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古建築,他把鬥拱做成積木賣到世界各國

2020-12-16 中外玩具網

劉文輝祖籍山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出生在這塊滿是地上文物的土地上,迷戀古建築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2016年,他來到杭州做了兩件事情,考取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創辦了杭州晚峰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前者是為了在美術上繼續深造,後者是想把自己在古建築文化獲得的喜悅傳遞給其他人。

 

 

建築是一個空間,是立體的文化。在家、在學校、在公司,我們無時無刻都處在一個建築裡,我們的文化與建築密不可分。

 

 

劉文輝總在思考,古建築不應該只是建築公司需要關心的東西,而應該走進生活。然而古建築文化太龐大了,最終他選擇鬥拱作為領略此間風光的「敲門磚」。

 

 

框架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簷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牆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就是這個意思。

 

鬥拱積木:宋式四鋪作插昂補間鬥拱

 

鬥拱積木:宋式六輔作補間鬥拱

 

鬥拱是這種框架結構建築的一個獨特構件。它是由鬥形木塊和弓形的橫木組成,縱橫交錯,逐層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託座,將屋簷的荷載經鬥拱傳遞到立柱上。古代宮殿、寺廟正是因為鬥拱,才有了那恢弘的龐大屋頂。

 

鬥拱積木:唐式鬥拱

 

「晚峰」最出彩的產品,就是各種鬥拱積木,唐式、宋式、明式,一應俱全。原木做成的各個組件,精緻小巧,結構嚴謹。

 

書本上的圖文是二維的,這件桌面上的中式積木是立體的,花上一些時間揣摩組裝,就是一場與古建文化最直接的相遇。 

 

 

「第一代產品,我委託木工廠加工了幾十套,壓在手裡四個多月才賣出一套。現在,我們的鬥拱積木賣到了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把鬥拱做成積木,是一件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自然充滿了坎坷,但是劉文輝從來不曾懷疑過這條路。 

 

鬥拱積木:唐式佛光寺東大殿各類鬥拱

 

現在,「晚峰」在杭州擁有自己的工廠,數位擁有超過40年經驗豐富的老木匠也加入進來。劉文輝自信,有能力做出中國最好的古建築模型和品質最好的鬥拱玩具。

 

鬥拱積木:清式單翹重昂鬥拱

 

在37歲求學與創業,都不算早。上學比別人晚、工作比別人晚、懂事比別人晚,就連公司的名字也叫「晚峰」。

 

劉文輝回憶,從少年到壯年,好像做什麼事情都比別人晚一步,但這並不妨礙他熱愛生活。「我想,有時候,晚一點並不是壞事。慢一點,恰恰是一個匠人應該具備的沉穩與紮實。」

 

