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疫苗市場集中度高,新型疫苗是中流砥柱
根據 Evaluate Pharma 數據,2019 年全球疫苗銷售收入 325 億美元,佔處方藥+OTC 整體市場份額的 3.6%;預計全球疫苗市場規模 2020-2026 年複合增長率為 8.1%, 增速位列十大治療領域第 4,僅次於免疫抑制劑、皮膚用藥和腫瘤藥物。
根據 WHO 的數據,2019 年全球疫苗供應量約為 35 億劑量,主要由東南亞與非洲 市場的增長所驅動;市場規模分布方面,北美和歐洲是主要市場,佔比分別達到 48% 和 21%,疫苗需求量不高,但其憑藉著相對較高的價格體系與優質的產品結構主導 著全球疫苗市場。
併購整合不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由於疫苗產品在上市前研發周期長投入高, 上市後的生產和流通等環節也是重要制約因素,大多數小型生物公司不具有足夠的 能力來商業化其產品,同時行業巨頭也有增加新品種從而鞏固市場份額的強烈需求, 因此近年來疫苗行業併購整合不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根據美國衛生和工眾服 務部數據,全球傳染病疫苗的研發管線,在 I 期臨床階段是由 Biotech 企業主導的, 但隨著臨床試驗向後期推進,大型藥企的參與度越來越高。
2019 年全球疫苗行業「Big4」葛蘭素史克、默沙東、輝瑞和賽諾菲巴斯德合計實現 疫苗板塊營收 303 億美元,CR4 市佔率高達 93%。
從重磅產品來看,2019 年全球銷售額前十的產品均由「Big4」企業擁有,全年合計 實現銷售收入 205 億美元,佔全部市場份額的 63%,是疫苗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與創新藥相比,疫苗產品放量更快、產品周期更長。一款創新藥的生命周期通常存 在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即新藥上市和專利到期。受限於適應症範圍、使用方法和 同類藥品競爭等因素,新藥通常需要經歷一段平緩的銷售爬坡曲線(以諾華的伊馬 替尼為例,2001 年獲批上市用於治療 AML,經過大約 10 年左右的銷售爬坡在 2011 年達到 45 億美元的年銷售峰值);另一方面,不論是專利懸崖後仿製藥的衝擊還是 其他新產品的競爭,都會導致傳統藥品銷售額的迅速下降。
相比之下,疫苗產品研發和生產壁壘更高,技術和產品迭代節奏明顯慢於創新藥, 過去十年全球銷售額 Top10 品種除帶狀皰疹疫苗外均為企業對已有產品線的升級, 來自競品的挑戰較小。以輝瑞(惠氏)的重磅品種沛兒 13 為例,2010 年上市首年 就實現了接近 25 億美元的銷售額,第二年達到 40 億美元,並且完成對上一代產品 PCV7 的替代,此後一直維持較高的銷售額和競爭格局。整體來看,重磅疫苗品種 放量更為迅速、產品周期更為穩定。
2. 國內疫苗市場發展迅速
我國免疫規划起步較晚,未來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早在公元 10 世紀就發明了種 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是全球最早使用人工免疫方法預防傳染病的國家,但在新中國 成立前,我國並未開展成體系的人群預防免疫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免疫規劃的發 展主要分為三個時期,即突擊預防接種時期、兒童計劃免疫時期和免疫規劃時期。
突擊預防接種時期(1950-1977 年):1950 年,政務院發出《關於發動秋季種痘運動 的指示》,要求在全國施行免費接種牛痘苗;1961 年,在全國消滅了天花;1959 年, 昆明成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主要研究生產脊髓灰質炎疫苗。 1963 年,衛生部首次頒發《預防接種工作實施辦法》,各地逐步將預防接種工作納 入有計劃接種的軌道。
兒童計劃免疫時期(1978-2000 年):1978 年,我國參與了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擴大 免疫規劃(EPI)活動,加強了計劃免疫在組織建設、冷鏈建設、目標管理和規劃實 施等方面的工作,4 苗 6 病首先進入我國的計劃免疫範圍內(周歲內兒童卡介苗、 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製劑四種疫苗以及其對應防治的結核、脊 髓灰質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六種傳染病);1988 年、1990 年和 1995 年 分別實現了以省、縣和鄉為單位普及兒童免疫的目標,即周歲內兒童卡介苗、脊髓 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製劑四種疫苗免疫接種率達到 85%。
