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腔圓、揮灑自如,面對鏡頭他們精準剖析社會熱點中的法律問題;賣萌耍寶、詼諧幽默,面對中小學生他們生動活潑地講述法治故事;上山下田、入村進家,面對鄉村社區裡家長裡短的瑣碎糾紛他們耐心作答。他們不是專業媒體人,他們不是中小學教師,他們也不是村官或者調解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律師。
2015年以來,中央連續高規格召開律師行業相關會議,在黨和國家對律師工作高度重視的全新歷史條件下,律師如何更好地發揮律師隊伍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又是如何在推進自身不斷發展完善、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更好地肩負起服務廣大基層群眾、宣傳依法治國理念的重任?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聯繫廣東省律師協會,跟蹤採訪多名法治宣傳志願律師,深入了解律師參與法治宣傳的酸甜苦辣,走進廣東3萬名律師的法治宣傳故事。
律媒合作,社會熱點律師說
「經過上次法治宣傳人才高級研修班的學習,讓我面對觀眾和鏡頭的感覺和之前完全不同,以法律專業人士身份融入媒體走到法治宣傳一線,讓我獲得了執業之外的成就感,也為法治宣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剛剛從廣東廣播電視臺《律師說》欄目錄製現場回來的廣東君厚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懿這樣感嘆道。鄭懿所講的法治宣傳人才高級研修班正是廣東省律協在今年4月末舉行的一期特殊培訓。
為落實廣東省律協理事會關於「重視宣傳人才培養和儲備,組織選拔建立『廣東律師傳媒講播人才庫』」的要求,4月22日至24日,廣東省律協在廣州青年政治學院舉辦「廣東律協2016年法治宣傳人才高級研修班」,此次研修班打破臺上講臺下聽的常規培訓模式,採取培訓、實戰和挑選欄目嘉賓三位一體的研修模式,從全省各地市律師協會推薦和省律協直選的律師中精選60名律師組成的法治講播人才培訓學員,同時邀請中央電視臺、廣東廣播電視臺和廣州廣播電視臺三家媒體的多位資深媒體人為研修班授課並開展實訓。
中央電視臺《法律講堂》、廣東廣播電視臺《律師說》和廣州廣播電視臺經濟與法頻道的嘉賓篩選工作在22日晚率先拉開帷幕。《法律講堂》的試鏡現場,來自廣東盛唐律師事務所的張鵬律師,一張口渾厚的男中音極其悅耳,順暢的講述讓聽者迅速進入其所描述的情節中,激情四射的講述讓張鵬試鏡完已經滿頭大汗,現場的評委老師一致稱讚。而張鵬卻說,對於此次的表現並不滿意:「如何調整更好講述的狀態,正是我參加此次研修班的目的。」廣東非凡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敏西裝筆挺、平頭小胖臉親切隨和,為廣東廣播電視臺《律師說》欄目的選拔開了個好頭,聲形俱佳的他一開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評委們都說發現了個優秀嘉賓;而廣州廣播電視臺經濟與法頻道採取的是群體面試的方式,面試現場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滿滿兩天研修課程內容全面、深入而生動,來自傳媒和法律界的大咖們為律師精英量身定做了控制發音、塑造形象、講述內容等全方位課程。
廣州電視臺著名時事評論員司馬春秋以《律師如何做好媒體評論》為題,結合自身從一個律師到一個著名時事評論員的親身經歷,從自身簡單的T恤、牛仔褲、運動鞋再加上一件西裝外套的標誌形象說起,戲稱自己形象定位就是鄰家大叔般的存在,平易近人,但在評論內容上卻力求語言精煉、深入淺出。廣東萬言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小淵課後和記者分享道:「我覺得律媒人就要學春秋老師那樣找準自己的定位,既不能和任何一方產生衝突,又不能完全迎合任何一方。作為律師的聲音要讓社會覺得是第三方,同時要為爭議的雙方或者多方都能接受。做好這個工作最終達到的目的不僅是宣傳法治理念,而是進一步促進人人守法。」
經過兩天的實訓和試鏡,中央電視臺《法律講堂》欄目將10名學員納入主講人名單,培訓班30多名學員被邀請為廣東廣播電視臺和廣州電視臺的欄目嘉賓,廣東省律協將本次高研班考核合格的全部律師納入「廣東法治宣傳人才資源庫」。廣東省律協歐永良會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律師在社會熱點事件中發聲評論,一方面是要利用專業知識為社會大眾答疑解惑,同時也要向觀眾展示律師行業的良好形象,傳達懂法守法的法治精神。」
呵護未來,青少年普法成氣候
「老師,我才17歲還未成年,萬一打死人是不是應該父母去坐牢?」「老師,網友叫我見面借錢,說是在派出所附近見面,應該很安全吧?」……正在面對這一系列奇葩問題的,是來自廣東卓信律師事務所的羅凌律師:「不是因為對初中生、高中生面對面普法課程,我是想都想不到小孩子們是這麼想的!」
「00後」青少年對法律了解多少?他們對法治有什麼想法?如何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羅凌作為一個具有十多年執業經驗的「老律師」,卻說首先是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們提出的問題,然後再考慮作為一個具備專業知識的律師怎麼去解答。羅凌已堅持多年的青少年法制宣傳工作,也正是廣東省律協法治宣傳工作中的重頭戲。
自2014年起,廣東省律師協會與團廣東省委、廣東省司法廳共同開展「千名青年律師千場青少年法律服務」公益活動,每年在全省範圍內選派1000名優秀青年律師,深入各地的鄉村、學校、社區等基層一線,以與青少年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為主題,以依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為主線,每年開展1000場以上的志願法治宣傳活動;針對犯罪呈現低齡化發展趨勢,廣東省律師協會先後通過多項活動,推進法治宣傳進校園,讓律師們從刑法專業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提升學生對犯罪量刑等基本法律常識的認識。
