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物中的鬥拱

2020-12-22 ancient123

大家好,前面的課程我們認識了古代建築上的屋頂形式和屋簷上的小獸,今天我們來認識中國古代建築中獨有的構件——鬥拱。

鬥拱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建築構件。鬥拱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鬥拱的實例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四龍四鳳銅方案,而早期鬥拱形象在戰國採桑獵壺及漢代墓闕、壁畫上均可見。

鬥拱是由方形的鬥、升、拱、翹、昂組成的,是較大建築物的柱與屋頂間過渡的部分。大同市博物館北魏二廳展出的北魏尉遲定州墓石槨(如下圖),其中的建築構件鬥拱就是一鬥三升拱。北魏時期的鬥拱種類繁多,有一鬥二升、一鬥三升、單層拱、多層拱等多種樣式。

到了唐代,鬥拱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在唐代後便規定民間不得使用鬥拱,只有非常重要或帶紀念性的建築物,才可以安置鬥拱。

那麼鬥拱在建築中有什麼作用呢?它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荷載作用。它位於柱與梁之間,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要通過鬥拱傳給柱子,再由柱子傳到柱基,因此,它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二)增大距離。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築物出簷更加深遠,造形更加優美、壯觀。

(三)裝飾作用。它構造精巧,造形美觀。後來的鬥拱逐漸變為裝飾,也是區別建築等級的標誌,越高貴的建築鬥拱越複雜、繁華。

(四)抗震作用。鬥拱的榫卯結合是抗震的關鍵,這種結構和現代梁柱框架結構極為類似。當遇到強烈地震時,採用榫卯結合的空間結構雖然會「鬆動」卻不致「散架」,消耗地震傳來的能量,使整個房屋的地震荷載大為降低,起到抗震的作用。

說到鬥拱,提到建築,我們不得不想到偉大的建築師梁思成先生。他曾四次考察山西古建,在調查山西的華嚴寺、善化寺、應縣木塔等古建築後,感受頗多。在我館展廳中,就陳列了華嚴寺大雄寶殿、應縣木塔的木構建築模型,雖為模型,我們也可以直觀地看到每一件鬥拱的奇巧精細,尤其是應縣木塔設計有近六十種形態各異、功能有別的鬥拱,是中國古建築中使用鬥拱種類最多,造型設計最精妙的建築,堪稱一座鬥拱博物館,正因如此,木塔經歷多次大型地震仍屹立不倒,成為不朽之作。

這些結構精巧、繁複美妙的鬥拱建築,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人的偉大智慧。

對於鬥拱,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學習,不斷地積累經驗,以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所以我們要多了解學習中國古建知識,讓更多人探索我們中國的建築奧秘。