相關焦點

  • 這個迷戀古建築的山西人把鬥拱做成積木,賣到了世界各國
    這個迷戀古建築的山西人把鬥拱做成積木,賣到了世界各國 2019-01-04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他把中國古建築做成「樂高」
    而證明劉文輝對古建築的熱愛和對傳承中國文化實踐的初始,是開始做鬥拱積木,這是他理想照進現實的「首發」。  「2012年年底,我在上海逛博物館時,看到一座很大的中國古建築模型展品。當時的第一感覺是很可惜,如此精巧富有創造力的榫卯結構本該讓每個國人都可以切身觸碰,格物致知,而不是匆匆一眼後被遺忘。」
  • 來自中國古代的「積木」,揭秘鬥拱的故事
    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鬥拱鬥拱位於屋頂和立柱之間起到將房簷的重量傳遞到立柱的作用重要的或是紀念性的建築大都有鬥拱存在這個狂妄的臆斷,讓國人顏面掃地,卻得到當時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古建築學權威的認同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築結構竟然只存在於日本?
  • 他40歲從頭開始,考上研究生,將中式積木賣給全世界
    最困難的時候,他買掉了蘇州的房子,用來支持創作;有一天,有一個到付的15元快遞,而他身上,連15塊錢都沒有。但他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懷疑,他始終堅信著黎明到來的一天。他已經認定,「要把榫卯作為這一生唯一的一件事情來去做。」2016年,40歲的劉文輝來到杭州,踏入了美院的大門,考取了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在這裡,他終於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
  • 破解中國古建築的秘密
    這就像樂高積木,它就能夠拼出豐富的世界,但是它的基礎元件也就是那麼幾個特定的形狀。所以,木構建築的標準化不只是一種建築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體現了古人化繁為簡的智慧。中國古建築普遍存在的鬥拱就是很好的例子。鬥是正方形的底座,拱像是弓形的長條木材,一個鬥上摞一個拱,層層疊疊,合起來就是經典的鬥拱結構。
  • 鬥拱,中國建築獨有的魅力,成就「東方版樂高」
    鬥拱ATR獨具一格中國的古建築凝聚了傳統哲學所閃爍的靈氣。鬥拱是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頂、額枋和簷檁間或構架間,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鬥拱。鬥拱 ,是一種集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於一身的特殊藝術,,在美學和結構上它擁有一種獨特的風格,除了構思的巧妙和制式的縝密外,它那奪人心魄的裝飾美和形式美,使人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奇妙感覺。鬥拱無論從藝術或技術的角度來看,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華古典的建築精神和氣質,可稱是中國古建築的靈魂,是中國古建築獨有的魅力,在歷史舞臺上散發著瑰麗的光芒。
  • 研究鬥拱時候的訣竅
    看鬥拱時,又有三個主要訣竅:一是要看鬥拱的數目。主要是看補間的鬥拱數目。唐宋的時候,補間鬥拱至多2組;明清時期則4到8組都有。南古金屬鬥拱二是看鬥拱之間的比例。唐宋古建築鬥拱大,高度約等於柱高的一半,這是唐宋的一個普遍特點。鬥拱每一個構件都有著支撐屋頂的作用,當我們仰望鬥拱時,總能感到震撼與驚奇。
  • 星堡積木新系列 盛世唐朝系列積木之鎮遠坊
    星堡積木曾經以一套開創性的中國風原創拼搭積木題材中華街席捲市場,雖然之後星堡也繼續了第二彈中華街系列,但是因為更換了設計團隊的關係頗有種得其型不得其神的感覺。這次星堡再次和中華街第一彈的設計團隊墨笛文化聯手推出了全新的國風積木玩具—— 盛世唐朝系列。
  • 淘寶造物節落幕:榫卯積木「火鉗留名」 明年搭火箭去太空
    閉幕式上,「晚峰書屋」創始人劉文輝,憑藉把中國古建築中的榫卯結構做成「中國版樂高」,而成為今年的「天下第一造」。他的獎盃則是一個「金火鉗」,隨著劉文輝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金火鉗」上,網友表示:這是真的「火鉗留名」。
  • 古代建築物中的鬥拱