免疫規劃時期(2001 年-至今):2002 年,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2008 年 4 月,A肝、流腦、乙腦以及麻腮風等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對適齡兒童 進行常規接種;2016 年又將脊髓灰質炎(脊灰)滅活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目前 共有 14 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預防 15 種疾病。2017 年,首屆國家免疫規劃專家諮 詢委員會正式成立,其將逐步完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動態調整機制,將更多非免疫規劃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優化現有免疫策略,推進新聯合疫苗的應用。
我國免疫規劃疫苗與發達國家存在代差,升級擴容空間大。國內一類苗的主要受眾 是新生兒,且經過多年的宣傳普及度較高,最近幾年一類苗批籤發總數在 3 億支左 右,整體接種率均在 90%以上,由於使用量與新生人口數量相關性較高,目前市場 已經趨於飽和。但從免疫規劃疫苗品種上來看,我國一類苗較美英日德等發達國家 免疫規劃依然存在代差。WHO 曾多次建議中國在免疫規劃中納入 Hib 疫苗、輪狀 病毒疫苗、滅活脊灰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品種,未來一類苗存在較大 的升級和擴容空間。
黑天鵝事件頻發,行業監管體系逐步完善。疫苗與一般藥物不同,主要面向健康人 群(特別是兒童),與公眾健康直接相關。疫苗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 研製、生產、流通、預防接種都可能成為問題的高發區,因此需要全過程的嚴格監 管。我國疫苗行業歷年來黑天鵝事件頻發,包括 2016 年「山東疫苗事件」以及 2018 年「長生生物事件」等社會影響較大,同時也推動監管體系不斷完善。
《疫苗管理法》正式實施,對疫苗產品「全生命周期」進行嚴格監管。針對事件頻發 的疫苗行業,國務院出臺《疫苗管理法》並於 2019 年 12 月 1 日正式實施,對近年 來疫苗事件暴露出的問題予以立法上的回應。由於疫苗產品涉及研發、生產、流通、 預防接種等多個環節,此前國家對疫苗行業的監管以《藥品管理法》、《傳染病防治 法》以及《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等多個法律法規為依據,尚未有對疫苗 產品從研發生產到上市後監管以及法律責任的系統立法。
《疫苗管理法》作為我國首部有關疫苗管理的專門法律,其立法和制定過程中借鑑 了發達國家經驗,在藥品管理法一般原則的基礎上,並針對疫苗特點產品特點,在 疫苗研製、註冊、生產、批籤發和流通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疫苗「全生命周 期」進行嚴格監管。
◆ 研發、生產嚴格準入:《疫苗管理法》規定,開展疫苗臨床試驗,應當經國務院 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批准;從事疫苗生產活動,應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藥 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
◆ 審批、流通嚴格控制:我國對疫苗的審批上市實行嚴格的批籤發制度,按照《生 物製品批籤發管理辦法》,對每批疫苗產品出廠上市或進口時強制檢驗審核,保 證上市疫苗的安全、可靠。嚴格控制疫苗流通環節中儲存、運輸的溫度環境, 要求定時監測、記錄溫度,違反規定的單位個人將受到處罰。
◆ 上市後嚴格管理:《疫苗管理法》對上市許可持有人在疫苗上市後的責任進行了 強化,要求上市許可持有人開展疫苗上市後研究,對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 質量可控性進行進一步確證;對疫苗進行質量跟蹤分析,持續提升質量控制標 準,改進生產工藝。
◆ 鼓勵產品升級:《疫苗管理法》規定國家安排必要資金支持多聯多價等新型疫苗 的研製,對疾病預防、控制急需的疫苗和創新疫苗應當予以優先審評審批。
3. 重點品種整理
3.1. 13 價肺炎結合疫苗
