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看不懂的《敦刻爾克》,沒有拍出BUG的諾蘭

2020-12-19 巴塞電影

《敦刻爾克》上映第四天,豆瓣上已超過10萬人標記看過,諾蘭的電影從來都不是一次看完之後就能理解透徹的,所以網上也有很多爭議和討論的聲音。

在此,我細數了十條最為常見的問題,一起來看看答案是什麼。

1.海灘上的泡沫是什麼?

此問題,由我塞花豬老師作答。

▎機油洩漏

看過電影的親們都知道,敦刻爾克海灘危機四伏,德軍的飛機不時地發動襲擊,許多趕來救援的船隻都被擊沉,這導致了大量的船舶機油洩漏到海水中。

船舶機油使用的是重油,含碳量高達85%,粘度也有150左右,主要成分是膠質和瀝青質,非常的黏稠。大量的有機物質在海水的運動中攪動翻騰,形成了泡沫,被衝上了海灘。或許可以將他們理解為:油沫。

▎海藻繁殖

海藻的大量繁殖可能是導致海灘泡沫的主因。英吉利海峽的水不深,但經常波濤洶湧,這給海藻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藻類植物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了一種叫「表面活性劑」的東西,是形成泡沫的必要前提,加之有足夠的條件與水和空氣接觸,在物理運動的攪拌下,形成大量的泡沫。

▎環境汙染

敦刻爾克是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城市的形態和地理位置就覺得它是要發展第一產業的了,主要行業包括鋼鐵,食品加工,煉油,造船和化工。

工廠汙水、洗滌劑、化肥殘留物順其自然地成為了工業廢品,傾倒入大海。而且據調查,敦刻爾克市的汙水排水系統在當時並不發達,有些汙水似乎是沒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向大海,為海灘泡沫的產生提供了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2.柯林斯為什麼不跳傘

柯林斯不跳傘是因為跳傘出去更容易成為人肉靶子,死亡概率比迫降之後逃生要大得多,所以考慮到飛機還能迫降就不選擇跳傘了。

真是一個小可愛

3.法瑞爾為什麼不跳傘?

跳傘高度不夠,彈射座椅直到二戰末才被德軍發明,在彈射椅被發明前的逃生方式是拉開飛機罩爬出去跳下去打開跳傘,普通跳傘最低安全高度為500米,傘兵跳傘最低安全高度為300米,而當時法瑞爾的飛機擊落敵機之後的飛行高度是可以看到撤退的士兵在歡呼(你想想看在100樓往底下看是否可以看得見人們在做什麼),甚至可能還能聽到歡呼聲,所以不能跳傘,只能迫降。

4.法瑞爾的飛機沒油了怎麼擊落敵機?

油是提供給飛機飛行動力的,沒動力後繼續滑行,還可以通過機翼等機械稍微調整方向。

給湯甜心打call

5.原先表現的非常機智的法國小哥怎麼最後變得那麼蠢會逃不出去被淹死?

這個問題由我塞一位老司機解答:最關鍵還是因為發生了船艙裡爭執的一場戲,爭執過後,他已經被孤立了,再保持清高冷漠的狀態是不行的,他必須要融入這群英國士兵,要證明自己和他們一樣,所以更加賣力地去堵漏水的洞口,跑到船艙最裡面去,結果別人喊了他一聲他沒聽見,等到Alex喊他第二聲才知道要跑,卻為時已晚。除了幾場救人戲,在最開始也可以看到吉布森扒了屍體的衣服還會體面地埋了他,而且湯米只是看了一眼他的水壺,他就毫不吝嗇地把水遞給他喝,足以看出小哥是很心地善良的。

《敦刻爾克》英文劇本原文

6.三十三萬撤退的士兵,為什麼沙灘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幾條隊伍?

古文裡常有用「三」來指代「多數」的用法,在這裡也是如此以局部代整體,拍的只是這一個畫面中這個區域的沙灘上有這麼多人,但實際上沒拍到的地方還有很多,自行腦補,而且也有源源不斷的人趕過來排隊。

諾蘭這種執意不肯在海灘上用綠幕的導演,雖然請不了三十萬群演,也一定不會用特效來補足士兵的人數的。不過他用了一招很省錢的方法,用紙板做假人。

7.為什麼當墨菲飾演的士兵問起喬治怎麼樣時,彼得不跟他說喬治已經死了?

