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記者 石劍峰
2014-06-23 16:14 來源:澎湃新聞
這套給少年兒童製作的哲學普及讀物,主角是10位西方哲學家的故事和他們的哲學思想,分別是《神聖的蘇格拉底之死》、《第歐根尼的另類生活》、《伊壁鳩魯的笑》、《笛卡爾先生的小精靈》、《盧梭的歌劇》、《康德教授的夢幻一日》、《萊布尼茨的美好世界》、《馬克思的誓言》、《愛因斯坦的靈感》和《海德格爾的墓地之旅》。
這套少年兒童哲學啟蒙和普及讀物由法國的哲學教授和知名插畫師們合作完成。在這套書的編者看來,哲學從來就不是什麼枯燥的大道理,或者脫離生活的空想,與蘇格拉底一起驚嘆,或者與笛卡爾一起懷疑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每個孩子都應該盡情享受思維樂趣。對於兒童和普通人來說,通過幽默的故事,他們是可以輕鬆的了解一些關於哲學的思考。
少年兒童是否需要學習哲學?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周興教授這幾年發現,願意報考哲學系本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哲學?哲學,這個最偉大的學問、最偉大的智慧、最好的學問沒有人喜歡。」孫周興教授認為,一方面哲學需要一種低沉的、甚至是陰沉的、低調的情緒,這跟年輕人的距離有點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和社會制度,『應試教育』是為了考試而不是為了人,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在他看來,應試教育的體系裡,根本沒有哲學的地位。「我們的社會制度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形成良好的公民自由討論的空間。」在孫周興教授看來,哲學是需要獨立思考、自由思考的學問。沒有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就沒有哲學的位置。「所以我感覺,我們的中學生,無論從教育制度、社會風氣,還是年齡來看,離哲學都很遠,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哲學。」
這幾年網上流傳著一份法國中學會考歷年哲學試題,孫周興教授舉了2010年的題目:第一個題目叫做「追求真理是不是可能沒有利害關係?」第二個題目叫做「藝術是不是可以沒有規則?」第三個問題「給出託馬斯·阿奎納的一段話,請解釋一下。」孫周興教授認為,這些題目當做國內哲學系研究生考試題目都可以。「有一個法國哲學家解釋過,為什麼法國的中學生必須學哲學?為什麼法國的學生必須要通過哲學考試,才能拿到畢業證書。他認為,就像遊泳需要教,思考同樣也需要訓練,批判性思考需要訓練,而獨立思考能力更是必須經過訓練才可能達到的。」所以在孫周興教授看來,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教人腦子清楚和教人好說話。」
《笛卡爾先生的小精靈》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正當整個城市昏昏欲睡,笛卡爾先生陷入深深的懷疑:三加二真的等於五嗎?我是否被某個小惡魔愚弄了?這個世界,會不會是一場虛幻的夢境呢?《海德格爾的墓地之旅》 一隻名叫馬丁的小蟑螂整天憂心忡忡,他在海德格爾的身體裡探索著,苦苦尋找答案。在腎的周邊,在肋骨和肉組成的世界裡布滿了狂熱的螞蟻、發瘋的機器還有吟詩頌詞的蠕蟲,誰能告訴它:它為什麼會存在呢?《康德教授的夢幻一日》我了解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能希望什麼?
嚴肅的康德教授每天午後三點半,都要準時出現在柯尼斯堡一條栽著菩提樹的小道上,他如此守時,風雨無阻,市民們在滿懷敬意與他打招呼的同時,總是趁機校正自己的鐘表。但是一個夢幻的日子來臨了,康德教授甚至忘記了散步,於是整個宇宙陷入了混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小柏拉圖》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