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逾七成職場媽媽因工作壓力不敢請育嬰假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中國臺灣網5月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人力銀行調查臺灣女性上班族申請育嬰假現況,結果發現符合條件的職場媽媽僅有26%順利申請育嬰假,有高達74%的被訪者沒敢提出,最主要是「怕影響升遷」、「有經濟壓力」和「放不下工作」。

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這些「難全」媽媽 (家庭、事業兩難全)雖然有請育嬰假,但也會擔心工作「回不去了」。調查也訪問沒有小孩、或小孩超過3歲的女性上班族,有77%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育嬰假而增加生育意願。

根據臺灣勞動主管部門統計數字,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是讓有3歲以下兒童的媽媽,在申請留職停薪期間,最多可請領半年的津貼,津貼是投保薪資的六成,而育嬰假最多只能請2年。從2009年5月1日「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上路後,請育嬰假的臺灣女性成長3倍,到2010年甚至已經達到37929人 (扣除軍公教),顯示薪資6成的津貼保障對臺灣女性請育嬰假的意願確實有幫助。

不過,臺灣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簡至潔表示,因為津貼制度通過後,許多臺灣女性想申請育嬰假,但卻也造成職場的懷孕歧視情況更為嚴重,包括僱主要求孕婦做更粗重的工作,甚至是懷孕當年的考績被打乙等狀況,層出不窮。

雖然臺灣婦女請育嬰假有可能被企業刁難,但從數據上來看,請過育嬰假的臺灣婦女平均申請時間高達10.77個月,已超過津貼補助的半年,也代表臺灣婦女在考慮經濟環境之外,願意花更多時間陪伴小孩。(中國臺灣網 劉志偉)

