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千裡的遠行——西藏首批高海拔地區群眾生態搬遷實錄
新華社拉薩6月20日電 題:跨越千裡的遠行——西藏首批高海拔地區群眾生態搬遷實錄新華社記者 張京品位於藏北高原那曲市尼瑪縣的榮瑪鄉,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自然條件惡劣,脫貧難度大。近日,當地牧民跨越上千公裡,從藏北高原南遷至拉薩。
-
離開「生命禁區」:西藏實施首個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
離開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生命禁區」,住進了新家園,開啟了新生活,也為野生動物騰出了新天地。 他們,作為西藏首批搬離高海拔地區的群眾,書寫了一段新的人類遷徙傳奇。這也是西藏首個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 搬離「生命禁區」 6月17日,尼瑪縣榮瑪鄉群眾乘車遷往位於拉薩的新家。
-
西藏今年逾60萬農牧民通過轉移就業開啟新生活
西藏昌都市八宿縣擁巴鄉村民格松旺扎(右)在八宿縣西巴村小型磚廠裡忙碌(5月10日攝)。2018年,格松旺扎和家人搬遷到八宿縣西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125平方米的新居。西藏昌都市丁青縣尺牘鎮烏巴村村民斯朗德吉在尺牘鎮的一家超市裡打工(9月18日攝)。2018年,斯朗德吉和家人從烏巴村搬遷到尺牘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
-
今年逾60萬西藏農牧民開啟新生活
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麻米鄉村民崗增在噶爾縣康樂新居服裝地毯加工廠裡工作(7月25日攝)。2017年,崗增和家人搬遷到噶爾縣康樂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125平方米的新居。崗增還就近在安置點的服裝地毯加工廠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新華社記者詹彥 攝推進「訂單定向式」培訓和「以工代訓」,西藏結合企業需求和群眾培訓意願年培訓農牧民近10萬人。阿里地區改則縣查布鄉查布村45歲牧民多瓊曾常年靠養牛羊維持全家6口人的吃喝花銷。
-
西藏拉薩市德吉康薩社區易地搬遷群眾踏實肯幹創造新生活
隨著返崗復工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市民」一一返崗復工,開始了城市生活,並播種下新一年致富增收、幸福和美的新希望。搬進新屋,時間已過去近兩年了,從村民變成城市居民,搬遷群眾的生活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護士在給我們免費發放藥物呢,疫情防控期間還給我們送藥上門呢!」
-
碧江搬遷學子樂享校園新生活
為讓搬遷群眾安下心來,碧江區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針對搬遷群眾最關心的子女入學問題,紮實抓好校園建設、教師配置、簡化程序、學生資助等方面工作,實打實改善搬遷群眾子女受教育條件,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子女能上學、上好學。
-
告別「窮窩窩」,阿勒泰市搬遷群眾過上新生活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阿勒泰市將繼續促進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生態建設等發展項目提檔升級,壓實工作責任,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帶動作用,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144戶619人已基本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入住
9月13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倫布雪鄉甘扎村34戶121名農牧民群眾易地搬遷到了山南市貢嘎縣昌果鄉。據了解,目前,除了特殊情況以外,浪卡子縣的144戶619人已基本完成搬遷入住。 近日,平日裡寂靜的山南市浪卡子縣倫布雪鄉甘扎村裡各類響聲此起彼伏。
-
60年大慶日 西藏山南億利扶貧旅遊示範村牧民喜遷新居
3月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0周年」大喜之日,當天山南市扎囊縣卓普村首批建檔立卡貧困戶也迎來了喬遷之喜。25戶133位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入了由扎囊縣人民政府和億利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億利扶貧旅遊示範村。
-
武都馬營鎮:易地搬遷開啟美好新生活
通訊員 王雯 走進馬營鎮易地搬遷安置小區,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林立在眼前,乾淨整潔的小區內,三三兩兩的搬遷群眾在廣場上健身、下棋,臉上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獲得感、幸福感寫在臉上......這是武都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帶來的喜人變化
-
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題: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秋風習習,天高氣爽。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幾所學校,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校園裡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
-
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
