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考上985、211大學?

2020-12-09 騰訊網

讀書十幾載,就為高考那一天,如果能如願,考上好大學,皆大歡喜。如不能,只要盡了全力,也不後悔。之所以要拼盡全力考上985,211大學,因為與一般學校,這些學校有更好的優勢。國家現在也非常重視素質教育,社會也越來越看重能力,讀書被很多人覺得是死板笨拙的方法。這樣的思想,無疑是在毒害學生。相反,讀書才是最公平最有機會的選擇,考上一所好學校,未來會更加光明。特別是考上985、211等名校,會讓你接觸到更廣闊的天地。

近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發布2020中國大學分檔次排名,依據中國大學的人才貢獻、科研貢獻、國際影響和國家定位等標準將中國(內地)高校劃分為九個層次與等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名校的層次和等級

2020中國大學分級

與分層排名出爐

第一層次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中國八星級大學(8★)是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代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最高水平和國家教育形象,也是國家「雙一流」戰略衝擊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創建中國九星級大學(9★)、世界頂尖大學的排頭兵。

第二層次

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八星級大學(8★)是世界一流大學、位列中國頂尖大學前列,是國家「雙一流」戰略衝擊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核心力量。

第三層次

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

中國七星級大學(7★)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居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前列,是國家「雙一流」戰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堅力量。

第四層次

西北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河海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42所高校

中國六星級大學(6★)是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是國家「雙一流」戰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核心力量。

第五層次

南京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鄭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昌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華大學等63所高校。

中國五星級大學(5★)是世界知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是國家和地方「雙一流」戰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力量。

第六層次

上海大學、福州大學、河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寧波大學、上海理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遼寧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山西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103所高校。

中國四星級大學(4★)是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是國家和地方「雙一流」戰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力量。

第七層次

湖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華僑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海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湖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東莞理工學院、台州學院、瀋陽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瀋陽農業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103所高校。

中國三星級大學(3★)是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大學,是地方「雙一流」戰略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力量。

本排名僅列出中國三星級以上層次的大學名單。

為什麼一定要考名校?

1

讀書十幾載,就為高考那一天,如果能如願,考上好大學,皆大歡喜。如不能,只要盡了全力,也不後悔。

之所以要拼盡全力考上985,211大學,因為與一般學校,這些學校有更好的優勢。

國家現在也非常重視素質教育,社會也越來越看重能力,讀書被很多人覺得是死板笨拙的方法。這樣的思想,無疑是在毒害學生。相反,讀書才是最公平最有機會的選擇,考上一所好學校,未來會更加光明。特別是考上985、211等名校,會讓你接觸到更廣闊的天地。

一、學習氛圍

1

看一看名校與普通本科學校的學習氛圍,就會發現,有些學生是真的在學知識、獲技能、增經驗,而有些大學生真的是在打遊戲、看劇混日子。大學幾年下來,差距變得更大。很多人說,大學課程沒用,最後期末背誦就好。到了大四找工作,HR問你一個簡單的專業知識,也許你也答不上來。知識都是有用的,學習才是大學生的主要事情。

二、平臺資源

2

不可否認,985、211名校享有更多更好的資源,擁有更好的實驗室、圖書資源、教師資源,更多的對外交流機會,很多全球全國性志願者活動也是要求名校學生。從教學、社會實踐都享有更好的資源。這些都是普通大學所不能具備的。

三、就業機會

3

畢業季,看一看名校與普通本科的招聘企業,就可以看到差距。並非是學校歧視心理,如果你與985、211學生一同面試,你會發現,他們的能力確實強,這時才驚醒,原來自己真的能力不足,不論本科學校的教育還是自身的學習都已經滯後了。

四、同學和老師人脈

4

人脈不是指以前的裙帶關係,而是你所接觸所交往的人群。985、211大學的老師可能是全國頂尖,如果你表現好,還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做課題的機會等等。你身邊的同學也是勤奮上進,未來都是各個領域優秀的人才。在優秀的環境下,自己自然也會變得優秀。

那麼,真正的好大學到底是哪些高校?這些頂尖名校和一般大學帶來的差距本質上在哪裡?為什麼高中生要拼命努力考名校?小編今天就用數據和事實作出回答!

