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融課堂」好教師宋明在材料力學課堂上授課 |
課程思政的關鍵在於找到與專業課程的自然契合點,把德育元素有機地融入到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之中,做到春風化雨、沁人心田。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大力推動以「德融課堂」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了線下「123」課程思政工作體系和線上「3+X」課程思政工作模式,通過評選「德融教學」好教案、「德融教學」好課堂、「德融教學」好教師,及時總結提煉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模式,打造了一批課程思政金課,使專業課教學更有溫度,大大提升了專業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築牢頂層設計,健全激勵考評機制
作為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牽頭建設單位,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認真落實上級相關文件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德育內容與學科專業知識融合滲透,引導教師進行課程德育。學校出臺了《「德融課堂」實施方案》,成立了「德融課堂」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組織、教學、人事及學生的學校領導任組長,宣傳部、教務處、人事處牽頭,各教學單位教學院長為成員,由教務處負責具體實施。此外,還制定了《關於落實立德樹人要求開展「德融課堂」工作的意見》《「德融課堂」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築牢頂層設計。
對於評選出的「德融課堂」好教案、好課堂、好教師,學校發文予以表彰,並將教師「德融課堂」情況納入教師德育業績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對獲評「德融課堂」好課堂的課程,其教學工作量按照1.5倍係數計算予以獎勵,同時將「德融課堂」好教師作為師德標兵評選的重要條件,並在以後的職稱評審、崗位競聘中優先考慮。
完善評審指標,打造「德融課堂」品牌
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抓好教學環節的質量管理尤為重要。為此,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建立了完備的「德融課堂」好教案(好課堂)評審指標體系,先後設立教案(課程分析)質量、教學總體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預計教學效果等5項指標,總分為100分。
在教案(課程分析)質量方面,要求教案規範、目的明確、體系完整、重點難點突出(分值10分);在「德融教學」總體設計方面,要求總體設計系統化、符合課程特點(分值20分);在「德融教學」內容方面,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分值40分);在教學方法上,要採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德育內容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分值20分);在預期教學效果上,要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一定影響,引導學生求真向善、執著探索(分值10分)。每項指標分別設立A、B、C、D、E5個等級,各分項按等級賦分。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注重引導廣大教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精神、團隊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融入專業課課堂教學,加強德育內容與學科專業課的融合滲透,以評選指標引導教師主動開展「德融課堂」,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一,讓德育「回歸課堂,回歸生活,回歸常識」,讓課堂真正成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陣地。
德育為先,五育並舉,將德育教學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依託「德融課堂」教學實踐,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課程思政理念、目標、方法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轉化為教師豐富生動的教學實踐和案例,構建富有感染力、說服力、生命力的教育形態。
學校2020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堅持「德育為先,五育並舉」,充分發揮思政課程主陣地作用,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構建「三全育人」機制。從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對應關係矩陣、教學大綱等方面體現德育元素,全面開展專業思政、課程思政建設,將德育教學融於人才培養體系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在課程建設上,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原則,打造體育平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水平;重視勞動教育,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課程體系設置,創新教學模式。
具體課程設置方面,將「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文學修養」「勞動教育」等課程列入公共基礎必修課程。以勞動教育課程為例,培養方案規定勞動課程安排不少於一學年,每個學期連續一周的下午集體勞動課,連續兩個學期共兩個學分。設立勤工助學崗位、高年級優秀學生助教崗位,保證每個學生4年內至少有10周參與勞動課程,讓學生動手實踐,接受鍛鍊,磨鍊意志。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
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見效,教師能力是關鍵。課程思政設計,應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事動態,貼近生活實踐,與時俱進。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專業知識學習與疫情防控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線上培訓、教學督導、典型示範三方面引導教師進行個性化探索,形成多效融合的「3+X」線上課程思政工作模式,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勇擔時代使命,全力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提高教師線上教學能力,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注重化疫情危機為教學契機,通過直播視頻進行課程思政專項培訓,幫助教師全面挖掘、系統梳理蘊含在每一門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師將價值引領、人文精神、職業素養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能力。線上培訓為教師提供了方法支撐,指導教師從不同學科專業視角解讀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優化課程思政設計,調整課程思政內容,共同講好雲端戰「疫」思政課。
為全面加強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質量監督與管理,確保線上教學平穩運行,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成立線上教學督導檢查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督導工作方案。在認真研究梳理原有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線上教學督導內容,將課程思政建設指標體系納入督導考核,構建以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專家評價、本科教學工作委員會督導、校院兩級教學管理人員巡課為主的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線上教學督導與監控體系,努力做到「教學穩運行,質量不打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還開展了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優秀線上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徵集和評選活動,以此深化雲端課程思政,確保線上教學實效性,充分發掘課程育人功能,打造抗疫金課,構建「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雙軌育人模式。通過示範課堂和典型案例評選,形成輻射引領作用,引導教師對「德融課堂」進行符合課程特點的系統設計,將德育內容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機融合,積極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努力提升育人質量。
多措並舉,精準發力,構建典型示範引領機制
課程思政能否順利鋪開,典型示範和氛圍營造很重要。為此,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建立了課程思政優質資源共享和示範引領機制,經常性開展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師教學培訓等活動,在校內營造課程思政「人人參與、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依託「德融課堂」及線上課程思政工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優秀論文徵集、優秀課程設計案例項目評選、思政課程「金課」評選等系列活動,分類建設、全科育人、百花齊放,提升教師參與熱情。依託於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設了課程思政專題網站,集中展示課程思政成果,鼓勵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改革與研究。學校官網、校報、官微等宣傳陣地也積極推送關於德融好教師、德融好課堂、德融好教案等相關推文,介紹德融課程設計的經驗做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同時,還通過召開課程思政工作教師座談會、設立課程思政宣講臺、開展線上線下工作坊等形式,實現「比」有對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超」有方向,讓「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8月,由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課程思政:我們這樣設計》一書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從教學設計視角出發,按照課程理念創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內容重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實施、教學效果評估等不同方向,將學校自2015年始實施的「德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整理總結,用科學的方式、充實的內容展示了「德融課堂」課程思政特色實踐的建設成果。
下一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依託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對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體制機制、模式、內容、方法等進行現狀調查,研究不同類別課程的德育體系、方案、實現路徑及運行機制,引導高校課程思政實踐,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課程思政「山東經驗」「山東樣板」「山東模式」,打造課程思政新高地。(閆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