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是常態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即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這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既是當前紀律檢查機關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的基本遵循,也是對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既是工作任務,也是工作方法。
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之中,「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不僅要求黨員幹部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養成自覺接受監督的習慣,同時還要求黨組織加大監督力度,嚴抓嚴管,小過即問、小錯即糾。
然而,在實踐中,雖然最能體現防微杜漸的是第一種形態,而往往最容易忽視的也是第一種形態。很多黨員自我批評時淺嘗輒止、蜻蜓點水,客觀原因多、作風問題少,剖析問題不見人見事,批評別人時不痛不癢,敷衍了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有的同志直言,「批評上級怕被為難,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自我批評怕丟面子」。
應當看到,像這樣只擺現象、不查本質、一團和氣的監督與自我監督,只會導致黨的監督和教育偏離方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切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監督和教育的常態。
咬耳扯袖,要真紅臉、真出汗,防止出現四種不良傾向
儘管黨的十八大以來強勁的從嚴治黨態勢,黨內關係逐漸規範,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清除黨內政治灰塵的有力武器,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漸成常態。但一項制度在層層傳達執行過程中,有時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自由主義,產生黨性意識缺乏的現象
部分黨員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化,忘記了黨員的權利和義務,讓批評與自我批評無法發揮應有的實效。具體表現為,對錯誤的同志姑息縱容,任其「小洞不補」,最後積重難返;批評別人不是實事求是,而是動機不純、詆毀同志。
好人主義,產生難以言表的「三怕」思想
開展批評有時會觸及某些人的「痛處」和「傷疤」,於是有的黨員對黨組織或他人存在的問題和缺點,明知不對卻視而不見。有的黨員抱著批評領導怕被為難、批評同事怕失人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的「三怕」思想,上下不得罪,左右擺擺平,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
形式主義,造就「英雄所見略同」的尷尬
一些黨組織的民主生活會淪為多次彩排的「完美話劇」,參會者遮遮掩掩,發表言論大同小異,問題也多是「加強學習」、「提高意識」等「不痛不癢」之詞,這些「問題高頻詞」甚至還成了黨員幹部撰寫自我剖析材料時的「標準用語」,致使民主生活會失去應有的意義。
偏離主義,產生同流合汙的心理
有的黨員不善於用正確方法解決矛盾和問題,不能從根上找問題、析原因、論危害,自我批評點不到要害、批不到痛處。個別領導幹部和個別黨員與被批評對象「同病相憐」,自己也犯有類似的錯誤,或存在更多的問題,不願意多批評,更怕引火燒身將自己的問題暴露,從而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淪為形式。
完善措施,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發揮應有效應
沒有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就難有黨內關係的正常化。監督執紀只有做到抓早抓小、動輒則咎,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真正成為常態,用紀律管住大多數的目標才能實現。
學習教育常態化,讓黨性意識提升
結合當下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學習黨章黨規黨紀作為各級黨組織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各級黨組織和學員幹部要深入貫徹《準則》和《條例》,採取專題輔導、座談交流、知識競賽等形式務求學深學透;各級紀委加強對各單位學習貫徹黨章黨規黨紀情況的專項檢查,助力黨員幹部釐清黨紀邊界,明確紀律紅線。
主體責任具體化,讓咬耳扯袖更富實效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是對紀委監督責任的要求,也是對黨委主體責任的要求,要把「兩個責任」的要求,貫穿於黨的紀律的方方面面。督促各單位按照黨章規定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對照主體責任,認真檢查履職盡職情況,對照新《準則》和《條例》查找自身和分管部門、單位、人員存在問題,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同時民主生活會該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廣泛徵求黨內外意見,傾聽群眾對黨員幹部的意見來改變千篇一律的僵硬現狀,促進民主生活會真刀真槍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抓住要害、點中穴位,從而更好地改進黨員作風,防「腐」於未然,達到紅臉、出汗、排毒的目的。
談話提醒經常化,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調批評教育和組織處理,要進一步把紀律防線前移,改變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的狀況,體現了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具體實踐中,談話提醒應分三個層面開展:追求「高標準」談話,要求黨員對照《準則》提出的「四個必須」、「八條規範」要求,通過談心談話進行正面倡導,引導鼓勵黨員領導幹部堅定追求思想和道德高標準,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開展「巡查式」談話,紀檢部門在定期走訪、蹲點調研、參加會議、座談交流等日常監督中,從政治、思想、履行職責、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廉政勤政等方面,隨時隨地作出提醒;開展「有反應」約談,對群眾有一般性議論的黨員幹部,或者有舉報、雖不能排除違紀可能但線索籠統的黨員幹部,由紀檢部門向其提醒,或通過單位負責同志約談提醒,有落實主體責任方面問題反映的,向主要負責同志提醒。通過多層面談話,切實加強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提升履職盡職能力。針對黨員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開展提醒約談,使談話真正發揮教育功能。
分類約談,精準防病治病
隨著「兩個責任」、「抓早抓小」等監督執紀理念深入人心,紀檢監察機關要善於將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約談函詢等日常監督手段廣泛地運用到監督執紀中,切實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誡勉談話可根據工作實際分個體談話和集體談話,將聽取的談話對象有關問題解釋和說明,由紀檢部門或委託單位負責人通過告誡、勸勉,向其鄭重指出存在問題,促使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錯誤。要善於運用談話函詢解決一般性問題線索,對談話對象屬於思想、工作、生活作風等方面的一般性問題或輕微違紀行為,要求其實事求是作出情況說明,對於問題屬實的,恰當給予輕處分或批評教育;對答覆函未說清問題的,採用談話方式進一步了解,對應當整改的問題,及時跟進督促整改;對拒不改正甚至履談履犯的,進行嚴肅處理。
(作者陳丹丹 單位:浙江省嵊州市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