在全球疫苗可預防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導致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肺 炎鏈球菌在臨床上可導致多系統的侵襲性疾病,危害廣泛而嚴重,其引發的疾病包 括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s,IPD)、腦膜炎、敗血症、 菌血症、急性中耳炎、鼻竇炎等。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以及隨之而來的耐藥性, 世衛組織已將肺炎鏈球菌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
我國兒童肺炎球菌相關疾病發病率較高且疾病負擔沉重。據 WHO 統計,2015 年我 國 5 歲以下兒童肺炎球菌相關嚴重病例接近 21 萬例,死亡約 7000 人,其中 Spn 肺 炎和 Spn 腦膜炎死亡率分別達到每 10 萬人 6.42 例和 1.35 例。在我國 5 歲以下兒童 疾病死因中,肺炎佔比約 16%左右,佔比位次由 2004 年的第三位上升至 2016 年的 第一位。
據統計,全球大約 75%左右的 IPD 病例以及 85%左右的肺炎球菌腦膜炎病例發生在 2 歲以下的兒童中。目前已上市的疫苗為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球菌多糖結 合疫苗(PCV),研發設計均基於 Spn 莢膜多糖,涵蓋了導致肺炎球菌疾病的最常見血 清型。PPV 疫苗廣泛應用於 2 歲以上易感人群以及老年人群體,研究表明 PPV23 疫 苗在有免疫能力的成年人中保護效力能夠達到 80%左右,但由於 2 歲以下兒童免疫 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多糖疫苗的抗體應答較差,因此無法受益。PCV 疫苗將肺炎 球菌莢膜多糖結合在蛋白質載體上形成大分子抗原,從而由非 T 細胞依賴性抗原轉變為 T 細胞依賴抗原,使嬰幼兒在免疫後能產生良好的抗體應答。
目前全球上市的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有 PCV13 和 PCV10 兩種。惠氏(輝瑞子公司) 最先將肺炎鏈球菌多糖與 CRM197載體蛋白(白喉類毒素突變體)結合研發出 PCV7 疫苗,之後在此基礎上成功研製 PCV13。沃森生物的國產 PCV13 疫苗採用了破傷 風類毒素為載體的結合工藝,是全球第二、國內首款肺炎結合疫苗產品。GSK 公司 的 PCV10 疫苗則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技術路線,除了使用磷酸鋁佐劑外,分別使用了 嗜血桿菌蛋白 D、破傷風類毒素 DT、白喉類毒素 TT 三種不同的載體蛋白來降低 毒性風險。
肺炎結合疫苗發酵和結合工藝技術壁壘高,研發難度遠高於同價的多糖疫苗,默沙 東的 PCV7 和賽諾菲巴斯德的 PCV11 都曾相繼折戟。目前,國內輝瑞和沃森生物的 產品已經上市,此外還有 7 家企業布局,其中康泰生物(北京民海)已經報產並處 在優先審評階段,預計在 2021 年獲批;智飛生物 PCV15 疫苗在 13 價基礎上新增兩 個亞洲流行血清型,已經啟動三期臨床,預計 2-3 年後上市。
預計 2024 年國內 PCV13 市場新生兒和 2-6 歲兒童滲透率分別達 30%和 4%,對應 2000 萬支的接種量,按照 600 元/支的價格,對應市場空間 120 億元左右。
3.2. 宮頸癌疫苗
全球每年有約 53 萬女性患上宮頸癌,近 27 萬人死於該疾病。根據 2015 年中國癌 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發病率居於全球第二,僅次於智利,每年新發病例達 13.15 萬,死亡人數每年約 5.3 萬,約佔全部女性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 18.4%。
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 宮頸癌能夠通過接種 HPV 疫苗進行預防。當前全球上市的 HPV 疫苗產品有 GSK 生 產的 2價HPV 疫苗(Gervarix)、萬泰生物的國產 2價HPV 疫苗(馨可寧)、默沙 東生產的 4價HPV 疫苗(Gardasil)和 9價HPV 疫苗(Gardasil 9)。
默沙東的 4價HPV 疫苗 Gardasil 於 2006 年在美國上市,次年獲得 ACIP 推薦並且 迅速放量,之後五年隨著存量市場不斷消化,銷售額略有下滑,2010 年拓展男性使 用以及海外市場貢獻,4價HPV 再次恢復增長,2014 年 9價HPV 在美國上市,逐步對4 價苗進行升級替代。2019 年默沙東 4/9價HPV 疫苗實現全球銷售額 37.37 億 美元,成為僅次於輝瑞 Prevnar 13 的全球第二大疫苗品種。
我國直到 2017 年才引進了葛蘭素史克和默沙東的進口 HPV 疫苗,目前國內 HPV 疫 苗市場主要由默沙東的 4 價和 9價HPV 疫苗主導,2019 年分別實現批籤發 554.4 萬支和 332.4 萬支,分別同比大幅增長 46%和 173%。葛蘭素史克的 2價HPV 疫苗 進入國內市場略早於默沙東,但由於 4 價和 9價HPV 疫苗的衝擊,近幾年增速放 緩,批籤發穩定在 200 萬支左右。
