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福建教招歷史備考: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化

2020-12-19 福建中公教育

2020福建教師備考已拉開序幕,本欄目將會為考生帶來教師招聘歷史專業學科的相關備考資料,包括小學歷史、初中歷史、高中歷史的專業知識,更多其他學科知識可關注福建教師招聘網

一、考情分析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化是歷史學科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的常見知識點,具體來說主要分為春秋、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以及明清時期的賦稅制度的演變情況,而其中的唐宋到元明時期賦稅政策考查較多。總體來說,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化這一部分內容比較瑣碎,大家備考過程中容易遺漏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且有一定的綜合性,故將此部分內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備考。

二、知識呈現

(一)春秋時期的賦稅制度

1.「相地而衰徵」

語出《國語·齊語》,是春秋時代管仲為齊桓公所設計的富國強兵、稱霸天下的方案之一,意思就是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徵收不等額的租稅。具體而言,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按勞動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二是在此基礎上,實行按產量分成的實物地租制。每畝土地的租額按土地的好壞和產量的高低,差異化收取。

2.初稅畝

公元前594年,魯國開始實行「初稅畝」。它規定不論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實際畝數徵稅。這是我國徵收土地稅的開始。這一制度事實上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承認了私田主人對土地的所有權,從而加速了商周井田制的瓦解。

(二)兩漢時期的賦稅制度

1.編戶齊民

兩漢時期,編戶齊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賦稅制度。政府把農民編入戶籍(稱為編戶),實行按編戶徵收租賦和徵收徭役、兵役的制度。編戶是國家徵收賦稅和徵發徭役、兵役的依據,其構成主要包括被西漢政府正式編入戶籍的地主、自耕農、傭工、僱農等。

2.算賦、口賦

漢代編戶齊民的負擔有四項:田租(土地稅)、算賦和口賦(人頭稅)、徭役、兵役。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輕徭薄賦,但漢朝田租輕而人頭稅重。兩漢賦稅制的主要內容是「租」和「賦」兩項,租是土地徵收的稅額,田租漢初是十五稅一,至景帝時改為三十稅一;賦以每戶漢代法律意義上成人(15歲以上)的人頭計,包括算賦、口賦。算賦是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口賦是專對兒童徵收的人頭稅。具體來說,算賦為成年人每人每年納錢一算(一百二十錢),口賦是七至十四歲兒童每人每年納二十錢。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賦稅制度

1.戶調製

東漢末年,曹操進駐冀州後開始試行戶調製,西晉統一後正式施行。它對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農和地主)每畝土地徵收田谷四升,每戶徵收戶調絹二匹、綿二斤。這一改革以定額田租代替漢代的定率田租,以戶稅代替漢代的人頭稅,取代了漢代沉重的人頭稅,對農民有好處,但也有利於大族豪強蔭客。

2.租調製

南北朝後期門閥專權,豪強地主藏匿大量人口嚴重影響國家稅收,改革勢在必行,因此國家向農民分配一定國有土地的均田制及租調製應運而生。北魏均田制規定,授田農民必須向國家交租和調,還要服兵役和徭役,規定授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一夫一婦每年納粟二石,調帛或布一匹,丁男(成年男子)還要負擔一定的徭役。

(四)唐宋時期的賦稅制度

1.租庸調製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調製,規定50歲以上可以繳納定租代替徭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礎上,按照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稅制度,「庸」不再有年齡限制。租庸調製規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量的穀物,叫「租」;繳納定量的絹或布,叫「調」;服徭役的期內,不去服役的可以納庸或布代役,叫「庸」,這樣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負擔,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也保證了國家的賦稅收入。

