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陳建強 劉茜 光明日報通訊員 吳軍輝
在這個暑假裡,南開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線上授課氣氛十分活躍——來自全校7個學院的知名教授輪番「坐莊」,與大三學生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在「雲端」「同學同研」。
與此同時,南開師生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隊遠赴千裡之外的江西「同講同行」,他們共同感悟革命老區的紅色歷史,考察精準扶貧的實際效果。
南開大學正用高標準打造「思政金課」。
「同學同研」有用有效
對於高校來說,建設高質量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是首要任務。南開大學提前謀劃、紮實推進。
試水——在全國各高校還未正式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時,南開大學就率先開設選修課,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校各相關學院的專家學者,結合不同學科背景對新思想進行專題授課。疫情期間,共計15講的課程在線開講,短短4個月內就有近30萬人次參與互動,收到社會各界良好反響。
謀劃——在選修課成功探索的基礎上,按照教育部要求,他們率先給本科生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校黨委常委會專門研究課程開設方案,校黨委書記楊慶山親自參與教研室設置、教學大綱制定和專題內容的設計。目前該課程實現了全校3800餘名2017級本科生全覆蓋。
推進——以「讀原著、悟原理」為指導思想,南開大學制定的課程教學大綱共設置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根本立場」「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戰略安排、根本動力、本質要求」等專題。
「通過反覆研討論證,我們認為這些專題涵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特別是『新時代教育事業與時代新人培養』這一專題在設計上很有特色,我們希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明確自己的責任擔當和時代使命。」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生升說。
南開大學要求主講教師注重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社會發展和學生實際緊密結合,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任課教師在授課中要充分展現新思想的繼承性、創新性,注重指導學生將已有知識同創新思想有機銜接、歷史素材和新時代素材融會貫通,更要把重大現實問題及與此相關的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融入課程之中。」思想概論課程負責人陳文旭說。
今年暑期的「雲端授課」其中一堂課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鳳義告訴記者,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學院、歷史學院、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的7位知名學者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解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並為學生答疑釋惑。
「我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提問,並能夠得到即時解答——師生網上『同學同研』的感覺真是太好了。」化學學院伯苓班本科生遊正中在「雲端」分享了他對化學學科發展在構建生態文明過程中重要作用的認知,並立志從事綠色化學研究。
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說,師生「同學同研」還需要進一步實化、細化、精準化,為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金課探路、鋪路。
「同講同行」生動鮮活
外國語學院2018級本科生孔雪寧是南開大學赴江西興國暑期社會實踐隊的一員。在老師的帶領下,她和同學們跟隨基層幹部一道入戶調研,親身感受扶貧成果。在一個農戶家裡,她和村民促膝談心,得知這家人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破敗的房屋修葺一新,還通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正在讀初三和高三的兩個孩子也都享受了學費減免和補貼。後來,孔雪寧在朋友圈裡寫道:「我從四川通江走到江西興國,詳細考察了蘇區脫貧攻堅的情況,我越來越明白:我們的黨是怎樣的黨,我們的國又是怎樣的國!」豐富的實踐考察和宣講經歷也讓孔雪寧對思政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年暑期,南開大學都會組織數十名思政課教師和數百名專業課教師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共建思政課程、共受國情教育。去年暑期,全校6000餘名師生共組成600餘支實踐隊,分為國情民情調研、紅色文化育人、服務國家戰略、海外社會實踐等專項,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活動。新覺悟社、紅色記憶宣講團、全國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大賽等都為師生搭建了「四同」平臺。疫情期間,南開師生則通過線上宣講、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募捐防疫物資、參加醫務人員子女公益家教等活動,共上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
超90%的出勤率,高質量的課堂互動,用心用情的期末論文……這些都充分佐證了「同學同研」「同講同行」是上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這門「金課」的好方法。「新學期這門課肯定會給我的成長帶來更多的驚喜!」孔雪寧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5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