相關焦點

  • 來自中國古代的「積木」,揭秘鬥拱的故事
    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鬥拱鬥拱位於屋頂和立柱之間起到將房簷的重量傳遞到立柱的作用重要的或是紀念性的建築大都有鬥拱存在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竟然只能由日本人完成?梁思成夫婦徹夜難眠一日,他們看到《敦煌石窟圖錄》中披露的敦煌第61號洞窟兩張唐朝壁畫「大佛光之寺」這幾個字就像一道閃電一下劈開了茫茫暗夜
  • 鬥拱,中國建築獨有的魅力,成就「東方版樂高」
    精巧華麗的鬥拱一般被用於皇室建築,民間不得用。鬥拱層層疊加,秩序井然,越抱越緊,一如古代皇權,等級森嚴,層層遞進。它有著難以估量的承載力,立鼎萬鈞,一如中華民族之精神,堅定強大,和衷共濟,團結向上。在北方稱鬥拱 南方稱牌科。在建築物的部位關係上,鬥拱有三種不同的位置:一是在柱之上,二是在柱間額枋之上,三是在屋角,根據清代《工程做法則例》的命名,這三種分別叫柱頭科、平身科和角科。它們的出現位置如圖所示:鬥拱的發展,可以分為這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
  • 四川南部縣發現罕見明代鬥拱建築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文物普查小組工作人員日前發現了一處明代鬥拱建築——昌坪廟。該廟位於南部縣大坪鎮七一村5組,這是近年來南充地區發現的唯一明代鬥拱建築,其鬥拱建造格調,在川北地區極為罕見。
  • 山西柳家偷偷修建的皇家九層鬥拱
    九層鬥拱天自高,皇城之外風蕭蕭。在古代社會啊,九為極數,只有皇家才能出現,但是在山西晉城的柳氏民居,卻有著一座九層鬥拱,不禁讓人遐想非非···鬥拱是我們古代建築的大門頭,在古時候代表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 當我們看古代建築時我們在看些什麼02構架篇
    上一篇《當我們看古代建築時我們在看些什麼01屋頂篇》中,我們主要建立了對於古建築屋頂的基本認知:屋頂的顏色、造型以及屋頂的裝飾都是體現這棟建築等級的特點,這些有規律的背景知識,至少會使得你的下次古建築之旅不再那麼枯燥。這一篇我們來了解一下古建築的構架部分。
  • 畫中鬥拱屋簷證實這一點
    《江帆樓閣圖》局部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由於時代相隔較遠,繪畫裡的建築也有顯著區別,時至兩宋,屋木畫轉稱為「界畫」。若暫且認為《江帆樓閣圖》為唐代作品,畫面中庭院應具有唐代建築特點。《江帆樓閣圖》(傳) 李思訓,縱102釐米,橫54.7釐米,青綠設色,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通過對比,畫面中的建築部分確實存在許多疑點值得推敲梳理;其中包括,簷口簷角、鬥拱、補間鋪作、懸魚、闌額、門窗制式、耳房等。畫面中鬥拱、簷角與補間鋪作部分出現疑點。
  • 現代社會常說的勾心鬥角,在古代卻是建築的一種結構樣式!
    門面5間,龍柱矗立,黃瓦飛簷,彩繪鬥拱,異常搶眼。十三碑亭均為木構,呈正方形,重簷八角,鬥拱爭豔。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亭中矗立著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各類御碑53方,充分表現了孔子在封建社會的崇高地位和勢力。有趣的是,偌大的孔府,競顯得地面有些侷促,大成門前伸的東南角,伸進了十三碑亭北排東起第一個碑亭的重簷中間。
  • 迷戀古建築,他把鬥拱做成積木賣到世界各國
    然而古建築文化太龐大了,最終他選擇鬥拱作為領略此間風光的「敲門磚」。  框架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簷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牆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就是這個意思。
  • 研究鬥拱時候的訣竅
    看鬥拱時,又有三個主要訣竅:一是要看鬥拱的數目。主要是看補間的鬥拱數目。唐宋的時候,補間鬥拱至多2組;明清時期則4到8組都有。南古金屬鬥拱二是看鬥拱之間的比例。唐宋古建築鬥拱大,高度約等於柱高的一半,這是唐宋的一個普遍特點。鬥拱每一個構件都有著支撐屋頂的作用,當我們仰望鬥拱時,總能感到震撼與驚奇。
  • 這個迷戀古建築的山西人把鬥拱做成積木,賣到了世界各國