士兵本身已經被之前的炸彈炸得魂不附體,失去理智,如果再告訴他,對你剛剛失手把一個好人打死了,他會不會情緒崩潰,會不會對剛上船的那麼多士兵造成影響?再加上士兵的失控會不會和彼得把他鎖到房間裡有關?而且彼得的哥哥也是戰死沙場的士兵,對在前線賣命保家衛國的士兵或許還是有點尊重的。

8.湯米一個無名小卒可以一直活下來算不算BUG?

你要是這樣說,我覺得《血戰鋼鋸嶺》真實故事裡主角一直不會死也是BUG咯?

首先,湯米每每可以死裡逃生都是有合理的解釋的,又不是非常生硬和強行的主角光環,比如說打死了又復活了,子彈擦著臉過去了這種。另外,沙灘上的故事是以湯米為基礎視角的,他死了這條線就沒法講完了。難道這是你看的第一部主角能活下來的電影嗎?

9.從時間線來說,湯米三人上了船之後又被魚雷炸掉,逃生時遇上了墨菲所指揮的小艇,吉布森放下繩子,湯米和亞歷克斯扯著繩子和船一起回到了海灘上,那墨菲是怎麼出現在海中央的船殘骸上被道森先生救起的呢?

因為電影中並沒有拍出來,只能根據後面士兵自己也在找船回去的劇情來解釋為墨菲回到沙灘上後又再次啟程,中途又遇魚雷,所以被困在海上等待救援。

10.湯米三人和高地軍團所躲的那艘船應該不在德軍佔領地,為什麼會有德軍對船進行射擊練習?

雖然不在德軍的佔領地,但已經是遠離大部隊的地方了,所以上船之後他們也說德軍會經常到這裡來,船擱淺了船主才棄船的,而且當時讓湯米看潮水漲了沒有的時候湯米也是小心翼翼地探出頭去,生怕被德軍發現,被一個爆頭。