之前,華東師範大學社會調查中心發布《大學錄取分數最新五年總排名》。其中,列出了近年來高考最難考取的30所大學——

一般環境的大學真的有那麼差嗎

一所不是那麼優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給你帶來一種溫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這類學校裡你能找到聰明的同學,能找到用功讀書的同學,但是就是很難找到比你聰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遲早有一天,等你真正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崗位、那些能吸引風投的創業機會、那些留給下一輩配置社會財富的渠道,已經被這類人牢牢佔據了。

當然,慢慢你還會發現,這類人往往情商高,涵養好,家裡也有背景。

噢!對了,恰好還比你帥。

然而這些人,你在你的大學裡,一個都沒見過。

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被大學耍了。

但是你已經很難去彌補了。就算你還能重新鼓起勇氣上路,但還能夠給你留下的路,已經很窄很窄了。

差的環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眼界

層次相對較低的環境,最可怕的不在於資源匱乏,而是在最該開闊眼界的年齡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該嚴格要求自己的階段降低了標準。而且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終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在一些二本/三本學校裡,那些實際上能力絕不算出眾的人,因為「矮子裡面拔將軍」的緣故,也會被樹立為榜樣。

同時學校又熱衷一輪又一輪地宣傳和神話這些人來鼓吹自己的辦學成績,而且越是層次低,學校的舉動越誇張,從掛紅榜到開專場報告會。

於是初入大學的你,缺乏對大學生活的基本了解和判斷能力,你會不由自主地認為:

哇,過六級好厲害——於是你大學連四級也沒過;

哇,課程好難我一定會掛 ——於是你大學四年確實掛了一片;

哇,過註冊會計好厲害哦——於是大學四年你連個從業資格證也沒考出來;

哇,考上211研究生好厲害——於是...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學中(或許就是你的隔壁),你的同齡人(或許曾經是你的同桌),在他們的生活裡:

其實,不過六級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大多數人的目標是550乃至600;

其實,「要掛科了」是用來自黑的,期末考試絕大多數的人是奔著4.0的績點去考的,結果你還都信了;

其實,「什麼都沒學會」也是用來自黑的,於是被很多人拿來作為名牌大學無用的主要論據;

其實,各種從業考試是有人能考滿分的,大家關注的是司考、CPA、CFA;

其實,研究生學校的目標是海外名校,要麼也是清北復交,再不濟也得是C9其他...

也許你們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並沒有本質性的差別,普通985、211高校和正經二本能差多少分?頂多五六十分而已,根本不是什麼天才和常人的差別!考上211的人,若是高考手抖兩下真可能連一本線也過不了。可是大學四年的耳濡目染,讓考上二本你給自己的人生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那些分數了。

因為這四年你啥都沒學會,就學會了瞻前顧後,很多事情還沒了解和嘗試就已經預判,因為你扒拉扒拉周圍的人,好像做到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準做不到。周圍的環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標準。

於是久而久之,你和那些進入名校的高中同學的差別,已經變成了質的差別。

985大學與一般大學的差距不是畢業後收入不同額,而是思維方式與做事標準

我一直沒法清楚地描述這種差距,直到我最近看了《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想到大三大四在北大交流學習時的感受。在北大,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比如期末考試過後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地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在我眼裡,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我一直記得的,是這種從每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生活學習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不由得帶動著我,雖然我跟他們差距很大,但也不斷激發我向他們看齊的標準。直到現在,我一直用我能見到的周圍最牛的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雖然也經常做不到,但這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在自律和自省中生活,辛苦但總有很大進步。

其實每一個同學進入大學的時候都懷著努力學習的心態,一二三本都有好學生,也都有特別努力勤奮的人,但為什麼走著走著就會消失一大半呢?其實就是《精進》裡的這幾句話:「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的度過每一天。」

就業:985就是最簡單粗暴的篩選網

以前,知名企業在招聘時會明文規定「須985院校畢業」。現在有法律法規限制,很多不敢直接這麼說,但會在審核簡歷時用「畢業院校」作條件,悄悄地篩掉非985/211出身的人。

其實,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因為歧視,企業知道普通高校也有人才。但簡歷實在太多,企業需要花最短的時間和成本找到能力較強的人,一個一個來篩選,這個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沒企業願意出。所以,用「985」和「211」大學這樣的標籤來篩選人才,就成了成本最低的方法!

考研:學校牌子能抵20分!

