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融課堂」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2020-12-14 中國教育報
「德融課堂」好教師宋明在材料力學課堂上授課

    課程思政的關鍵在於找到與專業課程的自然契合點,把德育元素有機地融入到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之中,做到春風化雨、沁人心田。近年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大力推動以「德融課堂」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了線下「123」課程思政工作體系和線上「3+X」課程思政工作模式,通過評選「德融教學」好教案、「德融教學」好課堂、「德融教學」好教師,及時總結提煉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成果、新經驗、新模式,打造了一批課程思政金課,使專業課教學更有溫度,大大提升了專業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築牢頂層設計,健全激勵考評機制

    作為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牽頭建設單位,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認真落實上級相關文件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德育內容與學科專業知識融合滲透,引導教師進行課程德育。學校出臺了《「德融課堂」實施方案》,成立了「德融課堂」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組織、教學、人事及學生的學校領導任組長,宣傳部、教務處、人事處牽頭,各教學單位教學院長為成員,由教務處負責具體實施。此外,還制定了《關於落實立德樹人要求開展「德融課堂」工作的意見》《「德融課堂」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築牢頂層設計。

    對於評選出的「德融課堂」好教案、好課堂、好教師,學校發文予以表彰,並將教師「德融課堂」情況納入教師德育業績考核,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對獲評「德融課堂」好課堂的課程,其教學工作量按照1.5倍係數計算予以獎勵,同時將「德融課堂」好教師作為師德標兵評選的重要條件,並在以後的職稱評審、崗位競聘中優先考慮。

    完善評審指標,打造「德融課堂」品牌

    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抓好教學環節的質量管理尤為重要。為此,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建立了完備的「德融課堂」好教案(好課堂)評審指標體系,先後設立教案(課程分析)質量、教學總體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預計教學效果等5項指標,總分為100分。

    在教案(課程分析)質量方面,要求教案規範、目的明確、體系完整、重點難點突出(分值10分);在「德融教學」總體設計方面,要求總體設計系統化、符合課程特點(分值20分);在「德融教學」內容方面,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分值40分);在教學方法上,要採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德育內容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分值20分);在預期教學效果上,要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一定影響,引導學生求真向善、執著探索(分值10分)。每項指標分別設立A、B、C、D、E5個等級,各分項按等級賦分。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注重引導廣大教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精神、團隊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融入專業課課堂教學,加強德育內容與學科專業課的融合滲透,以評選指標引導教師主動開展「德融課堂」,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一,讓德育「回歸課堂,回歸生活,回歸常識」,讓課堂真正成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陣地。

    德育為先,五育並舉,將德育教學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依託「德融課堂」教學實踐,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課程思政理念、目標、方法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轉化為教師豐富生動的教學實踐和案例,構建富有感染力、說服力、生命力的教育形態。

    學校2020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堅持「德育為先,五育並舉」,充分發揮思政課程主陣地作用,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構建「三全育人」機制。從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對應關係矩陣、教學大綱等方面體現德育元素,全面開展專業思政、課程思政建設,將德育教學融於人才培養體系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在課程建設上,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原則,打造體育平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水平;重視勞動教育,設置勞動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課程體系設置,創新教學模式。

    具體課程設置方面,將「創業教育與就業指導」「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文學修養」「勞動教育」等課程列入公共基礎必修課程。以勞動教育課程為例,培養方案規定勞動課程安排不少於一學年,每個學期連續一周的下午集體勞動課,連續兩個學期共兩個學分。設立勤工助學崗位、高年級優秀學生助教崗位,保證每個學生4年內至少有10周參與勞動課程,讓學生動手實踐,接受鍛鍊,磨鍊意志。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 

    確保課程思政建設落地見效,教師能力是關鍵。課程思政設計,應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事動態,貼近生活實踐,與時俱進。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專業知識學習與疫情防控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線上培訓、教學督導、典型示範三方面引導教師進行個性化探索,形成多效融合的「3+X」線上課程思政工作模式,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勇擔時代使命,全力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提高教師線上教學能力,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注重化疫情危機為教學契機,通過直播視頻進行課程思政專項培訓,幫助教師全面挖掘、系統梳理蘊含在每一門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師將價值引領、人文精神、職業素養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能力。線上培訓為教師提供了方法支撐,指導教師從不同學科專業視角解讀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優化課程思政設計,調整課程思政內容,共同講好雲端戰「疫」思政課。

    為全面加強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質量監督與管理,確保線上教學平穩運行,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成立線上教學督導檢查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督導工作方案。在認真研究梳理原有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線上教學督導內容,將課程思政建設指標體系納入督導考核,構建以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專家評價、本科教學工作委員會督導、校院兩級教學管理人員巡課為主的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線上教學督導與監控體系,努力做到「教學穩運行,質量不打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還開展了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優秀線上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徵集和評選活動,以此深化雲端課程思政,確保線上教學實效性,充分發掘課程育人功能,打造抗疫金課,構建「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雙軌育人模式。通過示範課堂和典型案例評選,形成輻射引領作用,引導教師對「德融課堂」進行符合課程特點的系統設計,將德育內容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機融合,積極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努力提升育人質量。