作為多所學校的法治宣傳教師,每學期開學和放假前是羅凌最忙碌的時候,無論業務多麼忙碌,每年數十堂的青少年法治宣傳課程已成為羅凌的「固定工作」。在廣東數千名青少年法治宣傳志願律師的不懈努力下,廣東省青少年法治宣傳已經形成「青少年自我防護、青少年預防犯罪、青少年防毒禁毒」三大主題課程;他們編寫的青少年法治宣傳讀物《法律的十萬個為什麼》,以日常生活中150多個生動有趣的漫畫故事,向廣大青少年普及了家庭、校園、公共環境、消費場所、網絡五個場景的法律常識,詼諧有趣的漫畫使青少年讀者學法「上癮」;廣東省律協組織編寫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宣傳讀物《土豆的故事》,因為生動活潑而連年多次再版。
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子殷根據多年的青少年法治宣傳經驗說:「我們在動員更多優秀的專業律師走進校園面對面向青少年宣傳法治的同時,以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工作委員會為平臺,大力推動中小學教師的法治宣講能力的培訓工作,並已經取得良好成效。」
廣州市少年宮的暑期法治宣傳課堂上,一名成年志願者正在臺上扮演人販子對多名小學生進行「拐騙」,其中兩名參與的小學生還真在「人販子」的威逼利誘下被「拐騙」,臺下小朋友尖叫連連。羅凌適時出場耐心地教授小朋友們應該如何應對。「我們在面對青少年進行法治宣傳的時候,力求在方式方法上求新求變,現場模擬演練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
全體動員,村(社區)法律顧問見成效
「今天村裡的法治宣傳欄上有沒有新的法律知識宣傳的內容?」「你們家的宅基地糾紛問村裡的法律顧問,肯定能得到公道的答案。」「下個月的普法講座什麼時候開?我帶小孩兒去聽聽。」隨著「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全覆蓋並深入開展,廣東省廣大鄉鎮村民已逐漸養成了遇事先求助法律、遇糾紛先諮詢村(社區)法律顧問的習慣。
時間倒回幾年前,面對廣大鄉村法治建設的相對滯後,如何讓鄉村群眾知法用法、讓法治真正「下基層」?律師如何助力完成法治到群眾跟前的「最後一公裡」?廣東省委省政府較早地認識到法治在解決社會一些比較緊迫問題中的作用,早在2005年就已經進行了律師參與基層法治治理系列試驗。經過多年總結探索,廣東省委省政府於2014年5月聯合下發《關於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作為「1號工程」,在全省範圍組織執業律師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廣東省律師協會迅速動員全省律師,到各鄉村擔任駐村法律顧問,到2015年5月底,僅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廣東全省25931個村(社區)與律師籤訂了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協議,實現了全省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比預期提前5個月。
「要讓我們的法律顧問工作『接地氣』,要贏得樸實的村民們信任成為村民的朋友,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踏踏實實的付出,誠心誠意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來自廣東天一星際律師事務所的張穎律師作為村法律顧問服務於廣州市白雲區某村,知性美麗的張穎講起自己的村居顧問工作卻顯得格外感性。在該村拆遷的補償數額和安置房的分配初期,多名拆遷戶根本就沒有弄清楚補充規則和補償總數的情況下,直接拒絕拆遷溝通和拆遷補償協議,甚至到村委會進行吵鬧和到上級政府上訪。
面對盲目的拆遷戶,張穎看清問題的癥結,耐心對照法律法規解釋拆遷的規定,詳細幫助村民讀懂拆遷補償的規則並計算清楚補償的數額,拆遷戶居然都「神奇」地接受了拆遷協議。當村民們開心順利地完成整個拆遷後,紛紛讚嘆張穎是村中的「女如來」,村幹部們稱讚張穎是全村的「女軍師」,上級主管領導說第一次見到了安置分房過程「零上訪」,張穎卻冷靜地說:「慶幸自己趕上了法治建設的好時候,村民逐漸認可和習慣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我們只是藉助法治的『縴手』,解開農村的這些『老疙瘩』!」
在粵北山區,廣東天行健律師事務所在對接服務的韶關樂昌市深入聽取村民建議,自費製作數千頂「法治草帽」,讓田間地頭的農民兄弟將村居法律顧問工作「頂」在頭上;印製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法律知識的撲克4.2萬副,讓老百姓在休閒娛樂時可以學習法律;派發「韶關市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宣傳環保袋12000個,讓絕大多數百姓認識和了解「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把法律顧問服務以村民最樂意接受的方式送到最基層農村村民的手上,引導農民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在梅州市村居法律顧問工作中,廣東義致律師事務所積極建立公眾微信服務平臺,製作二維碼方便村民與顧問律師交流、諮詢,統一印製了標有二維碼及法律顧問聯繫方式的掛曆5000本。
據統計,截至2016年4月,全省村(社區)法律顧問共修改完善村規民約2431份、出具法律意見書14325份、審查各式合同15774份;舉辦法治講座或講課96297場次,提高了基層幹部依法辦事和群眾知法守法的自覺性;為村(社區)和群眾提供法律諮詢496665人次,通過電話、簡訊、微信、QQ等解答法律問題122987次,提供代書11880次,代理群眾參與訴訟和實施法律援助3961宗,有效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參與調處矛盾糾紛37674宗,參與處理群體性、敏感性案件2376件。在今年5月剛剛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司法廳廳長楊江華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見成效作為「廣東經驗」作了重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