曾經聽過某二本院校的老師激勵學生說:你要是考研分數剛過控制線那基本就沒戲,沒使勁考出400以上你怎麼和985、211出來的學生競爭?這話雖然誇張點兒,但也有道理。比如,兩名學生同時參加複試,甲來自"985"院校,初試成績370分;乙來自二本院校,初試成績380分。面試表現兩人難分伯仲,如果你是教授,你選誰?認識的一位導師說,他選甲。倒不是學歷歧視,而是他覺得二本院校的學生,尤其某些考研名校,大多很早就開始準備考研,基本上都是考試能力強、綜合能力差。而"985"的學生往往不會像二本學生那麼重視考研,他們可能在做實驗,做項目,寫論文,最後才為考研做準備。雖然他們可能不會像二本學生那樣得高分。但在理論上能接觸到更廣的知識面,這對今後的學習研究更有幫助。還有一位負責研究生招生的"985"高校老師透露:985、211院校導師更願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若是錄取了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下嫁。高校願意花錢來提前搶人,都是想讓自己的生源質量好看一點,985、211的生源佔比高一些,學科評比時也會佔優勢。

聲明:本文來源綜合整理自網絡,由公眾號《魅力教育集團》排版編輯。本次轉載重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上985、211大學?
    你可能經常會聽到或者想到,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考985/211呢?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渣學校意味著渣教學,渣教學意味著渣學歷,渣學歷意味著渣就業...就算以後考了研究生,也可能因為你的第一學歷不過關而被拒之門外。
  • 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考上頂尖大學?答案扎心啦
    在當代大學生高普及率的背景下,你或許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沒上985、211,考上二本是沒前途的,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學校一團糟。真是這樣嗎?你不禁反思。現在成績勉強充二本,一本線差得太遠,可是二本院校,哪怕認真學也沒前途嗎?為什麼我們要拼了命的去考名校,這些頂尖名校和普通高校帶來的差距本質上在哪裡?
  •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考上頂尖大學?答案太扎心了
    在當代大學生高普及率的背景下,你或許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沒上985、211,考上二本是沒前途的,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學校一團糟。真是這樣嗎?你不禁反思。現在成績勉強充二本,一本線差得太遠,可是二本院校,哪怕認真學也沒前途嗎?為什麼我們要拼了命的去考名校,這些頂尖名校和普通高校帶來的差距本質上在哪裡?
  • 為啥拼盡全力衝985/211?老班長的三大理由,讓你無力反駁
    前年,一位親戚「二進宮」考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研究生,可喜可賀!然後回想第一年面試那是相當鬱悶,當時所報專業僅招1人,兩人進入面試,儘管文化成績相差不幾,但面試直接被秒殺!被秒殺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出身不一樣,別人是鄭州大學211院校,她是綿陽師範學院普通二本院校。
  • 為啥拼盡全力衝985/211院校?老班長給出三大理由,讓你無力反駁
    前年,一位親戚「二進宮」考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研究生,可喜可賀!然後回想第一年面試那是相當鬱悶,當時所報專業僅招1人,兩人進入面試,儘管文化成績相差不幾,但面試直接被秒殺!被秒殺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出身不一樣,別人是鄭州大學211院校,她是綿陽師範學院普通二本院校。
  • 為什麼要拼盡全力考985和211高校
    這位學長告訴大家,他是拼了老命以高考全省第五的成績進的清華。其實他並非驕傲的人,只是有這樣的成績傍身,難免有一些小驕傲。但他進宿舍不過一個早上,自信心就土崩瓦解,全部潰散。宿舍四個人,一位是數年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一等獎獲得者,一位是某省的高考狀元,一位是蟬聯三年成績全市第一保送進的清華。
  • 我拼盡全力,終於考上了一所沒有含金量的大學
    考上名校固然是人生贏家,但難道非名校就不是對自己努力的一種認可嗎?望著高中花費了十幾萬和每年4000元的大學學費,親戚們都說:「這孩子讀書讀傻了,父母被我忽悠了。」我拼命努力,考上了一所沒有含金量的大學。可能有人會像諷刺王娜娜一樣調侃我:你一個二本院校,你瞎折騰啥?太扯了,我說你們不懂,我這叫投資。
  • 為什麼要努力考上985大學、211大學?
    所以,對於高三考生來說,如果,你想要好的未來,想在未來輕鬆的大展拳腳,那麼,現在,你就要努力複習,爭取考上最好的大學,最好是說一說二的大學。我們知道,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想要上985大學、211大學很難,我們可以看下下面的數據。