    多措並舉,精準發力,構建典型示範引領機制

    課程思政能否順利鋪開,典型示範和氛圍營造很重要。為此,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建立了課程思政優質資源共享和示範引領機制,經常性開展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師教學培訓等活動,在校內營造課程思政「人人參與、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依託「德融課堂」及線上課程思政工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優秀論文徵集、優秀課程設計案例項目評選、思政課程「金課」評選等系列活動,分類建設、全科育人、百花齊放,提升教師參與熱情。依託於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設了課程思政專題網站,集中展示課程思政成果,鼓勵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改革與研究。學校官網、校報、官微等宣傳陣地也積極推送關於德融好教師、德融好課堂、德融好教案等相關推文,介紹德融課程設計的經驗做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同時,還通過召開課程思政工作教師座談會、設立課程思政宣講臺、開展線上線下工作坊等形式,實現「比」有對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超」有方向,讓「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8月,由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課程思政:我們這樣設計》一書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從教學設計視角出發,按照課程理念創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內容重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實施、教學效果評估等不同方向,將學校自2015年始實施的「德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整理總結,用科學的方式、充實的內容展示了「德融課堂」課程思政特色實踐的建設成果。

    下一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將依託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對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體制機制、模式、內容、方法等進行現狀調查,研究不同類別課程的德育體系、方案、實現路徑及運行機制,引導高校課程思政實踐,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課程思政「山東經驗」「山東樣板」「山東模式」,打造課程思政新高地。(閆 勇)

相關焦點

  • 打造網絡思政微課堂 推進思政數位化課程建設
    高校應當藉助於思政教學數位化建設,推進思政數位化教學課程的創新發展,引導思政教育的數位化教學實踐,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政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和實踐方式。  一、高校開展思政教學數位化建設的必要性以及發展重點  (一)思政教學數位化的必要性  網際網路成為大學生日常所需。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德融課堂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作為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的牽頭建設單位,自 2015 年開始實施「德融課堂」工作以來,黨委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各部門齊抓共管、人人參與,全面推動課程思政建設。
  • 讓「三個抓住」成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鎖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時代的新高度,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面對這個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主題、新方向、新目標、新任務,需要進一步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內化到教學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特別是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和課堂教學「主渠道」,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增強動力。
  • 陝西《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印發
    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提高課程育人實效,結合陝西省高校實際,近日陝西印發《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千方百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今年5月份,教育部正式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指導性框架。在貫徹落實《綱要》的實際行動中,為確保「課程思政」實施效果,需要做到準確把握「課程思政」意義、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緊抓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建設、構建學生主體參與機制。
  •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西南大學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思政建設重點領域、重點課程、重點任務等整體設計,印發《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意見》,制定涵蓋「全課程育人格局、全要素育人體系、全過程育人管理」3個方面11項舉措的「311」課程思政建設方案,對課程思政建設重點領域進行系統化和整體性設計。
  • 深推「課程思政」建設,讓課程優起來! 惠州學院這場「頭腦風暴」超...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酈偉院長作匯報酈偉院長做了題為「構建兩融四入、五階遞進」教學模式,打造課程思政2.0的報告,介紹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理念思路及特色推進舉措。王教授在數學學科教育課程的建設與實施中主要依託教工支部探索數學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探討院校黨建合作共建範式、協同育人與共育成果,開展學科教育課程教學,探索思政元素融入數學學科教育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組織學生開展「數學文化節」等系列活動,促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深度融合,在學生培養、支部建設、課程建設、課題申報與論文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 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入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強化德醫相融特色推進課程思政改革9月新學期,第一堂解剖課的教室裡,師生們面向「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致敬。這是每個學期人體解剖第一課前,師生們都會舉行的感恩「無語良師」祭奠儀式。
  • 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須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全員參與;主動建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全方位融合;牢牢把握課堂教學「主渠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貫穿。
  • ——江蘇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匯報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今年7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全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建立課程思政學校層面、專業層面和課程層面三級指標體系,加強定性考查和定量考核,引導高校創新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和路徑。
  • 【課程育人】應用物理系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近年來,電信學院應用物理系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實踐課程育人。
  • 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發揮教師作用
    為此,我們今天刊發此版,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交流。作者:李樹濤(湖南大學副校長)貫徹實施《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教師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關鍵。
  • 教育部印發綱要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浙江大學多措並舉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浙江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往深裡學往實裡幹往高處走,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抓謀劃、強統籌,著力構建「長效化」機制。
  •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印發 把課程思政從課程要求轉化...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並於6月8日組織召開「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進行全面部署。教育部此次出臺《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對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整體設計,把課程思政從工作要求轉化為政策實施表和行進路線圖。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當前,高校中還不同程度存在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現象,未能很好形成育人合力、充分發揮課程育人的功能。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三、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  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廣泛共識,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樹人成效進一步提高。
  • 哈師大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經濟視野網8月14日電(裴振萍 盛志偉)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進學校「三全育人」試點工作,8月10日上午,哈師大學校「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在行知樓0107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 浙江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蔣亦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五年內培育一批示範校、示範課程。 方案明確要把專業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分類推進各學科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
  • 我校召開「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會
    我校召開「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會 2020-12-2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