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無窮智慧和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是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基本要求,對我們做好富民興桂各項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黨奮鬥歷程和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在96年的發展歷程中,領導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成立了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幅度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在世界上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96年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經過艱辛探索,也積累了很多成敗得失的歷史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是我們新形勢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好營養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認真總結黨的歷史,更好地發揮黨的歷史的鑑今、資政作用,是新形勢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正是在總結和借鑑我們黨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起來的。
國際共運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開創了社會發展的新道路。20世紀70年代,形成了與資本主義對峙的社會主義陣營。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導致東歐、蘇聯劇變的原因很多,以前蘇聯為例,主要是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指導地位,信奉西方意識形態主張;否定黨的歷史,妖魔化黨的領袖人物;否定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體制,動搖黨的執政根基;黨風敗壞,脫離群眾。以上諸多原因,導致蘇聯成為泥足巨人,未經一槍一炮就亡黨亡國。蘇聯共產黨自己搞垮自己的教訓慘痛而深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幹部身上。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就是在總結和吸取了世界上這些政黨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體現了對治國治黨重大問題的強烈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
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作出的深刻思考。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發展,國際交流交融交鋒日趨激烈,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
從國際上看: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世界發展的主題,但局部戰爭、反恐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但貿易、技術壁壘抬頭;全球信息化發展勢頭迅猛,升級加快,網絡安全、網上意識形態的鬥爭愈演愈烈。從國內來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在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等諸多突出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正確把握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深入思考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和成熟起來的,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
二、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
一種思想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應具備三個方面要素:
堅實的理論基礎。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時代主題,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我們黨在國家治理和執政黨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如關於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滋養的思想觀點、關於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30年關係的思想觀點、關於加強「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觀點、關於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管黨治黨理念、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實現中國夢的內在統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實踐等等。
鮮明的理論特徵。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實踐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來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二是科學性。其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用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和群眾的觀點觀察分析問題,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指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三是開放性。是不斷發展開放的理論體系,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理論體系。隨著實踐的深入,其理論內涵必將繼續得到豐富、發展和完善。
成熟的理論觀點和理論框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重大課題,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廓清了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基本框架,抓住了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關鍵,搭起了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總綱,集中體現了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新思路、新方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是簡單並列的關係,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統一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舉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四個全面」的主線和靈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貫穿「四個全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貫穿「四個全面」的精神支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表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體現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頂層設計,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路線圖。
三、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根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實踐反映、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是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最根本、最關鍵、最頂層的設計,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對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有著重大影響。
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根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著眼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落腳於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增加人民福祉。其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升華了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認識,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鬥目標提供了根本遵循。
總之,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理論創新,是完整的、開放的、系統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的新階段,有利於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特色,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利於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優勢,即一切為了人民;有利於我們凝心聚力,同心同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