國內目前布局 HPV 疫苗企業較多,國產高價苗獲批仍需時日。2價HPV,廈門萬 泰獲批上市,沃森生物(上海潤澤)已經報產;3價HPV,康樂衛士 II 期臨床總結, 預計 2020 年內啟動 III 期臨床;4價HPV,默沙東拓展 9-19 歲女性年齡組,北京所 和成都所處於 III 期臨床;9價HPV,默沙東拓展 9-19 歲和 27-45 歲女性年齡組, 廈門萬泰獲得 III 期臨床批件,康樂衛士預計 2020 年內啟動 III 期臨床。整體來看, 國產高價 HPV 疫苗剛剛開啟 III 期臨床試驗或處於臨床研發早期,考慮到國內採用 較為嚴格的 CIN2+作為臨床終點,III 期臨床觀察時間可以長達 4-5 年,短期內高價 HPV 疫苗市場仍將由進口產品主導。
國內 HPV 疫苗存量市場空間巨大。截至 2020Q3,國內包括默沙東 4/9價、葛蘭素 史克和廈門萬泰 2價HPV 疫苗累計實現批籤發 3000 萬支左右,按照 3 針的免疫程 序僅能覆蓋 1000 萬左右適齡女性,對應國內 1.5 億適齡城市女性人口滲透率僅 6%, 存量市場依然有巨大需求未得到滿足。
3.3. 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會引起喉炎、氣管炎、 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無力,多伴有 呼吸系統症狀如流涕、乾咳、咽痛,同時並發心肌炎和心包炎等。
按照美國 CDC 估算,從 2011 年至今每年流感季節性流行在美國可導致 900-4500 萬 重感染病例,14-81 萬例住院病例以及 1.2-6.1 萬例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根據《中 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9-2020)》,2010-11 至 2014-15 季節,全國平均 每年有 8.8 萬例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佔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 8.2%。孕 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後出現嚴重疾病和死 亡的風險較高。
流感疫苗是全球大品種,海外市場以四價疫苗為主。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分為流感滅活疫苗和流感減毒活疫苗,按照疫苗所含組份,流感疫苗包括三價和四價,三 價疫苗組份含有 A(H3N2)亞型、A(H1N1)亞型和 B 型毒株的一個系,四價疫苗在三 價流感疫苗組份基礎上增加了一個 B 型毒株,整體保護效力更強。目前歐美等發達 國家市場以四價流感疫苗為主,生產廠商包括賽諾菲、葛蘭素史克和阿斯利康。2019 年賽諾菲和葛蘭素史克流感疫苗全球銷售額分別達到 18.91 億歐元和 5.41 億英鎊, 全球流感疫苗整體市場規模在 30 億美元以上。
國內市場以三價流感疫苗為主,四價苗放量迅速。2019 年國內流感疫苗共計批籤發 3078 萬支,其中三價流感疫苗批籤發超過 2100 萬支,佔比接近 70%。國內四價流 感疫苗於 2018 年上市後迅速放量,2018 年和 2019 年分別獲得批籤發 512 萬支和 971 萬支。由於流感的症狀、體徵缺乏特異性,易與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相混淆,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之下,為防止秋冬季流感疊加新冠疫情爆發, 各地衛健委和疾控系統積極進行流感疫苗接種宣傳。2020 年 Q1-3 國內流感疫苗批 籤發接近 3000 萬支,同比大幅增長 90%,其中四價流感疫苗批籤發 1300 多萬支, 佔比進一步提升。
目前國內四價流感疫苗競爭格局較為激烈,華蘭生物、江蘇金迪克、科興生物和長 春所等企業已有產品上市,上海所已經報產,智飛生物、國光生物、中慧元通等處 在 III 期臨床試驗階段。
根據美國 CDC 統計,2018 年全美 6 月齡-17 歲嬰幼兒和青少年、18 歲以上成年人 流感疫苗接種率分別達到 63%和 45%,全人群接種率預計接近 50%。相比之下, 2019 年國內流感疫苗批籤發 3000 萬支左右,全人群滲透率僅 2%-3%,參考香港地 區 15%左右的滲透率,國內流感疫苗市場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3.4. 流腦疫苗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 膜炎,流腦具有發病急、進展快、傳染性強、隱性感染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點,主 要流行和病例發生季節為冬春季。各年齡組人群均有流腦病例報告,主要發生在 15 歲以下人群。5 歲以下兒童具有較高發病率,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尤其是 6 月齡2 周歲的嬰幼兒。
