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聽大學的慕課MOOK是近年最流行最時尚的學習渠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能親身感受到現場氣氛的高品質藝術學習課堂,現在就分布上海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記者獲悉,即便在春節假期前後,這些公益性的「文化課堂」照樣開張,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各類「文化講座」向著高品質進發,供市民聽講的文化場所比以往更多了。
分享演奏技巧與吉祥文化
日前國際鋼琴家孔祥東在上圖講座開講,人氣爆棚,非常火爆。高安路的上海圖書館西門二樓演講廳總共760個座位,光微信預訂就突破了800人,還不算網絡預訂和提前十天到上圖總諮詢臺領票的人,以及上海講座的會員。國際鋼琴家孔祥東邊講邊彈,現場表演了鋼琴演奏。
「上圖講座」春節系列專題一直是聽眾們眼裡的「新春熱門菜」,上海圖書館精心策劃了多場展覽、講座等新春主題系列活動,捧出新春文化盛宴以饗上海市民。大年初四至大年初六連續三天,「上圖講座」為聽眾們獻上了聽覺、視覺、味覺俱佳的饕餮盛宴。
屬猴的鋼琴家孔祥東欣然受邀,2月11日拉開上圖講座的「精英薈萃迎新年專題之一·大家講壇」首講序幕——「IMusicILoveIShare」。這位鋼琴才子在上海觀眾面前激情洋溢地演奏,也將自己探索到的電子樂心得和在座的觀眾分享。
2月12日,從事圖像學研究的學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士倪亦斌,以「歲朝迎新吉祥如意——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吉祥文化」為主題,為聽眾解讀與普及了吉祥寓意的源流知識。2月13日的「上海老味道:舌尖上的鄉愁」講座,是作家、美食家沈嘉祿送上的一場詩意解讀,為聽眾講述海派年味美食。
上海圖書館副館長何毅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上圖強化了講座的文化體驗。
追逐文博界「學術明星」
《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第二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春節假期的最後一日,在下午3時許,上博門口還有排隊的人群。在吳湖帆特展展廳,觀摩者摩肩接踵,更換的30餘件精品,以元明清精品為主,分別圍繞展覽三大板塊予以擴充、深入,旨在更全面地對吳湖帆的多方面貢獻進行細緻闡述。《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第二期時間為1月28日至3月13日。2月28日另有一場《吳湖帆的情懷》由魯迅紀念館副館長、研究員顧音海主講。這場展覽都推出了網上預約制度,120座的演講廳報名人數已經超過了上限。新春前後《探析吳湖帆的繪畫品賞》《海派的旗幟——吳湖帆》兩場展覽分別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副研究員張震和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戴小京主講。
上海博物館的陳曾路告訴記者,目前上海博物館的講座已經形成了口碑效應,很多觀眾是有的放矢地追逐文博界的「學術明星」,很多預約通告在網絡上一放出來,都會遭到「秒殺」。
高品質文化課設遠程講座
今年春季前後,除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這兩個老牌的講座地點之外,按照文廣局的規劃,還有許多文化公益講座在上海鋪開。比如在東方藝術中心有東方市民音樂會講座、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當代藝術方面的講座、喜瑪拉雅美術館結合展覽舉辦有關敦煌藏經洞的講座。
在記者對上博和上圖的走訪時發現,稍有遺憾的是,精彩的公益講座的座位有限,沒有預約券就難以入座。上博方面表示,目前上博的講座進行了整理文本、最終化為出版物,也在做遠程教育、數位化平臺內容上的集成。今年上半年《中國碑帖》的數字課程會呈現在網上,上博講座會不斷加碼,將線上的講座納入集中文博講座的網絡數字教育平臺中。「因為講座多有即興發揮的瑕疵,故以梳理後的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