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是否兵戎相見,有兩個觀察點,首先,中國大陸對臺動武之後,能不能承受全世界對他的經濟封鎖?其次,臺灣能不能挺過第一波攻擊?結果從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看來,說明全世界需要中國大陸的比例大,遠大於中國大陸對全世界的需求。
曾任陸委會諮詢委員的劉瀚宇說,中國大陸處理疫情若在五月底順利解決,接下來就是處理中美關係與臺灣議題,加上對於「臺獨」展現絕不讓步,這股意念是很強烈,甚至不惜一戰,美國要擔心,蔡英文更要煩惱。
劉瀚宇說,接下來要問,中國大陸要不要對臺發動武攻?取決於臺灣是不是越走越遠,走到不能控制?就要看蔡英文「520就職演說」的內容,這次絕對不是2016年的「未完成的答卷」,2016年是「拒答」,2020新答卷到底要怎麼講?不是兩岸關係,而是中美關係,蔡英文要好好回答。
他認為,中美關係依舊牽動與影響兩岸關係,美國老大哥習慣操作「離岸平衡」政策,簡單說,就是面對崛起霸權,既有霸權一定要找一個挑釁者,去挑釁崛起霸權,挑釁不成,就自己來動手。
劉瀚宇分析,過去看到釣魚島事件、黃巖島事件、薩德事件、越南海上鑽油平臺等都沒弄成,現在臺灣的蔡英文剛剛好願意做這件事,正好符合美國利益。尤其蔡上臺執政,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全面倒向美國,反觀馬英九時代,還懂得玩「兩手策略」,一方面討好美國,也不忘跟中國大陸保持友好。
他說,蔡英文最近講話,等於把兩岸溝通的路又堵住了,中國大陸也強硬了,先前兩次大陸戰機繞臺,美國雖然也反制,但是中國大陸處理新冠肺炎,反而讓美國更擔心。
「我覺得,中國大陸不怕經濟制裁,原因在於,這次新冠肺炎病毒已經證明」,他說。
劉瀚宇認為,疫情看到的是,「中國大陸需要全世界」跟「全世界需要中國大陸」兩者的比例是不一樣,中國大陸需要全世界的比例少,全世界需要中國大陸的比例大,一旦中國大陸停工,所有供應鏈都斷掉了,全世界對中國大陸經濟制裁,這次疫情已經檢驗過了。
他認為,先前中國大陸戰機繞臺,美國也來「秀肌肉」,結果幾次測試發現,美國也不敢動,就要看臺灣自己戰力,是否可以抵擋第一波的攻擊?當然希望臺灣自己可以撐過,只是上述兩個議題,在這波疫情之後,顯示中國大陸不用這麼在乎。
劉瀚宇說,中國大陸立場還是和平統一,可是這次選舉,不管藍綠政黨或政治人物,看來不會把追求統一列為優先,即使國民黨主席在補選,江啟臣、郝龍斌也沒有展現堅決統一的立場,偏向「臺獨」或「獨臺」。
他說,國民黨幾乎已經垮了,新一屆「立委」,本土派佔分一半,統派已經沒有了,連軍系黃復興系統的郝龍斌都說「三通不要了」,顯然臺灣跟中國大陸越走越遠,唯一要看的是,520蔡英文的演說,是很重要的檢驗指標。
劉瀚宇認為,中美對抗會持續下去,只是這次疫情讓外界更看到,中國大陸的動員能力「很可怕」。
他舉例,新冠肺炎爆發,在沒有預先準備,中國大陸可以短短時間,把所有物資投入支援武漢抗疫,快速興建好火神山醫院,加上還可以做到「省」的封城,這些當然跟民眾利益牴觸,但是老百姓沒有意見,指揮系統也很清楚,這種「無形的戰力」是非常可怕。不該說的內情,臺灣公開支持統一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