腦膜炎奈瑟菌分為 12 個血清群,95%的流腦病例由 A、B、C、X、W 和 Y 血清群 引起。流腦流行菌群可發生變遷,美國歷史上經歷了 A 群、C 群、B 群和 Y 群流腦 的變遷過程,目前 Y 群、B 群和 C 群流腦各佔 1/3;歐洲曾以 C 群流腦為主,C 群 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廣泛使用後,C 群流腦發病率下降,B 群流腦病例上升, 佔 60%以上。中國曾是 A 群流腦高發國家,隨著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廣泛使用 A 群 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 A 群 C 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 群流腦病例構成總體呈減 少趨勢,C 群流腦病例構成呈先增加後減少趨勢,B 群、W 群和其他群(包括未分 群)流腦病例的構成則呈上升趨勢。整體來看,目前國內流行菌群呈現多元化流行 特徵。
目前,海外上市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主要是賽諾菲的 Menactra、葛蘭素史克的 Menveo 以及輝瑞的 Nimenrix,2019 年三款產品全球銷售額分別達到 6.68 億歐元、 2.67 億英鎊以及 2.31 億美元,整體市場規模超 10 億美元,且仍然維持 10%以上的 增速。
我國於 2007 年將流腦多糖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包括 A 群流腦多糖疫苗和 A+C 群流腦多糖疫苗;免疫規劃之外還有 A+C 群結合疫苗和 ACYW135 群多糖疫苗等。
目前,國內尚未有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產品上市,康希諾、民海生物、蘭州所和智飛 生物進度較快。
3.5. 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Rotavirus)屬於呼腸孤病科,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根據其內殼蛋白 VP6 抗原性不同,可將人輪狀病毒分為 A-G 七個組,其中 A 組主要引起嬰幼兒 腹瀉;根據輪狀病毒外層結構蛋白衣殼 VP4(G 分型抗原)和 VP7(P 分型抗原) 將病毒進行分類,全球範圍內與人類感染相關的亞型主要包括 4 個 G 型(G1-G4) 和 2 個 P 型(P4 和 P8)。
輪狀病毒通常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通過感染小腸成熟的絨毛 上皮細胞導致嬰幼兒發病,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 6-7 天,嚴重的會出現脫水症狀。每年輪狀病毒在全球 5 歲以下的兒童中引起大約 1.14 億例僅需家庭護理的胃腸炎發作,2400 萬例門診就診和 240 萬例住院治療。我 國每年大約有 1000 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佔嬰幼兒總人數的四分之 一左右,整體來看輪狀病毒感染帶來的疾病負擔較為嚴重。
全球首個輪狀病毒疫苗 RotaShield 由惠氏公司研發生產,是一種人-恆河猴重組四價 輪狀病毒疫苗(RRV-TV),於 1998 年 8 月獲得 FDA 批准上市,並被推薦用於兒童 常規免疫。後續由於發現導致腸套疊發生的潛在風險,出於安全性考慮,惠氏在上 市 14 個月後選擇將 RotaShield 退市。目前,全球市場最主要的兩款產品分別是默沙 東公司的五價牛-人重組輪狀病毒疫苗(Rotateq)以及葛蘭素史克公司的單價人輪狀 病毒疫苗(Rotarix),此外蘭州所在 2001 年推出了一款羊減毒活疫苗。
根據美國 CDC 統計,目前輪狀病毒疫苗在美國 19-35 月齡嬰幼兒中的覆蓋率接近 80%。從歷史數據來看,輪狀病毒疫苗納入 ACIP 推薦和免疫規劃後,全美由輪狀病 毒感染引起的兒童腹瀉病例數大幅下降
國內輪狀病毒疫苗研發管線中,蘭州所的三價苗已經報產,進度較快,但考慮到價 數較低,產品競爭力有限;武漢所的六價輪狀病毒疫苗處在 III 期臨床階段,預計未 來上市後可能與默沙東五價苗競爭一部分市場份額。