以上便是個人對這部電影的拙見,歡迎繼續探討。

相關焦點

  • 《敦刻爾克》裡沒有戰狼,只有逃亡
    論票房,《戰狼2》的54億票房,短期內都沒有電影可以超越,何況是《敦刻爾克》這種嚴肅題材片。《戰狼2》從裡到外都是一場凱旋,而《敦刻爾克》描述的是一場災難般的大撤退,與中國的傳統史觀不太相同,票房恐怕也高不到哪裡去。
  • 諾蘭的《敦刻爾克》到底是怎麼樣的
    有人給出差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落差感」。第一種落差是與期待中的「史詩大作」完全相反,諾蘭的《敦刻爾克》雖然題材很宏大,拍攝規模也很宏大,但格局卻非常小,和諾蘭本人所說的一樣,故事真的很簡單。沒有幕後的政治家謀劃和演講,沒有家人的盼望守候兒女情長,也沒有激動人心的血腥暴力戰爭場面。
  • 敦刻爾克,諾蘭的反潮流之作
    但對於諾蘭粉們來說,提名即勝利,畢竟學院一向都不怎麼待見諾蘭。對於「封神」已久的諾蘭,這是他首次進入學院的視線,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  《敦刻爾克》是一部講述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如何「活下去」的電影。影片從陸、海、空三個視角呈現了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每個人為了能活著回家,不得不背水一戰的故事。
  • 《敦刻爾克》IMAX票房惹矚目 看諾蘭用最真實的戰爭來反戰
    這就是《敦刻爾克》在中國內地上映三天所取得的成績,諾蘭也再一次用他非同尋常的拍攝風格徵服了中國觀眾。如果再細化一下,將目光對準 IMAX 的票房,那《敦刻爾克》的成績則更為矚目。9月1日,該片在中國441家IMAX影院強勢開畫,首周末三日IMAX票房達到3100萬人民幣,並創下IMAX中國九月開畫影片的首周末新紀錄。
  • 看《敦刻爾克》之前 你必須知道這些背景知識
    二戰初期,希特勒鐵騎所向披靡,大半個歐洲淪陷,40萬英法軍隊被擠壓到法國海濱小城敦刻爾克,家在咫尺卻又遠如天邊,或殺或俘的滅頂之災就在眼前。但同仇敵愾的英國軍民創造奇蹟,在一周時間內撤退33萬人。這些經受生死試煉的戰士成為未來戰爭的珍貴火種,邱吉爾以此為起點高喊出「我們將戰鬥到底」的檄文。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大撤退,世界歷史將大大改寫,全世界臣服於納粹也未可知。
  • ...男主曝料和諾蘭學喝茶 男配透露《敦刻爾克》主題 – Mtime時光網
    二十年前,我的妻子兼製片人艾瑪搭乘一條小船來到敦刻爾克,航行非常艱難,海峽水勢非常險惡,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達目的地,光是這樣就已經很危險了,我們頭上還沒人扔炸彈,周圍還沒有槍林彈雨,所以我對參與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人無比崇敬,對這起歷史事件非常著迷,我就是在那時決定要講這個故事。
  • 看不懂《信條》?不妨先摸清諾蘭的12個「套路」
    這也是諾蘭出了名的「愛好」。他提倡使用更高質量、更大格式的膠片,比如70mm膠片,因為他認為,數碼攝影目前還不能超越電影膠片。2014年,諾蘭曾與同為「膠片控」的昆汀·塔倫蒂諾等人成功遊說好萊塢各大製片廠資助全球僅存的膠片生產商柯達。 4.實拍至上 儘量減少使用影棚拍攝和電腦特效,儘量在自然環境中拍攝或是多利用模型,也是諾蘭頑固的老習慣,他認為,電腦特效畫面沒有生命力。
  • 《敦刻爾克》曝中文特輯 諾蘭力推新鮮面孔
    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首部戰爭動作題材影片《敦刻爾克》(Dunkirk)未映就已引發影迷的強烈期待,成為今年暑期最熱門電影之一。這次在戰爭動作片《敦刻爾克》中,諾蘭一反傳統,大膽啟用幾位小鮮肉挑大梁擔綱主演,原因則如諾蘭在視頻特輯中透露:「我們想找跟角色同齡的演員,讓他們去感受當年同齡人的經歷。」
  • 諾蘭新作《敦刻爾克》必須看IMAX 2D版!但這回翻譯得有點差啊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看過《盜夢空間》嗎?看過《蝙蝠俠之暗夜騎士》嗎?看過《星際穿越》嗎?別說話!我不需要你的答案!不管你看沒看過,趕緊去買票看諾蘭的新片《敦刻爾克》吧。電影劇情就是一句話:二戰初期,英法聯軍不敵德軍,被逼退到敦刻爾克海邊,40萬英國士兵等著祖國母親來接他們回家!