    鬥拱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鬥拱的實例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四龍四鳳銅方案,而早期鬥拱形象在戰國採桑獵壺及漢代墓闕、壁畫上均可見。鬥拱是由方形的鬥、升、拱、翹、昂組成的,是較大建築物的柱與屋頂間過渡的部分。大同市博物館北魏二廳展出的北魏尉遲定州墓石槨(如下圖),其中的建築構件鬥拱就是一鬥三升拱。
  • 回國創業的年輕人:年薪百萬算什麼,玩積木才是「正事」
    他見過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喧囂,但在心底的角落裡,仍念著母國的一磚一瓦。他想回國,做「審美」的工作,繼續畫那些他愛的中國畫。「審美」的工作,最終落實為工藝。劉文輝在工藝領域摸索一段時間,終於找到令他興奮的東西:鬥拱。那是中國傳統榫卯建築中的核心組件,劉文輝的創意是將它單獨拿出來,做成工藝品或者積木玩具。
  • 從鬥拱複製品到人民大會堂史料,創意演化瞬間定格在建築雙年展
    開幕當天,特別策劃的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0先導展,就在張家灣光華路6號同期開展,以此支持北京2026年舉辦世界建築大會。展覽通過實物、視頻及圖片等形式,從城市、建築、藝術、科技四個維度來回顧建築智慧漫長迭代演化過程中的諸多閃光瞬間。
  • 中建史乾貨-02 | 從屋頂到結構到臺基,中國古建築圖解解析~
    :屋頂、鬥拱、牆與柱、臺基。重簷廡殿頂莊重雄偉,是古建築屋頂的最高等級,多用於皇宮或寺觀的主殿,如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曲阜孔廟大成殿等。單簷廡殿頂多用於禮儀盛典及宗教建築的偏殿或門堂等處,以示莊嚴肅穆,如北京天壇中的祈年門、皇乾殿及齋宮、華嚴寺大熊寶殿等。
  • 【閃念膠囊】02中建史乾貨 | 從屋頂到結構到臺基,中國古建築圖解解析~
    :屋頂、鬥拱、牆與柱、臺基。重簷廡殿頂莊重雄偉,是古建築屋頂的最高等級,多用於皇宮或寺觀的主殿,如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曲阜孔廟大成殿等。單簷廡殿頂多用於禮儀盛典及宗教建築的偏殿或門堂等處,以示莊嚴肅穆,如北京天壇中的祈年門、皇乾殿及齋宮、華嚴寺大熊寶殿等。
  • 90後創客用積木還原福州古厝
    還原飛簷鬥拱並非易事水西林位於福州高新區南嶼鎮,有8座氣勢恢宏的明代大宅。受中國傳統建築獨有的榫卯結構的設計理念啟發,結合樂高積木的創意玩法,一群90後年輕人挑選了水西林文化街區中最具代表性的林春澤故居(又名「六朝大老」),運用3D列印技術將古建築完整復原後,再分割成50多個部件,設計出這一積木產品。
  • 國產品牌積木,賣到了樂高的大本營!
    有人簡單粗暴地將國產積木品牌稱為"仿樂高",但近年,來自中國的品牌積木,卻已賣到了樂高的大本營——丹麥市場。在積木世界,來自丹麥的樂高是毋庸置疑的全球知名品牌,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其就是積木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國產積木品牌迅速崛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大有與之分庭抗禮之勢。
  • 古建築的抗震絕招
    獨樂寺觀音閣之所以在多次強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鬥拱起了作用,觀音閣的鬥拱設計十分巧妙,在沒有一顆釘子固定的情況下,通過七層木塊的相互交織,達到了相互連接固定的作用,這樣在地震出現時能及時減緩外部的壓力,具有很強的抗震性能。
  • 小米千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上市:再現經典古建築
    小米智能生活發布消息,千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新品上市!600 年中國古建瑰寶和積木融合,會迸發怎樣的神奇?它由 5 類 75 種榫卯零件組成,讓雙手賦予它靈性,體驗層層營造的成就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技藝的傳承者!
  • 閬中五龍廟:元代鬥拱建築的活標本
    五龍廟成為元代四川鬥拱建築的典型例證(資料圖)今年6月,閬中市河樓鄉白虎村發生一件破天荒的事: 省住建廳下屬一規劃設計院與該村「握手」,就白虎村打造鄉村文化和旅遊規劃設計達成一致。五龍廟:元代鬥拱建築標本五龍廟位於白虎村五龍山下,距河樓場四五公裡遠。記者此行再訪五龍廟,只見與過去孤零零的文昌閣不同,其主體建築一側不僅建有附屬建築,正對面及兩邊,還建起了圍牆。在冬日的薄霧下,背靠五龍山、樹木掩映的五龍廟顯得格外古樸、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