目前,輪狀病毒疫苗在美國適齡兒童群體中的覆蓋率接近 80%,2019 年國內單價和 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共計批籤發 1020 萬支,按照 3 針免疫程序計算,則新生兒滲透 率在 25%左右。假設 2025 年國內輪狀病毒疫苗滲透率達到目前美國的一半,即 40% 左右,則行業規模有望超過 30 億元。
3.6.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傳染病。幾乎所有溫血動物都對狂犬病毒易感, 其中犬類是主要宿主。狂犬病主要通過動物咬傷後,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經破損皮膚 侵入體內傳播。狂犬病是迄今為止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 接近 100%,即使治癒也會留下嚴重後遺症。目前對狂犬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 此使用狂犬疫苗預防是關鍵。
從批籤發數據來看,近年狂犬疫苗批籤發總數穩定在每年 6000-8000 萬支左右,按 照打滿 5 針的免疫程序,大約 1200-1600 萬人份,市場空間廣闊。從狂犬疫苗種類 來看,按照生產使用的細胞基質能夠分為動物來源的原代雞胚細胞純化疫苗、地鼠 腎原代細胞純化疫苗和 Vero 細胞純化疫苗,以及人源的人二倍體細胞純化疫苗等。
國內布局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企業中,康泰生物研發進度較快,目前已經完成 III 期臨床數據總結,即將申報生產,成都所和智飛龍科馬處在 III 期臨床階段,競 爭格局良好。
4. 新冠疫苗帶來行業中短期增量
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歐洲多國疫情二次爆發。目前,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 例超過 8000 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 180 萬例,現有確診病例 2200 萬例左右,波及 全球超過 200 個國家和地區。根據 WHO 的推算,全球或已有超過 10%的人口感染 新冠病毒。
北半球進入冬季以來,歐洲包括法國、西班牙、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疫情均已出現 明顯的二次反彈,直至當前疫情在歐洲範圍內的二次爆發仍在持續。據歐洲疾控中 ECDC 的數據,目前半數以上的歐盟國家都正面臨著確診病例激增的嚴峻形勢。此 外,隨著北半球冬季轉寒,四季度疫情可能出現新的爆發或者反覆,北半球其他國 家很可能也將會面臨第二輪疫情衝擊。整體來看,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為恢復 正常的經濟和社會活動,各國都對新冠疫苗有著強烈的需求。
疫苗是應對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措施。新冠目前尚未發現特效藥,瑞德西韋和氯喹等 藥物臨床試驗結果也存在一定爭議,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成為目前應對新冠最為有 效的措施。海內外對新冠研發投入巨大,採取多條技術路線齊頭並進的飽和式研發 策略。
從目前已經正式公布的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有效率數據來看,輝瑞/BioNtech 的 mRNA 疫苗、Moderna 的 mRNA 疫苗以及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保護效 力分別達到 95%、94.1%和 70.4%,遠高於 FDA、WHO 和 CDE 等機構此前設置的 50%以上保護效力標準。
海內外疫苗企業積極布局產能。目前,全球主要的疫苗企業都在通過自建或尋求外部CDMO 合作等形式積極擴大新冠疫苗產能,預計 2020 年底前各家疫苗企業將達 到 1 億劑左右量級的年產能水平以滿足短期的防疫需求,並且在 2021 年底前進一 步將產能擴充到 10 億劑左右年產能規模。與此同時,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政府也 通過籤訂大額訂單方式提前鎖定新冠疫苗產能。短期來看,全球新冠疫苗供應仍然 相對不足。國內目前已建成多個 1 億年產能量級的滅活生產設施,總體年產能預計 在 10 億劑左右。
重點企業分析(略)
5.1. 康泰生物。
5.2. 智飛生物。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出品方/作者:東北證券,崔潔銘)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官網】。