相關焦點

  • 臺灣4成上班族不敢生小孩 4成5怕育嬰假丟工作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10年工作人口將減少另有4成5害怕請了育嬰假後,無法回到原職工作,雖然9成企業鼓勵員工生育,但願意提供生養補助或福利的公司不到2成。
  • 男人請育嬰假,有何不可
    男人請育嬰假,有何不可 2015-08-18 16:59:39,我們的兒子年齡也相近,雙方有聊不完的育兒經。  小瑜媽媽是個內外兼具的女強人,休假期間總是開著車帶兒子上山下海,接觸許多適合兒子學習、遊樂的場所,雖然她自己在知名企業有份穩定的主管工作,但為了陪伴兒子成長,請了兩年的育嬰假。近來她即將重回職場,與老公小力討論後,決定將兒子「換手」照顧。
  • 三菱日聯證券不讓請育嬰假 加拿大父親告上法院
    一名加拿大籍男子聲稱,僱主三菱日聯摩根史坦利證券在他試圖請育嬰假後,開始對他有職場霸凌行為,最後甚至解僱。這名不滿的父親對公司提告,今天在東京出庭。法新社報導,這已是日本近幾周第二起育嬰假訴訟。伍德表示,他當時在尼泊爾工作的伴侶產下兩人兒子前,他就向僱主申請日本法律賦予的育嬰假,但公司方面卻遲遲不批准,無視他甚至為證明與兒子的血緣關係,所提出的基因檢測報告。伍德今天出庭前指出:「我知道這是老牌企業思維,但仍很驚訝。事關緊急狀況,我的兒子躺在加護病房,他們卻不讓我放育嬰假。」
  • 臺灣近4萬民眾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男性近2成
    ,較先前只給假不給薪每年申請人數成長10倍以上,且其中有19%為男性。  臺當局「勞委會」今天上午舉行「職場友善,媽媽心安」記者會,「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自2009年5月1日開始生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實施1年來,申請津貼的男性比例約19%,證明政策方向正確,也有助提升職場性別平等。
  • 臺灣通過兩性工作平等法例 "育嬰假"最長期兩年
    新華網臺北12月23日電(記者趙丹平趙衛)臺灣日前三讀通過《兩性工作平等法例》,規定受僱者如需養育未滿3歲的子女或需親自照顧家庭,可以向僱主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及「家庭照顧假」,女性員工每月也可申請「生理假」。  法例規定,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最長期限為兩年,「家庭照顧假」每年以7天為限,「生理假」每月一日。
  • 育嬰津貼全領不到2成 「立委」促修法才能領好領滿
    「要讓人敢生也能養!」2成,父親請領為4萬2353人,有高達34萬2392名,是由母親一方請領。大多數人只領到半年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當局美意打折,福利也打折,她認為應視社會現況,開放一方單獨請領,才能「領好、領滿」。
  • 臺灣生育率位列全球倒一 婦產科醫師改行去驗屍
    婦女享有安胎假、產假及育嬰假等,對勞動階層婦女來說是照顧制度更完善進步的措施。在未來幾個月修改請假規則的過程裡,「勞委會」將多做溝通協調,促成此一政策實現。不過,有關人士指出,安胎假無配套措施,如果貿然實施,「很可能會引發另一波的婦女失業潮」。 因為企業主幾乎一面倒的「不看好」。企業不是慈善事業,對自己的員工請長假,照享勞健保,豈能舉雙手贊成?
  • 臺灣新政:3年生多胎 父母都可請育嬰假
    過去父母雙方要請育嬰假,必須是雙胞胎或多胞胎才行,不過臺灣勞動部門21日發布函釋,只要撫育2名以上未滿3歲的子女,父母就可以同時請育嬰假。僱主不得拒絕,違者可處2萬到30萬元(新臺幣)罰款,新規定即日起生效。    勞工在請領育嬰津貼前,得先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 @職場媽媽,哺乳假你休了嗎?
    &nbsp&nbsp&nbsp&nbsp一面是嗷嗷待哺的嬰兒,一面是苦心經營的工作,對於哺乳假,採訪中多位職場媽媽向記者講述各自有假不敢休的困境。雖說是「為母則剛」,但職場媽媽同樣渴望在生活和工作中被溫柔以待。
  • 10天育兒假來了!職場媽媽卻為什麼不敢要?
    作為一名工作上勤勤懇懇,帶娃時殫精竭力的職場媽媽,乍一看這則消息後,心頭不禁一暖,年輕媽媽們終於能在工作與孩子間有個短暫的迴旋了!回想女兒三歲前的日子,真的只想用四個字來形容:不堪回首!可轉念一想,如果強制要求企業休育兒假的話,這無形會增加企業僱傭女職工的成本負擔,這樣一來,勢必會讓企業考慮較少僱傭女職工,畢竟,企業它是以營利為目的。像我這樣的職場媽媽,更為擔心的是,會不會影響女性就業?會不會增加隱形職場性別歧視?會不會以後職場媽媽走的更加舉步維艱?
  • 《82年生的金智英》揭示父職的困境:為何爸爸想請育嬰假那麼難
