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思政課程融入「金課」建設

2020-09-05 光明網

光明日報記者 陳建強 劉茜 光明日報通訊員 吳軍輝

在這個暑假裡,南開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線上授課氣氛十分活躍——來自全校7個學院的知名教授輪番「坐莊」,與大三學生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在「雲端」「同學同研」。

與此同時,南開師生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隊遠赴千裡之外的江西「同講同行」,他們共同感悟革命老區的紅色歷史,考察精準扶貧的實際效果。

南開大學正用高標準打造「思政金課」。

「同學同研」有用有效

對於高校來說,建設高質量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是首要任務。南開大學提前謀劃、紮實推進。

試水——在全國各高校還未正式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時,南開大學就率先開設選修課,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校各相關學院的專家學者,結合不同學科背景對新思想進行專題授課。疫情期間,共計15講的課程在線開講,短短4個月內就有近30萬人次參與互動,收到社會各界良好反響。

謀劃——在選修課成功探索的基礎上,按照教育部要求,他們率先給本科生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校黨委常委會專門研究課程開設方案,校黨委書記楊慶山親自參與教研室設置、教學大綱制定和專題內容的設計。目前該課程實現了全校3800餘名2017級本科生全覆蓋。

推進——以「讀原著、悟原理」為指導思想,南開大學制定的課程教學大綱共設置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根本立場」「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戰略安排、根本動力、本質要求」等專題。

「通過反覆研討論證,我們認為這些專題涵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特別是『新時代教育事業與時代新人培養』這一專題在設計上很有特色,我們希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明確自己的責任擔當和時代使命。」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生升說。

南開大學要求主講教師注重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緊密結合,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任課教師在授課中要充分展現新思想的繼承性、創新性,注重指導學生將已有知識同創新思想有機銜接、歷史素材和新時代素材融會貫通,更要把重大現實問題及與此相關的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融入課程之中。」思想概論課程負責人陳文旭說。

今年暑期的「雲端授課」其中一堂課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鳳義告訴記者,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學院、歷史學院、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的7位知名學者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解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並為學生答疑釋惑。

「我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提問,並能夠得到即時解答——師生網上『同學同研』的感覺真是太好了。」化學學院伯苓班本科生遊正中在「雲端」分享了他對化學學科發展在構建生態文明過程中重要作用的認知,並立志從事綠色化學研究。

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說,師生「同學同研」還需要進一步實化、細化、精準化,為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金課探路、鋪路。

「同講同行」生動鮮活

外國語學院2018級本科生孔雪寧是南開大學赴江西興國暑期社會實踐隊的一員。在老師的帶領下,她和同學們跟隨基層幹部一道入戶調研,親身感受扶貧成果。在一個農戶家裡,她和村民促膝談心,得知這家人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破敗的房屋修葺一新,還通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正在讀初三和高三的兩個孩子也都享受了學費減免和補貼。後來,孔雪寧在朋友圈裡寫道:「我從四川通江走到江西興國,詳細考察了蘇區脫貧攻堅的情況,我越來越明白:我們的黨是怎樣的黨,我們的國又是怎樣的國!」豐富的實踐考察和宣講經歷也讓孔雪寧對思政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年暑期,南開大學都會組織數十名思政課教師和數百名專業課教師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共建思政課程、共受國情教育。去年暑期,全校6000餘名師生共組成600餘支實踐隊,分為國情民情調研、紅色文化育人、服務國家戰略、海外社會實踐等專項,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活動。新覺悟社、紅色記憶宣講團、全國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大賽等都為師生搭建了「四同」平臺。疫情期間,南開師生則通過線上宣講、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募捐防疫物資、參加醫務人員子女公益家教等活動,共上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

超90%的出勤率,高質量的課堂互動,用心用情的期末論文……這些都充分佐證了「同學同研」「同講同行」是上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這門「金課」的好方法。「新學期這門課肯定會給我的成長帶來更多的驚喜!」孔雪寧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5日10版)

