頭人、共建課程、學生互換等教學領域已經開展深度合作,今後也將進一步融入與政府、行業合作共建專業職業方面的標準和體系。

相關焦點

  • 溫醫大仁濟學院這個寢室考研「滿堂紅」
    浙江在線7月6日訊(通訊員 張舒弛 季子正 林曉慶)畢業季,溫醫大仁濟學院的11#525寢室的6位同學實現考研「滿堂紅」,分別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高校。寢室成員費鎮濤以年級前2%的成績轉入本部臨床醫學專業,最終順利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學;寢室長鄭毓在經歷了為期近34天的漫長調劑,最終被中國醫科大學錄取;寢室成員張舒弛、黃亞特、李佳家、王亮博篤定目標,也分別順利地被心儀專業錄取。「我們選擇了為生命前行,就必須不斷夯實基礎,錘鍊技能,以求在未來用精湛的業務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修養來幫助需要的人們!」鄭毓用素樸的語言表達了整個寢室共同的志向。
  • 浙江首批全科醫學生畢業後去哪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或全科醫學學院。  2010年起,溫醫大仁濟學院就率先開展本科層次全科醫生定向培養工作。作為浙江首批本科全科醫學生,他們畢業後選擇了怎樣的職業道路?吳麗萍和陸南的選擇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答案。
  • 溫醫大眼視光專業連續3年位列第一
    溫醫大眼視光專業連續3年位列第一 2019/07/18 00:05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3463
  • 溫醫大等8所高校聯手打造海西醫學聯盟
    溫州網訊 9月20日上午,海西醫學聯盟成立儀式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廈門大學、廈門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麗水學院、贛南醫學院、汕頭大學等8所高等院校組成,溫醫大牽頭組織。
  • 小鮮肉小仙女們看過來,報考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的7大理由溫馨...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編輯 趙珺)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成立於1999年8月,是經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按新型辦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建立的全日制省屬本科獨立院校,已成為浙江省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全國同類獨立學院副理事長單位、中國獨立學院醫藥院校委員會副會長單位
  • 招辦面對面 | 溫醫大新增眼視光醫學新醫科班、生物醫學工程新工科...
    溫州醫科大學是一所為醫學而生的大學,一所培養醫者的搖籃,是浙江省政府、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歷經60年的發展,20萬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培養了浙江省70%的醫生,和縣級以上醫院70%的院長和科主任。
  • 峰會主會場溫州醫科大學:地方醫學高校異軍突起的成功樣板
    儘管不在省城、不掛省牌,但辦學60多年來,溫醫大以培養臨床醫師和醫學相關人才為主,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堅持特色發展,為中國地方醫學高校異軍突起提供了成功樣板。溫醫大對標世界領先水平,聚焦生命健康領域,找準特色精準發力,走出了一條以眼視光學、藥學為突破口打造優勢特色學科,再以特色學科輻射和反哺其他學科的發展之路,學校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 ...的第三輪全國高等學校醫學專業研究生國家級規劃教材《全科醫學...
    (李華虹 楊帆)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高質量、高素質、創新型、研究型的全科醫生事關國家戰略的推行落實。由哈醫大二院承辦的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第三輪全國高等學校醫學專業研究生國家級規劃教材《全科醫學》編寫會,1月6日在哈醫大二院落下帷幕。據悉,本輪全國高等學校醫學專業研究生國家級規劃教材修訂,在前兩輪的基礎上,首次加入了《全科醫學》教材內容,標誌著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有了首部全國統一教材。
  • 溫醫大「眼視光」全科門診開放 患者享一站式服務
    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今天正式開設6個全科門診。全科門診不僅為患者診斷病情,還在確定是什麼病後幫患者轉診到對應的科室,避免患者因不確定病情而在不同科室之間輾轉。據悉,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是全國首家開出全科門診的眼科專科醫院。
  • 從溫大校長到溫醫大校長 李校堃接受專訪時這樣說
    李校堃:我是在上周五接到崗位調整的通知,之前沒有專門找我談話,只是在一些會議中有詢問我關於溫醫大發展的想法和建議。我覺得這次崗位調整還是比較突然的,但是我對上級的這個決定是比較認可的,上級可能是考慮到更好地發揮我的醫學專業特長。  記者:您覺得溫大和溫醫大對校長的要求有何不同?
  • 溫醫大附屬口腔醫院龍灣總院今日開診
    湯筱疏在致辭中指出,溫醫大口腔龍灣總院的開診,是溫州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將大幅提升我市百姓口腔健康的服務能力,助力健康溫州建設。希望溫醫大口腔以龍灣總院開診為新起點,優化管理、提升內涵,做強專科,再現新作為,再創新佳績。
  • 溫醫大眼視光打造5G智慧眼科雲醫院
    「5G技術在醫療領域的不同應用,會給醫患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全新體驗,也將帶來更多的技術管理服務和模式創新。」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呂帆說,溫醫大眼視光醫院以雲門診、雲病房、雲教學、雲醫院、雲普查等為核心,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使5G+智慧醫療跑出了加速度。
  • 全國政協委員彭釗:國際醫學教育發展趨勢是培養全科醫生
    中青在線北京3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葉雨婷 梁璇 章正) 「全科醫生嚴重缺乏的問題十分突出。」在今天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彭釗這樣說道。
  • 溫醫大校長呂帆登上聯合國講臺 向世界介紹中國醫療和高教成果
    溫州網訊 紐約當地時間5月5日下午,溫州醫科大學校長呂帆教授在聯合國總部做專題報告,介紹中國的醫療和醫學教育。據悉,這是該校加入聯合國「學術影響力」項目後在國際舞臺上的「首秀」,標誌著溫醫大在推進高等醫學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又邁出堅實的步伐。
  • 溫醫大在第六屆浙江省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
    溫醫大在第六屆浙江省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佳績 2020-08-24 2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醫大阿爾伯塔學院精神醫學博士(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招生簡章發布
    一項目簡介2020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我校設立「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下稱聯合學院)」,使得我校成為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的合作辦學機構。二學院簡介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是溫州醫科大學與世界一流名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聯合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聯合學院旨在融合雙方辦學優勢,創新辦學機制與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強大國際師資隊伍,培養高層次、複合型、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醫學人才。
  • 三部門:培養仁心仁術醫學人才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
    《指導意見》堅持「有限目標、重點突出、引領未來」的原則,強調了改革創新,明確提出以「四新」引領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一是以新理念謀劃醫學發展。將醫學發展理念從疾病診療提升拓展為預防、診療和康養,加快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促進為中心轉變,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二是以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發展。
  • 中華全科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介紹
    於 欣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楊 汀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臨床診查部主任楊慧霞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周亞夫  南京醫科大學全科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根據學院發展的需求,成立學院理事會,邀請教育培訓機構、醫療機構、健康管理機構、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公司等相關企事業單位或個人加入理事會,為學院的發展建言獻策,提供支持。
  • 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穩步發展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今年醫學類專業吸引了不少考生關注!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穩步發展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教育,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 醫學院院長鄭加麟: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有機結合,加速培養能應對...
    另外,在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領域,近十年來醫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和人民需求,率先以全科人才海外聯合培養、建立附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創新措施,建設了一支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有機結合的學科團隊,在上海市社區防控新冠疫情及開展相關的社區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