2.兩稅法

唐朝後期,由於土地兼併嚴重,政府手裡無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壞,租庸調製也無法維持,國家財政收入減少。為解決財政問題,唐德宗即位後,宰相楊炎建議改革賦稅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頒布兩稅令,實施兩稅法。國家根據財政支出確立每年全國總稅額,然後攤派各地徵收,規定每戶按資產交戶稅,按土地交地稅,取消租庸調和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它的實行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徵稅標準,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鬆弛了;與此同時擴大了稅源,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也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土地兼併也不再受到限制,同時大地主採用隱瞞財產等方式轉嫁賦稅,從而加劇了階級矛盾。

3.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

北宋王安石變法實行募役法,規定官僚也要交納役錢;實行方田均稅法,清查隱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壞來平均賦稅,從而使官僚地主無法逃避賦稅。這兩項措施的實質是納錢代役和按畝徵稅。

後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對,被迫廢除。

(五)明清時期的賦稅制度

1.「一條鞭法」

為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緩和階級矛盾。1581年,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在全國推行。它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即「攤丁入地」。「一條鞭法」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納銀代役的規定,說明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進一步鬆弛;而賦役徵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需要,有利於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2.「攤丁入畝」和地丁銀

由於舊的賦稅制度使農民負擔過重,影響社會安定,而且人頭稅使隱蔽人口現象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賦稅制度已經不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雍正初年實行地丁合一,開始了單一的土地標準徵稅,正式廢除了人丁稅。地丁合一又叫「攤丁入畝」,丁隨地起,即把丁銀(人頭稅)全部攤入地畝中徵收,這就是所謂的地丁銀。這一政策的實行有助於封建國家稅收的穩定,標誌著延續了數千年的人頭稅的廢除。它簡化了稅收原則和手續,把土地多少作為收稅的唯一標準,改變了賦役不均的嚴重情況,從而調整了封建國家、地主和自耕農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有利於我國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

(六)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規律總結

1.徵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步向以土地財產為主轉變(以兩稅法為標誌),直至取消人頭稅(以攤丁入畝為標誌),反映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松馳。

2.農民由必須服徭役逐漸發展為納絹代役(以「庸」為標誌)。

3.賦稅由實物為主到貨幣為主轉變(以一條鞭法為標誌);反映了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

4.徵稅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展為基本定時(以兩稅法為標誌)。

5.稅種由繁雜多項逐漸演變為簡化單一(以一條鞭法為標誌)。

三、知識鞏固

1.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徵」和魯國「初稅畝」,實質都是要( )。

A.建立地主階級專政 B.發展封建經濟

C.逐步承認土地私有制 D.消滅奴隸制殘餘

2.西漢時期,編戶齊民對封建國家承擔的各項負擔中,人頭稅是( )。

A.算賦和口賦 B.田租 C.徭役和兵役 D.戶調

3.同以往的賦稅制度相比,兩稅法的重大改革主要體現在( )。

A.開始分夏秋兩季收稅 B.沒有規定田租的數量

C.限制土地兼併,增加政府收入 D.改變了以往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

4.一條鞭法不同於兩稅法最具歷史意義的特點是( )。

A.廢除了人頭稅 B.以田畝數計算徵收

C.將賦稅折成銀兩徵收 D.消滅了土地兼併現象

5.清代徵收「地丁銀」是指( )。

A.只徵收土地稅,廢除人頭稅 B.土地稅、人頭稅一律只收白銀

C.按土地和人口的多少徵收白銀 D.將丁稅平均攤入田賦統一徵收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凡賦役之制……課戶每丁租粟二石。其調隨鄉土所產綾絹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者錦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凡丁歲役二旬,無事則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

——《大唐六典》

材料二 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薄,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度所取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稅,夏秋兩入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稅盡六月,秋稅盡十一月。

——《新唐書·楊炎傳》

材料三 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於官……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留存、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並為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

——《明史·食貨志》

材料四 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徵解,丁隨地起……統謂之地丁銀。

——《清史稿》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幾種賦稅制度?

(2)歸納材料一中賦稅制度的特點。

(3)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賦稅制度有哪些進步性?