  • 考研:考研為什麼一定要選985、211大學?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考研為什麼一定要考985和211大學?我們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等方式向考研的學長學姐進行了調查。即使你考上了一個學校的王牌專業,將來也不會很吃香,因為現在很多企業都不會看不屬於985和211大學的學生的簡歷。所以學歷是敲門磚,學校是墊腳石的說法一點也不假。下面我們聽聽部分考研的過來人怎麼說。
  • 一個人要有多努力才能考上985、211大學?
    01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你就得付出比大多數人更多的努力。雖然很多人心中對成功的定義不太一樣,但是對於大多數高中生來說,考上985、211大學無疑就是成功!我們都知道考上985、211大學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可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努力程度呢?
  • 考上985和211大學的同學,為什麼畢業難相見?過來人道出原因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一個共同印象:在當初共同讀高中的同學中,有的同學考上了985大學或211大學,而有的大學同學只考上了本省的普通大學,甚至沒有考上大學。事隔經年,那些考上普通大學的同學或沒考上大學的同學,彼此還能夠經常在同城打個照面。但是,那些考上985或211大學的同學,畢業多年,往往難得一見。985或211大學畢業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為什麼畢業難相見?
  • 考研一定要拼盡全力去學習嗎?
    2019考研進入衝刺階段的同時,一些2020考研的小夥伴也開始了複習,但是很多同學會有顧慮,比如這位同學,擔心自己現在每天全力學習,後期會崩,自己的數學基礎很差,總覺得這是一場很苦的戰役,身邊考研的學長學姐,一年來學的真的非常認真,最後卻沒過線,很怕自己拼盡全力學習卻沒有考上。針對這個情況大家又是怎麼說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 經常聽說二本三本的學生考研逆襲,升進985/211大學,為什麼?
    德州學院是山東省一所普通的公辦本科院校,全校2 020屆共有9個「學霸宿舍」集體考研成功,考研錄取率比2019屆增長3.4%,其中不乏考取了中國海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這類955、211高校的學生。
  • 為什麼我接觸的人中,沒有一個考上211、985大學的?原因很現實
    有人在網上問:為什麼我周圍認識的人基本沒有一個是考上985 211的?為什麼你周圍認識的人沒有一個考上211、985大學?這裡並不是歧視農村人,而是農村學生考上大學的很少,能考上211、985這類大學的就更少了,很多農村都是十幾年沒有出過大學生了。考好大學,你不要忽略家庭因素,家庭資源在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這裡的資源,不只是經濟因素,還有文化因素。
  • 能考上985,211名牌大學的高三學生,家庭背景與個人努力都很重要
    能考上985,211名牌大學的高三學生,家庭背景與個人努力都很重要為什麼現在考上211,985這些名牌大學的都是家庭背景好,活潑開朗的孩子佔多數?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家庭子女很努力的學,沉默內斂,大多數卻只能去一般般的學校?
  •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孩子上「985、211」?
    龍應臺曾這樣寫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 什麼樣的高中生可以考上985和211大學?
    隨著大學招生的改革,在很多學校官方宣傳中,"雙一流"的字眼取代了"985""211"。985、211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將迎來新的時代。但是在學生家長和眾多學生的心中,"985"、"211"仍然是心中的"白月光"。
  • 為什麼考上985、211的農村孩子越來越少了?原因真的很現實
    記得幾年前的一個暑假,去鄰近的縣城遊玩,途經一個鄉鎮,看到許多人家的家門口掛著橫幅,在那龐大的充氣球上寫著恭喜某某某考上北大、清華等一些名校的祝賀詞,那種喜慶開心的氣氛,至今回想起來都讓人心生歡喜。可是,近兩年來,在許多縣城鄉鎮裡,能夠考上985、211名校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
  • 能夠考上985和211大學的都是什麼樣的高中生?
    隨著大學招生的改革,在很多學校官方宣傳中,"雙一流"的字眼取代了"985""211"。 985、211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將迎來新的時代。 但是在學生家長和眾多學生的心中,"985"、"211"仍然是心中的"白月光"。
  • 能夠考上「985」和「211」大學的都是什麼樣的高中生?
    文|高考學習課堂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大學招生的改革,在很多學校官方宣傳中,"雙一流"的字眼取代了"985""211"。985、211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將迎來新的時代。但是在學生家長和眾多學生的心中,"985"、"211"仍然是心中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