    框架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簷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鬥拱積木:宋式四鋪作插昂補間鬥拱鬥拱積木:宋式六輔作補間鬥拱鬥拱是這種框架結構建築的一個獨特構件。它是由鬥形木塊和弓形的橫木組成,縱橫交錯,逐層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託座,將屋簷的荷載經鬥拱傳遞到立柱上。古代宮殿、寺廟正是因為鬥拱,才有了那恢弘的龐大屋頂。
  • 古代的建築物,為什麼屋頂有翹起的飛簷?工程師:不僅為了裝飾
    文/玉濁清古代的建築物,為什麼屋頂有翹起的飛簷?工程師:不僅為了裝飾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很多的產物,這些產物也是考古學家們對於歷史探究的一個線索,從中也能夠窺探古人智慧和生活習慣。謝謝大家對中國留下來的古建築都不陌生,遺留下來很多的古建築物,這些建築物非常有特色。
  • 中國古代建築 木架構 三分法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我國古代的建築藝術也是美術鑑賞的重要對象。而要鑑賞建築藝術,除了需要理解建築藝術的主要特徵外,還要了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一些重要特點,然後再通過比較典型的實例,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特點是多方面的。
  • 閬中五龍廟:元代鬥拱建築的活標本
    五龍廟成為元代四川鬥拱建築的典型例證(資料圖)今年6月,閬中市河樓鄉白虎村發生一件破天荒的事: 省住建廳下屬一規劃設計院與該村「握手」,就白虎村打造鄉村文化和旅遊規劃設計達成一致。五龍廟:元代鬥拱建築標本五龍廟位於白虎村五龍山下,距河樓場四五公裡遠。記者此行再訪五龍廟,只見與過去孤零零的文昌閣不同,其主體建築一側不僅建有附屬建築,正對面及兩邊,還建起了圍牆。在冬日的薄霧下,背靠五龍山、樹木掩映的五龍廟顯得格外古樸、凝重。
  •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高速公路建築物景觀設計有哪些設計要求?
    高速公路建築物景觀設計有哪些設計要求?高速公路建築物主要由服務區、收費站和沿線周圍建築物景觀組成。服務區建築設施景觀是服務區內重要的景觀要素。建築設施包括綜合樓、加油站、員工宿舍、修理間、電氣室等設施。在建築設計時,應堅持從建築結構、造型到外立面裝飾與場區環境統一風格的原則,設計出有地域特色的服務區建築景觀。
  • 國泰大戲院重慶美術館實施方案選定「鬥拱」
    本報訊(記者 陳龍華)備受市民關注的國泰大戲院和重慶美術館設計方案昨天選定,記者昨天從市規劃局獲悉,方案最終確定中國建築設計院的「鬥拱」方案為實施方案,並進行方案深化設計。在初步設計中建築體將分上下兩部分,下面部分為國泰大戲院,而上面則是重慶美術館。中標的中國建築設計院負責人介紹,「鬥拱」方案將把國泰大戲院和重慶美術館合併在一個建築體中,所謂的「鬥拱」,主要是指方案設計中採用了中國傳統的「鬥拱」建築元素,就像川東民居風格的「挑梁」形式,由「挑梁」逐層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託座。
  • 房梁上的「密符」——中國古代建築紋飾地圖
    後來隨著房屋主體部分不斷擴大,需要承擔的重量也越來越多,逐漸出現了橫梁和立柱,多條橫梁和立柱交疊的地方就形成了「鬥拱」結構。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最鮮明的特色,因此,中國建築學會還把它作為自己的會徽,象徵著中國建築文化的傑出成就。為了加固建築,古人會在木材上刷一層油漆以起到保護木材的作用。
  • 從鬥拱複製品到人民大會堂史料,創意演化瞬間定格在建築雙年展
    展覽通過實物、視頻及圖片等形式,從城市、建築、藝術、科技四個維度來回顧建築智慧漫長迭代演化過程中的諸多閃光瞬間。鬥拱,是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傳統木構架建築的構件,但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近距離以平視角度觀察它。
  • 建築物描寫(形容詞)
    小說中經常也會出現建築物的描寫,比如看到某某嘆為觀止的宮殿等,所以今日收集一些建築物相關的詞語。>山樓,高樓,危樓,雲樓,煙樓,竹樓,木樓,重樓,畫樓,綺樓,仙樓,星樓,閣樓,樓閣,樓群,觀閣,飛閣,瓊閣,暖閣,鸞閣,鳳閣,山閣,佛閣,梵閣,雲閣,古樸,典雅,別致,玲瓏,小巧,雄偉,高堂大廈,歌樓舞榭,瓊樓玉宇,瓊樓金闕,平地樓臺,空中樓閣,仙山樓閣,亭臺樓閣,鬥拱飛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