相關焦點

  • 商學院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曹蓮娜)為深入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全面落實《南開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近日,商學院在學院報告廳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動會,面向全體教職工宣講《南開大學商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紮實推進具有南開商科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
  • 南開大學馬院:夯實理論基礎,引領思政教學
    一年多以來,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夯實理論基礎、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手段,著力打造具有南開大學特色的思政課程體系,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領思政課程教育教學。
  • 安徽理工大學: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
    在防控新冠肺炎延遲開學期間,安徽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實施「網際網路+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激勵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主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多措並舉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門課程教學之中。
  • ——江蘇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匯報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9月,舉辦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學習研討班,加快推進《講義》的課程建設和教學隊伍建設,要求高校切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充分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 千方百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三、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充分挖掘各門課程的「思政元素」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課程思政」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即要求每門課都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王傳亮指出,近年來,學校黨委在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建設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中央和市委要求,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依靠廣大教師,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在健全「三全育人」格局、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德融課堂」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大力推動以「德融課堂」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了線下「123」課程思政工作體系和線上「3+X」課程思政工作模式,通過評選「德融教學」好教案、「德融教學」好課堂、「德融教學」好教師,及時總結提煉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模式,打造了一批課程思政金課,使專業課教學更有溫度,大大提升了專業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上海2月7日電題: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記者季明、吳振東 高校思政課與專業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共同使命。在復旦大學,3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程、2門「中國系列」課程、13門綜合素養課程、28門已融入「思政元素」的專業課程,初步構建起多層次互補、有機融合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正日益顯現。
  • 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華東政法大學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
    如今的思政課一堂課下來,不少大學生會感慨「沒想到課堂如此有趣」。如何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將思政元素融入各專業課教學,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頭戲。12月2日,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這是學校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原標題: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公共基礎課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如何將思政元素有機、自然地融入教學全過程是較大難點。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教材中間寫滿「中國話」教材是一課之本,是實現課程思政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載體。因此,教材建設被學校列為課程思政的頭等大事。
  • 浙江大學多措並舉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緊密配合、馬克思主義學院深度參與、各學院具體落實推進」的校院二級聯動工作體系,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召開課程思政推進方案討論會,制定《深化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機制改革實施方案》,從目標思路、任務舉措、預期目標和進度安排等方面作出安排,壓實壓緊責任,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見功見效。  抓課改、強思政,著力破解「兩張皮」難題。
  • 黑龍江東方學院: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黑龍江東方學院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像「鹽入水中」一樣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樹立正確價值觀,具備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課程思政,讓外語課更有「中國範兒」。
  •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印發 把課程思政從課程要求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整體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關於「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期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大學階段是學生邁入社會的重要過渡期,是決定學生將來在社會上是否能夠安身立命的重要準備期,所以,在大學這一階段,學生不僅需要增加知識儲備,同時也需要培養人格、塑造品性和培育公共精神。由於「培養人格、塑造品性和培育公共精神」這一方面相對於「增加知識儲備」具有隱性的特徵,常常被學生們所忽視,而「課程思政」正好可以通過其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來解決這個問題。
  • 為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添磚加瓦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2020年7月26日,由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德育課程研究基地主辦的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高層論壇通過線上舉辦,來自四十餘家高校和中小學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本次論壇圍繞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的整體思維、目標、內容、方法、實踐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 ...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多措並舉 全面推進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多措並舉 全面推進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江蘇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匯報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9月,舉辦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學習研討班,加快推進《講義》的課程建設和教學隊伍建設,要求高校切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充分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
    朱慧花從「後花園」到「百花園」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在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通識導論課《系統工程導論》課堂上,授課教師師瑞峰將其正在開展的能源交通融合發展的前沿課題引入課堂
  • 浙江科技學院「金課」建設工作坊聚焦國家一流思政社會實踐課程建設
    國家一流思政社會實踐課程如何建設?這期「金課」建設工作坊手把手教。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全面打造新時代的思政「金課」,1月15日,浙江科技學院舉辦了第二期高校思政社會實踐「金課」建設工作坊,本期重點聚焦高校思政社會實踐「金課」建設。
  • 復旦大學加強課程思政建設
    復旦大學加強課程思政建設 2018-02-27 來源:復旦大學   抓機制建設,壓實主體責任。成立由校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成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指導委員會,由校內各主幹學科具有豐富本科教學經驗的教師組成,負責全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指導、諮詢、評估等工作。落實二級黨委責任,將院系課程思政改革推進情況納入各院系黨政一把手年終述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