  • 諾蘭拍的男人為啥那麼帥?穿西裝、梳油頭、開蘭博基尼……
    其實範主很早就發現,諾蘭的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他拍的帥哥也出類拔萃,不僅女人喜歡,同時也符合男人的審美。而原本就很高分的男人,能被他拍出滿分的效果。難怪「諾蘭太會拍男人了」這個話題會霸佔熱搜一整周~那麼諾蘭拍男人究竟有啥「訣竅」?
  • 《敦刻爾克》,不是看一段歷史,而是走進一段歷史
    它把人帶到了充滿了血與火的太平洋戰爭之中,就好像戰爭就在你的面前,幾尺遠的地方。而且還有一個人格魅力超牛的戰士,以聖徒一樣的姿態在他身上展現。但是,對於這樣的英雄,只能仰望,無法靠近,也無法讓人感同身受。現在的觀眾,並不希望以仰望的姿態去看一部電影。所以,《血戰鋼鋸嶺》很好,但是對觀眾來說存在距離,依然是讓人看的故事。
  • 超能劇透《敦刻爾克》!這套路讓我想起了郭敬明導演的MV
    再過一個多月,諾蘭的新片《敦刻爾克》就會在國內上映,朋友圈裡早就一片歡騰。前幾日,我提前在海外看了這部電影,觀後感是:呵呵。可以預見,幾個月後的奧斯卡提名公布會上,《敦刻爾克》的名字持續消失在主流獎項上,以及各位諾蘭粉的一片哀嚎。
  • 敦刻爾克 恐懼的符號——觀《敦刻爾克》
    東莞時間網訊 作為影評人怎能對諾蘭的熱門電影不發聲?看了兩次《敦刻爾克》,同去的朋友說,感受到了戰爭的恐懼,但看不懂。求生是人的本能與本性,沒有天生不怕死的士兵,只有在極端環境裡成長的英雄。衝鋒陷陣的戰場有嚴格的軍紀,後退者殺無赦。看見身邊戰友倒下,貪生怕死會轉化為復仇心切,無法選擇的從眾心理也迫使戰士們向死而生,拼命往前衝。敦刻爾克並非進攻的戰場,而是撤退的平臺,逃亡、求生成為主旋律,表現恐懼有了施展的舞臺。
  • 諾蘭拍《信條》炸了一架波音747,這樣的「神操作」在電影界還有很多
    如果你看了《信條》,或只看了《信條》的預告片,那麼你一定對波音 747 撞樓爆炸那場戲印象深刻。 極致的畫面質感,會讓你覺得「這一切太真實了」。而這場戲也讓諾蘭再次登上熱搜,原因是這架被炸得很慘的飛機,就是真的。
  • 《敦刻爾克》《蜘蛛俠:英雄歸來》先導影評
    諾蘭史詩大作《敦刻爾克》內地定檔9月1日,《蜘蛛俠:英雄歸來》定檔9月8日,現在才8月不到,但還要等上一個月實在太殘忍了,所以香港成為了大陸居民的近水樓臺。首先說說諾蘭大神的《敦刻爾克》,與其說是去看《敦刻爾克》,不如是說去看諾蘭導演。諾蘭的口碑神跡就不重複了,重要的是被譽為史詩大作的《敦刻爾克》,還能不能繼續是神作。
  • 諾蘭離奧斯卡,還差半個史匹柏
    來源:秦朔朋友圈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有一項罕見的能力:通常觀眾看不懂一部電影,會覺得導演or編劇有問題;諾蘭的電影如果看不懂,觀眾會覺得自己有問題。的確,如果一個導演的作品在豆瓣上平均分是8.7、在MTC專業打分有74.6、在爛番茄媒體新鮮度有85%、10部作品收穫42億美元票房、作為商業片導演沒賠過一分錢、作為藝術創作者沒產過一部爛片……有這些記錄,你也會覺如果看不懂他的作品,純屬這屆觀眾不行。|「時空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信條》在製片人說了算的好萊塢,諾蘭屬於少數「對創作享有話語權」的導演。
  • 我敢說這是全網最強《敦刻爾克》觀影指南附價格攻略
    苦等一個多月,諾蘭大神的《敦刻爾克》終於要登陸中國了!廣大諾吹、影迷等紛紛表示頭頂青天,摩拳擦掌,準備在巨幕上享受諾蘭精心打造的「2D全景戰場」。俗話說:重要的話要先說。筆者必須提醒你:千萬別急著買票!如果你只看了什麼「中國巨幕/杜比/普通2D」版本,你可能會看了假的《敦刻爾克》,你可能相當於白看了《敦刻爾克》!
  • 「敦刻爾克」高級在哪,沒想到諾蘭這樣回答
    剛下飛機放下行李到酒店沒倒時差就趕過來,在沒有被問到問題時,他當著幾十個記者的面閉上了眼睛睏覺(只有幾秒鐘,但還是被表妹發現了),之後睜開眼睛,拿起了保溫杯。,《敦刻爾克》是諾蘭歷史性的成功,一次對自我的突破。
  • 為什麼諾蘭的魔術失效了?
    在《信條》裡,諾蘭展示了他的任性和「我偏要勉強」——在3小時的電影塞滿素材,一定要拍出這樣複雜的時間線。《信條》是一部很諾蘭的電影,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依然充滿了讓大家津津樂道的「燒腦」時間線,卻也幾乎把他所有缺點都放到最大。為什麼諾蘭的電影曾經擁有如此大的魔力?而這次為什麼又不管用了?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