(4)比較材料三、四所反映賦稅制度的主要異同點,並說明其影響。

-參考答案-

1.【答案】C。解析:二者都強調要徵收土地稅。「初稅畝」規定不論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實際畝數徵稅。這一制度事實上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承認了私田主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為逐步承認土地私有制奠定了條件,C選項正確。當時處於春秋時期,我國仍處於奴隸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要到秦國商鞅變法後才正式建立,發展封建經濟更無從談起,AB兩項錯誤;這一改革與奴隸無關,消滅奴隸制度的殘餘無法體現,D選項錯誤。故本題選C項。

2.【答案】A。解析:漢代編戶齊民的負擔有四項:田租(土地稅)、算賦和口賦(人頭稅)、徭役、兵役。算賦是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口賦是專對兒童徵收的人頭稅。具體來說,算賦為成年人每人每年納錢一算(一百二十錢),口賦是七至十四歲兒童每人每年納二十錢,A選項正確。B選項田租按土地數量徵收;C選項不是稅收政策,排除;D選項是魏晉時期的賦稅制度。故本題選A項。

3.【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稅法規定每戶按資產交戶稅,按土地交地稅,取消租庸調和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從而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徵稅標準,D選項正確。A選項徵稅時間不能體現重大的改革性,排除;兩稅法也規定了田租數量,B選項說法錯誤;兩稅法的實施某種程度上變相降低了土地的價值,使土地買賣更加頻繁,非但沒有限制土地兼併,反而導致土地兼併日益加劇,C選項錯誤。故本題選D項。

4.【答案】C。解析:一條鞭法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並為一條」,折成銀兩、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徵收,是我國賦稅由實物為主到貨幣為主轉變的標誌性事件,反映了明代商品經濟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需求,C選項正確。廢除人頭稅的是清代的「攤丁入畝」,A選項錯誤;從兩稅法開始,按田畝數量徵稅逐漸取代人頭稅成為賦稅制度的主流,B選項錯誤;土地兼併現象縱貫我國整個封建社會均無法消除,D選項錯誤。故本題選C項。

5.【答案】D。解析:雍正初年實行地丁合一,開始了單一的土地標準徵稅,地丁合一又叫「攤丁入畝」,即把丁銀(人頭稅)全部攤入地畝中徵收,這就是所謂的地丁銀,D選項正確。地丁銀也包括人頭稅,只是將其全部攤入土地中徵收,二者也不是要分別徵收,AB兩項不準確;C選項意思是綜合土地和人口的數量按統一固定比例折算徵收,也不準確。故本題選D項。

6.【參考答案】

(1)包括:唐朝前期的租庸調製;唐朝後期的兩稅法;明朝的一條鞭法;清朝的攤丁入畝。

(2)特點:按丁徵稅,交納實物,輸庸代役。

(3)按土地和財產多少徵稅,比按丁徵稅合理,放鬆了對農民的控制;貴族官僚和商人都要納稅,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4)相同點:都徵收銀兩;都簡化了稅收項目和手續。

不同點:一條鞭法沒有廢除人頭稅。

影響: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進一步鬆弛。

相關閱讀:

先民的村落生活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知識點的分析——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化
    一、考情分析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化是歷史學科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的常見知識點,具體來說主要分為春秋、兩漢、總體來說,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化這一部分內容比較瑣碎,大家備考過程中容易遺漏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且有一定的綜合性,故將此部分內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備考。二、知識呈現(一)春秋時期的賦稅制度1.
  • 中國古代經濟史系列——4中國古代的土地和賦稅制度
    對中國古代土地制度變革與調整的認識:中國古代社會從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到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的演變,以及封建社會不同的土地制度的調整,實質上體現了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三)封建社會中的土地兼併及其後果 在中國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併是其最大特徵。
  • 歷史課:中國古代賦稅變化的思路
    賦稅是一個國家的財富之基,有了賦稅,國家機器才能正常運轉。那麼,我國古代的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呢?首先是秦漢時期。這個時期的的賦稅主要有土地稅和人頭稅兩種。土地稅繳納實物,人頭稅交錢。實物的比例大概是十五稅一,後改成三十稅一(漢文帝)。
  • 2020福建教招體育備考: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狀態變化規律
    2020福建教招體育備考: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狀態變化規律 2020福建教師招聘考試已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福建中公整理了體育學科的相關複習資料,考生可通過關注福建教師招聘體育備考頻道獲取我們持續更新的相關資料。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教招考點之教育學代表人物赫爾巴特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教招考點之教育學代表人物赫爾巴特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2020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成績_福建教招成績複查
    2020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成績_福建教招成績複查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筆試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成績查詢系統】【進面最低分數線】   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成績查詢時間暫通知,福建華圖整理往年筆試成績發布時間推出,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成績預計在筆試結束後一個月左右發布,屆時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向市
  • 2020教師招考成績查詢時間福建:福建教招2020查筆試成績
    2020教師招考成績查詢時間福建:福建教招2020查筆試成績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教師招聘,筆試,成績查詢,官網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福建教招筆試成績查詢入口】【面試公告】【面試課程】【網絡課程】   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已於7月12日結束,接下來是成績公布和面試階段.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成績預計再
  • 2020福建莆田教師招聘準考證列印入口_福建教招的準考證圖片
    2020福建莆田教師招聘準考證列印入口_福建教招的準考證圖片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福建教師招聘,福建教招準考證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時間定於7月12日,筆試準考證將於7月6日起開放列印,屆時考生可登錄報名系統進行準考證列印操作。
  • 福建省教招怎麼算自己進入面試沒?福建教招幼兒園面試題庫
    福建省教招怎麼算自己進入面試沒?福建教招幼兒園面試題庫由福建公務員考試錄用網提供同步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更多關於福建教師招聘面試,福建教招,面試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福建教招筆試成績查詢入口】【面試公告】【面試課程】【網絡課程】   2020年福建教師招聘筆試已於7月12日結束,接下來是成績公布和面試階段,面試人員名單、面試時間、面試地點等其他事項待筆試成績公布後另行通知
  • 福建教招筆試時間定了
    福建教招統考筆試時間出了▼圖片來源於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共福建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2020年6月11日原標題:關於2020年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有關事項的通告原文連結:http://jyt.fujian.gov.cn/xxgk/gggs/202006/t20200612_5301596.htm
  • 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土地制度變遷
    中國是個具有五千多年農耕文明的農業大國,土地制度的變遷,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而中國的土地制度變化作為事業單位考試的一個知識點,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易混淆易錯點,在此,將從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歷程看我國土地制度的變化,為大家備考作參考。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巧妙區分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巧妙區分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自我效能感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自我效能感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學部分考察的一個重點學習理論。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1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關於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歷年在教招考試中是一個重難點知識,需要學生結合例子不斷去鞏固理解。
  •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秦漢之後中國的賦稅制度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秦漢之後中國的賦稅制度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甘肅公益崗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公益崗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參考學習,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學習。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其思想在教招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形式考查,為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進行了系統的梳理。
  • 2020福建中學教資面試:高中歷史《十六國與北朝》教案
    【溫馨提示】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2020福建教師資格中小學面試備考資料,希望各位考生能夠認真備考。考生們可以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獲取更多福建教師資格考試資訊。一、教學目標1利用地圖分析十六國與北朝的空間位置,了解該時期政權的更替,理解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趨勢。
  • 2020福建教師職業道德備考: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一)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關鍵點:熱愛祖國側重於國家,出題時會出現國家、共產黨、社會主義的相關詞彙。(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
  • 【備考乾貨】中國古代常識積累
    中國古代政治歷史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點有嫡長子繼承制;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4.宗法制有利於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