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美人魚的故鄉——哥本哈根
作者:王棟
提起《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衣》等這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讓我想起了丹麥作家安徒生,也使丹麥冠上"童話王國"的美譽,也有了美人魚。1913年,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了一座美人魚銅像。銅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內,已成為丹麥的象徵。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美人魚曾經來到中國作客,陳列在丹麥館內,供遊客們參觀,很多中國人得以看到美人魚的芳蓉。
我們踏上北京飛往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抵達後已是傍晚,我們沒有在斯德哥爾摩停留,而是住在林雪平,因為第二天早上我們要去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要經過輪渡過厄勒海峽才能踏上丹麥的國土。
哥木哈根是丹麥王國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也是北歐國家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丹麥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哥本哈根曾被聯合國人居署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城市之一,丹麥全國重要的食品、造船、機械、電子等工業大多集中在這裡。哥本哈根既是傳統的貿易和航運中心,又是新興製造業城市。我們來到哥本哈根,看到市容美觀整潔,市內新興的大工業企業和中世紀古老的建築物交相輝映,使它即是現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丹麥標志美人魚雕像在海邊靜靜沉思,充滿童話氣質的古堡與皇宮比鄰坐落在這個城市中,古老與神奇,藝術與現代。
我們第一站就是看美人魚的雕像。這座銅像是由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創始人卡爾雅格布森出資建造的,他在皇家劇院觀看首演的芭蕾舞劇《海的女兒》後深受感動,產生了要為美人魚製作一座銅像的設想。他感到安徒生童話的藝術中有芭蕾舞、音樂及油畫等形式,惟獨缺少一座雕像。於是卡爾.雅格布森就同雕塑家艾瑞克森商量,希望他能夠用雕刻藝術來表現美人魚,艾瑞克森從芭蕾舞劇中獲得了靈感,並構思了美人魚。
起初,芭蕾舞劇的女主角艾倫.帕麗絲是艾瑞克森雕塑美人魚的模特兒,但不久之後,艾瑞克森對帕麗絲產生了感情,帕麗絲也有了他的骨肉,艾瑞克森的未婚妻愛琳得知後十分生氣,帕麗絲只好帶著孩子嫁給了別人,愛琳將帕麗絲與艾瑞克森的事告訴了帕麗絲的丈夫,帕麗絲因此受到了丈夫的虐待,最後因精神分裂而死。後來,艾瑞克森把他的妻子當作模特,鑄成了這座美人魚的銅像。但是,艾瑞克森雖然改了模特,心中卻始終有另一個抹不去的身影,只有帕麗絲家族的人才知道,那永駐海邊的女子從神情到氣質分明就是帕麗絲的化身。
此後,每當黃昏,波羅的海邊便會出現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和美人魚,更是他朝思暮想的帕麗絲,並肩遠望大海。美人魚銅像從1913年在長堤公園落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她吸引著無數的遊客。人們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不看美人魚,不算到過哥本哈根。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志,但美人魚在1964年、1984年和1998年先後三次遭受到砍頭、斷臂的磨難,其中1998年1月6日美人魚的腦袋再次被砍之後不久即被找回。
在傳說故事中,海王較小的女兒愛上了人世間的一個王子,為了能與王子相愛並結為夫妻,她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和親人,交出了自己優美的動人的聲音,每天忍受著痛苦,可是王子最終未能與她結婚。因為國王為王子選擇了鄰國的公主作為妻子。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隨著太陽升起來,美人魚變成了泡沫,最後乘雲升天而去。銅像的神態表現了美人腿思念著她眷戀的王子,也思念著她的親人。她凝視著陸地上的人類,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但終未能如願以償,因而由衷的感到憂傷和痛苦。
我們遊完美人魚銅像來到市裡,到新港看看。新港是新設立的港口,新港的彩色房子建在新開掘的運河河兩邊,整個畫面像是油畫,我漫步在街上,現在的房子都成了飯店、商鋪和咖啡館。我找到一家咖啡廳坐下,要了杯咖啡,慢慢地品嚐,看著這眼前的風景,猶如置身於童話的世界。安徒生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五年,希望能夠透過這童話世界看到他的影子。
我品嚐著咖啡,慢慢地享受這北歐時光。我只是到訪過哥本哈根匆匆的過客,只能把這童話王國和美人魚的故事帶回家,留在我的記憶中。
文/王棟
編輯/王孝付
作者簡介:王棟,導演製片人,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編導專業和新聞學方向媒體產業專業,主要電視劇《父親》,《大哥》,《大姐》《大嫂》《恩怨》《蒼天厚土》《徽商》《情暖誼長》等,出版《感悟電視》《體會電視》《風中的百合》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