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科的人,多半是因為智商不夠,學不好數理化才去會學文科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網上看到過類似的,關於「文科生」的偏見。很多網友都有著這樣的感受,就是那些成績中等偏下的同學,很大一部分都是數理化成績偏差。而學不好數理化,又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智商不夠」的結果。
這就令人產生了這樣一類偏見,「文科生就是笨」、「學文科的女生多,所以女生笨」、「笨的人學不好數理化」……那麼,事實真相真的如此嗎?
01 數理化學不好的人笨,其實是一種社會偏見
說到底,其實上述的這些觀點,都是一種社會偏見,並沒有真正科學依據。
就拿女生學理科比男生笨來這件事來說,這一觀點第一個站不住腳。近年來,反倒是有調查數據表明,盤點多年來全國各省各地的高考理科狀元的性別比例,其實女狀元的數量要比男生還多。
所以,學不學得好數理化,和性別沒關係,其實和智商也沒太大關係。
一個人數理化不好,但是不妨他在與人溝通、藝術、文化領域的出彩;很多數理化不好的人,其實說起來是學習數理化方式方法的不對,也是學習思路上的不對。
02 學好數理化不能死記硬背,但是不代表「不背」
為什麼有的人文科學起來很好,但是理科學起來就不行了呢?有的同學將其歸結於興趣。
當然,一件事情,如果你老是做不好,老是受到打擊,自然就會失去了興趣——而從學習方法上來說,文科想要學好,就是要多讀、多背,背是佔主要的;因此,文科學得好的同學,往往非常擅長背誦;但是這一優勢,到理科學習,卻反而成為他們絆一跤的存在。
習慣的背誦式的學習思維,對於剛學習理科的時候,比如:數學1+1=2,物理化學中的知識概念,其實很有幫助!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理科需要你深入理解、發散思維與運用的時候,習慣了背誦學習思維的同學,就很容易會陷入一種僵化之中……
其實,理科也需要背,基礎的定理知識概念要背,但是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知識定理通過做題、整理等方式,發散地連接起來、運用理解起來。
03 想要學好理科的同學,其實只要記住2句話
第一句話:「重視基礎,解題時化繁為簡。」
與很多人覺得學好理科,就要做出那些試卷中最後的壓軸題、難題的思路不一樣;其實再複雜的大題,也是由一道又一道「小題」組成的,就像考卷中的1、2、3問,也是出題人給我們解題的一種思路提示。
學好理科,其實越是重視基礎,大量練習基礎;最後那些難題,反而才能手到擒來。只有基礎紮實了,解題速度上去了,粗心問題少了,那麼你才能真正做到站在基礎的基礎上,衝刺高分。
第二句話:「多做多練,思路上開闊訓練。」
與學好文科背的方式不同,理科想要學好更多的是靠運用中去提升「使用知識」的能力,這一能力主要在於從一個問題、到一個知識、再到另一個知識的思維啟發的訓練。
所以,做題要訓練的,是我們舉一反三的能力,絕不要「一個蘿蔔一個坑」,而是要能「狡兔三窟」,同樣一道題最好是能探討出多種解法,並且尋找其中的最優解、最簡解。學好理科,常常要用題海戰術,但是這個題海,一定要精;對於錯題、經典題,同學要多研究幾遍。
一旦當你研究進入了,你甚至會發現學理科的樂趣。這也是許多學霸,沉迷於學習的原因。
孩子成績差,可能是沒有正確學習方法
家長都知道語文很重要,但語文如何複習和提分呢?試試這個方法
方法得當,孩子背單詞都能背出幸福感,快讓孩子試試這樣背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