    一、傳統性別角色框架導致的「母職懲罰」和「父職獎勵」電影核心劇情圍繞在金智英婚後為了育兒放棄工作後,失去原本熱愛的職場生活、朋友圈、經濟自主等等,開始陷入育兒憂鬱症的心路歷程。在當代社會中,投入工作不僅是經濟需求,往往也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分存在。然而女性在開始育兒後,立即面臨對產後婦女極度不友善的主流職場挑戰。
  • 生育率低到高校要「瘦身」 臺灣人有多不敢生?
    原標題:生育率低到高校要「瘦身」 臺灣人有多不敢生?臺灣教育部門近日宣布,因少子化衝擊,不少高校招生困難,將從今年7月起,陸續公布全臺各大學註冊率、人事流動及財務狀況,如新生註冊率未達7成,就會扣減招生名額和補助款,達到自然減校的效果。臺教育部門還估計,從現在起到第八個學年後,會有50所大學合併或關校,其中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併,20至40所私立大學關校。少子化衝擊如此嚴重,臺灣人到底有多不敢生?
  • 臺灣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30至49歲女性想重返職場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前,臺民間機構得人資源整合公司調查發現,臺灣女性中途離開職場三大原因,都與兼任母職有關,逾八成30歲至49歲婚育年齡女性,想重返職場。二度就業路更艱難,六成七女性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例如先生不支持或沒人帶小孩,四成女性害怕自己的專業不足。
  • 職場媽媽生存狀態大起底! 65%認為自己有抑鬱傾向, 74% 迫於壓力未...
    原標題:職場媽媽生存狀態大起底!65%的職場媽媽認為自己有抑鬱傾向,74%迫於壓力未休完產假 深圳晚報2019年5月9月訊 隨著社會發展,女性在勞動力市場參與度越來越高,存在感越來越強,但生育負擔仍是她們職場路上前進的一大阻礙。"
  • 育嬰津貼分工難!父+母多數隻領到半年
    現行父母都是就保被保險人者,須分別請領育嬰留停津貼,不可同時請領,也就是父母要分別輪流請領半年。     「立委」陳怡潔說,育兒留停津貼開辦至今年2月,有45萬多個家庭受津貼照顧,當中父母均請領的僅有7萬1千多人,佔不到二成,大多數仍由母親單獨請領,也就是大多數人只領到半年的育嬰留停津貼,臺當局美意打折,福利也打折,提案修正就保法開放可父母其中一方單獨請領,才能「領好、領滿」。
  • 調查顯示:臺灣公務員停薪留職 逾64%為育嬰
    中國臺灣網11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考試院銓敘部」公布2010年上半年島內公務員停薪留職調查,其中請育嬰假停薪留職者最多,高達64.87%;不過民營機構請育嬰假,似乎就沒有受到保障。臺當局「勞委會」統計,2009年島內民營企業有提供育嬰假停薪留職的不到39%。臺當局「勞委會」坦承,民營企業勞工目前最多的糾紛,其實是育嬰假休完後無法恢復原職。
  • 時事新聞|臺灣女性上班族壓力大 生不出養不起帶不了
    8日公布的兩份調查顯示,臺灣女性上班族面臨「生不出、養不起、帶不了」三大無奈,嚴重影響生育意願。即使已經生育的職場媽媽也面臨家庭、事業雙重壓力,十分辛苦。臺北消息,周一,據臺灣1111人力銀行在母親節前發布的調查顯示,超過五分之一的臺灣職場女性不想生育,生孩子面臨的經濟負擔是她們最擔心的問題。【講解】financial burden是經濟負擔;Mother's Day是母親節。
  • 臺灣桃園一警員請2年育嬰假 搖身變酒店大亨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請個育嬰假回來,竟然變成身價非凡的酒店大亨。一名在桃園分局服務的陸姓偵查員,他在私下偷偷投資酒店,並趁請2年的育嬰假期間,不但投資3間酒店,甚至還變賣了1間酒店而獲利7百萬(新臺幣,下同)。
  • 教師請假專挑寒暑假復職 臺灣擬禁放投機育嬰假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全臺每年有2000名教師請育嬰假,其中超過1成教師專挑寒暑假學生不上課「復職」,宜蘭縣長林聰賢昨天在縣務會議開第一槍,不準請育假者在寒暑假復職。寒暑假復職 形象不佳11月4日,中國時報批露宜蘭縣有教師休育嬰假時,專挑於寒暑假「復職」,待開學繼續請假,坐領乾薪2個月,引發社會高度重視。「為人師表就是要有較高的道德標準!」
  • 調查顯示:臺灣公務員停薪留職 逾64%為育嬰(2010.11.05)
    中國臺灣網11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考試院銓敘部」公布2010年上半年島內公務員停薪留職調查,其中請育嬰假停薪留職者最多,高達64.87%;不過民營機構請育嬰假,似乎就沒有受到保障。臺當局「勞委會」統計,2009年島內民營企業有提供育嬰假停薪留職的不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