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題: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秋風習習,天高氣爽。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幾所學校,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校園裡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今年的秋季學期,貴州省各地的學校將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
興仁市薏品幼兒園:開啟新市民子女新生活
,實現新市民子女在家門口就近入學,開啟幸福的新生活。從8月13日開始,我們全部教職工就到園進行了全園開學準備工作,對校園進行全面的清掃、消毒,對老師及工人進行相關的培訓。」兩年前,張彪一家從回龍鎮唐山村搬進了田壩安置點,一家人有了住房保障,今年薏品幼兒園正式建成投用,張彪將兒子轉學到了離家更近的薏品幼兒園。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張彪高興的帶著兒子按時來到學校報到入學。
-
民樂縣實施生態宜居搬遷工程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
民樂縣豐樂鎮鎮村幹部結合主題教育,利用黨員固定活動日、三會一課、群眾大會等為載體,積極宣傳生態宜居搬遷的利好政策,動員群眾向自然條件相對較好、基礎設施完善的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特色小鎮、縣城區搬遷,現在易灣村全村已經形成了村組幹部、黨員示範帶頭搬,村民之間激勵宣傳動員搬的濃厚氛圍。已經籤訂完搬遷協議的村民何玉秀,也早與家人一起算好了「經濟帳」與「發展帳」。
-
從羌塘草原到雅江河谷,這800多個孩子開學啦
小康來了【從羌塘草原到雅江河谷,這800多個孩子開學啦!】8月24日起,西藏中小學陸續開學。在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村,800多名學生又迎來了輕鬆愉快的校園生活。位於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的森布日,是西藏極高海拔地區居民生態搬遷安置點,去年12月,來自羌塘大草原上的數千牧民搬遷至此,跟隨他們的子女也開始了全新的學習和生活。 「從平均海拔5000米的藏北,到3600米的森布日,孩子們呼吸順暢,睡得更香了,而且上體育課也能跑跑跳跳,天性得以自由發揮!」
-
常德在西藏建設3個邊境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還建起了蔬菜大棚
2016年7月,常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帶著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重託,進駐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三年來,援藏工作隊員融入藏區,奉獻邊疆,為隆子縣脫貧攻堅出謀劃策,貢獻力量,充分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的援藏精神,提高生活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在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西藏將有「巨變」,拉薩有望實行「合村並鎮」,農村迎來新生活
這些年來,國家一直在為這一目標持續努力不斷奮鬥。為了達成全面小康的目標,就要重點進行「脫貧」工作。在我們國家還存在著很多經濟落後,生產水平低下的村落,因此國家也提出了促進農村發展的方案——「合村並鎮」就是其中之一。
-
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昌果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聞:搬進新房子...
從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驅車出發,十分鐘不到,佔地面積近192畝的南木林縣南木林鎮昌果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就出現在眼前。一排排藏式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乾淨寬敞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戶,屋頂上,一面面嶄新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搬了新家,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幹啥都有勁兒。」
-
年終特稿:西藏走過2020,以一種承上啟下的姿態
(年終特稿)西藏走過2020,以一種承上啟下的姿態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題:西藏走過2020,以一種承上啟下的姿態中新社記者楊程晨2020年暑期,中國社交平臺掀起了一股「去西藏」的打卡曬圖熱潮。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 攝在易地搬遷成為徹底解決西藏高海拔地區「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生存困境的有效舉措後,「搬新家」與「謀新業」能否兼顧?發展產業、實施培訓、鼓勵就業……截至10月,西藏易地搬遷後實現就業的人口累計達12.3萬。
-
昆明東川區舍塊鄉「黨建+」引領易地搬遷後續產業多點開花 邁出...
引進昆明金麥農業有限公司,堅持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推行「公司+合作社+村黨支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模式,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突破,橫向加大生態羊產業基地、項目資金的整合,縱向加大加工、銷售等鏈條對接力度,形成綜合示範效應。目前,舍塊鄉各村養羊合作社均與羊廠籤訂了合作協議,極大地提升了產業發展組織化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組織化程度,全力打造舍塊生態羊品牌。 以經濟林果為載體,打造高山林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